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technologyofWater&WastewaterTreatment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编号:T131218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32学时学分:1学分开设学期:第5学期教学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一、课程简介水质工程学实验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与主要的主干专业课相配合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水质工程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水质工程学实验是水质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水质处理方法、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操作运行方式的确定,都需要通过实验解决,才能较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水质工程学实验也是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水和污水处理中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二、课程教学目标实验教学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预期达到以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中所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课程教学目标2:掌握水中杂质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课程教学目标3: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的基本规律,以改进和提高现有的处理技术及设备;课程教学目标4:掌握给水处理中主要工艺的设计理论和原理,以为处理工艺寻找并提供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课程教学目标5:实现水质控制设备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
课程名称:《水质工程学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Water & Wastewater Treat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编号:T131218 周 学 时:2学时 总 学 时:32学时 学 分:1学分 开设学期:第5学期 教学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一、课程简介 水质工程学实验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与主要的主干专业课相配合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水质工 程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水质工程学实验是水质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水质 处理方法、处理设备的设计参数和操作运行方式的确定,都需要通过实验解决,才能较合理地进行 工程设计。水质工程学实验也是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解决水和污水处理中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 段。 二、课程教学目标 实验教学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 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1: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中所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 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课程教学目标2:掌握水中杂质在自然界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课程教学目标3: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的基本规律,以改进和提高现有的处理技术及 设备; 课程教学目标4:掌握给水处理中主要工艺的设计理论和原理,以为处理工艺寻找并提供最佳工 艺条件和参数; 课程教学目标5:实现水质控制设备的优化设计和优化控制;
课程教学目标6:了解并解决水处理技术开发中的从实验室规模到工程规模的放大问题。课程教学目标7: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初步掌握水质控制实验研究方法和基本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目标8: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包括如何收集实验数据;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运用实验成果验证已有的概念和理论等。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毕业要求课程教学贡献度课程教学目标H (高)1.问题分析课程教学目标1-4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H (高)课程教学目标1-83.研究H (高)课程教学目标5-8课程教学目标5M(中)4.使用现代工具课程教学目标6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鼓风干燥机,真空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磁天平,BOD仪,酸度计,盐度计,浊度仪,吸收装置,通风机,干燥装置,六联搅拌机,光电浊度仪,分析天平等。四、实验主要消耗材料滤纸、混凝剂、碱性助凝剂、Al2(SO4)3、无水压硫酸钠、氯化钴、10%FeCI3溶液、纳氏试剂、酒石酸钾钠溶液、铵标准溶液、硫酸、抗坏血酸溶液、钼酸盐溶液、磷酸盐溶液、pH试纸、盐酸、氢氧化钠、钙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无水亚硫酸钠、亚甲基兰、活性炭等五、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禁止穿背心、短裤或裙子等暴露过多皮肤的衣服,不得佩戴隐形眼镜,长发必须扎起。2、实验中所用的药品不得随意遗弃,废物、废液等应放入指定的容器中,需要回收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回收瓶中。3、使用电器设备(如恒温水浴、加热套、电炉等)时,禁止用湿手或在眼睛旁视时开关电器。实验完毕后,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4、使用浓酸、浓碱,必须小心操作,防止溅到皮肤或衣服
课程教学目标6:了解并解决水处理技术开发中的从实验室规模到工程规模的放大问题。 课程教学目标7: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初步掌握水质控制实验研究方法和基 本测试技术; 课程教学目标8: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包括如何收集实验数 据;如何正确地分析和归纳实验数据;运用实验成果验证已有的概念和理论等。 表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矩阵关系 毕业要求 课程教学贡献度 课程教学目标 1.问题分析 H(高) 课程教学目标1-4 2.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H(高) 课程教学目标1-8 3.研究 H(高) 课程教学目标5-8 4.使用现代工具 M(中) 课程教学目标5 课程教学目标6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鼓风干燥机,真空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磁天平,BOD仪,酸度计,盐度计,浊度仪,吸 收装置,通风机,干燥装置,六联搅拌机,光电浊度仪,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主要消耗材料 滤纸、混凝剂、碱性助凝剂、Al2 (SO4 )3、无水压硫酸钠、氯化钴、10%FeCl3溶液、纳氏试剂、 酒石酸钾钠溶液、 铵标准溶液、硫酸.、抗坏血酸溶液、钼酸盐溶液、磷酸盐溶液、pH试纸、盐酸、 氢氧化钠、钙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无水亚硫酸钠、亚甲基兰、活性炭等 五、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禁止穿背心、短裤或裙子等暴露过多皮肤的衣服,不得佩戴隐形 眼镜,长发必须扎起。 2、实验中所用的药品不得随意遗弃,废物、废液等应放入指定的容器中,需要回收的药品应放 入指定回收瓶中。 3、使用电器设备(如恒温水浴、加热套、电炉等)时,禁止用湿手或在眼睛旁视时开关电器。 实验完毕后,拔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4、使用浓酸、浓碱,必须小心操作,防止溅到皮肤或衣服
