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版 质量也霄考虑各种情况,故选项C错误:碰后分开或共同 =2s升到最高点。 运动都是实验所要求的,故选项D正确。 解析()物体经过时间1= g 二、非选择题 抛出后第1s末物体的速度U1=o一g=10m/s 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 动量为p1=mu1=5kg·m/s。 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设法使小车A做匀速 (2)抛出后3s末物体的速度2=o一gt'=-l0m/s 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 动量为p2=m℃2=一5kg·m/s,负号说明动量方向 续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在小车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 向下。 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 (3)抛出3s内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打点计时器 △p=mu2-muo=-l5kg·m/s,负号说明动量变化 一纸带 量方向向下。 ●)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 拓展·提高 离,则应选图中」 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题为多选题) 选 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速度。 1.在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对于实验最终的结论 m101十m22=m101'十m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0..E A B C A仅限于一维碰撞 -8.40-10.50+-9.08+6.95单位:cm B.任何情况下m11十m2v2=m11'十m22'都一定成立 C.式中的v1、2、1',v2'都是速度的大小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A=0.40kg,小车B的质量 D.式中的不变量是1和m2组成的系统的质量与速度二 mB=0.20kg,则由以上结果可得碰前mAUA十mBB= 次方的乘积之和 kg·m/s,碰后mAA'十mBB'= 答案A kg·m/s。 解析这个实验是在一维情况下设计的实验,其他情况未 (3)从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来看,A、B碰撞的过程中,可 做探究,选项A正确:系统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 能哪个量是不变的? 撞前后为不变量是实验的结论,其他探究的结论该情况下 答案(1)BCDE(2)0.4200.417 不一定成立,选项B错误:速度是矢量,应考虑方向,选项 (3)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C错误:由题千中的式子可知,选项D错误。 解析(1)因为小车A与B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且碰 2.关于动量和动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后A与B粘在一起,其共同速度比A原来的速度小,所 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以,应选点迹分布均匀且点距较大的BC段计算A碰前 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的速度,选,点迹分布均匀且,点距较小的DE段计算A和B 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动量大的其动能也一定大 碰后的速度。 D.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 (2)由题图可知,碰前A的速度和碰后A、B的共同速 一定相等 度分别为m=10,50X10 0.02×5 -m/s=1.05m/s 答案C n'=ug'=6.95X10- 解析根据p=可知,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大,质 0.02X5m/s=0.695m/s 量大的物体动童不一定大,选项A,B错误;根据E=☐ 故碰拉前mAA十mB=0.40X1.05kg·m/s十 0.20×0kg·m/s=0.420kg·m/s 可知,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动量大的其动能也一定大,选 碰撞后mA心A十mBB'=(mA十mB)A'=(0.40十 项C正确: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 0.20)×0.695kg·m/s=0.417kg·m/s。 们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但是由于方向不一定相同,则动 (3)数据处理表明,mAA十mBB≈mAA十mBB√,即 量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B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 3.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 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乘积之和是不变的。 8.以初速度20m/s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 不计空气阻力,选向上为正方向,g取10m/s2。求: (1)抛出后第1s末物体的动量; (2)抛出后第3s末物体的动量: 234t/s (3)抛出3s内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答案(1)5kg·m/s A.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2)-5kg·m/s B.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3kg·m/s (3)-15kg·m/s C.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kg·m/s
物 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质量也需考虑各种情况,故选项C错误;碰后分开或共同 运动都是实验所要求的,故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 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 实验,在小车 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设法使小车 A做匀速 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的小车 B相碰并粘在一起继 续做匀速运动,如图所示。在小车 A的后面连着纸带,电 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 离,则应选图中 段来计算 A 碰前的速度,应 选 段来计算 A和B碰后的速度。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mA=0.40kg,小车 B的质量 mB=0.20kg,则由以上结果可得碰前mAvA+mBvB= kg· m/s,碰后mAvA'+mBv'B = kg· m/s。 (3)从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来看,A、B碰撞的过程中,可 能哪个量是不变的? 