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染色体制备与分析 实验一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作方法: (2)熟悉大白鼠染色体特征。 二、实验原理 用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注入动物体内,抑制分裂细胞纺锤丝的形成,从 而积累大量的分裂中期的骨髓细胞。通过常规制片方法,观察大白鼠骨髓细 胞的染色体。 三、实验用品 1.材料:小鼠、蟾蜍、大白鼠、家兔染色体制片标本、染色体电视录 像片或勾灯片。 2器材:解剖板、解剖剪、大小镊子、吸管、离心管、注射器、离心 机、培养皿、恒温水浴锅、量筒、预冷载玻片、酒精灯、普通天平、香柏油、 二甲苯、擦镜纸。 3.试剂:200μgml秋水仙素、0.075MKC低渗液、甲醇、冰乙酸、 pH6.8磷酸盐缓冲液、Giemsa原液、生理盐水。 四、内容与方法 1 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及观察: (1)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选择体重在18~20g的健 康大白鼠,在实验前2~3小时,于腹腔注射200μgml秋水仙素(注射量按 2μgml秋水仙素4μgg体重计算)。 1)取材:用颈椎脱白法处死大白鼠,将其置于解剖板上,剪开后肢 皮肤和肌肉,取出完整的股骨(从髋关节至膝关节),然后剔除肌肉、肌腱, 用生理盐水洗净。 2)收集细胞:剪去股骨两头,用注射器针头吸入低渗液约1ml,插 入骨髓腔中,反复冲洗骨髓细胞于刻度离心管中,至骨髓发白为止。然后用
1 第三章 染色体制备与分析 实验一 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制备及观察 一、目的要求 (1) 初步掌握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作方法; (2) 熟悉大白鼠染色体特征。 二、实验原理 用适量的秋水仙素溶液注入动物体内,抑制分裂细胞纺锤丝的形成,从 而积累大量的分裂中期的骨髓细胞。通过常规制片方法,观察大白鼠骨髓细 胞的染色体。 三、实验用品 1. 材料:小鼠、蟾蜍、大白鼠、家兔染色体制片标本、染色体电视录 像片或幻灯片。 2. 器材:解剖板、解剖剪、大小镊子、吸管、离心管、注射器、离心 机、培养皿、恒温水浴锅、量筒、预冷载玻片、酒精灯、普通天平、香柏油、 二甲苯、擦镜纸。 3. 试剂:200μg/ml 秋水仙素、0.075M KCl 低渗液、甲醇、冰乙酸、 pH6.8 磷酸盐缓冲液、Giemsa 原液、生理盐水。 四、内容与方法 1. 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及观察: (1) 大白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选择体重在 18~20g 的健 康大白鼠,在实验前 2~3 小时,于腹腔注射 200μg/ml 秋水仙素(注射量按 2μg/ml 秋水仙素 4μg/g 体重计算)。 1) 取材: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白鼠,将其置于解剖板上,剪开后肢 皮肤和肌肉,取出完整的股骨(从髋关节至膝关节),然后剔除肌肉、肌腱, 用生理盐水洗净。 2) 收集细胞:剪去股骨两头,用注射器针头吸入低渗液约 1ml,插 入骨髓腔中,反复冲洗骨髓细胞于刻度离心管中,至骨髓发白为止。然后用
吸管吹打骨髓细胞使其分散。 3)低渗处理:假如预热37℃的低渗液至7m1,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 置于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30分钟后取出,然后加入1ml新配制的甲醇 冰醋酸(3:1固定液)预固定,混匀后以800~1000转/分离心8分钟。 4)固定:弃去上清液。留下沉淀物加入固定液5ml,用吸管吹打混匀, 室温放置30分钟,离心。 5)再固定:方法同4。 6)制备细胞悬液:弃去上清液,留下沉淀物,加入新鲜固定液0.2~ 0.4l(视细胞多少而定)混匀,制成细胞悬液。 7)滴片: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少许,滴在清洁预冷的载玻片上,每 片滴2~3滴(不要重叠),然后顺玻片斜面用口轻轻吹散,晾干或酒精等火 焰干燥。 8)染色:用Giemsa原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6.8)l:9配成Giemsa 染液,在玻片标本上滴几滴Giemsa染液铺匀。染色约为10分钟,倒去染液, 用自来水缓缓冲洗干净,晾干。 (2)观察:将标本细胞面朝上,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有较大的 原形的间期细胞核,寻找染色体分散的中期分裂相,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 换油镜观察。 