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2014届高三1月月考 语文试 题2014年1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渐变/熏陶渐染 地壳/金蝉脱壳 偌大/一诺千金 B.诘问/诘屈聱牙 扎染/安营扎寨 稂莠/良莠不齐 C.供职/刑讯逼供 横肉/横行霸道 斐然/缠绵悱恻 D.肤浅/浅浅水声 哥俩/肮脏伎俩 暴戾/风声鹤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交通事故率之高是多年顽疾,每年悄然湮灭在车轮下的生命通过数据核 实,令人毛骨耸然。交通事故得不到遏制,无疑是对创造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严 重背叛 B.美国慈善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其实,即使并非巨富 如果只知穷奢极侈,却不懂得“回馈社会”,何偿不是一种耻辱。中国奢侈品消 费的强劲成长,除了令人汗颜,更应引起警醒和反思。 C.《解放》集历史性、政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史料翔实准确,人物 丰富饱满,场面恢宏,细节感人,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史诗巨作。 D.检岀病因对症下药,比稀里糊涂乱吃药合算,而且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眈 误病情。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1月10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了《‘大众汽车杯’感动中国·2009年年 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感动中国”候选人 B.研究、认识眼睛的种种构造与功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这对我 们发展科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C.报告会结束了,但任长霞“我认为警察就是我的天职,为自己所执著追求的 事业而献身”的铿锵话语仍响彻在中原大地上。 D.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 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文言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 方法则涣然冰释,也符合了“信”“达”“雅”的要求。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 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 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 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 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3月15日,新华社记者在矿难现场采访新密市安监局原局长王瑞林,向他提 出了14个关于矿难的问题,其中10个问题他直接说“不知道”或答非所问
山东省德州市某中学 2014 届高三 1 月月考 语文试 题 2014 年 1 月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 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渐变/熏陶渐染 地壳/金蝉脱壳 偌大/一诺千金 B.诘问/诘屈聱牙 扎染/安营扎寨 稂莠/良莠不齐 C.供职/刑讯逼供 横肉/横行霸道 斐然/缠绵悱恻 D.肤浅/浅浅水声 哥俩/肮脏伎俩 暴戾/风声鹤唳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交通事故率之高是多年顽疾,每年悄然湮灭在车轮下的生命通过数据核 实,令人毛骨耸然。交通事故得不到遏制,无疑是对创造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严 重背叛。 B.美国慈善家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其实,即使并非巨富, 如果只知穷奢极侈,却不懂得“回馈社会”,何偿不是一种耻辱。中国奢侈品消 费的强劲成长,除了令人汗颜,更应引起警醒和反思。 C.《解放》集历史性、政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史料翔实准确,人物 丰富饱满,场面恢宏,细节感人,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史诗巨作。 D.检出病因对症下药,比稀里糊涂乱吃药合算,而且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眈 误病情。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11 月 10 日,中央电视台正式启动了《‘大众汽车杯’感动中国·2009 年年 度人物》的评选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感动中国”候选人。 B.研究、认识眼睛的种种构造与功能,可以从中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这对我 们发展科学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C.报告会结束了,但任长霞“我认为警察就是我的天职,为自己所执著追求的 事业而献身”的铿锵话语仍响彻在中原大地上。 D.鲁迅对中国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 走。”(《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于是写下了这篇题为“死水”的文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许多文言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 方法则涣然冰释,也符合了“信”“达”“雅”的要求。 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 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C.与“说书”不同,“学术”宣讲必须立论严谨,言之有据,不可由着性子臆 造,更不可为了耸人听闻而言之凿凿。 D.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萧乾先生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初就 因长篇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3 月 15 日,新华社记者在矿难现场采访新密市安监局原局长王瑞林,向他提 出了 14 个关于矿难的问题,其中 10 个问题他直接说“不知道”或答非所问
B.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商务部何宁司长19日表 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就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所有经贸问题进行磋商,避免 将经贸关系政治化。 C.这种望子成龙,视读书、升学、应试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在中国家长的心中根 深蒂固。不过,孩子的体质却并不像秦女士想象的那样:今天缺少的运动,日后 还可以补回来。 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沿海地区招工难重要原因是农民 工的就业技能缺乏和农民工的工资偏低造成的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 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 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 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 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 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 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 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 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 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 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 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 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 21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就有18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 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 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 “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 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 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 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 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 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 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 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 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 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选自《光明日报》2010年07月20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商务部何宁司长 19 日表 示,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就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所有经贸问题进行磋商,避免 将经贸关系政治化。 C.这种望子成龙,视读书、升学、应试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在中国家长的心中根 深蒂固。不过,孩子的体质却并不像秦女士想象的那样:今天缺少的运动,日后 还可以补回来。 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沿海地区招工难重要原因是农民 工的就业技能缺乏和农民工的工资偏低造成的。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敬”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学界一般以“礼”和“仁”为核心,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 发展出“仁”的思想,因而着重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在“礼” 和“仁”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敬”来概括。 礼最早是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面前,人自 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而“畏”则是害怕受 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敬”作为内质也 留存下来。这种“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而且其发自内心,也即出于天赋, 由“敬”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 求“敬”,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敬”为内核。 孔子继承“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在《论语》中,“敬”出现 21 次,频率颇高。这些关于“敬”的阐述,有继承,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 孔子继承了上古对“天”和“神”的敬仰态度,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思敬”。即使“敬鬼神而远之”一语,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也告诫对于 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孔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故而 回答鲁哀公说:“治礼,敬为大。”孔子对于“敬”的发展,在于把它扩展为普 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敬”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 的关系上,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论语》出现的 21 次“敬”中,关于敬事的就有 18 次。而且,由“礼”中发展出来的“仁”也 以“敬”为本。一般认为,“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故 而许多学人着重以“仁”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仁”之中也必有 “敬”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敬”,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之情。 这种“敬”的思想较之“礼”和“仁”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具有当代意 义。“礼”和“仁”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 是家庭,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而家庭 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家庭在社会结构 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仁”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有着疏近 等差的特性,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敬”是人 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面对无限的自然 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 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敬”的外延在 扩大,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选自《光明日报》2010 年 07 月 20 日,有删改) 6.下列选项中关于“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 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 神状态。 7.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 C.“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 神内涵。 D.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 会的本质需要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 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 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 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礼”和“仁”的 内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 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 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 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 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 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 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 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 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 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 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 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 昭陵
