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点等信 息填写清楚,并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龙其林 日前,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因病不幸逝世,引发社会各界集体缅怀。金庸作为新武侠小 说一代宗师,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强烈关注与重新评价,拥护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 越了时代、民族、地区、性别的限制,成为中国文学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批判者则认为他的 小说缺乏现代感,是农耕文明时代审美趣味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 可。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批评 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这种现念看似冠冕 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小说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 但这并不构成对于一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 无异于缘木求鱼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 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 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 耕文明,以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且 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 也丝毫不影响其作品的优秀。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
- 1 - 遵义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卷 高一语文 注意事项: (1)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点等信 息填写清楚,并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3)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龙其林 日前,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因病不幸逝世,引发社会各界集体缅怀。金庸作为新武侠小 说一代宗师,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强烈关注与重新评价,拥护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 越了时代、民族、地区、性别的限制,成为中国文学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批判者则认为他的 小说缺乏现代感,是农耕文明时代审美趣味的体现。 金庸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 可。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批评 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这种现念看似冠冕 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 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小说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 但这并不构成对于一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 无异于缘木求鱼。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 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 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 耕文明,以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且 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 也丝毫不影响其作品的优秀。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
文、汪曾祺、陈忠实、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盖棺定论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 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 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而更 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 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 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家之外 金庸的去世,让中国社会认识到其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力,也使中国文学研究界 越来越意识到以往对于通俗文学简单评价的缺陷,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 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金庸是传统文化 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 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来源于2018年11月5日《光明日报》) 1.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作者在本文第二段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A.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曾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说法。 B.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有专门章节探讨金庸小说 C.《三国演义》、《水游传》、《西游记》在情节上都有重复累赘的弊病。 D.中外文学史中都有不少通俗小说属于经典,为读者与研究者所重视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B.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并不能作为判断作家是否守旧、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 C.一味追求现代性有局限性,会导致产生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排斥古典文学。 D.金庸武侠小说经过了历史检验,“金学”日趋兴盛,这证明金庸的小说不能受到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文化语境,让人们习惯盖棺定论,不重视还在世的作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 B.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金庸小说中的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C.作为通俗小说的金庸武侠小说成为文学经典,不代表其他武侠小说也一定都是经典 D.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其相通之处,对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也都可进行理性批判 【答案】1.C2.D3.A
- 2 - 文、汪曾祺、陈忠实、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盖棺定论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 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 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而更 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 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 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家之外。 金庸的去世,让中国社会认识到其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力,也使中国文学研究界 越来越意识到以往对于通俗文学简单评价的缺陷,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 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金庸是传统文化 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 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来源于 2018 年 11 月 5 日《光明日报》) 1. 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作者在本文第二段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曾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说法。 B.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有专门章节探讨金庸小说。 C. 《三国演义》、《水游传》、《西游记》在情节上都有重复累赘的弊病。 D. 中外文学史中都有不少通俗小说属于经典,为读者与研究者所重视。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B. 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并不能作为判断作家是否守旧、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 C. 一味追求现代性有局限性,会导致产生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排斥古典文学。 D. 金庸武侠小说经过了历史检验,“金学”日趋兴盛,这证明金庸的小说不能受到批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的文化语境,让人们习惯盖棺定论,不重视还在世的作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 B.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金庸小说中的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丰富了小说的内容。 C. 作为通俗小说的金庸武侠小说成为文学经典,不代表其他武侠小说也一定都是经典。 D.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其相通之处,对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也都可进行理性批判。 