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基本技能课程《水工混凝土结构》单元教学设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二0二一年十二月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 基本技能课程《水工混凝土结构》 单元教学设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基本技能课程《水工混凝土结构》单元教学设计目录单元1第一次课单元2钢筋与混凝土59单元3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13单元4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上)单元5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下)17.21单元6梁、板的构造知识单元7梁的正截面试验分析,.26..30单元8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6单元9梁、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单元10梁、板的结构施工图.47单元11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52单元12T形截面梁板设计...58单元13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案例与实训...63单元14柱的构造与轴心受压柱设计..69...73单元15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设计(上).单元16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设计(下).77单元17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81单元18偏心受压柱设计案例分析.8590单元19受拉构件设计(上)单元20受拉构件设计(下).94
- I - 目 录 单元 1 第一次课 .1 单元 2 钢筋与混凝土.5 单元 3 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9 单元 4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上).13 单元 5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下).17 单元 6 梁、板的构造知识.21 单元 7 梁的正截面试验分析.26 单元 8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30 单元 9 梁、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6 单元 10 梁、板的结构施工图.47 单元 11 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52 单元 12 T 形截面梁板设计.58 单元 13 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案例与实训.63 单元 14 柱的构造与轴心受压柱设计.69 单元 15 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设计(上).73 单元 16 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设计(下).77 单元 17 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等.81 单元 18 偏心受压柱设计案例分析.85 单元 19 受拉构件设计(上).90 单元 20 受拉构件设计(下).94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基本技能课程《水工混凝土结构》单元教学设计单元1第一次课1.1教学要求项目名称项目一结构设计基本知识任务名称2学时单元名称第一次课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授课形式的混合式教学“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版)参考教材主编:王建伟,郭旭东,副主编:张迪,宋春发主审:刘宪亮;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考资料专业教学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工结构专业考试大纲标准/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校本补充材料《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集》数字化学习平台《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空间;高等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媒体资源《水工混凝土结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爱课程网站)其他资源水闸、渡槽等工程图片;PPT、电子教材等媒体资源,环境资源多媒体教室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理解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结构的概念与分类;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技能目标能提出改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缺点的措施。教学目标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尊敬师长,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素质目标诚实守信,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创新。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思政案例赵州桥、三峡工程等教学重点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教学难点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授课对象为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95后的他们有想法、有创新,学情分析渴望成功,网络、智能终端使用熟练。此前已经学习了建筑材料、工程力学等,为第一次课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1
- 1 - 单元 1 第一次课 1.1 教学要求 项目名称 项目一 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任务名称 单元名称 第一次课 授课时数 2 学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的混合式教学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三版); 主编:王建伟,郭旭东,副主编:张迪,宋春发 主审:刘宪亮;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 年 11 月 专业教学标准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 标准/规范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工结构专业考试大纲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校本补充材料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集》 其他资源 媒体资源 数字化学习平台《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工混凝土结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爱课程网站) 水闸、渡槽等工程图片; PPT、电子教材等媒体资源。 环境资源 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理解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 了解建筑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 技能目标 能提出改进钢筋混凝土结构缺点的措施。 素质目标 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 尊敬师长,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诚实守信,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创新。 思政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思政案例 赵州桥、三峡工程等 教学重点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教学难点 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95 后的他们有想法、有创新, 渴望成功,网络、智能终端使用熟练。