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试题 019.7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 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怎样坚守现实主义精神 ①作为当代生活的直观反映,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各种文艺思潮的汇合点,也是时代精神 的集中体现。在一个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求新求变自然会成为电视剧创作者首选的应对策略, 但不管潮流和风尚如何变化,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应当始终如一,这就是对真实性的终极追 求。然而,现实主义不是跟在现实后面亦步亦趋。现实中总会有一些喧哗和噪音,也会有 些难以把握甚至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艺术家们敏锐地观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写 出自己独特而深切的生命体验,从几个方面入手,来深化现实主义精神 ②首先,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观众真正喜欢的,是那些反映与自 己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作品。有没有积极介入生活的态度,检验着作品中现实主义的成色。 现实题材电视剧只有真正发掘出那些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站 在时代的高度进行提炼,用艺术的方式加以呈现,才能恰切地把握住公众的兴奋点。回避导 致虚假,而能深刻揭示人们面对问题时积极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艰难曲折过程,才是真 正的现实主义。 ③其次,要善于发现创作中的盲点。一方面,要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寻找那些别人 没有表现过的东西。比如《猎场》通过猎头公司经理人充满戏剧性的职业生涯,表现人性的 沉沦与复归;《小别离》聚焦“中学生留学”现象,让观众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获得思考 和启示。这些作品的创作触角伸向了以往一些没有表现过或很少表现的领域,给观众带来了 新鲜的观赏体验。另一方面,要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题材、旧素材中发现新意、开掘价值。 比如《初心》没有表现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的落差,而着力表现人物与环境、人物生活与内 心的高度统一,由此塑造了一个富有光彩的将军农民形象。同样以表现人物的性格魅力见长 《阳光下的法庭》描绘了一个温柔、知性的女法官,让一部严肃的法制题材作品充满了人文 关怀的温度 ④再次,要敢于面对艺术创作上的难点。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最大的难点,是如何 将中华美学精神、中华审美风范与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用民族化的艺术语言打造 出具有独特个性和价值的作品,从而走向世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宗白华先生曾概括 说,中华美学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空灵之美,一种是充实之美。这两种境界在电视剧中如何 体现?如果艺术家表现的内容过于空灵,难以抓住观众又该怎么办?再有,中华美学讲究意 境,而意境在电视剧中应该怎样表现?还有,中华美学讲究天人合一、含蓄蕴藉,而电视剧 要追求戏剧冲突的极致化,怎样把这两种因素在作品中和谐地统一起来?这些课题不仅需要 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概括,也需要艺术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⑤归根结底,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学理想,而且是一种人生态度。因为现实不可能尽 善尽美,所以需要有温暖人心、启迪人生的正面力量,需要秉持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出来的 优秀影视作品。这不仅体现为情境和人物的真实,而且应该体现为一种有意味的讲述方式
高一语文试题 2019.7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 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怎样坚守现实主义精神 李跃森 ①作为当代生活的直观反映,现实题材电视剧是各种文艺思潮的汇合点,也是时代精神 的集中体现。在一个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求新求变自然会成为电视剧创作者首选的应对策略, 但不管潮流和风尚如何变化,现实主义的精神内核应当始终如一,这就是对真实性的终极追 求。然而,现实主义不是跟在现实后面亦步亦趋。现实中总会有一些喧哗和噪音,也会有一 些难以把握甚至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就需要艺术家们敏锐地观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写 出自己独特而深切的生命体验,从几个方面入手,来深化现实主义精神。 ②首先,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观众真正喜欢的,是那些反映与自 己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作品。有没有积极介入生活的态度,检验着作品中现实主义的成色。 现实题材电视剧只有真正发掘出那些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生活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站 在时代的高度进行提炼,用艺术的方式加以呈现,才能恰切地把握住公众的兴奋点。回避导 致虚假,而能深刻揭示人们面对问题时积极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艰难曲折过程,才是真 正的现实主义。 ③其次,要善于发现创作中的盲点。一方面,要不断开拓新的题材领域,寻找那些别人 没有表现过的东西。比如《猎场》通过猎头公司经理人充满戏剧性的职业生涯,表现人性的 沉沦与复归;《小别离》聚焦“中学生留学”现象,让观众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获得思考 和启示。这些作品的创作触角伸向了以往一些没有表现过或很少表现的领域,给观众带来了 新鲜的观赏体验。另一方面,要从大家耳熟能详的老题材、旧素材中发现新意、开掘价值。 比如《初心》没有表现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的落差,而着力表现人物与环境、人物生活与内 心的高度统一,由此塑造了一个富有光彩的将军农民形象。同样以表现人物的性格魅力见长, 《阳光下的法庭》描绘了一个温柔、知性的女法官,让一部严肃的法制题材作品充满了人文 关怀的温度。 ④再次,要敢于面对艺术创作上的难点。