答案 (1)BC DE (2)0.420 0.417 (3)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 解析 (1)因为小车 A与B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且碰 后 A与B粘在一起,其共同速度比 A 原来的速度小,所 以,应选点迹分布均匀且点距较大的BC 段计算 A 碰前 的速度,选点迹分布均匀且点距较小的DE 段计算A和B 碰后的速度。 (2)由题图可知,碰前A的速度和碰后A、B的共同速 度分别为vA= 10.50×10-2 0.02×5 m/s=1.05m/s vA'=v'B = 6.95×10-2 0.02×5 m/s=0.695m/s 故碰撞前 mAvA+mBvB=0.40×1.05kg· m/s+ 0.20×0kg· m/s=0.420kg· m/s 碰撞后 mAvA'+mBv'B =(mA +mB)vA'=(0.40+ 0.20)×0.695kg· m/s=0.417kg· m/s。 (3)数据处理表明,mAvA+mBvB≈mAvA'+mBv'B ,即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A、B碰撞前后质量与速度的 乘积之和是不变的。 8.以初速度20m/s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 不计空气阻力,选向上为正方向,g 取10m/s2。求: (1)抛出后第1s末物体的动量; (2)抛出后第3s末物体的动量; (3)抛出3s内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答案 (1)5kg·m/s (2)-5kg·m/s (3)-15kg·m/s 解析 (1)物体经过时间t= v0 g =2s升到最高点。 抛出后第1s末物体的速度v1=v0-gt=10m/s 动量为p1=mv1=5kg·m/s。 (2)抛出后3s末物体的速度v2=v0-gt'=-10m/s 动量为p2=mv2=-5kg·m/s,负号说明动量方向 向下。 (3)抛出3s内该物体的动量变化量 Δp=mv2-mv0=-15kg·m/s,负号说明动量变化 量方向向下。 拓展 提高 一、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题为多选题) 1.在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对于实验最终的结论 m1v1+m2v2=m1v1'+m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限于一维碰撞 B.任何情况下m1v1+m2v2=m1v1'+m2v2'都一定成立 C.式中的v1、v2、v1'、v2'都是速度的大小 D.式中的不变量是m1 和m2 组成的系统的质量与速度二 次方的乘积之和 答案 A 解析 这个实验是在一维情况下设计的实验,其他情况未 做探究,选项 A正确;系统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 撞前后为不变量是实验的结论,其他探究的结论该情况下 不一定成立,选项B错误;速度是矢量,应考虑方向,选项 C错误;由题干中的式子可知,选项D错误。 2.关于动量和动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动量大的其动能也一定大 D.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 一定相等 答案 C 解析 根据p=mv可知,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大,质 量大的物体动量不一定大,选项 A、B错误;根据Ek= p 2 2m 可知,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动量大的其动能也一定大,选 项C正确;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 们的动量大小一定相等,但是由于方向不一定相同,则动 量不一定相等,选项D错误。 3.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 直线运动。F 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A.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B.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3kg·m/s C.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kg·m/s 6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 D.t=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答案A F2 解析0~2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乞m/2= 1m/s2,则0~2s的速度规律为o=at,t=1s时,速率为 1m/s,故选项A正确:t=2s时,速率为v2=2m/s,则动 (1)重物受到的拉力: 量为p2=mw2=4kg·m/s,故选项B错误;2~4s,力开 (2)拉力所做的功: 始反向,物块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一0.5m/s2, (3)动量的变化量。 所以3s时的速度为va=v2一at'=1.5m/s,动量为 答案(1)650N(2)9750J(3)150/10kg·m/s pa=mva=3kg·m/s,同理,4s时速度为1m/s,故选 项C、D错误。 解析(1)由牛领第二定律得F一mg=a 4.小明在假期旅游时体验了蹦极项目,小明将 代入数据得F=650N。 弹性绳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 (2)拉力所做的功为W=Fh 处,然后从高处跳下,如图所示。图中α点 代入数据得W=9750J。 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 (3)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运动学公式得v=√2ah 小明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明从a点到c点 动量的变化量为△p=mU 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 a+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p=150√0kg·m/s。 确的是() A.小明的速度一直增大 挑战·创新 B.小明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避险车道”是由粗糙碎石铺成的上坡路段,供下坡的汽车 C,小明的动量最大时,绳对小明的拉力等于小明所受的 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下图是某公路的避险车道及 重力 周围路段示意图(俯视图),其中下坡路段倾角为5°,避险 D.小明克服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对小明做的功 车道倾角为37°。一辆总质量为4.5×103kg、以54km/h 答案C 的速率在下坡路段向下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失灵(同 解析该过程随着弹性绳的伸长,拉力不断变大,开始阶 时发动机失去动力),司机仅控制方向,使汽车驶入避险车 段,小明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小明做加速运动,随着拉力 道,最后停下。后经交警勘察和回放录像,发现该汽车在 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后来绳的拉力大于小明的重 避险车道上运动的距离为28m,且从刹车失灵到停止运 力,小明受到的合力向上,小明做减速运动,合力随拉力的 动经历了28s。若该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时受到的平 增大而增大,加速度增大。