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关节面和缓冲外力的作用。 二、关节分类 1.按构成关节的骨数分 (1)单关节;仅由两个骨端组成,一为关节头,一为关节 窝,如肩、髋、指(趾)间关节等。 (2)多关节:由两个骨端以上构成的关节,共同包在一 个关节袭内,如肘关节、桡腕关节等。 2.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分 (1)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关节只能朝着一个方 向运动,如膝关节、指(趾)间关节等。 (2)双轴关节: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可以出现两 种运动方向。如桡腕关节、踝关节等。 (3)多轴关节:有两个以上的运动轴,可作出多个方向 的运动。如肩、关节。 (4)单动关节:能单独一个关节活动。多数关节均属此 类。 (5)联动关节:由两个以上的关节联合运动,单一关节 不能活动,如下颌关节、椎间小关节、尺桡骨上、下关节等。 3、按关节面的形状分 (1)球窝关节:关节头较大而圆,关节窝较小而浅,两骨 接触面积很小,故能作出多个方向的运动,如肩关节。 (2)杵白关节:关节窝较大而深,关节头较小而圆,头的 大部分都在窝内,运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关节较稳定,不 易脱位。如髋关节等。 (3)椭圆关节:关节头与关节窝皇椭圆形,有额状和矢
状两个运动轴,沿额状轴可作屈伸运动,在矢状轴上可作内 收、外展运动,此外还可作环转运动,如枕襄关节、桡腕关节 等。 (4)鞍状关节:两骨的关节面均呈马鞍状,每一骨的关节 面既是关节头,又是关节窝,有额状和矢状两个运动轴,如第 一腕掌关节。 (5)屈戍关节,关节呈横嵴形,关节窝为长沟状,可作伸 屈运动,无侧方活动,如指闻关节等。 (6)蜗状关节:为屈戍关节的变形,关节面偏斜,其运动 轴与骨的长轴不成直角,如肘关节。 (7)车轴关节:由圆柱状的关节头与窝面状的关节窝所 组成,关节面位于骨的侧方,沿着骨的长轴垂直旋转,如尺桡 上、下关节。 (8)多突关节:构成关节的两骨面上,均有大小不等的 多个骨隆起,彼此互相嵌插吻合,可作微小滑动和旋转运动。 如燕路关节。 (9)平面关节:两骨的关节面均平坦而光滑,仅有轻微 滑动和回旋,如附雕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1.关节运动功能关节的功能就是运动,根据各个关节 的功能不同,关节结构也不同,其运动范围和运动方向也各有 差异,在各个大小不同关节的配合下,就可作出多种灵巧的动 作。有的一个关节可以单独作出多种动作,如内收、内旋、外 展、外旋、前屈、后伸等动作,见于肩关节、箴关节。有的一个动 作可用多个关节,如肩关节上举时,需要肩肱关节、肩横关节、 5
胸锁关节、肩胛与胸壁之间的运动共同参与。又如向前迈进一 步,需要碱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谢间关节、跗瞼关节、跖趾关 节等共同参与运动,其中某一关节有病,就会影响整个动作的 顺利进行。有的关节只能屈伸活动,没有侧方活动,如时关节、 膝关节、指间关节等。若外力强加使其侧方活动,即可造成关 节部位的损伤。有的关节在屈曲位没有侧方活动,而在伸直位 则出现侧方活动,如掌指关节。故掌指关节在伸直位容易受 伤。 2。关节的运动方式 (1)滑动:一骨的关节面在另一骨的关节上滑动,如附 避关节、燕髂关节、环枢关节、椎间小关节等。 (2)屈伸:当关节沿额状轴运动,出现相关关节二骨之 间的角度减小和两骨互相接近时,称曲屈,反之则为伸。但对 某些关节,上述含义不甚明确,例如第一指间关节的屈伸运 动,其运动轴并不呈额状位,而呈矢状位。 (3)内收与外展:关节沿着矢状位,使运动骨向着正中 线的运动,称为内收,反之称为外展。 (4)旋转:运动骨围绕直轴或自身的纵轴行转动。前者 如环枢关节的运动:后者如肩关节的运动。有的运动骨沿着与 骨的纵轴不相平行的运动轴进行旋转,如手的旋前与旋后时, 桡骨围绕尺骨的运动。 (5)环转运动:运动骨的上端在原位不动,下端则作圆 图运动。凡是有额状轴与矢状轴的关节,均可作环转运动。如 肩关节与酰关节等。 3。关节运动范围及协同运动的关节关节运动的度数, 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邻肢夹角法,二是中立位零度法,这里 用中立位零度法计算。 6
