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 “四地六校”联考高二年(下)语文科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单位:泉港一中 (共150分150分钟) 第卷 古诗文阅读 (一)将下列名句空缺处补充完整(10分) 亦余心之所善兮, 《离骚》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兰亭集序》 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琵琶行》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朽木不折 《劝学》 实迷途其未远 《归园田居》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师之所存也。 《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原创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 溥,汉乾祐中举进土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 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 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渗自消。愿—切焚之,以安反侧。”周 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从周祖镇邺。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土。二年,迁中 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
2011-2012 学年度 “四地六校”联考高二年(下)语文科第一次月考试卷 命题单位:泉港一中 (共 150 分 150 分钟) 第Ⅰ卷 一、古诗文阅读 (一)将下列名句空缺处补充完整(10 分)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 。 《离骚》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 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琵琶行》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 《劝学》 实迷途其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师说》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原创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 溥,汉乾祐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赵思绾反京兆,王景崇反凤翔, 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 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 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从周祖镇邺。广顺初,授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二年,迁中 书舍人、翰林学士。三年,加户部侍郎,改端明殿学士。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
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 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 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 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 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 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 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 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 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从之。 宋初,进位司空,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旧制,一品班于台省之 后,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即令分台省班东西,遂为定制。五年, 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曰,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 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 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注:①氛渗:毒气 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周祖籍其名,将按之 按:稽查、捉拿 B、世宗尝从容问溥 从容:不慌不 C、宰相范质奏解之 帮……开解 D、溥旧相,当宠异之 当:应当、应该 3.下列都能直接表明当朝皇帝对王溥的“宠异”的一项是()(3分) ①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②世宗将亲征泽、潞,溥独赞成之 ③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 ④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 世宗将亲征泽、潞,冯道力谏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 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 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 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 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 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 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 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从之。 宋初,进位司空,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旧制,一品班于台省之 后,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即令分台省班东西,遂为定制。五年, 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曰,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 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 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注:①氛沴:毒气 2.下列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周祖籍其名,将按.之 按:稽查、捉拿 B、世宗尝从容..问溥 从容:不慌不忙 C、宰相范质奏解.之 解:帮……开解 D、溥旧相,当.宠异之。 当:应当、应该 3.下列都能直接表明 ......当朝皇帝对王溥的“宠异”的一项是( )(3 分) ①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②世宗将亲征泽、潞,溥独赞成之。 ③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 ④世宗因宴酌酒赐溥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⑤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 ⑥(王溥卒)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A、①②④⑤B、①④⑤⑥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祖病情危急,召人草拟制度,还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位同宰相参与管 理政事)。颁布完制度,周祖放心地死去 B、世宗将亲征泽、潞两地,冯道极力上谏要求停止出兵,王溥独自赞成世宗亲征。凯 旋还朝后,世宗加封王溥兼任礼部尚书 C、世宗将讨伐秦、凤,要求王溥出任帅,王溥向他推荐向拱。战事平定,世宗对他大 加赞赏,特地摆酒宴赐给王溥 D、宋太祖对王溥这个前朝宰相礼待有加,王溥六十一死去时。宋太祖为此罢朝二日, 并追赠他为侍中,谥号为文献。 5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分) ①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 答 ②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三)诗词鉴赏(6分)(原创题) 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分)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1)联系全词说说首句“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有什么作用 答 (2)黄葚园对这首词的末句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 致。”(《蓼园词选》)词的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⑤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 ⑥(王溥卒)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 A、①②④⑤ B、①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周祖病情危急,召人草拟制度,还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位同宰相参与管 理政事)。颁布完制度,周祖放心地死去。 B、世宗将亲征泽、潞两地,冯道极力上谏要求停止出兵,王溥独自赞成世宗亲征。凯 旋还朝后,世宗加封王溥兼任礼部尚书。 