在小明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 均阻力大小为汽车总重力的子,它在下坡路段和避险车 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A 道上的运动均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不计其在下坡路段 错误;小明在加速的过程,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减 和避险车道交界处的能量损失,取sin37°=0.6,sin5°= 速阶段,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B错误:当小 明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a=0时,小明的速度是最大 0.09,求: 的,动量是最大的,故选项C正确;在小明从a点到c点的 正常转 运动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负值,由动能定理知外力对小 弯车道 明做的总功是负值,则小明克服弹力做的功大于重力对小 明做的功,故选项D错误。 下玻路段 避险车道 5.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可导致实 验误差的因素有( (1)汽车在避险车道上的加速度的大小: A.导轨不水平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量的大小: 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 (3)汽车在刹车失灵后进入避险车道前受到的平均阻力的 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 大小。 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 答案(1)14m/s2 答案AB (2)1.26×105kg·m/s 解析选项A中导轨不水平,小车遠度将受重力影响:选 (3)1.8×103N 项B中挡光板倾斜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小车 解析(1)在避险车道上,对汽车受力分析有 通过的位移,导致速度计算出现误差。 二、非选择题 mg·sn37r+号nmg=am 6.在建筑工地上,一起重机将质量m=50kg的重物以a= 代入数据解得 3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h=15m a=14m/s2。 的高度,如图所示。不计阻力,g取10m/s2,求: (2)由运动学公式有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D.t=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答案 A 解析 0~2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 F m = 2 2 m/s2= 1m/s2,则0~2s的速度规律为v=at,t=1s时,速率为 1m/s,故选项 A正确;t=2s时,速率为v2=2m/s,则动 量为p2=mv2=4kg∙ m/s,故选项B错误;2~4s,力开 始反向,物块减速,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a'=-0.5m/s2, 所以3s时的速度为v3 =v2 -a't'=1.5m/s,动量为 p3=mv3=3kg∙ m/s,同理,4s时速度为1m/s,故选 项C、D错误。 4.小明在假期旅游时体验了蹦极项目,小明将 弹性绳的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 处,然后从高处跳下,如图所示。图中a 点 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 小明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明从a点到c点 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小明的速度一直增大 B.小明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小明的动量最大时,绳对小明的拉力等于小明所受的 重力 D.小明克服弹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对小明做的功 答案 C 解析 该过程随着弹性绳的伸长,拉力不断变大,开始阶 段,小明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小明做加速运动,随着拉力 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后来绳的拉力大于小明的重 力,小明受到的合力向上,小明做减速运动,合力随拉力的 增大而增大,加速度增大。在小明从a点到c点的运动过 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 A 错误;小明在加速的过程,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减 速阶段,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选项B错误;当小 明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即a=0时,小明的速度是最大 的,动量是最大的,故选项C正确;在小明从a点到c点的 运动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负值,由动能定理知外力对小 明做的总功是负值,则小明克服弹力做的功大于重力对小 明做的功,故选项D错误。 5.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可导致实 验误差的因素有( ) A.导轨不水平 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 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 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 答案 AB 解析 选项 A中导轨不水平,小车速度将受重力影响;选 项B中挡光板倾斜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小车 通过的位移,导致速度计算出现误差。 二、非选择题 6.在建筑工地上,一起重机将质量m=50kg的重物以a= 3m/s2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匀加速提升h=15m 的高度,如图所示。不计阻力,g取10m/s2,求: (1)重物受到的拉力; (2)拉力所做的功; (3)动量的变化量。 答案 (1)650N (2)9750J (3)150 10kg·m/s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 代入数据得F=650N。 (2)拉力所做的功为W=Fh 代入数据得W=9750J。 (3)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由运动学公式得v= 2ah 动量的变化量为Δp=mv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Δp=150 10kg·m/s。 挑战 创新 “避险车道”是由粗糙碎石铺成的上坡路段,供下坡的汽车 在刹车失灵的情况下避险。下图是某公路的避险车道及 周围路段示意图(俯视图),其中下坡路段倾角为5°,避险 车道倾角为37°。一辆总质量为4.5×103kg、以54km/h 的速率在下坡路段向下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失灵(同 时发动机失去动力),司机仅控制方向,使汽车驶入避险车 道,最后停下。后经交警勘察和回放录像,发现该汽车在 避险车道上运动的距离为28m,且从刹车失灵到停止运 动经历了28s。若该汽车在避险车道上运动时受到的平 均阻力大小为汽车总重力的 4 5 ,它在下坡路段和避险车 道上的运动均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不计其在下坡路段 和避险车道交界处的能量损失,取sin37°=0.6,sin5°= 0.09,求: (1)汽车在避险车道上的加速度的大小; (2)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量的大小; (3)汽车在刹车失灵后进入避险车道前受到的平均阻力的 大小。 答案 (1)14m/s2 (2)1.26×105kg·m/s (3)1.8×103 N 解析 (1)在避险车道上,对汽车受力分析有 mg·sin37°+ 4 5 mg=ma 代入数据解得 a=14m/s2。 (2)由运动学公式有 7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2ax2=0-vm2 故加速下滑过程的时间 代入数据解得 t1=28s-t2=26s Um=28 m/s 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最大动量 a1-m二0 p=mum=1.26X105kg·m/s。 t (3)在避险车道上减速过程有 对下坡阶段的汽车受力分析有 0-Vm=-at2 mg·sin5°-F:=ma1 减速的时间 解得 t2=2s F,=1.8×103N。 2动量定理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定义 力与力的作用时间 的乘积 1.理解冲量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形成正确的物理 冲量 表达式 I-FAt 观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理论推导,掌握动量定理,理解动量定理 方向 与力的方向相同 的确切含义,掌握其表达式,培养解决实际问 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 题的能力。 理 内容 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 3.通过实例分析,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缓冲、 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 碰撞等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动量 定理 表达式 1=p'-p 应用 课前·基础认知 一、动量定理 这段时间内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1.冲量。 答案1√2.×3.√ (1)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作力的冲量。 微训练1.(多选)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表达式:I=F△。 ( (3)方向: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A.冲量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决定的 冲量的方向跟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B.冲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4)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秒,符号是 C.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 N·s。 D.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2.动量定理。 答案ACD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 解析冲量是失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决定的,选 这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 项A正确:冲量的方向和动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比如平抛 (2)表达式。 运动,冲量方向竖直向下,动量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选项 I=p'-p或F(t'-t)=mw'-mw。 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 散判断1.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的变化量,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选项 ( C、D正确。 2.力越大,力对物体的冲量就越大。 ( 2.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 3.若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其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在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求0~8s时
物 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2ax2=0-vm 2 代入数据解得 vm=28m/s 最大动量 p=mvm=1.26×105kg·m/s。 (3)在避险车道上减速过程有 0-vm=-at2 减速的时间 t2=2s 故加速下滑过程的时间 t1=28s-t2=26s 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a1= vm-v0 t1 对下坡阶段的汽车受力分析有 mg·sin5°-Ff=ma1 解得 Ff=1.8×103 N。 2 动量定理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理解冲量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形成正确的物理 观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理论推导,掌握动量定理,理解动量定理 的确切含义,掌握其表达式,培养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缓冲、 碰撞等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基础认知 一、动量定理 1.冲量。 (1)定义:力 与 力的作用时间 的乘积叫作力的冲量。 (2)表达式:I= FΔt 。 (3)方向: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与 力 的方向一致, 冲量的方向跟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4)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 牛秒 ,符号是 N·s 。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 冲量 等于它在 这个过程始末的 动量变化量 。 (2)表达式。 I=p'-p 或 F(t'-t)=mv'-mv 。 微判断 1.冲量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 ) 2.力越大,力对物体的冲量就越大。 ( ) 3.若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其动量发生了变化,则物体在 这段时间内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 ) 答案 1.√ 2.× 3.√ 微训练 1.(多选)关于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冲量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决定的 B.冲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 C.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 D.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答案 ACD 解析 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由力的方向决定的,选 项 A正确;冲量的方向和动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比如平抛 运动,冲量方向竖直向下,动量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选项 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 的变化量,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选项 C、D正确。 2.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 水平拉力F 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求0~8s时 8