细胞中染色体的计数:为了避免计数时重复和遗漏,在计数前应先按该 细胞的染色体自然分布状态,大致划分为几个区域,然后按顺序数出各区域 染色体的实际数目,最后加在一起,即为该细胞染色体的总数。大鼠二倍体 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 2. 实验动物染色体核型的观察 家兔、大白鼠、大。蜍等动物常作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动物,如肿瘤 致畸等都是以动物为模型。因此,医学学生了解这些实验动物的核型非常必 (1)家兔染色体核型:家兔二倍体细胞中染色体,2=44,其雄性染色 体为XY型,雌性为XX型,油镜下可见到细胞中有三种类型的染色体:即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按照染色体大 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五组。 组号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A组 1~2 最大 中央 B组 3-8+X 较大 亚中,X在5~6之间 C组 913 中等 9号中央,余为亚中 D组 1417 较小 中央 E组 18~21+y 最小 近端,Y在19~20之间
2 吸管吹打骨髓细胞使其分散。 3) 低渗处理:假如预热 37℃的低渗液至 7ml,用吸管轻轻吹打混匀, 置于 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 30 分钟后取出,然后加入 1ml 新配制的甲醇、 冰醋酸(3:1 固定液)预固定,混匀后以 800~1000 转/分离心 8 分钟。 4) 固定:弃去上清液。留下沉淀物加入固定液 5ml,用吸管吹打混匀, 室温放置 30 分钟,离心。 5) 再固定:方法同 4。 6) 制备细胞悬液:弃去上清液,留下沉淀物,加入新鲜固定液 0.2~ 0.4ml(视细胞多少而定)混匀,制成细胞悬液。 7) 滴片: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少许,滴在清洁预冷的载玻片上,每 片滴 2~3 滴(不要重叠),然后顺玻片斜面用口轻轻吹散,晾干或酒精等火 焰干燥。 8) 染色:用 Giemsa 原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6.8)1:9 配成 Giemsa 染液,在玻片标本上滴几滴 Giemsa 染液铺匀。染色约为 10 分钟,倒去染液, 用自来水缓缓冲洗干净,晾干。 (2) 观察:将标本细胞面朝上,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有较大的 原形的间期细胞核,寻找染色体分散的中期分裂相,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 换油镜观察。 细胞中染色体的计数:为了避免计数时重复和遗漏,在计数前应先按该 细胞的染色体自然分布状态,大致划分为几个区域,然后按顺序数出各区域 染色体的实际数目,最后加在一起,即为该细胞染色体的总数。大鼠二倍体 细胞染色体数目,2n=42。 2. 实验动物染色体核型的观察: 家兔、大白鼠、大蟾蜍等动物常作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动物,如肿瘤, 致畸等都是以动物为模型。因此,医学学生了解这些实验动物的核型非常必 要。 (1)家兔染色体核型:家兔二倍体细胞中染色体,2n=44,其雄性染色 体为 XY 型,雌性为 XX 型,油镜下可见到细胞中有三种类型的染色体:即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按照染色体大 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五组。 组号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1~2 3~8+X 9~13 14~17 18~21+Y 最大 较大 中等 较小 最小 中央 亚中,X 在 5~6 之间 9 号中央,余为亚中 中央 近端,Y 在 19~20 之间
表3-1家免染色体核型分析 (2)大白鼠染色体核型:大白鼠二倍体细胞染色体,2=42,雄性 染色体为XY型,雕性为XX型,油镜下可见到细胞中有三种类型的染色体: 即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按照染色体 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四组。 表3-2大白鼠染色体核型分析 组号染色体号形态大小 若丝粒位罔 A组 1-2 最大 1号亚中,2号近端 B组 310+X 较大 3号亚中,余为近端,X在4~5之间 C组 11-18 中等 12、14、18亚中,余为中央 D组 19~20+Y 较小 中央,Y排在19号之前 (3)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核型:大蟾蜍二倍体细胞染色体, 2n=22,细胞 中有两种类 型染色体: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按照染色体大小何着丝 粒位置不同,可将染色体分为四组。 