当前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最大的难点,是如何 将中华美学精神、中华审美风范与国际通行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用民族化的艺术语言打造 出具有独特个性和价值的作品,从而走向世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宗白华先生曾概括 说,中华美学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空灵之美,一种是充实之美。这两种境界在电视剧中如何 体现?如果艺术家表现的内容过于空灵,难以抓住观众又该怎么办?再有,中华美学讲究意 境,而意境在电视剧中应该怎样表现?还有,中华美学讲究天人合一、含蓄蕴藉,而电视剧 要追求戏剧冲突的极致化,怎样把这两种因素在作品中和谐地统一起来?这些课题不仅需要 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概括,也需要艺术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⑤归根结底,现实主义不仅是一种美学理想,而且是一种人生态度。因为现实不可能尽 善尽美,所以需要有温暖人心、启迪人生的正面力量,需要秉持积极的现实主义创作出来的 优秀影视作品。这不仅体现为情境和人物的真实,而且应该体现为一种有意味的讲述方式:
既能感染观众,又能触动观众;既能产生娱乐效果,又能激发深刻思考:既能展现多样化的 生命状态,又能促使观众心中形成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 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2019年5月15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当今社会这个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求新求变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 最重要的应对策略 B观众喜欢那些反映与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作品,而作品现实主义成色的好坏,则取决 于其介人生活的态度 C.电视剧《初心》与《阳光下的法庭》一样,以表现人物的性格魅力见长,作品中充满 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D如何用民族化的艺术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从而走向世界,是现实题材电视剧 创作最大的困难。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围绕在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怎么深化现实主义精神展 开论述,逻辑严密。 B第③段运用例证方法,从开拓新领域、在旧领域中求新意两方面论证了优秀作品要善 于从新视角认识现实。 C.第④段运用引证方法,引用宗白华的话,证明空灵与充实之美这两种境界在电视剧中 体现的难度 D文章末段与首段呼应,进一步指出艺术家应正确认识现实生活,秉持积极的现实主义 创作影视作品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真实,艺术家们需要敏锐地观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 写出自己独特而深切的体验 B如果作品能深刻揭示人们面对问题时积极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艰难曲折过程,那 么,这就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 C.电视剧《都挺好》聚焦了家庭中重男轻女现象,关注了家庭纠葛带来的成长创伤,贴近现 实,引发观众共鸣,堪称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D优秀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不仅体现为情境和人物的真实,更应该追求有意味的讲述方式, 形成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摘下星辉献母亲 追忆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 王俊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万物抽穗拔节的小满时令,记者来到瑞安 曾联松广场。广场上,曾联松铜像吸引着游人驻足:红色的花岗岩基座,古铜铸就的身姿, 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举首凝眸,似在仰望天空构思五星红旗,似在眺望天际那一抹金色 的曙光 曾联松,1917年出生在滨海小城瑞安的书香人家。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学的并不是美 术设计,似乎是神来之笔,他“摘”下“星星”这个璀璨的意象,与共和国的标识紧紧相连。 938年,曾联松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 书记。1949年时,他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做秘书工作,这家原属于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
既能感染观众,又能触动观众;既能产生娱乐效果,又能激发深刻思考;既能展现多样化的 生命状态,又能促使观众心中形成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 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 2019 年 5 月 15 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当今社会这个多变的文化环境中,求新求变自然而然地成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者 最重要的应对策略。 B.观众喜欢那些反映与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作品,而作品现实主义成色的好坏,则取决 于其介人生活的态度。 C.电视剧《初心》与《阳光下的法庭》一样,以表现人物的性格魅力见长,作品中充满 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D.如何用民族化的艺术打造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从而走向世界,是现实题材电视剧 创作最大的困难。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围绕在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怎么深化现实主义精神展 开论述,逻辑严密。 B.第③段运用例证方法,从开拓新领域、在旧领域中求新意两方面论证了优秀作品要善 于从新视角认识现实。 C.第④段运用引证方法,引用宗白华的话,证明空灵与充实之美这两种境界在电视剧中 体现的难度。 D.文章末段与首段呼应,进一步指出艺术家应正确认识现实生活,秉持积极的现实主义 创作影视作品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真实,艺术家们需要敏锐地观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 写出自己独特而深切的体验。 