上。5、酸灼伤皮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洗,最后用水洗: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醋酸溶液洗,最后用水洗:酸或碱不慎溅入眼晴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到医院就诊。6、水银温度计不慎打碎,应先用纸片或胶带将洒落在地上或桌子上的汞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入盛水的指定容器中,再用硫粉洒盖在洒落的地方。7、凡实验室中所有的加热操作(如常压蒸馏、回流),都必须有通气孔接通大气,不能密闭加热。8、蒸馏和回流时必须在加热前加入沸石,防止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严禁过热时放入沸石:9、严禁用明火(酒精灯、电炉等)加热易燃的有机物质,10、实验结束后,应仔细洗手,以防化学药品中毒。六、实验项目汇总表学时实验思政映射对应的序号实验项目类型分配与融入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1验证性颗粒自由沉淀实验课程教学目标21课程教学目标3课程教学目标12验证性混凝实验1课程教学目标2课程教学目标3课程教学目标32验证性课程教学目标2鼓风曝气系统中的充氧实验课程教学目标7课程教学目标验证性4污泥比阻的测定2课程教学目标72演示性课程教学目标5水处理设施演示实验
上。 5、酸灼伤皮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洗,最后 用水洗;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醋酸溶液洗,最后用水洗;酸或碱不慎溅入眼睛 时,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到医院就诊。 6、水银温度计不慎打碎,应先用纸片或胶带将洒落在地上或桌子上的汞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入 盛水的指定容器中,再用硫粉洒盖在洒落的地方。 7、凡实验室中所有的加热操作(如常压蒸馏、回流),都必须有通气孔接通大气,不能密闭加 热。 8、蒸馏和回流时必须在加热前加入沸石,防止溶液因过热暴沸而冲出;若在加热后发现未加沸 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待稍冷后再放,严禁过热时放入沸石; 9、严禁用明火(酒精灯、电炉等)加热易燃的有机物质。 10、实验结束后,应仔细洗手,以防化学药品中毒。 六、实验项目汇总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思政映射 与融入点 对应的 课程教学目标 1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1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3 2 混凝实验 1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3 3 鼓风曝气系统中的充氧实验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7 4 污泥比阻的测定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7 5 水处理设施演示实验 2 演示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7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教学目标2设计性过滤及反冲洗实验26课程教学目标6课程教学目标8课程教学目标7软化与除盐实验2设计性课程教学目标7课程教学目标8课程教学目标8水中氨氮的测定2验证性课程教学目标3除磷是课程教学目标水中磷的测定2验证性9水十条的重课程教学目标3要内容课程教学目标!10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2验证性课程教学目标4与分析课程教学目标5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4加压溶气气浮的运行与控制实11验证性2验课程教学目标7课程教学目标8课程教学目标树脂总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122验证性课程教学目标2量实验课程教学目标3课程教学目标验证性131课程教学目标2污水耗氧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课程教学目标814 2验证性活性炭吸附实验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7 6 过滤及反冲洗实验 2 设计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6 课程教学目标8 7 软化与除盐实验 2 设计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7 课程教学目标8 8 水中氨氮的测定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3 9 水中磷的测定 2 验证性 除磷是 水十条的重 要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3 10 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 与分析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4 课程教学目标5 11 加压溶气气浮的运行与控制实 验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4 课程教学目标7 课程教学目标8 12 树脂总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 量实验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3 13 污水耗氧特性曲线的测定实验 1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8 14 活性炭吸附实验 2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6课程教学目标8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215成层沉淀实验验证性课程教学目标3课程教学目标5课程教学目标8课程教学目标3课程教学目标416设计性2斜板沉淀池实验课程教学目标6课程教学目标8七、实验教学要求: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废水的沉淀性能,加深对自由沉淀和絮凝沉淀理论、特点和规律的认识2、绘制沉淀曲线,即n~t、n~u和h~t等关系曲线,以此提供沉淀的设计参数,实验二混凝实验(1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净水作用及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2、确定混凝剂的最佳用量及其相应的pH值。实验三鼓风曝气系统中的充氧实验(2学时)【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曝气装置的充氧机理
课程教学目标6 课程教学目标8 15 成层沉淀实验 1 验证性 课程教学目标1 课程教学目标2 课程教学目标3 课程教学目标5 课程教学目标8 16 斜板沉淀池实验 2 设计性 课程教学目标3 课程教学目标4 课程教学目标6 课程教学目标8 七、实验教学要求: 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1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废水的沉淀性能,加深对自由沉淀和絮凝沉淀理论、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2、绘制沉淀曲线,即n~t、n~u和h~t 等关系曲线,以此提供沉淀的设计参数。 实验二 混凝实验(1学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混凝的现象及过程,净水作用及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2、确定混凝剂的最佳用量及其相应的pH值。 实验三 鼓风曝气系统中的充氧实验(2学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曝气装置的充氧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