表3-3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核型分析 组号染色体号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A组 12 最大 中央 B组 3A-6 较大 3、4为亚中:5、6为中央,6号为中 央6号长臂端部有随体 C组 7~-10 较小 亚中 D组 11 最小 中央 六、作业与思考: 小鼠、家兔、大白鼠、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核型有何不同? (齐冰许风华) 2
3 表 3-1 家兔染色体核型分析 (2)大白鼠染色体核型:大白鼠二倍体细胞染色体,2n=42, 雄性 染色体为 XY 型,雌性为 XX 型,油镜下可见到细胞中有三种类型的染色体: 即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按照染色体 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可将染色体分为四组。 表 3-2 大白鼠染色体核型分析 (3)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核型:大蟾蜍二倍体细胞染色体,2n=22,细胞 中有两种类 型染色体: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和亚中着丝粒染色体。按照染色体大小何着丝 粒位置不同,可将染色体分为四组。 表 3-3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核型分析 六、作业与思考: 小鼠、家兔、大白鼠、中华大蟾蜍染色体核型有何不同? (齐冰 许风华) 组号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1~2 3~10+X 11~18 19~20+Y 最大 较大 中等 较小 1 号亚中,2 号近端 3 号亚中,余为近端,X 在 4~5 之间 12、14、18 亚中,余为中央 中央,Y 排在 19 号之前 组号 染色体号 形态大小 着丝粒位置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1~2 3~6 7~10 11 最大 较大 较小 最小 中央 3、4 为亚中;5、6 为中央,6 号为中 央 6 号长臂端部有随体 亚中 中央
实验二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 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的原理及方法。 2、初步掌握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原理 健康成年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总数约有500×10°,其中约有2%在外周血 中循环。在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每毫升血中的含量可 达13×10个)。在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处于间期的G或G期,所以很难 见到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但是,Nowell(1960)发现,从芸豆(phaseolus vulgaris)中提取的能使红细胞凝集的物质一植物血球凝集素 (phytohemagglutinin,PHA)可以刺激淋巴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PHA的 作用下,处在G期的淋巴细胞可转化成淋巴母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 行有丝分裂,当体外培养至72小时左右时,大多数淋巴细胞已处于第二增 殖周期内,此时用有丝分裂的阻断剂秋水仙素(colchicine)处理细胞可使 正在分裂的细胞都停止在中期,再经低渗、固定等处理,便可得到较多可供 分析的中期染色体。以外周血为材料制备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具有取材方 便,用血量少(0.3~1.0咖1即可),培养简单等优点,故该方法在临床上 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用品 1、器材: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光学显微镜(附照相装置)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干燥箱、水平式离心机、冰箱、恒温水浴箱、高压蒸气 消毒锅、真空泵(或电动吸引器)、10ml刻度离心管、10ml培养瓶(可用 环磷酰胺药瓶代)、2l注射器、吸管、滴管、试管架、三角烧瓶、染色缸、 酒精灯、各种试剂瓶、载玻片、镊子、吸水纸、洗耳球、塘瓷盘、铝制饭盒 消毒用酒精棉球与碘酒棉球等。 2、材料:人外周血 3、试剂:RPMI1640培养液(含1020%小牛血清)、碳酸氢钠(AR)、 PHA、青霉素、链霉素、肝素、5%NaHCO3溶液、lmol/LHC1、三蒸水或双 蒸水、0.075mol/LKC1、甲醇、冰乙酸、Giemsa原液,pH6.8的磷酸缓冲 液。 4
