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2012年4月19日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3 分 A.佝(y)偻 纾(shu)祸 愧怍(zuo) (weng)颈之交 B.赊(she)帐 脑髓(shu1) 趿(ta)拉 (tan)花一现 C.皋陶(yo) 刀俎(z道) 纤(xian)绳 羹冷灸(zhi) 刎昙残冠 D.孱(can)头 钳(qian)制 湮(yan)没 冕(mian)堂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 得沙沙响。 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 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令他们心醉的是,那些过往不复、无处寻觅的生活画面,都在这里千姿百态、 绘声绘色地保留下来。 D.我们不应以偏概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 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统摄和取代另一种文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据美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中国 发挥影响力,采取措施帮助阻止朝鲜卫星发射计划 B.境外投资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符合企业 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同时投资规模要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 平、实际筹资能力和财务承受能力相适应。 C.今年本市共有7.34万余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2547人,降幅约为3.3%, 录取率将稳定在80%左右。从已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其计划减少 比例均慢于考生减少幅度,考生报考形势比较乐观 D.“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的 19所博物馆组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当选为首届“北京高校博 物馆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4.下面六句是评论《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诗句,请按顺序写出六位人物的姓名。 6分) ①爱将重才兴魏帜,吟诗横槊见英雄。②五丈原头星陨落,论今谈古一名臣。 ③绝伦精武横偃月,败走麦城泪写裳。④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 ⑤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⑥舍身救得幼主归,七进七出盖世雄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2012 年 4 月 19 日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3 分) ( ) A.佝(yǔ)偻 纾(shū)祸 愧怍(zuò) 刎 (wěng)颈之交 B.赊(shē)帐 脑髓(shuí) 趿(tā)拉 昙 (tán)花一现 C.皋陶(yáo) 刀俎(zǔ) 纤(xiān)绳 残 羹冷灸(zhì) D.孱(càn)头 钳(qián)制 湮(yān)没 冠 冕(miǎn)堂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 A. 当我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 得沙沙响。 B. 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 、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 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 令他们心醉的是,那些过往不复、无处寻觅的生活画面,都在这里千姿百态、 绘声绘色地保留下来。 D. 我们不应以偏概全地将某种文化中的单一元素视为衡量文化的唯一尺度,更 不能不加分析地用一种文化来统摄和取代另一种文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据美国务院发言人维多利亚·纽兰 9 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中国 发挥影响力,采取措施帮助阻止朝鲜卫星发射计划。 B.境外投资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境外投资产业政策,符合企业 发展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同时投资规模要与企业资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水 平、实际筹资能力和财务承受能力相适应。 C.今年本市共有 7.34 万余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 2547 人,降幅约为 3.3%, 录取率将稳定在 80%左右。从已公布今年在京招生计划的高校来看,其计划减少 比例均慢于考生减少幅度,考生报考形势比较乐观。 D.“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等 18 所高校的 19 所博物馆组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当选为首届“北京高校博 物馆联盟”理事会理事长。 4.下面六句是评论《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诗句,请按顺序写出六位人物的姓名。 (6 分) ①爱将重才兴魏帜,吟诗横槊见英雄。②五丈原头星陨落,论今谈古一名臣。 ③绝伦精武横偃月,败走麦城泪写裳。④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 ⑤长坂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⑥舍身救得幼主归,七进七出盖世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冬,上在邯郸。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 渡河 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 下,攻残之。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 其麾下皆生致之。于是陈军遂败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阴使人至陈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 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 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 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 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天哉!”遂夷信三族 臣光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 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 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 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髙祖亦有负于信哉?臣 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 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夫乘 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 而以十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 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资治通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 游行:流动袭击 B.不下,攻残之 残:杀戮 C.不伐己功 伐:夸耀 D.观其距蒯彻之说 距:距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 ②越国以鄙 B.①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②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①乃与萧相国谋 ②使杞子、逢孙、杨 孙戍之,乃还 D.①酬功而报德者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 许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二.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5-8 题。 冬,上在邯郸。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 渡河 攻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 下,攻残之。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 其麾下皆生致之。于是陈军遂败。 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阴使人至陈所,与通谋。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 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春,正月,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 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 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 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臣光曰: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 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 之功也。