【答案】1. C 2. D 3. A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鹤 陆蠡 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只鸟长脚尖喙,头 有璎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 掺加-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 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 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 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她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 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 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饮 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现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却相当漂亮,瘦长的脚 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 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本上也不 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的 面前,看它仍是趔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 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 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 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乘 轩”“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 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唤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 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 3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鹤 陆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只鸟长脚尖喙,头 有璎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 掺加-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 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是隐士 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 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她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那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 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 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饮 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现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却相当漂亮,瘦长的脚, 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 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本上也不 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的 面前,看它仍是趔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 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 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 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乘 轩”“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 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唤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 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鸶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 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 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冒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 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 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 然做出亲热祥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复 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 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 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痴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那么给你好了。”他卸枪端的鸟。 “不要,我要活的。” “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在沙滩 上,日日等候他的主人,不忍离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受的不是一尾鱼 (有删改)
- 4 -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白鹭!"啊!我的鹤!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鸶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 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舅 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冒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 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 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原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 然做出亲热祥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复 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 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 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痴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那么给你好了。”他卸枪端的鸟。 “不要,我要活的。” “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在沙滩 上,日日等候他的主人,不忍离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受的不是一尾鱼, 而是一颗子弹。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虚写鹤的形象,实写鹭的遭遇,虚实相生。鹤寄寓了作者追求淡泊、淸高、正直、美 好的心灵希冀 B.“啊!我的鹤!”为语言描写,体现了“我”的惊讶、失望与懊恼。“我”自以为清高的虚 荣心受到了打击。 C.在本文中,作者观察世界的眼光是敏锐的,对自己的剖析是深刻的。教材中的《囚绿记》 也有这样的特点 D.文章以“鹤”为标题,点明故事内容、深化主题:结构上,“鹤”起着线索作用,使故事 情节出人意料 5.文中“舅父”这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答案】4.B5.①推动情节发展,舅父的出现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养的原来是鹭而不是鹤。 ②舅父用“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来评价鹭,代表了一种功利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庸 俗的态度,作者借这处语言描写表达了对庸俗的人性的批评。 ①“我”想象鹭的结局,鱼象征着信任,而子弹代表着人类的残忍,鹭对人类是信任的, 却被人类打死了,这让“我”十分痛苦。(或答:以白鹭迎上前的热情与人类子弹的冰冷形成 对比,揭示了人性的丑恶。)②是“我”造成了鹭的悲惨结局,在这种场景想象中,体现出了 我”的懊悔。③从更深层面上说,这个结尾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的消极部分深深的反思,他 希望鹭不遭受悲剧,人充满慈悲。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生不会写论文,怎么办?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老师给22名期末文章抄袭 的学生打了0分,给学生敲响了一记警钟。因为自身积累不足,缺乏相关训练以及本科论文 不受重视等,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于校园之中。 近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 者中,大一、大二学生占13.4%,大三,大四学生占61.8%,研究生及以上的占9.1%,已毕业 的占15.6%。男性占54.8%,女性占45.29% 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张捷(化名)向记者透露,她周围不少同学写论文是从各
- 5 -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虚写鹤的形象,实写鹭的遭遇,虚实相生。鹤寄寓了作者追求淡泊、清高、正直、美 好的心灵希冀。 B. “啊!我的鹤!”为语言描写,体现了“我”的惊讶、失望与懊恼。“我”自以为清高的虚 荣心受到了打击。 C. 在本文中,作者观察世界的眼光是敏锐的,对自己的剖析是深刻的。教材中的《囚绿记》 也有这样的特点。 D. 文章以“鹤”为标题,点明故事内容、深化主题:结构上,“鹤”起着线索作用,使故事 情节出人意料。 5. 文中“舅父”这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 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答案】4. B 5. ①推动情节发展,舅父的出现让我们知道了我们养的原来是鹭而不是鹤。 ②舅父用“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来评价鹭,代表了一种功利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庸 俗的态度,作者借这处语言描写表达了对庸俗的人性的批评。 6. ①“我”想象鹭的结局,鱼象征着信任,而子弹代表着人类的残忍,鹭对人类是信任的, 却被人类打死了,这让“我”十分痛苦。(或答:以白鹭迎上前的热情与人类子弹的冰冷形成 对比,揭示了人性的丑恶。)②是“我”造成了鹭的悲惨结局,在这种场景想象中,体现出了 “我”的懊悔。③从更深层面上说,这个结尾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的消极部分深深的反思,他 希望鹭不遭受悲剧,人充满慈悲。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生不会写论文,怎么办? 目前,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幻文学与影视创作系列讲座课”的老师给 22 名期末文章抄袭 的学生打了 0 分,给学生敲响了一记警钟。因为自身积累不足,缺乏相关训练以及本科论文 不受重视等,大学生论文抄袭现象普遍存在于校园之中。 近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2 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受访 者中,大一、大二学生占 13.4%,大三,大四学生占 61.8%,研究生及以上的占 9.1%,已毕业 的占 15.6%。男性占 54.8%,女性占 45.29%。 宁波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大四学生张捷(化名)向记者透露,她周围不少同学写论文是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