B.如果作品能深刻揭示人们面对问题时积极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艰难曲折过程,那 么,这就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 C.电视剧《都挺好》聚焦了家庭中重男轻女现象,关注了家庭纠葛带来的成长创伤,贴近现 实,引发观众共鸣,堪称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D.优秀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不仅体现为情境和人物的真实,更应该追求有意味的讲述方式, 形成推动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摘下星辉献母亲 ——追忆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 王俊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万物抽穗拔节的小满时令,记者来到瑞安 曾联松广场。广场上,曾联松铜像吸引着游人驻足:红色的花岗岩基座,古铜铸就的身姿, 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举首凝眸,似在仰望天空构思五星红旗,似在眺望天际那一抹金色 的曙光。 曾联松,1917 年出生在滨海小城瑞安的书香人家。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学的并不是美 术设计,似乎是神来之笔,他“摘”下“星星”这个璀璨的意象,与共和国的标识紧紧相连。 1938 年,曾联松参加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支部 书记。1949 年时,他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做秘书工作,这家原属于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
的通讯社,在5月上海解放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但曾联松总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总想多做点什么。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他想:祖国新生,群策群力,我为何不能一试? 据家人回忆,那段时间,他下班以后天天把自己关在阁楼里,看看、写写、画画,就是吃饭 也非得妻子三番两次地催促才肯下来,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日后的采访中,他吐露了心声:“建立新中国,一直是萦回在我心头的愿望,看到她如 旭日东升般展现在面前时,我能不为之兴奋吗?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从事美术设计的,当 时之所以不自量力,亦不计工拙,想到去设计国旗图案,实在是一种欢呼新中国诞生的喜悦, 种热切爱国的激情使然。” 然而,仅有一腔热忱还不够,对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讲,要短时间内拿出设计的成品,并 非易事。那则征稿启事被他不知看了多少遍,四项要求,他几乎能倒背如流:第一,要有中 国特征:第二,要有政权特征:第三,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之比是三比二;第四,色彩以红 色为主。 怎样才能在设计中准确而全面地体现上述的要求呢?特别是一、二两项,曾联松认为这 是国旗设计立意中的关键,从美学观点来说,任何一种图案的设计首先要有立意,就像一篇 文章一样,没有正确的立意,文章就没有灵魂。新中国国旗的设计更需要一个准确、贴切而 深刻的立意。现在,这个难题就像一座碉堡拦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他一下子还找不到它的突 破口。 冥思苦想,终于有一日,一阵委婉深情的沪剧唱腔从窗外飘来:“盼星星,盼月亮,盼 来了中国共产党 星星,星星…”曾联松反复默念,突然找到了灵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当年红军帽上就有一颗红五星,用五角星这个革命的标志,来作为国旗的主体,不是很有意 义吗? 经过十多天的绘图设计,他拿出初稿: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征 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 周围。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旗面红色相协调,且也表达了中华儿 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接着,曾联松又经过反复推敲,苦苦构思,确定五颗金星恰当位置。他曾设想把大星置 于旗面的当中,小星环绕在大星的四周。这样,视之端庄,但天地不够开阔,视觉局促、凝 滞。有一次,他把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方,顿觉视野开阔:旗面犹如千里之广,金星居高临 下,光彩闪耀,仿佛使人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辉煌。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 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 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征,曾联 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共产 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亲手揿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全场30万群众一片欢腾。 一得之愚献祖国,五星旗海壮山河。”曾联松生前曾写诗表达自己为伟大祖国设计国旗 的无上光荣 从1947年起,曾联松就居住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上,直到1999年10月19日去世。他 一生简朴,甘守清贫,平时弄堂里进出,总是穿着蓝卡其布的中山装,夹个皮包。弄堂里的 人很少知道,他是我们国旗图案的设计者 他用一辈子的生命追求一个信念:不管人生境遇如何,不忘初心,不改赤子情。他在给
