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e详含铁学森同思 W CNSphoto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 钱学森(1911-),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年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 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 钱学森在美国声名鹊起,美国军队邀请他讲授火箭和喷气技术,美国空军以他的《喷 气推进》为内部教材。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拥有许多人 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地位、名誉和舒适生活。 • 多年以后,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 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 然而,归途,竟是那么的坎坷。美国当局动用了可能的全部手段, 目的只有一个:无论如何都不让钱学森回国,因为“他 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至5个师的兵力”。 • 坐牢、软禁、恐吓,都未能让钱学森屈服,他说:“知 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给谁就给谁。” “我是大唐 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以为,我的根在中 国。” • 钱学森历时5年最后才于1955年回国。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 了重大贡献
你知道我国政府对待核武器的态度吗?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 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核能的和平利用问题 想一想
你知道我国政府对待核武器的态度吗? •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 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A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16日顺利返 回
载人航天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 程的战略决策(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 杂)。 20031015神舟5号”飞船(宇航员杨 利伟)成功返回地面。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20211/3
2021/1/31 载人航天 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 程的战略决策(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 杂)。 2003.10.15.“神舟5号”飞船(宇航员杨 利伟)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 术的国家
2007年 10月24 p国探日嫦娥 号成 功发射 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 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 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 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 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 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 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 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 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 2007年 10月24 日嫦娥 一号成 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