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诱导同步化 • 1)DNA合成阻断法:选用DNA合成的抑制剂,可逆地抑 制DNA合成。常用TDR双阻断法: – 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基中加入过量TDR(Hela 2mol/L; CHO 7.5mol/L)。S期细胞被抑制,停在G1 /S交界处。移去TDR, 释放时间大于TS时,再次加入过量TDR。 – 优点:同步化程度高 – 缺点:产生非均衡生长,个别细胞体积增大。 • 2)中期阻断法 • 用秋水仙素等细胞分裂抑制剂将细胞阻断在中期。优点是 无非均衡生长现象,缺点是可逆性较差
• 2、诱导同步化 • 1)DNA合成阻断法:选用DNA合成的抑制剂,可逆地抑 制DNA合成。常用TDR双阻断法: – 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基中加入过量TDR(Hela 2mol/L; CHO 7.5mol/L)。S期细胞被抑制,停在G1 /S交界处。移去TDR, 释放时间大于TS时,再次加入过量TDR。 – 优点:同步化程度高 – 缺点:产生非均衡生长,个别细胞体积增大。 • 2)中期阻断法 • 用秋水仙素等细胞分裂抑制剂将细胞阻断在中期。优点是 无非均衡生长现象,缺点是可逆性较差
第二节 有丝分裂
第二节 有丝分裂
一、细胞分裂的类型 • 无丝分裂(amitosis):又称直接分裂,由Remark(1841) 发现于鸡胚血细胞,不涉及纺锤体形成及染色体变化 。 • 有丝分裂(mitosis) :又称为间接分裂,由Fleming (1882) 年首次发现于动物,Strasburger(1880)发现于植物。 • 减数分裂(meiosis):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 次
一、细胞分裂的类型 • 无丝分裂(amitosis):又称直接分裂,由Remark(1841) 发现于鸡胚血细胞,不涉及纺锤体形成及染色体变化 。 • 有丝分裂(mitosis) :又称为间接分裂,由Fleming (1882) 年首次发现于动物,Strasburger(1880)发现于植物。 • 减数分裂(meiosis):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 次
二、有丝分裂 • 为了便于描述人为的划分为六个时期: ① 间期(interphase); ② 前期(prophase); ③ 前中期(premetaphase); ④ 中期(metaphase); ⑤ 后期(anaphase); ⑥ 末期(telophase)。 • 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主要进行DNA复制、 中心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等准备工作
二、有丝分裂 • 为了便于描述人为的划分为六个时期: ① 间期(interphase); ② 前期(prophase); ③ 前中期(premetaphase); ④ 中期(metaphase); ⑤ 后期(anaphase); ⑥ 末期(telophase)。 • 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主要进行DNA复制、 中心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等准备工作
•(一)前期 •①染色质凝缩,②分裂极确立与纺锤体开始形成,③核仁 解体,④核膜消失
•(一)前期 •①染色质凝缩,②分裂极确立与纺锤体开始形成,③核仁 解体,④核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