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基础知识复习:近义成语与两用成语的辨析 、真题回顾 (高考真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口口口口。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口□口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口口口口,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口口囗口之处。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D。A项中把颜真卿的书法称“窠臼”,不合适。B项和C项中,“独树一帜” “匠心独运”用在①句中都欠妥,这两个成语都含有施动者人为之意,而除了梅 花可以人工栽种外,梅山、太湖皆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可为。这样一来,答案 就豁然开朗了。此题4个成语,区分之处甚微,用在③④句中,似乎均可,筛选 答案主要靠①②句。 、知识链接 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数量很多。在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 的比例。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 1、形近义不同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 混淆。 例如 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 大利队 ②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 倍功半,一蹴而就。 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①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 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而②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 功倍”混淆了 2、义近 ①义相近而用法有别 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 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 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 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
高考语言基础知识复习:近义成语与两用成语的辨析 一、真题回顾 (高考真题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方框里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代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之处。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 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D。A 项中把颜真卿的书法称“窠臼”,不合适。B 项和 C 项中,“独树一帜”、 “匠心独运”用在①句中都欠妥,这两个成语都含有施动者人为之意,而除了梅 花可以人工栽种外,梅山、太湖皆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可为。这样一来,答案 就豁然开朗了。此题 4 个成语,区分之处甚微,用在③④句中,似乎均可,筛选 答案主要靠①②句。 二、知识链接 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数量很多。在众多的成语中,意思相近的近义成语占了相当大 的比例。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成两大类: 1、形近义不同 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 混淆。 例如: ①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 大利队。 ②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 倍功半,一蹴而就。 “不孚众望”的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而①句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 差的成语“不负众望”混淆了;“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而②句却把它与其语素完全相同,而语素位置不同且语义完全相反的成语“事半 功倍”混淆了。 2、义近 ①义相近而用法有别 某些成语尽管意义相近,但由于语境不同,又造成了它们的用法有细微差别。 例如,“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前者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后者指 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意义相近,但细细推敲,会发现前者偏向主 动,后者偏向被动,因此,“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
令人 ”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类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 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 类似的成语还有“一钱不值”与“一钱不名 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 (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无所不能”与“无所不为 无 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 干(贬义)。 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 用范围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 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 类似的成语还有“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前者是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 较,后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横向比较。““莫名其妙”与“莫明其妙”莫 名其妙:形容事物非常奥妙,说不出来;莫明其妙:不知究里,不明白其中的奧 、方法引领 如何辨析这些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其实,辨析近义成语 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角度:逻辑关系解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填入划横线 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可持续性B.轻重缓急C.孰轻孰重D.先后次序 【解析】文段中提到“目前”,这是一个时间先后顺序的概念,还提到“着重”, 这是一个重要性的概念,而选项中A“可持续性”,文段中并未提及,C“孰轻 孰重”只涉及到重要性这个概念,D“先后次序”,只涉及时间概念,所以,根 据语境中的“逻辑关系”,只有选项B“轻重缓急”是最恰当的一项。 2、语境角度:对应词解题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 举。填入划橫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B.扬汤止沸C.矫枉过正D.舍本逐末 【解析】解答这道题,可以用到“找对应词”技法,文段中出现了“砍”“删”, 四个选项中A“削”,这有一种对应关系,填入文段中检查之后确实合适,由此 得出答案 这是从语境角度来解答的两道题,那么从词义角度怎样运用技巧呢? 3、词义角度:提取语素解题
令人————”一句只能选择“应接不暇”。类似的还有“独树一帜”与“匠心 独运”、“不落窠臼”与“别出心裁”等。 类似的成语还有“一钱不值 ”与“一钱不名 ” 一钱不值:有轻视鄙弃的意思 (贬义);一钱不名:形容贫困(中性)。“无所不能 ”与“无所不为 ” 无 所不能:指什么事都能做(褒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 干(贬义)。 ②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 例如:“狼狈为奸”和“朋比为奸”,二者都指坏人勾结起来干坏事,但前者适 用范围一些,指几个人,而后者多指一大批人。因此“这一伙人狼狈为奸,干尽 了坏事”一句中“狼狈为奸”换成“朋比为奸”更恰当。 类似的成语还有“刮目相看”与“另眼相看” 前者是自己与自己的纵向比 较,后者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横向比较。““莫名其妙 ”与“莫明其妙 ” 莫 名其妙:形容事物非常奥妙,说不出来;莫明其妙:不知究里,不明白其中的奥 妙。 三、方法引领: 如何辨析这些近义成语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知识点。其实,辨析近义成语 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语境角度:逻辑关系解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___。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 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 填入划横线 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持续性 B.轻重缓急 C.孰轻孰重 D.先后次序 【解析】文段中提到“目前”,这是一个时间先后顺序的概念,还提到“ 着重”, 这是一个重要性的概念,而选项中 A“可持续性”,文段中并未提及, C“孰轻 孰重”只涉及到重要性这个概念,D“先后次序”,只涉及时间概念,所以,根 据语境中的“逻辑关系”,只有选项 B“轻重缓急”是最恰当的一项。 2、语境角度:对应词解题 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_______的不智之 举。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解析】解答这道题,可以用到“找对应词”技法,文段中出现了“砍”“删”, 四个选项中 A“削”,这有一种对应关系,填入文段中检查之后确实合适,由此 得出答案。 这是从语境角度来解答的两道题,那么从词义角度怎样运用技巧呢? 3、词义角度:提取语素解题