此前已经学习了建筑材料、工程力学等,为第一 次课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持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基本技能课程《水工混凝土结构》单元教学设计1.2教学组织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获得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直观认识,而且费时费力费财,宜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来呈现。为此,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理念,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水工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媒体资源,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课堂教学又分为考勤提问、情境创设、知识学习、交流讨论和总结与作业布置五个环节。教学流程如下所示。课前领取任务单自主学习→师生知识预习评价检测考勤提间互动+师生工程图片引入课题情景创设互动教学设计+师生交流精讲细读学习知识知识学习讲授学习+师生互动强化理解突破重点交流讨论学生讨论+现场总结点评布置作业总结作业点评+课后一一作业拓展学习空间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讨论内容1.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课后小结重点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养,安排了课后拓展阶段,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有:1.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观看学习教师上传的视频、PPT、图片等资源;课外拓展2.交流学习心得;3.完成课后作业,查看多元评价成绩;4.预习下节课的内容;5.链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扩大学习范围。线上作业等提交成果2-
- 2 - 师生 互动 师生 互动 现场 点评 1.2 教学组织 教学设计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难以获得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直观认识,而且费时费力 费财,宜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学来呈现。 为此,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理念,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水工专 业教学资源库等媒体资源,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 课堂教学又分为考勤提问、情境创设、知识学习、交流讨论和总结与作业布置五个环节。 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 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培养学生探索交流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讨论内容 1.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课后小结 重点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课外拓展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养,安排了课后拓展阶段,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 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有: 1.学生登陆课程教学平台,观看学习教师上传的视频、PPT、图片等资源; 2.交流学习心得;3.完成课后作业,查看多元评价成绩; 4.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5.链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扩大学习范围。 提交成果 线上作业等 考勤提问 知识预习 评价检测 师生交流 讲授学习 师生互动 学生讨论 课前——领取任务单 自主学习 情景创设 工程图片 引入课题 知识学习 精讲细读 学习知识 交流讨论 强化理解 突破重点 总结作业 总结点评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拓展学习空间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基本技能课程《水工混凝土结构》单元教学设计1.3教学实施学生登录水工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数字化学习平台,学习教师推送的相关学习资源,课前做好课前预习。教师任务学生任务教学条件提交成果时间(分钟)步考勤、提问,记录骤10思考、回答问题云课堂等考勤、提问情况1教学内容及要求:考提问问题:勤(1)建筑结构有哪些?提(2)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问掌握学生预习和理解知识的情况,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任务教师任务教学条件提交成果时间(分钟)工程图片、讲授60学习、思考PPT等教学内容及要求:1.建筑结构的概念与分类2.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性,能牢固地粘结成整体。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协调变形而共同工作;(2)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钢筋为1.2×10,混凝土为1.0×10~:温度变化使钢筋和混凝土产生大致相同的变形,相互无附加应力:(3)混凝土保护钢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步(1)耐久性好:(融入课程思政案例1蔡方荫院士创造“砼”字)骤(2)耐火性好;2(3)整体性好;讲(4)可模性好;授(5)取材方便。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1)自重偏大;(2)抗裂性差;(3)施工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工期长,施工受季节、天气的影响较大;(4)混凝土结构一日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概况(1)1824年英国人发明了波特兰水泥,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2)1861年法国人制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3)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融入课程思政案例2三峡工程之最)3
- 3 - 1.3 教学实施 课 前 学生登录水工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数字化学习平台,学习教师推送的相关学习资源, 做好课前预习。 步 骤 1 考 勤 提 问 教师任务 学生任务 教学条件 提交成果 时间(分钟) 考勤、提问,记录 考勤、提问情况 思考、回答问题 云课堂等 10 教学内容及要求: 提问问题: (1)建筑结构有哪些? (2)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哪些? 掌握学生预习和理解知识的情况,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步 骤 2 讲 授 教师任务 学生任务 教学条件 提交成果 时间(分钟) 讲授 学习、思考 工 程 图 片 、 PPT 等 60 教学内容及要求: 1.建筑结构的概念与分类 2.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在良好的粘结性,能牢固地粘结成整体。钢筋与混凝土之 间能协调变形而共同工作; (2)相近的温度线膨胀系数:钢筋为 1.2×10-5,混凝土为 1.0×10-5;温度变化使钢 筋和混凝土产生大致相同的变形,相互无附加应力; (3)混凝土保护钢筋,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1)耐久性好;(融入课程思政案例 1 蔡方荫院士创造“砼”字) (2)耐火性好; (3)整体性好; (4)可模性好; (5)取材方便。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 (1)自重偏大; (2)抗裂性差; (3)施工复杂,工序多(支模、绑钢筋、浇筑、养护),工期长,施工受季节、 天气的影响较大; (4)混凝土结构一旦破坏,其修复、加固、补强比较困难。 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概况 (1)1824 年英国人发明了波特兰水泥,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混凝土。 (2)1861 年法国人制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3)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融入课程思政案例 2 三峡工程 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