教学反思 课时_2备 年级 学科语文 授课人 云,累计课时_10 果题 识字4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复习 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二、学习儿2.指导朗读 歌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三、学习生字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 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 官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 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 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 写得 最宽。 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6.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 板书设计 两脚停英偏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0 课题 识字 4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剩余的生字词,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能分辨几个形近音近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复习 二、学习儿 歌 三、学习生字 四、小结 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2.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 (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 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 官都带有月字旁. 4.指导写字。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 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 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一’要写得 最宽。 5.教师边指导边示范书写., · 6.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两 脚 停 英 偏 教学反思
课时_1备 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_王慎云累计课时 练习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教学第 项分布到各课教学 1、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教学第二(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 审题 2、指导 、教学第三(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陆铁”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四、小结 板书设计 陆铁
课时 1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1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一 题。 二、教学第二 题 三、教学第三 题。 四、小结 此项分布到各课教学中 1、 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 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3、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 4、 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1、 审题。 2、 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 陆 铁”3 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 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 反馈。 板书设计 烟 陆 铁
教学反思 课时_2备 年级 学科』语文授课人_王慎云,累计课时_12 果题 练习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教学第四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反馈。 教学《秋 天到》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小结 板书设计 秋天庄家长得好
教学反思 课时 2 备 年级 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计课时 12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熟记 4 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教学第四 题。 二、教学《秋 天到》 三、小结 1、 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学习要求。 2、 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 4 条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审题。 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①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②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 (5)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5、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秋天 庄家 长得好
教学反思 课时_3备 年级二学科语 授课人王慎云 累13计课时 课题 练习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熟记4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 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难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学会祝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教学第六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指导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 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句式练习(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 后怎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四、作业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 (2)写一张贺卡 板书设计 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课时 3 备 年级二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王慎云 累 13 计课时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熟记 4 条成语,朗读背诵诗歌《秋天到》。 动手做一张贺卡,并在贺卡上写 一句祝贺的话。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背诵字母表,默写大写字母表。学会祝贺。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灵感修正 一、审题。 二、指导 三、句式练习 四、作业 教学第六题。 1、 揭示言语交际的话题。 2、 板书课题:老师,祝贺您 1、指导观察。 观察图片,教师节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2、 指导说话。 (1)看看图,想想你自己在教师节是怎样做贺卡的. (2)你把贺卡送给了哪位老师?送贺卡时,你对老师说了 什么?老师又会怎样呢? (3)分角色扮演老师和学生,练习对话。 3、 句式练习。 (1)你去送贺卡,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2)句子训练。 找老师 ①那天你去送贺卡,怎样找老师的? ②你看见老师正在干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③老师一大早就这样认真地为大家工作,你有什么想法?今 后怎样学习? ④把“找老师”这部分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送贺卡 ①你找到了老师,送贺卡,当时你是怎样做的? ②全班讨论,板书动词。 ③把“送贺卡”的经过连起来说一说。 收贺卡 这时,老师非常高兴,脸上是什么神情?会对你说什么? 5、作业: (1)完成书本练习。 (2)写一张贺卡。 板书设计 找老师、送贺卡、收贺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秋游》、《2008,北京!》、《英英学古诗》和《乡下孩子》。课文 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 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文中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 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2008,北京!》则描写了2001年月13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 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全文紧扣“2008,北京!”表达了中国人民 决心奉献给世界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信心,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 《英英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不知不觉进人古诗的意境,学会《静夜 思》这首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乡下孩子》则是一首反映 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读起来如沐阳光,如嗅青草 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秋游》、《2008,北京!》、《英英学古诗》和《乡下孩子》。课文 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 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文中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 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 《2008,北京!》则描写了 2001 年?月 13 日晚上我国申奥成功的喜讯传到时,北京人民欣喜 若狂,聚集到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的欢乐场面。全文紧扣“2008,北京!”表达了中国人民 决心奉献给世界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信心,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强国的满腔豪情, 《英英学古诗》通过英英和奶奶的一段对话,让学生不知不觉进人古诗的意境,学会《静夜 思》这首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又学会了对话的语言表达形式。《乡下孩子》则是一首反映 农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诗歌,语言洗练而有童趣,意境清新活泼。读起来如沐阳光,如嗅青草 野花气息,如闻童声笑语,悦目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