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 行业研究 3、日本宏观经济面的变化 1970年所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是日本宏观经济的重要转折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 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1)宏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 如图所示,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日本宏观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10%,但是从第一 次石油危机开始,日本的实质GDP增长率下降到4%左右的水平。 图8:日本实际GDP增长率(1955-2007年) 16% 14% 12% g 6% 4% 2% 0% 2% 8因运888下KFR时的品6品688 .4% 资料来源:Bloomberg,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2)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主导型”转为“出口主导型” 图9:日本经常项目顺差(1979-1990年) 1,200 亿美元 1000 928 964950 769 800 635 600 560 443 400 315 200 181 200 18 21 0 197980 81 82838485 8687888990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战后日本,进入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高潮。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基础设 施建设滞后,产品供不应求,国内缺乏资金,投资利润率高涨。固定资产投资成为这一 时期,经济增长的主导方式,而出口的主要任务在于获取资金,以便于引进技术和设备。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1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1 3、日本宏观经济面的变化 1970 年所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是日本宏观经济的重要转折点。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方式 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1)宏观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稳定增长” 如图所示,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前,日本宏观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 10%,但是从第一 次石油危机开始,日本的实质 GDP 增长率下降到 4%左右的水平。 图 8:日本实际 GDP 增长率(1955-2007 年) 资料来源:Bloomberg,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2)日本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主导型”转为“出口主导型” 图 9:日本经常项目顺差(1979-1990 年)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战后日本,进入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高潮。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基础设 施建设滞后,产品供不应求,国内缺乏资金,投资利润率高涨。固定资产投资成为这一 时期,经济增长的主导方式,而出口的主要任务在于获取资金,以便于引进技术和设备
招商证券 行业研究 到1970年初,日本的重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基本结束,国内产能过剩,产品供过 于求,国内投资增速放缓,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瓶颈,日本经济开始向外需求 突破。出口的主要任务变为消化国内过剩产生,维持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投 资主导型”转变为“出口主导型”。 日本的出口额在1979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1986年突破2000亿美元。而经常项 目顺差的增长更为惊人:1979年和1980年,经常项目顺差仅分别为18亿美元和21 亿美元,但是1981年暴涨了近10倍,达到200亿美元,此后逐年上升至1986年的 928亿美元。 图10:日本历年出口额(亿美元) 3,000 亿美元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19798081828384858687888990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1983年2月,在出口的推动下,日本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即里根景气 (3)日元的国际化 日元国际化进程起步于1970年代初,1985年《广场协议》后基本实现。 日元国际化包括日元汇率改草和外汇管制改革。前者的最终目标是汇率自由化,后者的 最终目标是外汇进出自由化。如下图所示: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2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2 到 1970 年初,日本的重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基本结束,国内产能过剩,产品供过 于求,国内投资增速放缓,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瓶颈,日本经济开始向外需求 突破。出口的主要任务变为消化国内过剩产生,维持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投 资主导型”转变为“出口主导型”。 日本的出口额在 1979 年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1986 年突破 2000 亿美元。而经常项 目顺差的增长更为惊人:1979 年和 1980 年,经常项目顺差仅分别为 18 亿美元和 21 亿美元,但是 1981 年暴涨了近 10 倍,达到 200 亿美元,此后逐年上升至 1986 年的 928 亿美元。 图 10:日本历年出口额(亿美元)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1983 年 2 月,在出口的推动下,日本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景气周期,即里根景气。 (3)日元的国际化 日元国际化进程起步于 1970 年代初,1985 年《广场协议》后基本实现。 日元国际化包括日元汇率改革和外汇管制改革。前者的最终目标是汇率自由化,后者的 最终目标是外汇进出自由化。如下图所示:
招商证券 行业研究 图11:日元国际化进程简图 400 1973年浮 1983年取消 1985年 350 动汇率制 外汇实需原则 广场协议 300 250 200 1971年布雷顿 150 森林体系开始解 1980年修 100 体,日元升值 订《外汇与 50 外贸管制》 1987年 一◆一日元对美元汇率 卢浮宫协 0 69 71 73 75777981838587899193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在日元汇率放苹方面: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解体,美元贬值,日元一次性升 值1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日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当然其实质 是在政府控制下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元对美元基准汇率并未发生变化)。1985年9 月《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汇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在外汇管制改苹方面:1980年代基本完成外汇进出自由化。日本首先于1980年修改 《外汇和外贸管制法》允许外国人购买日本股票,同时外汇交易由“原则禁止”变为“原 则自由(按实际需求来定)”,随后于1984年进一步取消了“外汇实需原则”。 4、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融资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和业务管制自由化。日本 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于1979年起步,1985年日本政府发布《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 际化的现状及展望》后,金融自由化进程全面加速。 >融资自由化:以1979年颁布无担保国内公司债及可转债的使用标准,并允许美国 的希尔斯·罗巴克发行了日元本位制无担保公司债,允许松下电器产业发行完全无 担保可转换公司债,为起点,日本开始了融资自由化进程。附带新股承销权的公司 债(1981年),欧元债券(1983年),完全无担保普通公司债(1985年)等先后 被引入资本市场,至1985年,日本融资自由化的法律框架基本搭建完成,此后日 本政府进一步放宽了对上述融资方式融资额度,利率和发债标准。 >利率自由化:以1979年导入可转让存款为标志,日本开始了利率自由化进程,1984 年启动定期存款的利率自由化进程,1985年市场利率联动型存款和自由利率的大 宗存款先后获准发行,1986年起,日本政府进一步发松了对上述存款的最低存入 额度和存款期限的限制。至1990年代初基本完成利率自由化。 >业务管制自由化:业务管制自由化进程于1983年起步。1983年银行获准销售公 共债和银行公债,并于1987年和1988年先后展开股票期货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 金融机构开设分店的规定也于1983年大为放宽。1999年10月,银行、金融信托、 证券公司之间的相互渗入完全自由化。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3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 Page 13 图 11:日元国际化进程简图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在日元汇率改革方面: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解体,美元贬值,日元一次性升 值 14.4%。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日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当然其实质 是在政府控制下的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日元对美元基准汇率并未发生变化)。1985 年 9 月《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汇率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在外汇管制改革方面:1980 年代基本完成外汇进出自由化。日本首先于 1980 年修改 《外汇和外贸管制法》允许外国人购买日本股票,同时外汇交易由“原则禁止”变为“原 则自由(按实际需求来定)”,随后于 1984 年进一步取消了“外汇实需原则”。 4、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融资自由化,利率自由化和业务管制自由化。日本 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于 1979 年起步,1985 年日本政府发布《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 际化的现状及展望》后,金融自由化进程全面加速。 ¾ 融资自由化:以 1979 年颁布无担保国内公司债及可转债的使用标准,并允许美国 的希尔斯·罗巴克发行了日元本位制无担保公司债,允许松下电器产业发行完全无 担保可转换公司债,为起点,日本开始了融资自由化进程。附带新股承销权的公司 债(1981 年),欧元债券(1983 年),完全无担保普通公司债(1985 年)等先后 被引入资本市场,至 1985 年,日本融资自由化的法律框架基本搭建完成,此后日 本政府进一步放宽了对上述融资方式融资额度,利率和发债标准。 ¾ 利率自由化:以 1979 年导入可转让存款为标志,日本开始了利率自由化进程。1984 年启动定期存款的利率自由化进程,1985 年市场利率联动型存款和自由利率的大 宗存款先后获准发行,1986 年起,日本政府进一步发松了对上述存款的最低存入 额度和存款期限的限制。至 1990 年代初基本完成利率自由化。 ¾ 业务管制自由化:业务管制自由化进程于 1983 年起步。1983 年银行获准销售公 共债和银行公债,并于 1987 年和 1988 年先后展开股票期货交易和股指期货交易; 金融机构开设分店的规定也于 1983 年大为放宽。1999 年 10 月,银行、金融信托、 证券公司之间的相互渗入完全自由化。 1971 年布雷顿 森林体系开始解 体,日元升值 1973 年浮 动汇率制 1980 年修 订《外汇与 外贸管制》 1983 年取消 外汇实需原则 1985 年 广场协议 1987 年 卢浮宫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