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全 李贺诗全集 唐)李贺撰 李贺诗全集首卷 李长吉歌诗叙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 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 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 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 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 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 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 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日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 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哆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 晾(口去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 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 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 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 为其叙。 李长言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 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 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 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岀之,见所书多,辄曰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 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长吉将死时,忽昼 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焱欠) 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女)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
李贺诗全集 1 李贺诗全集 (唐)李贺撰 李贺诗全集首卷 李长吉歌诗叙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 必有异,亟取火来!” 及发之,果集 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 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 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 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 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 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 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 且曰:“ 世谓贺才绝出于前。” 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 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 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 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 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 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邱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 鲸(口去)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 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 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 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 为其叙。 李长吉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 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 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 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 “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 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 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长吉将死时,忽昼 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 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焱欠) 下榻叩头,言阿(上弥下女)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 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
李贺诗全集 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口 彗)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 如此。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 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 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 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书李贺小传后 陆龟藂 玉溪生传李贺云: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 囊中。暮归,足成其文。余为儿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 阳尉。溧阳昔为平陵,县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道东有故平陵,城周千余步,基址陂陀,表 高三四尺。而草木势甚盛,率多大栎,合数十抱,(艹聚)条蒙翳,如坞如洞。地洼下,积水沮洳,深 处可活鱼鳖辈。大抵幽逐岑寂,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樵罩外无入者。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或 间日,乘驴领小吏经(暮下土换马)投金渚一往。至,得荫大栎,隐岩(艹条),坐于积水之旁,吟到日 西还,尔后衮衮去,曹务多弛废。今秃躁卞急,不佳东野之为,立白王府,请以假尉代东野,分其 俸以给之。东野竟以穷去。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摘刻削,露其情状 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卾耶?长吉天,东野穷,玉溪生官不挂朝籍而死,正 坐是哉!正坐是哉! 事记二则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 辄就如素构,自目日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 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 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 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 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 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新唐书》) 其母夫人郑氏念其子深,及贺卒,夫人哀不自解。一夕,梦贺来,如平生时,白夫人曰:某幸 得为夫人子,而夫人念某且深,故从小奉亲命,能诗书为文章。所以然者,非止求一位而自饰也, 且欲大门族,上报夫人恩。岂期一日死,不得奉晨夕之养,得非天哉!然某虽死,非死也,乃上帝 命。”夫人讯其事,贺曰上帝神仙之居也,近者迁都于月圃,构新宫名曰白瑶。以某荣于辞,故 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纂乐章。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夫人无以为念。” 既而告去。夫人寤,甚异其梦,自是哀少解。(《太平广记》) 诗评八则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文献通考》)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然仙诗、鬼诗皆不堪多见,多见则仙亦使人不敬,鬼亦使人不惊。(严 羽) 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太白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岁