的通讯社,在 5 月上海解放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但曾联松总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总想多做点什么。不久,《人民日报》《新华日报》 《解放日报》等刊登了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他想:祖国新生,群策群力,我为何不能一试? 据家人回忆,那段时间,他下班以后天天把自己关在阁楼里,看看、写写、画画,就是吃饭 也非得妻子三番两次地催促才肯下来,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日后的采访中,他吐露了心声:“建立新中国,一直是萦回在我心头的愿望,看到她如 旭日东升般展现在面前时,我能不为之兴奋吗?我不是艺术家,也不是从事美术设计的,当 时之所以不自量力,亦不计工拙,想到去设计国旗图案,实在是一种欢呼新中国诞生的喜悦, 一种热切爱国的激情使然。” 然而,仅有一腔热忱还不够,对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讲,要短时间内拿出设计的成品,并 非易事。那则征稿启事被他不知看了多少遍,四项要求,他几乎能倒背如流:第一,要有中 国特征;第二,要有政权特征;第三,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之比是三比二;第四,色彩以红 色为主。 怎样才能在设计中准确而全面地体现上述的要求呢?特别是一、二两项,曾联松认为这 是国旗设计立意中的关键,从美学观点来说,任何一种图案的设计首先要有立意,就像一篇 文章一样,没有正确的立意,文章就没有灵魂。新中国国旗的设计更需要一个准确、贴切而 深刻的立意。现在,这个难题就像一座碉堡拦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他一下子还找不到它的突 破口。 冥思苦想,终于有一日,一阵委婉深情的沪剧唱腔从窗外飘来:“盼星星,盼月亮,盼 来了中国共产党……” “星星,星星……”曾联松反复默念,突然找到了灵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 当年红军帽上就有一颗红五星,用五角星这个革命的标志,来作为国旗的主体,不是很有意 义吗? 经过十多天的绘图设计,他拿出初稿:以一颗大星导引于前,几颗小星环绕于后,象征 众星拱北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 周围。他还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旗面红色相协调,且也表达了中华儿 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接着,曾联松又经过反复推敲,苦苦构思,确定五颗金星恰当位置。他曾设想把大星置 于旗面的当中,小星环绕在大星的四周。这样,视之端庄,但天地不够开阔,视觉局促、凝 滞。有一次,他把五星挪向旗面的左上方,顿觉视野开阔:旗面犹如千里之广,金星居高临 下,光彩闪耀,仿佛使人看到了星光映照大地,灿烂辉煌。五颗金星的结合图形,大小呼应, 疏密相间,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恰恰和我国疆土的几何图形类似,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 也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 为了使整个图案更加突出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周围这一特征,曾联 松设计了每个小星的中心点都通过自己的一个星尖,跟大星的中心点联成一线,把中国共产 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个历史的结论显示在旗上。 1949 年 10 月 1 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亲手揿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全场 30 万群众一片欢腾。 “一得之愚献祖国,五星旗海壮山河。”曾联松生前曾写诗表达自己为伟大祖国设计国旗 的无上光荣。 从 1947 年起,曾联松就居住在上海虹口区山阴路上,直到 1999 年 10 月 19 日去世。他 一生简朴,甘守清贫,平时弄堂里进出,总是穿着蓝卡其布的中山装,夹个皮包。弄堂里的 人很少知道,他是我们国旗图案的设计者。 他用一辈子的生命追求一个信念:不管人生境遇如何,不忘初心,不改赤子情。他在给
儿子的信中写道:“自念一生坎坷,书剑无成,贡献很少,报国不多。每临清苦能‘信念’不 移。值此国际风云多变,幸中华自强,国运亨通,柳暗花明,经济振兴,令人欣慰 (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5月31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用歌词开篇,并描写了瑞安曾联松广场上曾联松铜像吸引游人驻足的情景,表达了 人们对国旗设计者的尊敬与怀念 B.曾联松20多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一直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 支部书记,解放后,才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C.曾联松设计国旗时,为了寻找能准确而深刻的表达国旗灵魂的突破口而冥思苦想,一段委 婉深情的沪剧唱腔给了他灵感。 D为了确定五颗金星的恰当位置,曾联松反复修改,最终的设计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 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富有艺术气息。 5.下列对曾联松形象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满怀激情的爱国热忱 B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C.甘守清贫的简朴生活 D吃苦耐劳的不懈努力 6这篇人物通讯,多处引用曾联松先生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9题。 【甲】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奏曰: ‘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后主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 下。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 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光禄大夫谯周曰:“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 必遭大祸。”多官又奏曰:“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周又谏曰:“自古以来 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被魏所吞, 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两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吴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则上能自守宗庙 下可以保安黎民。愿陛下思之。”后主未决,退入宫中 次日,众议纷然。谯周见事急,复上疏诤之。后主从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忽屏风后转 出一人,厉声而骂周曰:“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后主视之 乃第五子北地王刘谌也。后主生七子,七子中惟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懦善。后主谓 谌曰:“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谌曰:“昔先帝在日,谯周 未尝干预国政。今妄议大事,辄起乱言,甚非理也。