第一章动量守恒定律 间内拉力的冲量大小。 一定的,那么作用的时间短,物体受的力就大:作用的时间 长,物体受的力就小。 2.应用:碰撞时可产生冲击力,要增大这种冲击力就要 设法减少冲击力的作用时间。要防止冲击力带来的危害, 77777777777777777777777 就要减小冲击力,设法延长其作用时间。 10 微思考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尽可能地诚轻 甲 乙 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在汽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设置了安 答案18N·s 全气囊,在汽车发生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将自动弹出。则该 解析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根据冲量的公式分段求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什么? 解,力F在08s内的冲量为I=F1t1十F2t2十Ft= 提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驾乘人员从运动变为静止, 18N·s。 动量的变化量△p一定,由动量定理△p=Ft可知,人受到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的冲量大小一定:安全气裳可以增加驾乘人员的减速的时间 1.原理:根据动量定理,如果物体的动量发生的变化是 t,使人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可以减小人受到的伤害。 课堂·重难突破 一冲量 为零。 乙同学说:小孩给汽车的推力的冲量不为零,汽车没动 重难归纳 是因为它所受的合力的冲量为零。 谁说得对? 1对冲量的理解。 提示乙同学说得对。小孩给汽车的推力的冲量大小 (1)冲量是过程量:冲量描述的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 时间的积累效应,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为I=F·t。汽车没动说明它所受的合力为零,故其合力的 (2)冲量的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在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 冲量为零。 不变时,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是变化 典例剖析 的,则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3)冲量的绝对性:冲量仅由力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具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 有绝对性。 角为30°、高为5m的光滑斜面由静止 2.冲量的计算。 从顶端下滑到底端,g取10m/s2,求: (1)求某个恒力的冲量:该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1)重力的冲量: 30 (2)求合冲量的三种方法。 (2)支持力的冲量: ①可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矢量和。 (3)合力的冲量。 ②如果各个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 答案(1)40N·s,方向竖直向下 公式I合=F△t求解。 (2)20√3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③用动量定理I=p'一p求解。 (3)20N·s,方向沿斜面向下 3.求变力的冲量。 解析由于物体下滑过程中各个力均为恒力,所以只要 (1)若力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变化,则可用平均力求变力 求出物体下滑的时间,便可以用公式I=F·t逐个求解。 的冲量。 (2)若给出了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F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mg·sin m =g·sin0=5m/s2 如图所示,可用面积法求变力的冲量。 由x=,得=√ 2x 2h (3)利用动量定理求解,变力的冲量 =√asin =2s 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1)重力的冲量为16=mg·t=2×10×2N·s= ”情境体验 40N·s,方向竖直向下。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最大的力F推静止 (2)支持力的冲量为Ix=FN·t=mg cos0·t= 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推了很长时间t都无法使它运 205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动。就这个问题,两个同学展开讨论。 (3)合力的冲量为I。=F。·t=mg sin0·t= 20N·s,方向沿斜面向下。 方法归纳」1.在求力的冲量时,首先明确是求哪个力 的冲量,是恒力还是变力。 2.注意不要忘记说明冲量的方向。 甲同学说:汽车没动是因为小孩给汽车的推力的冲量 9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间内拉力的冲量大小。 答案 18N·s 解析 冲量是力对时间的积累,根据冲量的公式分段求 解,力F 在0~8s内的冲量为I=F1t1+F2t2+F3t3= 18N·s。 二、动量定理的应用 1.原理:根据动量定理,如果物体的动量发生的变化是 一定的,那么作用的时间短,物体受的力就 大 ;作用的时间 长,物体受的力就 小 。 2.应用:碰撞时可产生冲击力,要增大这种冲击力就要 设法 减少 冲击力的作用时间。要防止冲击力带来的危害, 就要减小冲击力,设法 延长 其作用时间。 微思考 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尽可能地减轻 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在汽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设置了安 全气囊,在汽车发生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将自动弹出。则该 安全气囊的功能是什么? 提示 汽车发生碰撞过程,驾乘人员从运动变为静止, 动量的变化量 Δp 一定,由动量定理 Δp=Ft可知,人受到 的冲量大小一定;安全气囊可以增加驾乘人员的减速的时间 t,使人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可以减小人受到的伤害。 课堂·重难突破 一 冲量 重难归纳 1.对冲量的理解。 (1)冲量是过程量:冲量描述的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对 时间的积累效应,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2)冲量的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在作用时间内力的方向 不变时,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如果力的方向是变化 的,则冲量的方向与相应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3)冲量的绝对性:冲量仅由力和时间两个因素决定,具 有绝对性。 