A.“敬”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敬”以其发自内心、出于天赋的特性而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内 核”。 C.“敬”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D.“敬”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 神状态。 7.下列选项对“仁”“礼”“敬”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和“仁”都以“敬”为本,“敬”保障了“礼”和“仁”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敬”的精神,并从“礼”中发展出了 “仁”。 C.“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敬”的精 神内涵。 D.比起“礼”和“仁”来,“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 会的本质需要。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礼”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 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敬”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 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仁”的局限性越 来越大。 D.深入认识“敬”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礼”和“仁”的 内涵。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ù,家贫)狭。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 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 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 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 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陈述)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 “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 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两肩上耸)火色(面有火 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 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 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 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 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 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仁本高其才 高:推崇 B.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C.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股肱:辅佐 D.管、晏暴君之过 暴:残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周为条二十余事 为击破沛公军 C.帝尝以飞白书赐周 但以刘日薄西山 D.管、晏暴君之过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赵仁本很赏识他,给他准备 行装,让他进关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常何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髙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比不过他。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第II卷(共114分) 13、翻译(10分) (1)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5分) (2)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3分) (3)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2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咏笼莺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 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风之积也不厚 (庄子《逍遥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屈原《离骚》
(节选自《新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仁本高其才 高:推崇 B.遣使者四辈敦趣 趣:通“促”,催促 C.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股肱:辅佐 D.管、晏暴君之过 暴:残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周乃去,客密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周为条二十余事 为击破沛公军 C.帝尝以飞白书赐周 但以刘日薄西山 D.管、晏暴君之过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 ②悠然独酌,众异之 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但赵仁本很赏识他,给他准备 行装,让他进关。 B.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 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常何三百匹丝帛。 C.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 文本认为苏秦、张仪、终军、贾谊也比不过他。 D.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 临终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 第 II 卷(共 114 分) 13、翻译(10 分) (1)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5 分) (2)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3 分) (3)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2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 分) 咏 笼 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 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 分析这样写的用意。(4 分)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逍遥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千呼万唤始出来 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女娲炼石补天处, 。(李贺《李凭箜篌引》) (4)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五语言应用 16、根据下面一段材料,概括说明“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不超过30字)(4 分) 虽然通货膨胀已经退潮了,但通货紧缩却正向我们逼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 认识到,目前经济的最主要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与社会 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所对应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趋势性下降。通 货紧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 应量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下跌。当出现这种通货紧缩时,市场表现为银根趋紧, 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广义的通 货紧缩除上述引起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一系列非货币因素,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带 来商品和劳务的丰富,新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的加快,政府放开管制后的竞争激烈 等,都是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因素,由此有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下跌。 17、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下面是王维的两句诗,请你任选一句,运用合理的想象,描绘其所表现的 画面。50字左右。(4分) (1)荆溪白石外,天寒红叶稀。(《山中》)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18、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髙三语文组对学生三次模拟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 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4分) 项目名称(分值)一模得分二模得分三模得分三次平均得分比例 古文翻译(10分) 4.5 5.3 56% 名句名篇默写(5分) 文学作品鉴赏(33分) 60.6% 语言表达运用(15分)1.2 10 作文600分)43 47 75%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50字内) (2)针对这一结论,你给该校学生的复习建议是:(40字内) 六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作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雪夜陈绍龙 “二斤雪花干!!!” “干”字后面他连加了三个“!”,仿佛真的听到我们杯盏连连地响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4) 积善成德,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五 语言应用 16、根据下面一段材料,概括说明“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不超过 30 字)(4 分) 虽然通货膨胀已经退潮了,但通货紧缩却正向我们逼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 认识到,目前经济的最主要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与社会 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所对应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趋势性下降。通 货紧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 应量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下跌。当出现这种通货紧缩时,市场表现为银根趋紧, 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广义的通 货紧缩除上述引起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一系列非货币因素,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带 来商品和劳务的丰富,新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的加快,政府放开管制后的竞争激烈 等,都是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因素,由此有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下跌。 17、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下面是王维的两句诗,请你任选一句,运用合理的想象,描绘其所表现的 画面。50 字左右。(4 分) (1)荆溪白石外,天寒红叶稀。(《山中》) (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泛》) 18、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三语文组对学生三次模拟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 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4 分) 项目名称(分值) 一模得分 二模得分 三模得分 三次平均得分比例 古文翻译(10 分) 4.5 7 5.3 56% 名句名篇默写(5 分) 4 4.2 4.7 86% 文学作品鉴赏(33 分) 18 22 20 60.6% 语言表达运用(15 分) 11.2 6 10 60.4% 作文(60 分) 43 45 47 75%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50 字内) (2)针对这一结论,你给该校学生的复习建议是: (40 字内) 六 从下面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作答。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 题。(18 分) 雪 夜 陈绍龙 “二斤雪花干!!!” “干”字后面他连加了三个“!”,仿佛真的听到我们杯盏连连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