4 实验二 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标本 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的原理及方法。 2、初步掌握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原理 健康成年人体内的淋巴细胞总数约有 500×109,其中约有 2%在外周血 中循环。在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中,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每毫升血中的含量可 达 1~3×106 个)。在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处于间期的 G0 或 G1 期,所以很难 见到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但是,Nowell(1960)发现,从芸豆(phaseolus vulgaris)中提取的能使红细胞凝集的物质一植物血球凝集素 (phytohemagglutinin,PHA)可以刺激淋巴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 PHA 的 作用下,处在 G0 期的淋巴细胞可转化成淋巴母细胞,重新进入增殖周期进 行有丝分裂,当体外培养至 72 小时左右时,大多数淋巴细胞已处于第二增 殖周期内,此时用有丝分裂的阻断剂秋水仙素(colchicine)处理细胞可使 正在分裂的细胞都停止在中期,再经低渗、固定等处理,便可得到较多可供 分析的中期染色体。以外周血为材料制备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具有取材方 便,用血量少(0.3~1.0ml 即可),培养简单等优点,故该方法在临床上 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用品 1、器材:超净工作台(或无菌接种箱)、光学显微镜(附照相装置)、 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干燥箱、水平式离心机、冰箱、恒温水浴箱、高压蒸气 消毒锅、真空泵(或电动吸引器)、10ml 刻度离心管、10ml 培养瓶(可用 环磷酰胺药瓶代)、2ml 注射器、吸管、滴管、试管架、三角烧瓶、染色缸、 酒精灯、各种试剂瓶、载玻片、镊子、吸水纸、洗耳球、搪瓷盘、铝制饭盒、 消毒用酒精棉球与碘酒棉球等。 2、材料:人外周血 3、试剂:RPMI l640 培养液(含 10~20%小牛血清)、碳酸氢钠(AR)、 PHA、青霉素、链霉素、肝素、5%NaHCO3 溶液、1mol/L HCl、三蒸水或双 蒸水、0.075 mol/L KCl、甲醇、冰乙酸、Giemsa 原液,pH6.8 的磷酸缓冲 液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器材的清洗 1、培养用瓶的清洗:将培养瓶放入肥皂水中煮沸30分钟,并趁热刷洗 瓶内,然后用自来水将皂液冲净,干后置硫酸一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24小 时左右,从洗液中取出的小瓶立即用自来水充分冲洗15次,接着用蒸馏水 冲洗5次,双蒸水神洗3次,然后将小瓶倒立在铝饭盒中,置于烤箱将其烤 干,最后盖上饭盒盖放入高压蒸气消毒锅中灭菌。其它玻璃器皿的清洗消毒 与上述操作基本相同. 2、玻璃除菌滤器的清洗:新购置的玻璃除菌滤器先用肥皂水刷洗并用 自来水冲洗干净:再将滤器安置在抽滤瓶上,倒满浓硫酸后进行抽滤,使浓 硫酸全部通过滤板,然后用蒸馏水多次抽滤,使残留的酸全部除去,再用双 蒸水滤过两次,置110℃烤箱中2小时(温度不要过高:以免使玻璃析出碱 性物质):取出后用牛皮纸包扎出入口置高压蒸气消毒锅中灭菌。抽滤过不 含血清的培养液的滤器可直接用蒸瘤水油滤洗涤。但油滤讨血清或P阳A的浅 器必须用浓硫酸浸泡一天(将滤器中盛满浓硫酸,不加负压)后,再将剩余 的硫酸抽完,然后用蒸馏水彻底冲洗。 3、橡胶瓶盖的清洗:橡皮塞清洗较简单:可直接放入肥皂水中煮沸30 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再用蒸溜水煮沸0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 双蒸水、各冲洗两次,放入100℃烤箱中烘干,置饭盒中:高压灭菌备用。 