2.冲量的计算。 (1)求某个恒力的冲量:该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求合冲量的三种方法。 ①可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矢量和。 ②如果各个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 公式I合 =F合Δt求解。 ③用动量定理I=p'-p 求解。 3.求变力的冲量。 (1)若力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变化,则可用平均力求变力 的冲量。 (2)若给出了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所示,可用面积法求变力的冲量。 (3)利用动量定理求解,变力的冲量 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最大的力F 推静止 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推了很长时间t都无法使它运 动。就这个问题,两个同学展开讨论。 甲同学说:汽车没动是因为小孩给汽车的推力的冲量 为零。 乙同学说:小孩给汽车的推力的冲量不为零,汽车没动 是因为它所受的合力的冲量为零。 谁说得对? 提示 乙同学说得对。小孩给汽车的推力的冲量大小 为I=F·t。汽车没动说明它所受的合力为零,故其合力的 冲量为零。 典例剖析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 角为30°、高为5m 的光滑斜面由静止 从顶端下滑到底端,g 取10m/s2,求: (1)重力的冲量; (2)支持力的冲量; (3)合力的冲量。 答案 (1)40N·s,方向竖直向下 (2)203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3)20N·s,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析 由于物体下滑过程中各个力均为恒力,所以只要 求出物体下滑的时间,便可以用公式I=F·t逐个求解。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mg·sinθ m =g·sinθ=5m/s2 由x= 1 2 at2,得t= 2x a = 2h asinθ =2s。 (1)重力的冲量为IG =mg·t=2×10×2N·s= 40N·s,方向竖直向下。 (2)支 持 力 的 冲 量 为IN =FN ·t=mgcosθ·t= 203N·s,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3)合 力 的 冲 量 为 I合 =F合 ·t=mgsinθ·t= 20N·s,方向沿斜面向下。 1.在求力的冲量时,首先明确是求哪个力 的冲量,是恒力还是变力。 2.注意不要忘记说明冲量的方向。 9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学以致用 ?情境环验 把一篮子鸡蛋放在摩托车上 (多选)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 运输,结果会怎么样呢?可能多数 物体上,如图所示,由于地面对物体的摩 擦力较大,物体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 会被打碎。现在,如图所示,把鸡 蛋放到海绵盒子中,即使是长途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输也不会破碎,你能解释这种现 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象吗? 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 提示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 C,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日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把鸡蛋放到海绵盒子中运输,是为 了增大力的作用时间以减小鸡蛋受到的作用力。 答案BD 解析对冲量的计算一定要分清求的是哪个力的冲量, 3典例剖析 是某一个力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还是某一个方向上力的 一质量为4kg的物块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为其 冲量,某一个力的冲量与另一个力的冲量无关,故拉力F的 所受的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冲量为Ft,选项A,C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 确的是( 为零,合力的冲量为零,选项D正确。 F/N 二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难归纳 1.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234§ (1)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mw'一mw是矢量式,等 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 A.2s时物块的速率为4m/s (2)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B.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1kg·m/s (3)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 C.4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kg·m/s 力,则F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D.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2.动量定理的应用。 答案C (1)定性分析有关现象。 解析F-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物块所受力的 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 冲量,由动量定理可知,F1t1=mw一0,解得t1=2s时物块 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力就越小。 的速率为v= F_2X2 ②作用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 m=4m/s=1m/s,故选项A错误:2s 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p1=mu=4kg·m/s,故选项B错误: (2)定量计算有关物理量。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1t1一|Fzt2=mw一0,其中F2=1N, 动量定理p'一p=I中,动量变化量△p与合力的冲量 t1=t2=2s,解得4s时物块的速度v=0.5m/s,则4s时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据此有: 物块的动量大小为p2=m四=2kg·m/s,故选项C正确,D ①应用I=△p求变力的冲量: 错误。 ②应用△p=F△:求恒力作用下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 的变化: 易错警示动量定理应用的三点提醒 1,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不是同时的,可将 ③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计算某一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通 受力情况分成若干阶段来解,也可当成一个全过程来 常用于计算持续作用的变力的平均大小。 求解。 