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掌握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授课建议:共10学时,其中讲授8学时,习题课2学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和学生互动,多提问多练习,逐渐深化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与内涵的认识。1.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务:2.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师资标准3.具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1.本学期使用教材孟艳双、崔兆诚编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5年出版。主要参考书:魏宗舒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外作业为教研室编写的作业纸;教材选用2.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标准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教材应充分体现兼顾基础、突出应用的教学思路;4.参考书:高教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课程评价和考核方式: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后期参与课改将根据课改要求调整)。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作业认真程度和正确率)、课堂表评价与现(课堂纪律、回答问题情况等)、阶段性测评(随堂测试和期中测试)、网络教学考核标准平台表现、课程报告等。期未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知识应用性试卷,通过试卷评分进行评价。如果有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特殊要求,经审核后可适当进行调整。撰写人:崔兆诚系(教研室)主任:史昱学院(部)负责人:孙海波时间:2025年8月15日19
19 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掌握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授课建议:共 10 学时,其中讲授 8 学时,习题课 2 学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 的方式讲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和学生互动,多提问多练 习,逐渐深化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与内涵的认识。 师资标准 1. 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务; 2.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3. 具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专业研究能力,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 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教材选用 标准 1. 本学期使用教材孟艳双、崔兆诚编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 2025 年出版。主要参考书:魏宗舒等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高等教育出 版社 ;课外作业为教研室编写的作业纸; 2.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 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教材应充分体现兼顾基础、突出应用的教学思路; 4. 参考书:高教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二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 评价与 考核标准 课程评价和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 40%+期末考试成绩 60%(后期参与课改将根据课改要求调整)。 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作业认真程度和正确率)、课堂表 现(课堂纪律、回答问题情况等)、阶段性测评(随堂测试和期中测试)、网络教学 平台表现、课程报告等。 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知识应用性试卷,通过试卷评分进行评价。 如果有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特殊要求,经审核后可适当进行调整。 撰写人:崔兆诚 系(教研室)主任:史昱 学院(部)负责人:孙海波 时间:2025 年 8 月 15 日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课程编号120101开课学期第1,2学期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属性必修课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学分6适用专业(3+2贯通培养)课程学时总学时:96:其中理论学时:96:实验实践学时:0:上机学时:0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课程名称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专业英语毕业要求课程目标310212权重权重权重权重1.知识目标:0.30.21)语音:掌握英语的音素与音节结构、英语的话语节律、英语0.20.2的语调特点与种类、英语的句子重音和语调在信息表达中的作用等英语语音学习的基本内容。2)词汇:掌握大约50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正确拼写并英汉互译。3)语法:掌握词的形态及其变化,句子的种类和类型,句子成分以及遣词造句的规律。掌握基本的英语句法规则,尤其是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学术期刊等应用文体的句式句法。课程目标4)篇章:掌握不同语体中的篇章结构的特点和组织规律:掌握及与毕业把句子和语段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为语篇的技巧。要求的对5)语用:掌握不同语境下言语使用的规则和技巧。应关系权重权重权重权重2.能力目标: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既能听懂日常英语对话,0.20.20.30.2也能听懂专业相关的英语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专业类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专业主题进行讨论。既能与外国人进行日常对话,也能用英语在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文报刊和杂志上专业类题材的文章,能基本读懂专业类题材的学术期刊;理解中心意思,主要事实和相关细节;能读懂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如策划书、设计方案、说明书、合同等,并能在阅读中使20