C、世宗将讨伐秦、凤,要求王溥出任帅,王溥向他推荐向拱。战事平定,世宗对他大 加赞赏,特地摆酒宴赐给王溥。 D、宋太祖对王溥这个前朝宰相礼待有加,王溥六十一死去时。宋太祖为此罢朝二日, 并追赠他为侍中,谥号为文献。 5.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 分) ①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词鉴赏(6 分)(原创题) 6.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6 分) 青门引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⑴联系全词说说首句“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黄蓼园对这首词的末句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 致。”(《蓼园词选》)词的末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化经典阅读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 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间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 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 ②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 焉。(《孟子尽心上》) (1)孟子在上面两则中都强调了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是: (2分) (2)请说说孟子对上面所谈的两种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看法?(4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10分) 8.下列对《家》的情节概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入男学堂将要 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觉民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 B、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房的长孙,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曾有自己未来的构想。 但面对父亲为他安排婚姻,他虽有怨言最后还是放弃反抗,顺从了父亲的意志 C、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唤醒了觉新的被忘却了的青春,他把学来的“作揖主义”和“不 抵抗主义”,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结合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具有两重人格的人。 D、觉新在花园里与梅再次相遇,二人相拥而泣,互诉着几年来的相思之情,梅忍不住低声 哭泣,觉新默默为她擦泪,而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心底产生了恨愤之情 E、四叔克安、五叔克定瞒着老太爷在外面打着高老太爷的招牌到处借债,过着荒淫无耻的 生活。丑行被揭穿,高老太爷责罚他们后,感到无比失望,从此一病不起 9.请说说觉意曾参与哪几份报纸的筹办和编辑工作?结果又怎样?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 (一)文化经典阅读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①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 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 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 ②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 焉。(《孟子·尽心上》) ⑴孟子在上面两则中都强调了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⑵请说说孟子对上面所谈的两种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看法?(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0 分) 8.下列对《家》的情节概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当琴听到二表哥觉民说“外专”暑假要招收女生,十分高兴。但一想到进入男学堂将要 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心情不免沉重起来,觉民兄弟竭力安慰和鼓励她。 B、觉新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长房的长孙,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曾有自己未来的构想。 但面对父亲为他安排婚姻,他虽有怨言最后还是放弃反抗,顺从了父亲的意志。 C、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唤醒了觉新的被忘却了的青春,他把学来的“作揖主义”和“不 抵抗主义”,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结合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具有两重人格的人。 D、觉新在花园里与梅再次相遇,二人相拥而泣,互诉着几年来的相思之情,梅忍不住低声 哭泣,觉新默默为她擦泪,而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心底产生了恨愤之情。 E、四叔克安、五叔克定瞒着老太爷在外面打着高老太爷的招牌到处借债,过着荒淫无耻的 生活。丑行被揭穿,高老太爷责罚他们后,感到无比失望,从此一病不起。 9.请说说觉慧曾参与哪几份报纸的筹办和编辑工作?结果又怎样?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原创题 草原文化一枝独秀 作者:冷月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她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 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了互为依存、 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 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科学考古发掘,远在旧石器时代初 期,与“北京人”″同属地质年代中更新世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就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东北33公里的大窑村。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充分显示了 三者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尤其填补了其间时代的空白。 事实上,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前,就有所谓“北狄”的众多游牧民族在中国 北方草原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孕育、生存和繁衍了。秦汉以降,最早见于战国未期并首先 融合北狄之众的匈奴,曾长期称雄中国的北方、辽东和西域。两汉魏晋之时,早已存在的乌 桓、鲜卑及其后的柔然,先后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隋唐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纵横南北大 漠,扮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相继逐鹿中原,各自扮演 了各自时代的英雄角色。特别是有元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又一个封建大 统时代,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更是中华 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时代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原创题) 草原文化一枝独秀 作者: 冷月 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向世人昭示着她特有的灿烂和卓越,并同 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为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始终发挥了互为依存、 互为影响和互为促进的积极作用。 中国北方草原是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科学考古发掘,远在旧石器时代初 期,与“北京人”同属地质年代中更新世的大窑石器制造场,就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东北 33 公里的大窑村。大窑文化,上承丁村文化,下接鹅毛口文化,充分显示了 三者属于同一文化发展系统,尤其填补了其间时代的空白。 事实上,在我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前,就有所谓“北狄”的众多游牧民族在中国 北方草原这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孕育、生存和繁衍了。秦汉以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并首先 融合北狄之众的匈奴,曾长期称雄中国的北方、辽东和西域。两汉魏晋之时,早已存在的乌 桓、鲜卑及其后的柔然,先后崛起于中国北方草原。隋唐一统之际,突厥与回纥纵横南北大 漠,扮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宋辽金时期,契丹、女真相继逐鹿中原,各自扮演 了各自时代的英雄角色。特别是有元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又一个封建大 一统时代,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继魏晋南北朝之后空前融合的时代,更是中华 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