观其距蒯彻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失职怏怏,遂陷悖逆。 夫以卢绾里旧恩,犹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 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 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夫乘 时以侥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 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 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资治通鉴》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陈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 游行:流动袭击 B.不下,攻残之 残:杀戮 C.不伐己功 伐:夸耀 D.观其距蒯彻之说 距:距离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①世或以韩信首建大策 ②越国以鄙远 B.①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②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C.①乃与萧相国谋 ②使杞子、逢孙、杨 孙戍之,乃还。 D.①酬功而报德者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 许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世人有的认为,卢绾仅仅凭与高祖是里巷旧邻的交情,就被封为燕王,而韩 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髙祖确实有亏待韩信的地方 B.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 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 C.司马光认为,高祖早在韩信被杀之前就已经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当时 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就没有什么可依赖之处了 D.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韩信对汉家的功勋,本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 人相比,可惜他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叛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斩灭宗族这 理所当然的下场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3分) (2)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分) (3)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4分)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 原《离骚》)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张 溥《五人墓碑记》)
A. 世人有的认为,卢绾仅仅凭与高祖是里巷旧邻的交情,就被封为燕王,而韩 信却以侯爵身分奉朝请,高祖确实有亏待韩信的地方。 B.韩信有个门下舍人曾因得罪韩信,被囚禁起来,准备处死。春季,正月,舍人 上书举报事变,将韩信打算谋反的情况告诉吕后。 C. 司马光认为,高祖早在韩信被杀之前就已经有诛杀韩信的念头了,只是当时 力量还做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就没有什么可依赖之处了。 D.太史公司马迁认为,韩信对汉家的功勋,本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 人相比,可惜他在天下已定之时,图谋叛逆,最终也只能落得个被斩灭宗族这一 理所当然的下场了。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购王黄、曼丘臣 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3 分) (2)吾悔不用蒯彻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3 分) (3)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 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分析第一句所写意象及各自的作用。这些意 象与题目有什么关系?(4 分) (2)第三、四句历来备受赞赏,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6 分) 四、名句 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 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屈 原《离骚》)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张 溥《五人墓碑记》)
(4)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写给秋天 台湾罗兰 ①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 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稀约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②一向,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 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 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的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 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的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 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的 飘落;芦花飞自,枫木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 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③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 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晢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 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 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 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④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 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有多少残忍 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 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 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 叶”?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 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的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 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⑤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 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 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 ⑥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 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 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土地。 