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UMMERSTY OF NAHTLCTUO NO TLONOLOOY 质子理论的特点: 酸、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酸给出质子后可以 再结合质子,因此酸给出质子后就变为碱 酸 质子+碱 (质子给予体) (质子接受体)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16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 16 酸、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酸给出质子后可以 再结合质子,因此酸给出质子后就变为碱: 质子理论的特点: 酸 质子 + 碱 (质子给予体) (质子接受体)
NAN UMMERSTY OF NAHTLCTUO NO TLONOLOOY 酸碱反应的实质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H H ①-Cl:+:N一H、|H-N一H+:C1: H HCl+NH3、NH4+Cl 酸 酸 碱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 ●反应总是由相对较强的酸和碱向生成相对较弱的酸 和碱的方向进行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17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 17 两个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 ● 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强,其共轭酸越弱。 ● 反应总是由相对较强的酸和碱向生成相对较弱的酸 和碱的方向进行。 酸碱反应的实质
NAN UMMERSTY OF NAHTLCTUO NO TLONOLOOY 共轭酸碱概念 酸与对应的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 共轭关系。 酸失去质子后形成的碱被称为该酸的共轭碱。 碱结合质子后形成的酸被称为该碱的共轭酸。 共轭酸与它的共轭碱一起称为共轭酸碱对。 例如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HAc+H2O、=H3O+Ac(电离)HAc/Ac,H3O+/H2O H3O++NH3H2O+NH4(中和)NH4/NH3H3O/H2O HoO+ CN OH+HCN(水解) HCN/CN,H2OOH H2O+CO3HCO3+OH(水解)HCO3CO32H2OOH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18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 18 共轭酸碱概念 酸与对应的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 共轭关系。 碱结合质子后形成的酸被称为该碱的共轭酸。 共轭酸与它的共轭碱一起称为共轭酸碱对。 例如: 酸失去质子后形成的碱被称为该酸的共轭碱。 HAc + H2O H3O+ +Ac- (电离) HAc/Ac- , H3O+ / H2O H3O+ +NH3 H2O+ NH4 (中和) NH4 /NH3,H3O+ / H2O H2O+ CN- OH- + HCN (水解) HCN/CN- , H2O/OHH2O+ CO3 HCO3 + OHˉ (水解) HCO3 /CO3 , H2O/OH- 2- – + + – 2-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NAN UMMERSTY OF NAHTLCTUO NO TLONOLOOY 酸碱质子理论是概念的一场革新: 两性物质( Amphoteric substance):H2O, HCO3(所有酸式根) 无盐的概念:NHCl(酸碱复合物) 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范围,它比电离理论 更广泛,其酸碱的定义只以H为判据,与溶剂无 关,可以解释NH3Na2CO3以及NH4C等的酸碱 性。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19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 19 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范围,它比电离理论 更广泛,其酸碱的定义只以H+为判据,与溶剂无 关,可以解释NH3、Na2CO3以及NH4Cl等的酸碱 性。 两性物质(Amphoteric substance): H2O, HCO3 ˉ (所有酸式根) 无盐的概念: NH4Cl (酸碱复合物) 酸碱质子理论是概念的一场革新:
NAN UMMERSTY OF NAHTLCTUO NO TLONOLOOY (3)酸碱电子理论 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是碱, 也称为路易斯酸碱理论。 例1H+:OH=H2O 酸+碱=酸碱加合物 例2Cu2++4NH3、CuNH3)2+深蓝色 酸碱加合物 Lewis n 美国物理化学家 酸碱电子理论的优点 酸碱电子理论摆脱了酸必须含有H的限制,包括的 范围更广。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20
制作:张思敬等 理学院化学系 20 (3)酸碱电子理论 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是碱, 也称为路易斯酸碱理论。 例2 Cu2+ + 4NH3 [Cu(NH3 )4 ] 2+ 深蓝色 酸 碱 加合物 例1 H + ׃OH = H2O 酸 + 碱 = 酸碱加合物 酸碱电子理论摆脱了酸必须含有H的限制,包括的 范围更广。 酸碱电子理论的优点: Lewis G N 美国物理化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