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 英文名称 College English 课程编号 120101 开课学期 第 1,2 学期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属性 必修课 课程学分 6 适用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 (3+2 贯通培养) 课程学时 总学时:96; 其中理论学时:96; 实验实践学时:0; 上机学时:0 开课单位 外国语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 先修课程 课程名称 对先修课应知应会具体要求 后续课程 专业英语 课程目标 及与毕业 要求的对 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2 3 10 12 1.知识目标: 1)语音:掌握英语的音素与音节结构、英语的话语节律、英语 的语调特点与种类、英语的句子重音和语调在信息表达中的作 用等英语语音学习的基本内容。 2)词汇:掌握大约 5000 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 组,能正确拼写并英汉互译。 3)语法:掌握词的形态及其变化,句子的种类和类型,句子成 分以及遣词造句的规律。掌握基本的英语句法规则,尤其是科 技英语,论文写作,学术期刊等应用文体的句式句法。 4)篇章:掌握不同语体中的篇章结构的特点和组织规律;掌握 把句子和语段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为语篇的技巧。 5)语用:掌握不同语境下言语使用的规则和技巧。 权重 0.2 权重 0.2 权重 0.3 权重 0.2 2.能力目标: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既能听懂日常英语对话, 也能听懂专业相关的英语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专业类节目; 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 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专业主 题进行讨论。既能与外国人进行日常对话,也能用英语在涉外 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文报刊和杂志上专业类题材的 文章,能基本读懂专业类题材的学术期刊;理解中心意思,主 要事实和相关细节;能读懂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 料,如策划书、设计方案、说明书、合同等,并能在阅读中使 权重 0.2 权重 0.2 权重 0.3 权重 0.2
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表达个人观点和描述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专业类应用文,如策划书,设计方案等,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和一般专业类专业文字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达意,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6)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英语素材,具备创新创业意识。3.素养目标:权重权重权重权重1)能完成本课程设定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语用知0.30.30.20.3识目标任务,完成作业和通过期末考试。2)能平衡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能够参加校内与英语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4)能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5)有能力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符合学院规定的合格标准。能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和写作大赛等赛事。能够为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打下基础。4.课程思政目标:权重权重权重权重0.20.31)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纳入10.30.32大学英语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2)能通过对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设突出成就等内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3)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价值观。4)能结合国内时事相关英语材料的学习,培养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96学时。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先前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获得在自身专业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专业信息外,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课程概述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国情怀。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课程应知任务一阅读(支撑课程目标1.2,1.3,1.4,2.3,2.6,3,4)应会具体知识要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内容要求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够根据上21
21 用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 表达个人观点和描述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专业类应用 文,如策划书,设计方案等,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和一般专业类专业 文字材料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达意,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 的翻译技巧。 6)能够通过学习创新创业方面的英语素材,具备创新创业意识。 3.素养目标: 1)能完成本课程设定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结构和语用知 识目标任务,完成作业和通过期末考试。 2)能平衡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 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3)能够参加校内与英语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4)能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初步的创新创业 意识。 5)有能力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符 合学院规定的合格标准。能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阅读大赛和 写作大赛等赛事。能够为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 入学考试打下基础。 权重 0.3 权重 0.3 权重 0.2 权重 0.3 4.课程思政目标: 1)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纳入 大学英语学习过程,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 2)能通过对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建 设突出成就等内容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 3)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伦理,尊师重教,在学习中培养正确的学 习观和人生价值观。 4)能结合国内时事相关英语材料的学习,培养对时事政治的兴 趣。 权重 0.3 权重 0.3 权重 0.2 权重 0.3 课程概述 《大学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授课学时为 96 学时。课程的主 要任务是在学生先前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 能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与自身专业的相关的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方面的 知识,掌握相关的技能,获得在自身专业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本 课程时,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专业信息外,还要了解国内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增强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融入课 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积极正确的人生观。总之,本课程的教 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提升家国情怀。 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 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课程应知 应会具体 内容要求 任务一 阅读 (支撑课程目标 1.2, 1.3, 1.4, 2.3, 2.6,3, 4) 知识要点: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 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能够根据上