4、载波片的清洗:新载玻片先用肥皂水逐一洗一遍,用自来水彻底冲 洗干净,再逐一投入到95%的酒精中浸泡一夜(可在其中长期保存),用 前一小时捞出,然后放入蒸馏水中置入冰箱预冷。 (二)培养液及各种试剂的配制 1.青霉素液: 一瓶80万单位的青霉素,将其溶于40ml双蒸水中,即 成每毫升20000单位的使用液。在培养液中的最终浓度为100单位/ml。 2.链福茶液:取一瓶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粉剂,容于50m1双蒸水 中,即成每毫升20000单位的使用液。在培养液中的最终浓度为100单位/m1。 3.0.075mol1LKC1低渗液: 钾(KCI) 溶于500ml蒸馏水中 4.秋水仙素液:称取秋水仙素5mg溶于100ml0.85NaC1中,配制成50 μg/血l的原液,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μg/ml的工作液,然后用G玻璃滤 器除菌,分装成小瓶置4℃冰箱避光。使用时,每5ml培养液用5号针头加 2滴(约0.05ml,相当于205μg),使培养液中秋水仙素的终浓度达0.05 μg/ml左右 5.肝素抗凝剂:肝素注射液1支(12500单位)用25ml灭菌生理盐水 在超净工作台中稀释成500单位/ml的使用液,使用时每毫升血加0.2ml开 素液(100单位肝素液一般可抗凝5ml血)。若购得的肝素为粉剂,可配成 4mg/m1的浓度,由于每毫克含125单位,故浓度也是500单位/ml。 6.pH6.8磷酸缓冲液:称取NaP0,.12H011.8g(或5.92g
5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器材的清洗 1、培养用瓶的清洗:将培养瓶放入肥皂水中煮沸 30 分钟,并趁热刷洗 瓶内,然后用自来水将皂液冲净,干后置硫酸一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 24 小 时左右,从洗液中取出的小瓶立即用自来水充分冲洗 15 次,接着用蒸馏水 冲洗 5 次,双蒸水冲洗 3 次,然后将小瓶倒立在铝饭盒中,置于烤箱将其烤 干,最后盖上饭盒盖放入高压蒸气消毒锅中灭菌。其它玻璃器皿的清洗消毒 与上述操作基本相同. 2、玻璃除菌滤器的清洗:新购置的玻璃除菌滤器先用肥皂水刷洗并用 自来水冲洗干净;再将滤器安置在抽滤瓶上,倒满浓硫酸后进行抽滤,使浓 硫酸全部通过滤板,然后用蒸馏水多次抽滤,使残留的酸全部除去,再用双 蒸水滤过两次,置 110℃烤箱中 2 小时(温度不要过高;以免使玻璃析出碱 性物质);取出后用牛皮纸包扎出入口置高压蒸气消毒锅中灭菌。抽滤过不 含血清的培养液的滤器可直接用蒸馏水抽滤洗涤。但抽滤过血清或 PHA 的滤 器必须用浓硫酸浸泡一天(将滤器中盛满浓硫酸,不加负压)后,再将剩余 的硫酸抽完,然后用蒸馏水彻底冲洗。 3、橡胶瓶盖的清洗:橡皮塞清洗较简单;可直接放入肥皂水中煮沸 30 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 再用蒸溜水煮沸 30 分钟,取出后用蒸馏水、 双蒸水、各冲洗两次,放入 100℃烤箱中烘干,置饭盒中;高压灭菌备用。 4、载波片的清洗:新载玻片先用肥皂水逐一洗一遍,用自来水彻底冲 洗干净,再逐一投入到 95%的酒精中浸泡一夜(可在其中长期保存),用 前一小时捞出,然后放入蒸馏水中置入冰箱预冷。 (二)培养液及各种试剂的配制 1.青霉素液:取一瓶 80 万单位的青霉素,将其溶于 40ml 双蒸水中,即 成每毫升 20000 单位的使用液。在培养液中的最终浓度为 100 单位/ml。 2.链霉素液:取一瓶 100 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粉剂,溶于 50ml 双蒸水 中,即成每毫升20000单位的使用液。在培养液中的最终浓度为100单位/ml。 3. 0.075 mol/ . L KCl 低渗液: 氯化钾(KCl) 2.79g 溶于 500ml 蒸馏水中。 4.秋水仙素液:称取秋水仙素 5mg 溶于 100ml 0.85NaCl 中,配制成 50 μg/ml 的原液,再用生理盐水稀释成 5μg/ml 的工作液,然后用 G5 玻璃滤 器除菌,分装成小瓶置 4 0 C 冰箱避光。使用时,每 5ml 培养液用 5 号针头加 2 滴(约 0.05ml,相当于 205μg),使培养液中秋水仙素的终浓度达 0.05 μg/ml 左右。 5. 肝素抗凝剂:肝素注射液 1 支(12500 单位)用 25ml 灭菌生理盐水 在超净工作台中稀释成 500 单位/ml 的使用液,使用时每毫升血加 0.2ml 肝 素液(100 单位肝素液一般可抗凝 5ml 血)。若购得的肝素为粉剂,可配成 4mg/ml 的浓度,由于每毫克含 125 单位,故浓度也是 500 单位/ml。 6. pH6.8 磷 酸 缓 冲 液 : 称 取 Na2HPO4 .12H20 11.8g ( 或 5.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