李贺诗全集 2 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火孛)(火孛)有烟气,闻行车(口 彗)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 如此。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 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 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时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 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书李贺小传后 陆龟蒙 玉溪生传李贺云:长吉常时旦日出游,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 囊中。暮归,足成其文。余为儿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 阳尉。溧阳昔为平陵,县南五里有投金濑,濑南八里许道东有故平陵,城周千余步,基址陂陀,裁 高三四尺。而草木势甚盛,率多大栎,合数十抱,(艹聚)条蒙翳,如坞如洞。地洼下,积水沮洳,深 处可活鱼鳖辈。大抵幽邃岑寂,气候古澹可喜,除里民樵罩外无入者。东野得之忘归,或比日,或 间日,乘驴领小吏经(暮下土换马)投金渚一往。至,得荫大栎,隐岩(艹条),坐于积水之旁,吟到日 西还,尔后衮衮去,曹务多弛废。今秃躁卞急,不佳东野之为,立白王府,请以假尉代东野,分其 俸以给之。东野竟以穷去。吾闻淫畋渔者,谓之暴天物。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摘刻削,露其情状 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罚耶?长吉夭,东野穷,玉溪生官不挂朝籍而死,正 坐是哉!正坐是哉! 事记二则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氵是)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 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 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课程者。及 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 是儿要 呕出心乃已耳!”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辞尚奇诡,所得皆警迈, 绝去翰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 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新唐书》) 其母夫人郑氏念其子深,及贺卒,夫人哀不自解。一夕,梦贺来,如平生时,白夫人曰:“ 某幸 得为夫人子,而夫人念某且深,故从小奉亲命,能诗书为文章。所以然者,非止求一位而自饰也, 且欲大门族,上报夫人恩。岂期一日死,不得奉晨夕之养,得非天哉!然某虽死,非死也,乃上帝 命。” 夫人讯其事,贺曰:“ 上帝神仙之居也,近者迁都于月圃,构新宫名曰白瑶。以某荣于辞,故 召某与文士数辈共为新宫记;帝又作凝虚殿,使某辈纂乐章。今为神仙中人甚乐,愿夫人无以为念。” 既而告去。夫人寤,甚异其梦,自是哀少解。(《太平广记》) 诗评八则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文献通考》) “ 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然仙诗、鬼诗皆不堪多见,多见则仙亦使人不敬,鬼亦使人不惊。(严 羽) 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太白以意为主,而失于少文;贺以词为主,而失于少理。(《岁
李贺诗全 寒堂诗话》) 李长吉、玉川子诗皆出于《离骚》,未可以立谈判也。(《渔隐丛话》) 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 中唐乐府,人称张、王,视此当有奴郎之隔耳!谭友夏云诗家变化,盛唐已极。后又欲别岀头地, 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毛驰黄《诗辩坻》) 昔人谓诗能穷人,或谓非止穷人,有时而杀人。盖雕琢肝肠,已乖卫生之术;嘲弄万象,亦岂 造物之所乐哉?唐李贺、本朝邢居实之不寿,殆以此也。(周益公《平园续稿》) 李贺《雁门太守行》首句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摭言》谓贺以诗卷谒韩退 之,韩暑卧方倦,欲使阍人辞之。开其诗卷,首乃《雁门太守行》,读而奇之,乃束带出见。宋王介 甫云:此儿误矣!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也?”或问此诗韩、王二公去取不同,谁是?予 曰:宋老头巾不知诗。凡兵围城,必有怪云变气。昔人赋鸿门,有′东龙白日西龙雨’之句,解此 意矣。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蛟在其侧。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杨 慎) 王直方《诗话》云“李贺《高轩过》诗中有:笔补造化天无功’之句,予毎为之击节,此诗 人所以多穷也”。(《渔隐丛话》) 李贺诗全集卷一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江娥:一作湘娥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年少:一作少年。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 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晩 3
李贺诗全集 3 寒堂诗话》) 李长吉、玉川子诗皆出于《离骚》,未可以立谈判也。(《渔隐丛话》) 大历以后,解乐府遗法者,惟李贺一人。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 中唐乐府,人称张、王,视此当有奴郎之隔耳!谭友夏云:“ 诗家变化,盛唐已极。后又欲别出头地, 自不得无东野、长吉一派。” (毛驰黄《诗辩坻》) 昔人谓诗能穷人,或谓非止穷人,有时而杀人。盖雕琢肝肠,已乖卫生之术;嘲弄万象,亦岂 造物之所乐哉?唐李贺、本朝邢居实之不寿,殆以此也。(周益公《平园续稿》) 李贺《雁门太守行》首句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摭言》谓贺以诗卷谒韩退 之,韩暑卧方倦,欲使阍人辞之。开其诗卷,首乃《雁门太守行》,读而奇之,乃束带出见。宋王介 甫云:“ 此儿误矣!方黑云压城时,岂有向日之甲光也?” 或问此诗韩、王二公去取不同,谁是?予 曰:“ 宋老头巾不知诗。凡兵围城,必有怪云变气。昔人赋鸿门,有‘ 东龙白日西龙雨’ 之句,解此 意矣。予在滇,值安凤之变,居围城中,见日晕两重,黑云如蛟在其侧。始信贺之诗善状物也。”(杨 慎) 王直方《诗话》云:“ 李贺《高轩过》诗中有:‘ 笔补造化天无功’ 之句,予每为之击节,此诗 人所以多穷也”。(《渔隐丛话》) 李贺诗全集卷一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江娥:一作湘娥 残丝曲 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 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沈琥珀。 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 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 年少:一作少年。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于梁时,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 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湿萤满梁殿。 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李贺诗全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逆贱 萤:一作蛩。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睩釅今日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日:一作十日。犹:一作独。 竹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汘,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生:一作垂。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李贺诗全集 4 脉脉辞金鱼,羁臣守迍贱。 萤:一作蛩。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示弟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日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一日:一作十日。犹:一作独。 竹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生:一作垂。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七夕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李贺诗全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更:一作又 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 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摔。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归江:一作归家。壮夫:一作丈夫 咏怀二首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著书:一作看书。相宜:一作自宜 追和柳恽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李贺诗全集 5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更:一作又。 过华清宫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送沈亚之歌并序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 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归江:一作归家。壮夫:一作丈夫。 咏怀二首 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 其二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著书:一作看书。相宜:一作自宜。 追和柳恽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