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 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 的凯歌! ⑦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着 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⑧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 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与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一一生命 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⑨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 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4)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5)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写 给 秋 天 台湾 罗兰 ①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 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稀约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②一向,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 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 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的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 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的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 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点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的 飘落;芦花飞白,枫木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 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③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 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 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 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 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④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 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有多少残忍、 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 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 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 叶” ?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 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是曾如此有力的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 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⑤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 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 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 ⑥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 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 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土地。 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 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 的凯歌! ⑦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着 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⑧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 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与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 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⑨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 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1、怎样理解第④段“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 沉激动的美丽”在文中的含意?(4分) 2、概括文章的思路,并分析本文使用第二人称表达的效果。(5分) 13.请赏析第二段文字中画线语句的写作特色。(5分) 14、通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礼赞秋天”?(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再谈“徹博”与“说理” 徐贲 ①对我的《微博是好的说理形式吗》(下称“徐文”),曾宪皓先生写了《微博正 是好的说理形式》(下称“曾文”)的讨论文章。微博是广为人们运用的传播媒介 公共说理也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讨论微博与说理的关系,目的不是要争一个谁 是谁非的最终结论,而是加深对问题的了解,因此,我愿意就曾先生文中提到的 几个关于说理和微博的问题再作一点讨论。 ②首先便是什么是公共说理的“理”。此“理”指的是一个由“理由”来充分支 持的“结论”,在这二者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可称为“假设”的中介保证 这当然不是唯一可以称作“理”的理。牧师布道说的是理,老百姓心目中的天道 是理,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的是理,但这些都不是公共说理的那个理。这些“理” 与公共说理的“理”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结论是靠“信仰”支撑的,不需要说出 理由。 ③曾文说,“贡献出结论,不代表推演缺位”。这话是对的,但是,在公共说理 中,那个不缺位的推演不能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必须说给公众听。放 在一个人头脑里的推演是否可靠,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 如何检验呢?说理不仅要说出“什么”,而且还要解释“为什么”。 ④曾文说,“不认‘结论’和‘理解’。照此思维,禅宗是虚妄,顿悟不存在, 口号皆扯淡”。这话恰恰犯了一个公共说理的错误 扯开话题,因为徐文 讨论的是“说理”,不是禅宗,不是顿悟,也不是口号。公共说理不是对人类其 他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否定。提倡公共说理,不是说别的什么都是“胡闹”或“扯 淡”。禅宗、顿悟、呼口号有它们自己的作用,但不在讨论说理的范围之内。 ⑤曾文认为,在说理时“以偏概全”不是什么大问题,“统计学上的以偏概全, 不排斥这段话在精神上抓住症结,不排斥它的正确。恰恰是它抽出了现象中的 ‘理’,人们才认同它,转发它”。以偏概全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谬误,而是一
11 、怎样理解第④段“原来一 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渲染,都将成为深 沉激动的美丽”在文中的含意?(4 分) 12、概括文章的思路,并分析本文使用第二人称表达的效果。(5 分) 13.请赏析第二段文字中画线语句的写作特色。(5 分) 14、通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礼赞秋天”? (6 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再谈“微博”与“说理” 徐贲 ①对我的《微博是好的说理形式吗》(下称“徐文”),曾宪皓先生写了《微博正 是好的说理形式》(下称“曾文”)的讨论文章。微博是广为人们运用的传播媒介, 公共说理也是人们很关心的话题,讨论微博与说理的关系,目的不是要争一个谁 是谁非的最终结论,而是加深对问题的了解,因此,我愿意就曾先生文中提到的 几个关于说理和微博的问题再作一点讨论。 ②首先便是什么是公共说理的“理”。此“理”指的是一个由“理由”来充分支 持的“结论”,在这二者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可称为“假设”的中介保证。 这当然不是唯一可以称作“理”的理。牧师布道说的是理,老百姓心目中的天道 是理,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的是理,但这些都不是公共说理的那个理。这些“理” 与公共说理的“理”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结论是靠“信仰”支撑的,不需要说出 理由。 ③曾文说,“贡献出结论,不代表推演缺位”。这话是对的,但是,在公共说理 中,那个不缺位的推演不能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必须说给公众听。放 在一个人头脑里的推演是否可靠,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 如何检验呢?说理不仅要说出“什么”,而且还要解释“为什么”。 ④曾文说,“不认‘结论’和‘理解’。照此思维,禅宗是虚妄,顿悟不存在, 口号皆扯淡”。这话恰恰犯了一个公共说理的错误——— 扯开话题,因为徐文 讨论的是“说理”,不是禅宗,不是顿悟,也不是口号。公共说理不是对人类其 他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否定。提倡公共说理,不是说别的什么都是“胡闹”或“扯 淡”。禅宗、顿悟、呼口号有它们自己的作用,但不在讨论说理的范围之内。 ⑤曾文认为,在说理时“以偏概全”不是什么大问题,“统计学上的以偏概全, 不排斥这段话在精神上抓住症结,不排斥它的正确。恰恰是它抽出了现象中的 ‘理’,人们才认同它,转发它”。以偏概全不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谬误,而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