(1)头颈部运动:①点头:约30°,由枕环关节单独运 动。②颈前屈后伸:各35~45°,③头左旋、右旋:各60~B0°, 由环枢关节单独运动。④颈侧屈:左右各45°,由全部颈椎间 盘及椎间小关节配合运动。 (2)腰部运动:①前屈90°,由髋关节60°,骶髂关节5°, 腰椎间盘及腰椎间小关节25等参与运动。②背伸30°,由腰 椎间隙及腰椎间小关节25°,骶髂关节5°参与运动。③侧屈: 左右各20~30°,由腰椎间盘及腰椎间小关节25°,双侧衡路 关节5共同参与运动。④旋转:左右各30°,由腰椎间盘及腰 椎间小关节25°,双侧骶髂关节5共同参与运动。 (3)肩部运动:①前屈90°,后伸45°,由肩肱关节运动。 ②外展90°,上举60°,外展90°由肩肱关节承担,上举60°由肩 锁关节承担20°,胸锁关节承担40°,肩胛与胸壁亦共同参与 运动。③内收约45°,由肩肱关节承担40°,肩锁关节承担5°, 两者共同参与运动。④内旋约80°,外旋30°,由肩肱关节运 动。 (4)肘部运动:①屈曲140°,伸直0°,主要由肱尺关节 运动。②前臂旋前90°,旋后90°,由桡尺上关节与桡尺下关节 及肱桡关节共同参与运动。 (5)腕部运动:①掌屈50一60°,由挠腕关节承担40~50°, 腕骨间关节承担10°,两者共同参与运动。②背伸35~60°,由桡腕 关节承担25~50°,腕骨间关节承担10°,两者共同参与运动。③桡 侧屈25~30°,尺侧屈30一45°,由桡腕关节与腕骨间关节参与运 动。 (6)手部运动:①掌指关节屈曲80~90°,由掌指关节 单独运动。②近位指间关节屈曲120°,由指间关节单独运动。 ③远位指间关节屈曲60°,由指闻关节单独运动. 7
(7)髋关节运动:①屈藏145°、内收25°,外展25°、后伸 45°,由衡新髂关节承担5”,余为脑关节运动。②内旋40°,外旋 40°,由髋关节单独运动。③后伸40°,由髋关节35°,和骶髂关 节5°参与运动。 (8)膝关节运动:①伸直0°。②屈曲145°,由藤关节单 独运动。 (9)躁关节运动:①背伸20~30°。②雎屈45~50°,由 跟距关节承担5°,余均为胫距关节运动范围。③内翻35°,外 翻10心15°,主要是距下关节运动。 (10)蹠趾关节运动:背伸45°,雕屈30~40°,由瞧趾关 节单独运动。 四、脱位的病因病理 关节脱位的病因病理:临床上大体分为两大类: 1.外因关节脱位多由直接和间接暴力所致,在外力作 用于人体时,外力超过关节本身活动范围,都可能引起关节不 同程度的脱位,临床上以间接暴力所致的脱位较常见,如扭 转、跌仆、坠下、牵拉等。其次是直接暴力所致,如挤压伤、挫撞 伤等外力、暴力的方向大小不同,引起脱位的类型亦不同。 2.内因关节脱位与年龄、性别、职业体质有着密切关 系,如老年体弱、肝肾损亏、筋肉松弛者易发生下颌关节脱位; 小儿因发育尚不健全,常易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由于各个关 节解剖上的特点,如肩关节关节盂小而浅、肱骨头大,关节孟 只能容纳肱骨头的1/3强,关节囊前下方薄弱而松弛,关节周 围肌肉较少,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又广,故肩关节容易发生脱 位。此外由于关节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关节发生病理改变,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