下文推断生词意思;能够快速查找有关信息;能够就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理解,得出恰当结论。学习目标: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专业类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文章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文字材料,如专业类的新闻报道和资讯。能够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章,了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思政类文章。授课建议:建议阅读课程授课28课时。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文材料与补充材料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任务二写作(支撑课程目标1.5,2.4,3,4)知识要点:熟悉并掌握基本类型作文写作模式和技巧:掌握并正确使用常用基本句型;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写作表达。学习目标:能够就专业类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120词的一般作文:能够正确拼写所学的词、恰当使用词组,句型,语法及标点,句子结构完整;能够清楚地进行语意表达,语意连贯,并具有逻辑性;能够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进行专业类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利用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进行简单的英文写作。授课建议:建议写作授课18课时。通过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篇章进行围绕主题的写作表达。任务三翻译(支撑课程目标1.5,2.5,3,4)知识要点:中等难度的英文短文和简单的专业类及时政类英文资料进行英汉互译;常见文化现象英汉互译:专业领域因科技创新而出现的新术语;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5%的实用文字资料时,翻译速度每小时250个单词。能够翻译常用语句,而且基本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授课建议:建议翻译授课18课时。通过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能力。任务四听力(支撑课程目标1.1,2.1,3,4)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听力技巧:学习目标:能够听懂与专业相关的讲座、简短英语报道、资讯和简单的业务交谈内容。能够关注专业领域的创新情况并听懂相关的资讯和报道的内容概况;能够获取专业类听力材料的主旨或要点:能够推断所听材料暗含或者拓展的信息。能听懂内容较简单的时政类材料。授课建议:建议听力课时为18课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听力授课。任务五口语(支撑课程目标1.1,1.5,2.2,3,4)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正确语法知识进行基本口语表达的方法:掌握基本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口语表达。学习目标:能够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就专业相关业务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语言表达清楚,语法准确,用词得当。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够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与专业有关的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要回答:能够在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措施。授课建议:建议口语课时为14课时。授课采取课堂报告、定题演讲、英语辩论英语配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授课22
22 下文推断生词意思;能够快速查找有关信息;能够就文章内容做出正确理解,得出 恰当结论。 学习目标: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专业类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 过总词数 3%的文章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70 词。能读懂与专业相关的文字材 料,如专业类的新闻报道和资讯。能够通过阅读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方面的文章, 了解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能够读懂较为简单的思政类文章。 授课建议:建议阅读课程授课 28 课时。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课文材料与补 充材料结合等形式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正确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任务二 写作 (支撑课程目标 1.5, 2.4, 3, 4) 知识要点:熟悉并掌握基本类型作文写作模式和技巧;掌握并正确使用常用基 本句型;能够围绕主题进行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写作表达。 学习目标:能够就专业类题材,在 30 分钟内写出 120 词的一般作文;能够正确 拼写所学的词、恰当使用词组,句型,语法及标点,句子结构完整;能够清楚地进 行语意表达,语意连贯,并具有逻辑性;能够套用或使用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进行专 业类的应用文写作,能够利用创业计划书的基本格式进行简单的英文写作。 授课建议:建议写作授课 18 课时。通过传授基本写作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运用符合英语语言习惯的篇章进行围绕主题的写作表达。 任务三 翻译 (支撑课程目标 1.5, 2.5, 3, 4) 知识要点:中等难度的英文短文和简单的专业类及时政类 英文资料进行英汉互 译;常见文化现象英汉互译;专业领域因科技创新而出现的新术语; 学习目标:理解基本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 5%的实用 文字资料时,翻译速度每小时 250 个单词。能够翻译常用语句,而且基本符合两种 语言的表达习惯。 授课建议:建议翻译授课 18 课时。通过传授基本翻译技巧及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英汉互译能力。 任务四 听力 (支撑课程目标 1.1, 2.1, 3, 4) 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基本听力技巧; 学习目标:能够听懂与专业相关的讲座、简短英语报道、资讯和简单的业务交 谈内容。能够关注专业领域的创新情况并听懂相关的资讯和报道的内容概况; 能够 获取专业类听力材料的主旨或要点;能够推断所听材料暗含或者拓展的信息。能听 懂内容较简单的时政类材料。 授课建议:建议听力课时为 18 课时。采取精听与泛听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 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听力授课。 任务五 口语 (支撑课程目标 1.1, 1.5, 2.2, 3, 4) 知识要点:掌握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掌握使用正确语法知识进行基本口 语表达的方法;掌握基本语言交际能力;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及与本专业相关的 口语表达。 学习目标:能够用英语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就专业相关业务进行简单的口头交 流;语言表达清楚,语法准确,用词得当。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情况进行简 单的交谈;能够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与专业有关的业务提 出问题或做出简要回答;能够在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措施。 授课建议:建议口语课时为 14 课时。授课采取课堂报告、定题演讲、英语辩论、 英语配音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语授课