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 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 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一景泰蓝。填入划横线部 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日中天B.声名鹊起C.享誉中外D.名声大噪 【解析】这个文段中提到,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但是直到景泰年间才被皇家 重视。可以首先排除选项A和C,景泰蓝尚未发展到“如日中天”,文段中也没 有提到“外”。那么重点就要比较选项C和D,都说的是名气,而“鹊起”体现 出名声由无到有的过程,“大噪”更多指受到很多的关注。显然,C填入文段更 合适 4、词义角度:适用范围解题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 那些 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 项是 A.闻名遐迩B.门庭冷落C.鲜为人知D.人迹罕至 【解析】解答这道题,重点要比较BCD三项的区别。都表示少,但三者的适用范 围是不同的。“门庭冷落”多用于商铺、商店一些商业机构,说明生意做得不太 好。“人迹罕至”一般用于较偏僻的野外或者郊外。根据“适用范围”这个技法, 经比较得出,只有“鲜为人知”最为恰当 5、词义角度:词义轻重解题 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 意 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 不到翻译的作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谋而合B.截然相反C.如出一辙D.大相径庭 【解析】首先明确,文段中需要填入的成语,构成的语义是“称不上是翻译”, 既然不是翻译就不符合翻译的标准,而文段中又提到“不管多么通顺”,这就说 明,文段表达的是不忠实原意的文字,因而选项A和B可以排除。选项B和选项 D相比,截然相反的语义过重,与愿意不符,并不一定就完全相反,因而答案是 “大相径庭”表示有差距 6、词义角度:感情色彩解题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 我却独爱此两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多如牛毛B.难以忘却C.盈篇满籍D.磐竹难书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形容多,对诗文而言,只有C的感情色彩最为合适。其它 选项都带有贬义或者消极意义。 两用成语的辨析
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 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__,因 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填入划横线部 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日中天 B. 声名鹊起 C.享誉中外 D. 名声大噪 【解析】这个文段中提到,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但是直到景泰年间才被皇家 重视。可以首先排除选项 A 和 C,景泰蓝尚未发展到“如日中天”,文段中也没 有提到“外”。那么重点就要比较选项 C 和 D,都说的是名气,而“鹊起”体现 出名声由无到有的过程,“大噪”更多指受到很多的关注。显然,C 填入文段更 合适。 4、词义角度:适用范围解题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 那些________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 一项是( ) A.闻名遐迩 B.门庭冷落 C.鲜为人知 D.人迹罕至 【解析】解答这道题,重点要比较 BCD 三项的区别。都表示少,但三者的适用范 围是不同的。“门庭冷落”多用于商铺、商店一些商业机构,说明生意做得不太 好。“人迹罕至”一般用于较偏僻的野外或者郊外。根据“适用范围”这个技法, 经比较得出,只有“ 鲜为人知”最为恰当。 5、词义角度:词义轻重解题 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 意__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 不到翻译的作用。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谋而合 B.截然相反 C.如出一辙 D.大相径庭 【解析】首先明确,文段中需要填入的成语,构成的语义是“称不上是翻译”, 既然不是翻译就不符合翻译的标准,而文段中又提到“不管多么通顺”,这就说 明,文段表达的是不忠实原意的文字,因而选项 A 和 B 可以排除。选项 B 和选项 D 相比,截然相反的语义过重,与愿意不符,并不一定就完全相反,因而答案是 “大相径庭”表示有差距。 6、词义角度:感情色彩解题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古往今来,写明月和相思的诗文可谓________, 我却独爱此两句。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多如牛毛 B.难以忘却 C.盈篇满籍 D.磐竹难书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形容多,对诗文而言,只有 C 的感情色彩最为合适。其它 选项都带有贬义或者消极意义。 两用成语的辨析
、例题回顾 例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 群众深受教育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本句中以此来形 容伪科学的暴露情状,非常恰当。 例2.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该来该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了,与“不 伦不类”相似,本句使用该词是恰当的。 例3.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 台词。“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也 形容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示意,本句使用该词的这个义项非常正确 例4.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短 小精悍”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有力,原意形容人个子矮小,却精明强悍。该句使 用其原意。 、知识点补充 在成语的使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成语不止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但在使 用过程中,其中的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 略,一旦使用便误认为是错误的,这类两用词在历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在复习 的时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两用成语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褒贬两用成语 登峰造极: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髙点。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髙点。比喻 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褒义。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己经,在海 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例:这些人到 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 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 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 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 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 行若无事”。 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 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nan)也 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an)例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 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例二 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