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 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 基业乎?”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谌叩头哭曰:“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 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后主不听,谌放声大哭曰:“先帝 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后主令近臣推出宫门,遂令谯周作降书, 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来雒城请降 时邓艾每日令数百铁骑来成都哨探。当日见立了降旗,艾大喜。不一时,张绍等至,艾 令人迎入。三人拜伏于阶下,呈上降款玉玺。艾拆降书视之,大喜,受下玉玺,重待张绍 谯周、邓良等。艾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三人拜辞邓艾,径还成都,入见后 主,呈上回书,细言邓艾相待之善。后主拆封视之,大喜,即遣太仆蒋显赍敕,令姜维早降 遣尚书郎李虎,送文簿与艾: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 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丝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择十二月初一日 君臣出降
儿子的信中写道:“自念一生坎坷,书剑无成,贡献很少,报国不多。每临清苦能‘信念’不 移。值此国际风云多变,幸中华自强,国运亨通,柳暗花明,经济振兴,令人欣慰。” (新华每日电讯 2019 年 5 月 31 日)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引用歌词开篇,并描写了瑞安曾联松广场上曾联松铜像吸引游人驻足的情景,表达了 人们对国旗设计者的尊敬与怀念。 B.曾联松 20 多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地下活动,一直担任中央大学学生地下党 支部书记,解放后,才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C.曾联松设计国旗时,为了寻找能准确而深刻的表达国旗灵魂的突破口而冥思苦想,一段委 婉深情的沪剧唱腔给了他灵感。 D.为了确定五颗金星的恰当位置,曾联松反复修改,最终的设计既表现了中国地理特征,也 显得平稳和谐,明朗而有气势,富有艺术气息。 5.下列对曾联松形象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满怀激情的爱国热忱 B.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C.甘守清贫的简朴生活 D.吃苦耐劳的不懈努力 6.这篇人物通讯,多处引用曾联松先生的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 7~9 题。 【甲】 却说后主在成都,闻邓艾取了绵竹,诸葛瞻父子已亡,大惊,急召文武商议。近臣奏曰: “城外百姓,扶老携幼,哭声大震,各逃生命。”后主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 下。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 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光禄大夫谯周曰:“不可。南蛮久反之人,平昔无惠;今若投之, 必遭大祸。”多官又奏曰:“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周又谏曰:“自古以来, 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被魏所吞, 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两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吴而降魏,魏必裂土以封陛下,则上能自守宗庙, 下可以保安黎民。愿陛下思之。”后主未决,退入宫中。 次日,众议纷然。谯周见事急,复上疏诤之。后主从谯周之言,正欲出降;忽屏风后转 出一人,厉声而骂周曰:“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后主视之, 乃第五子北地王刘谌也。后主生七子,七子中惟谌自幼聪明,英敏过人,余皆懦善。后主谓 谌曰:“今大臣皆议当降,汝独仗血气之勇,欲令满城流血耶?”谌曰:“昔先帝在日,谯周 未尝干预国政。今妄议大事,辄起乱言,甚非理也。臣切料成都之兵,尚有数万;姜维全师 皆在剑阁,若知魏兵犯阙,必来救应:内外攻击,可获大功。岂可听腐儒之言,轻废先帝之 基业乎?”后主叱之曰:“汝小儿岂识天时!”谌叩头哭曰:“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 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后主不听,谌放声大哭曰:“先帝 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后主令近臣推出宫门,遂令谯周作降书, 遣私署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同谯周赍玉玺来雒城请降。 时邓艾每日令数百铁骑来成都哨探。当日见立了降旗,艾大喜。不一时,张绍等至,艾 令人迎入。三人拜伏于阶下,呈上降款玉玺。艾拆降书视之,大喜,受下玉玺,重待张绍、 谯周、邓良等。艾作回书,付三人赍回成都,以安人心。三人拜辞邓艾,径还成都,入见后 主,呈上回书,细言邓艾相待之善。后主拆封视之,大喜,即遣太仆蒋显赍敕,令姜维早降; 遣尚书郎李虎,送文簿与艾:共户二十八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 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二千斤,锦绮丝绢各二十万匹。余物在库,不及具数。择十二月初一日, 君臣出降
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 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 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 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 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 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 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后主听知北地王自刎,乃令人葬之 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輿榇,出北门十里而降。邓艾 扶起后主,亲解其缚,焚其舆榇,并车入城 后人有诗叹日: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 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节选白《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人西川二士争功”,有删改) 【乙】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只有丫鬟婆子诸内壹近人 在窗外听候。