专职教师要求:1.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2.具有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3.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4.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师资标准5.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关专业内容。兼职教师要求:1.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2.应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3.具有丰富的英语教育从业经历。具备执教大学英语的相关资格。1.本课程选用教材:政治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选取使用标准为使用外语类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等。优先选择外研社,外教社,高教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统编大学英语教材。参考教材:E英语教程1(智慧版)(第二版)葛宝祥、王利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3381-72022年4月出版教材选用E英语教程2(智慧版)(第二版)葛宝祥、王利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标准978-7-5213-3632-02022年7月出版E英语教程(第二版)(综合训练)(1)葛宝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3776-12022年8月出版E英语教程第二版)(综合训练)(2)李正栓、蔡其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78-7-5213-3927-72022年9月出版2.补充材料: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补充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章和报刊选读资料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考试材料。《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满分100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60%,期末试卷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测验、课堂表现、作业,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且每部分占平时过程考核的25%,具体细则考核如下:考勤部分:满分100分,缺勤一次扣10分,缺勤四次以上考勤部分为0分;评价与测验部分:满分100分,将每学期测验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作为测验部分成考核标准绩;课堂表现:满分100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正确率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作业部分:满分100,将每学期每次作业(itest网络作业、批改网作业、随堂纸质版作业、口语作业)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期末试卷考核部分满分为100分。期末考试试卷由校内统一命题,试卷由主观题(翻译、写作)和客观题(词汇、阅读)构成。撰写人:范传刚系(教研室)主任:张强时间:学院(部)负责人:宋岩岩2025年8月15日23
23 师资标准 专职教师要求: 1. 1. 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 2. 具有英语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3. 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4. 能遵循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课程。 5. 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适当引入相关专业内容。 兼职教师要求: 1. 政治思想坚定,坚决拥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德品质高尚。 2. 应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具有执教能力。 3. 具有丰富的英语教育从业经历。具备执教大学英语的相关资格。 教材选用 标准 1. 本课程选用教材:政治立场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教材选 取使用标准为使用外语类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育部推荐使用大学外语类教材 等。优先选择外研社,外教社,高教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全国统编大学英 语教材。 参考教材: E 英语教程 1(智慧版)(第二版) 葛宝祥、王利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3381-7 2022 年 4 月出版 E 英语教程 2(智慧版)(第二版)葛宝祥、王利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3632-0 2022 年 7 月出版 E 英语教程(第二版) (综合训练) (1) 葛宝祥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3776-1 2022 年 8 月出版 E 英语教程(第二版) (综合训练) (2) 李正栓、 蔡其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78-7-5213-3927-7 2022 年 9 月出版 2. 补充材料:结合专业特色,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补充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 文章和报刊选读资料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考试材料。 评价与 考核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期末成绩满分 100 分,由平时过程考核与期末试卷考核两部 分构成。其中,平时过程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60%,期末试卷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 40%。 平时过程考核以百分制计分,满分 100 分。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考勤、测验、 课堂表现、作业,每部分满分均为 100 分,且每部分占平时过程考核的 25%,具体 细则考核如下: 考勤部分:满分 100 分,缺勤一次扣 10 分,缺勤四次以上考勤部分为 0 分; 测验部分:满分 100 分,将每学期测验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作为测验部分成 绩; 课堂表现:满分 100 分,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如迟到、上课睡觉、做与课 堂教学无关的行为、回答问题正确率等)情况给与学生该项分数; 作业部分:满分 100,将每学期每次作业(itest 网络作业、批改网作业、随堂 纸质版作业、口语作业)成绩记录并取平均分; 期末试卷考核部分满分为 100 分。期末考试试卷由校内统一命题,试卷由主观 题(翻译、写作)和客观题(词汇、阅读)构成。 撰写人:范传刚 系(教研室)主任:张强 学院(部)负责人:宋岩岩 时间: 2025 年 8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