特别提醒1.动量定理的使用具有普遍性,不论物体 2.在用动量定理解题时,一定要认真进行受力分析 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是恒力还是变力,是单个物体还 不可有遗漏,比如漏掉物体的重力。 是物体系统,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适用的。 3.列方程时一定要先选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 2.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要选好受力物体和研究过 为代数运算。 程,当物体所受各力的作用时间不相同且间断作用时,应 用动量定理解题对全过程列式较为简单。在解题时要树 学以致用 立整体优先的意识。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 (3)应用动量定理定量计算的一般步骤。 机,经常出现手机砸到头部的情况。若手机质量为120g,从 ①选定研究对象,明确运动过程; 离人约20cm的高度无初速度掉落,砸到头部后手机未反 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初、末状态分析: 弹,头部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0.2s,g取10m/s2。下 ③选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列分析正确的是() 10
物 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学以致用 (多选)恒力F 作用在质量为m 的 物体上,如图所示,由于地面对物体的摩 擦力较大,物体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 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B.拉力F 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C.拉力F 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θ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答案 BD 解析 对冲量的计算一定要分清求的是哪个力的冲量, 是某一个力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还是某一个方向上力的 冲量,某一个力的冲量与另一个力的冲量无关,故拉力F 的 冲量为Ft,选项 A、C错误,B正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 为零,合力的冲量为零,选项D正确。 二 动量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重难归纳 1.对动量定理的理解。 (1)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Δt=mv'-mv是矢量式,等 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 (2)动量定理反映了合外力的冲量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3)公式中的F 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 力,则F 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动量定理的应用。 (1)定性分析有关现象。 ①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 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力就越小。 ②作用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 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 (2)定量计算有关物理量。 动量定理p'-p=I中,动量变化量 Δp 与合力的冲量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据此有: ①应用I=Δp 求变力的冲量; ②应用Δp=FΔt求恒力作用下曲线运动中物体动量 的变化; ③应用动量定理可以计算某一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通 常用于计算持续作用的变力的平均大小。 1.动量定理的使用具有普遍性,不论物体 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是恒力还是变力,是单个物体还 是物体系统,是宏观还是微观,都是适用的。 2.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要选好受力物体和研究过 程,当物体所受各力的作用时间不相同且间断作用时,应 用动量定理解题对全过程列式较为简单。在解题时要树 立整体优先的意识。 (3)应用动量定理定量计算的一般步骤。 ①选定研究对象,明确运动过程; 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的初、末状态分析; ③选定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把一篮子鸡蛋放在摩托车上 运输,结果会怎么样呢? 可能多数 会被打碎。现在,如图所示,把鸡 蛋放到海绵盒子中,即使是长途运 输也不会破碎,你能解释这种现 象吗? 提示 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 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把鸡蛋放到海绵盒子中运输,是为 了增大力的作用时间以减小鸡蛋受到的作用力。 典例剖析 一质量为4kg的物块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 为其 所受的合力,F 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2s时物块的速率为4m/s B.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1kg·m/s C.4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kg·m/s D.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答案 C 解析 F 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物块所受力的 冲量,由动量定理可知,F1t1=mv-0,解得t1=2s时物块 的速率为v= F1t1 m = 2×2 4 m/s=1m/s,故选项 A 错误;2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p1=mv=4kg·m/s,故选项B错误;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1t1-|F2|t2=mv'-0,其中F2=1N, t1=t2=2s,解得4s时物块的速度v'=0.5m/s,则4s时 物块的动量大小为p2=mv'=2kg·m/s,故选项C正确,D 错误。 动量定理应用的三点提醒 1.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不是同时的,可将 受力情况分成若干阶段来解,也可当成一个全过程来 求解。 2.在用动量定理解题时,一定要认真进行受力分析, 不可有遗漏,比如漏掉物体的重力。 3.列方程时一定要先选定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 为代数运算。 学以致用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些人喜欢躺着看手 机,经常出现手机砸到头部的情况。若手机质量为120g,从 离人约20cm 的高度无初速度掉落,砸到头部后手机未反 弹,头部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0.2s,g 取10m/s2。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