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和习惯就像一辆汽车 的惯性一样,假设你要去推动一辆 没有发动的汽车,因为没有惯性, 你根本无法推动它。所以,习惯不 改变、企业文化不改变,企业的管 理者特別是新任的管理者就无法对 团队进行有效管理。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
企业文化和习惯就像一辆汽车 的惯性一样,假设你要去推动一辆 没有发动的汽车,因为没有惯性, 你根本无法推动它。所以,习惯不 改变、企业文化不改变,企业的管 理者特别是新任的管理者就无法对 团队进行有效管理。 让我们看这样一个案例:
两个部门经理为配件的运送问 题同时去找总经理裁决,他们一个 是生产配件的,另一个是下一道工 序使用配件的。两个经理各执一词。 个说:“我只管做,不管送, 你自己派人来我这边拉。” 另一个则说:“你必须派人直 接给我送过来
两个部门经理为配件的运送问 题同时去找总经理裁决,他们一个 是生产配件的,另一个是下一道工 序使用配件的。两个经理各执一词。 一个说:“我只管做,不管送, 你自己派人来我这边拉。” 另一个则说:“你必须派人直 接给我送过来
总经理看了他们一眼,对这两 位部门经理说:“你们先回去, 一小时以后我来帮你们拉。” 外之意是一小时以后两个经理都不 必呆在公司,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类似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这其实就是一个企业文化或者说员 工日常行为习惯的问题
总经理看了他们一眼,对这两 位部门经理说:“你们先回去, 一小时以后我来帮你们拉。” 言 外之意是一小时以后两个经理都不 必呆在公司,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类似情况在很多企业都存在, 这其实就是一个企业文化或者说员 工日常行为习惯的问题
我们对这个案例可能有三种不 同的认 1、认为应该先确定一种制度; 2、认为对那两位经理应该各 打50大板; 3、认为“拉一次没关系,但 是拉一次就永远是我的部门来拉 了
我们对这个案例可能有三种不 同的认识: 1、认为应该先确定一种制度; 2、认为对那两位经理应该各 打50大板; 3、认为“拉一次没关系,但 是拉一次就永远是我的部门来拉 了”
第三种看法被许多管理者所接 受,“拉一次没关系,但是拉一次 就永远是我的部门来拉3。”听起 来很像一句名言一一做一次好人容 易,做一辈子好人比较难;做一次 锋容易,做一辈子雷锋就比较难。 但是二者表达的意思可谓截然相反, 前者是躲避责任的观点,后者则是 号召人们承担责任
第三种看法被许多管理者所接 受,“拉一次没关系,但是拉一次 就永远是我的部门来拉了。”听起 来很像一句名言——做一次好人容 易,做一辈子好人比较难;做一次 雷锋容易,做一辈子雷锋就比较难。 但是二者表达的意思可谓截然相反, 前者是躲避责任的观点,后者则是 号召人们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