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 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 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 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 么就没想到这个? 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 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 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 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 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 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 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探春李纨都笑道:“你也留心看出来了。脱空是没有的,也不敢,只是迟些日子;催急 了,不知那里弄些来,不过是个名儿,其实使不得,依然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叫别 人的奶妈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儿子买了来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样的。不知 他们是什么法子,是铺子里坏了不要的,他们都弄了来,单预备给我们?”平儿笑道:“买办 买的是那样的,他买了好的来,买办岂肯和他善开交,又说他使坏心要夺这买办了。所以他 们也只得如此,宁可得罪了里头,不肯得罪了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可使奶妈妈们,他 们也就不敢闲话了 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 不如竞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 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 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 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 都是值钱的。”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 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探春又接说道:“咱们这园子只算比 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 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
北地王刘谌闻知,怒气冲天,乃带剑入宫。其妻崔夫人问曰:“大王今日颜色异常,何 也?”谌曰:“魏兵将近,父皇已纳降款,明日君臣出降,社稷从此殄灭。吾欲先死以见先帝 于地下,不屈膝于他人也!”崔夫人曰:“贤哉!贤哉!得其死矣!妾请先死,王死未迟。” 谌曰:“汝何死耶?”崔夫人曰:“王死父,妾死夫,其义同也。夫亡妻死,何必问焉?”言讫, 触柱而死。谌乃自杀其三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 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 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后主听知北地王自刎,乃令人葬之。 次日,魏兵大至,后主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出北门十里而降。邓艾 扶起后主,亲解其缚,焚其舆榇,并车入城。 后人有诗叹日:魏兵数万入川来,后主偷生失自裁。黄皓终存欺国意,姜维空负济时才。 全忠义士心何烈,守节王孙志可哀。昭烈经营良不易,一朝功业顿成灰。 (节选白《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人西川二士争功”,有删改) 【乙】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只有丫鬟婆子诸内壹近人 在窗外听候。 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 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命他脚踏上坐了,因说道:“我想的事不为别的,因想着我们一月有 二两月银外,丫头们又另有月钱。前儿又有人回,要我们一月所用的头油脂粉,每人又是二 两。这又同才刚学里的八两一样,重重叠叠,事虽小,钱有限,看起来也不妥当。你奶奶怎 么就没想到这个?” 平儿笑道:“这有个原故:姑娘们所用的这些东西,自然是该有分例。每月买办买了, 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没有一个我们天天各人拿钱找人 买头油又是脂粉去的理。所以外头买办总领了去,按月使女人按房交与我们的。姑娘们的每 月这二两,原不是为买这些的,原为的是一时当家的奶奶太太或不在,或不得闲,姑娘们偶 然一时可巧要几个钱使,省得找人去。这原是恐怕姑娘们受委屈,可知这个钱并不是买这个 才有的。如今我冷眼看着,各房里的我们的姊妹都是现拿钱买这些东西的,竟有一半。我就 疑惑,不是买办脱了空,迟些日子,就是买的不是正经货,弄些使不得的东西来搪塞。” 探春李纨都笑道:“你也留心看出来了。脱空是没有的,也不敢,只是迟些日子;催急 了,不知那里弄些来,不过是个名儿,其实使不得,依然得现买。就用这二两银子,另叫别 人的奶妈子的或是弟兄哥哥的儿子买了来才使得。若使了官中的人,依然是那一样的。不知 他们是什么法子,是铺子里坏了不要的,他们都弄了来,单预备给我们?”平儿笑道:“买办 买的是那样的,他买了好的来,买办岂肯和他善开交,又说他使坏心要夺这买办了。所以他 们也只得如此,宁可得罪了里头,不肯得罪了外头办事的人。姑娘们只能可使奶妈妈们,他 们也就不敢闲话了。” 探春道:“因此我心中不自在。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通算起来,反费了两折子, 不如竟把买办的每月蠲了为是。此是一件事。第二件,年里往赖大家去,你也去的,你看他 那小园子比咱们这个如何?”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 道:“我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吃的笋菜鱼虾之外,一 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 都是值钱的。”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 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探春又接说道:“咱们这园子只算比 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 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