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8·1地球古气候史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 符 距今年 地壳运动与地质概况 气候概况 代系号 齡百万 新 第四纪2或3 喜马拉雅 地壳缓慢的升降运动 第四纪大冰期氧气含量达现代 生 运动新阿 水平气温开始下降 代晚第三纪 尔卑斯运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主要时期东亚大陆趋于湿润 早第三纪E65 煤形成 大间世界气候均匀变暖 中白垩纪K|136燕山运动个《动 火山 表现为热带气候 冰期 干燥气候继续发展 生侏罗纪J|19251尔率/山运动主要时期 气候湿热气候 代 造山运动强烈 大气氧随波动速率增加 三迭纪r|25斯运动巾国、欧洲北美出现红色气候炎热,氧化作用强烈 紫色土层 古二迭绍P280海西海洋继续增加容积 世界性的湿润气候,除欧洲 大冰 北美外 生代 石炭纪cl345运动 大火山作用 期气 干燥气候 阳新统和乐平统造山运动候气候温暖无季节
泥盆纪 陆相或海相沉积 气候带呈明显的分区 志留纪 海西运动开始 S435 大间气候更趋暖化 海相沉积 奥陶纪 加里 大规模的造山运动 冰期气候增暖且干湿气候带 东运 地层运动平静 气候分异明显,形成欧亚大陆三 寒武纪 ∈5m 海侵海退交替 个明显的气候带 地层运动平静 多海相沉积 元震旦纪x100吕梁主要岩层为沉积岩 大冰期气候 古主要根据10 运动上贝克白云地层加利福尼氧占现代大气Q2水平的3-10% 代南非古老150五台 氧占现代大气O2水平的1% 太地层划分200运动隧石藻地层安大略 氧化大气的出现 古的地质年00劳伦无花果树地层 元古代大冰期气候 代代和地质30运动地壳岩石海洋形成 太古代大冰期气候 运动 4500 地壳分化 地球初期发600 地球形成 展阶段
2§cFKR可气候 间冰期 l冰 图8:1地质时代的气候变迁图 震旦纪z:寒武纪∈ 志留纪S;泥盆纪D 石炭纪C:二迭纪P 迭绍T侏罗纪T 白垩纪K;早第三纪E; 晚第三纪R:第四绀q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6亿年前。根 据古地质研究,在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 亚的大部分地区中,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 些地方曾经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都有震旦纪冰碛层, 表示这里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气候。而在目 前黄河以北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分布有石膏层和 龟裂纹现象,说明那里当时曾是温暖而干燥的 气候
1.震旦纪大冰期气候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6亿年前。根 据古地质研究,在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 亚的大部分地区中,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 些地方曾经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都有震旦纪冰碛层, 表示这里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气候。而在目 前黄河以北地区震旦纪地层中分布有石膏层和 龟裂纹现象,说明那里当时曾是温暖而干燥的 气候
寒武纪一石炭纪大间冰期发生在距今约 3—6亿年前。这里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 纪、泥盆纪和石炭纪五个地质时期,共经历3.3 亿年,都属于大间冰期气候。当时整个世界气 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 的温和湿润气候。当时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 成大规模的煤层,树木缺少年轮,说明当时树 木终年都能均匀生长,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没有明显季节区别。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国 都处于热带气候条件下,到了石炭纪后期出现 个气候带,自北而南分布着湿润气候带、干 燥带和热带
2.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气候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发生在距今约 3—6亿年前。这里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 纪、泥盆纪和石炭纪五个地质时期,共经历3.3 亿年,都属于大间冰期气候。当时整个世界气 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 的温和湿润气候。当时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 成大规模的煤层,树木缺少年轮,说明当时树 木终年都能均匀生长,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没有明显季节区别。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国 都处于热带气候条件下,到了石炭纪后期出现 三个气候带,自北而南分布着湿润气候带、干 燥带和热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