一、例题回顾: 例 1.“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 群众深受教育。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本句中以此来形 容伪科学的暴露情状,非常恰当。 例 2.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该来该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了,与“不 伦不类”相似,本句使用该词是恰当的。 例 3.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 台词。 “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也 形容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示意,本句使用该词的这个义项非常正确。 例 4.老张今年 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短 小精悍”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有力,原意形容人个子矮小,却精明强悍。该句使 用其原意。 二、知识点补充 在成语的使用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成语不止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但在使 用过程中,其中的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 略,一旦使用便误认为是错误的,这类两用词在历年的高考中时有出现,在复习 的时候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两用成语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褒贬两用成语 登峰造极: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比喻 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褒义。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在海 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例:这些人到 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 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 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 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 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 行若无事”。 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 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难兄难弟 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 nán)也 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 nàn)例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 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例二, 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
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词,如“如果生活丰富, 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 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是贬义词,如“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例一,他凭着 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例二,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己拆通了, 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3、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 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如“请你不 要对我指手画脚,让我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 意,作中性词,如“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李景把门面装潢得 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 爱不释手。例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 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 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 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 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4、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含有不知自量的意思。有讽刺意味。例:你在行家面前夸夸其谈,,怎 么会不闹笑话?但有时也用于自谦。例:我今天所以敢~,是想得到在座各位专 家的指教。 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 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做谦辞。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 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 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 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巩固练习 、近义成语辨析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 左右为难 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 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
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词,如“如果生活丰富, 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 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是贬义词,如“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堂而皇之 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例一,他凭着 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例二,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 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3、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 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如“请你不 要对我指手画脚,让我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 意,作中性词,如“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 光怪陆离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李景把门面装潢得 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 爱不释手。例二,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 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 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 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 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4、贬义与自谦共用的成语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 本领。含有不知自量的意思。有讽刺意味。例:你在行家面前夸夸其谈,~,怎 么会不闹笑话?但有时也用于自谦。例:我今天所以敢~,是想得到在座各位专 家的指教。 狗尾续貂:原指封官太多太滥,后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 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做谦辞。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 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 信笔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 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巩固练习 一、近义成语辨析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 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 、左右为难 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服 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