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議的刀量 武装自已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htt://www.chgwy.cn//index.htm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选举工作,但像这次如此强调换 届工作的纪律,却是历史上少有的。这是因为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后全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把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关 系领导班子在公众中的形象,关系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如果跑官卖官不禁,拉票贿选成风,将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 应该认识到,中央如此强调换届纪律,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总体上看,在时下领导班子换届中,绝大多数领 导干部能够坚持党性原则、顾全大局、遵守纪律,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和个人的进退留转,正确对待换届选举结果。但是, 也有少数干部忘记了共产党人的立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个人的职务升迁,请客送礼,拉帮结伙, 甚至采取贿赂手段拉选票,严重干扰了推荐人、选举人意志的正常表达,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践踏了社会主义民 主的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 可以看出,这“十个严禁”指向非常明确,几乎囊括了历次换届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现象。在换届前,有针对性 地发布“禁令”,把话说在前面,把规矩定在前面,可谓是未雨绸缪之举。只有这样,换届工作才能有章可循,顺利进 当然,要打造一个让广大干部在换届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领导干部要做好表 率作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规定,真正明白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模范执行党的纪律,严格贯彻干部选拔任 用条例,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各级组织也要切实负起责任来,“禁令”一旦定出来,就要坚决、严格执行, 做到“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各地在执行中央规定时,不妨再规定得更详细、具体一些,比如 什么叫“跑官要官”、什么叫“拉票贿选”,查出来“跑官要官 票贿选”应如何处理等等,还需要做进 步的规范 做好这次换届工 为重要的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各个层次、各个领 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是中国历朝历代惨痛经验的总结。在封建社会中,权力被少数 人所垄断,要想在用人上不腐败也是不可能的。而今,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党的一切工作都 是为人民谋幸福,用人腐败与共产党的宗旨水火不容 从根本上说,要使这次换届真正做到树正气刹歪风,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社会对选人 用人的公信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广大党员和人民 群众,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常态化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 che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QQ 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选举工作,但像这次如此强调换 届工作的纪律,却是历史上少有的。这是因为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后全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把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做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关 系领导班子在公众中的形象,关系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如果跑官卖官不禁,拉票贿选成风,将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 的形象。 应该认识到,中央如此强调换届纪律,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总体上看,在时下领导班子换届中,绝大多数领 导干部能够坚持党性原则、顾全大局、遵守纪律,正确对待组织安排和个人的进退留转,正确对待换届选举结果。但是, 也有少数干部忘记了共产党人的立场,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了个人的职务升迁,请客送礼,拉帮结伙, 甚至采取贿赂手段拉选票,严重干扰了推荐人、选举人意志的正常表达,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践踏了社会主义民 主的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 可以看出,这“十个严禁”指向非常明确,几乎囊括了历次换届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现象。在换届前,有针对性 地发布“禁令”,把话说在前面,把规矩定在前面,可谓是未雨绸缪之举。只有这样,换届工作才能有章可循,顺利进 行。 当然,要打造一个让广大干部在换届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领导干部要做好表 率作用,认真学习中央有关规定,真正明白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模范执行党的纪律,严格贯彻干部选拔任 用条例,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各级组织也要切实负起责任来,“禁令”一旦定出来,就要坚决、严格执行, 做到“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不能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各地在执行中央规定时,不妨再规定得更详细、具体一些,比如 说,什么叫“跑官要官”、什么叫“拉票贿选”,查出来“跑官要官”、“拉票贿选”应如何处理等等,还需要做进一 步的规范。 做好这次换届工作,最为重要的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各个层次、各个领 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是中国历朝历代惨痛经验的总结。在封建社会中,权力被少数 人所垄断,要想在用人上不腐败也是不可能的。而今,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党的一切工作都 是为人民谋幸福,用人腐败与共产党的宗旨水火不容。 从根本上说,要使这次换届真正做到树正气刹歪风,提高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社会对选人 用人的公信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交给广大党员和人民 群众,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的常态化。 让困难群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用知議的刀量 武装自已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htt://www.chgwy.cn//index.htm 编前话: 困难群体,是社会进步中最不应该被遗忘的一个群体:如何帮助困难群体,也最能体现出一个政府的理念和作为。按照 “共建共享”的和谐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完善措施,使困难群众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成为过去 年中国社会变迁中最亮眼的部分,也成为2008年中国百姓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分赴辽 宁、陕西、安徽等地,走访城乡困难群众和政府主管部门,与他们一道盘点一年来沉甸甸的民生成果,分享他们生活中 惊喜变化,共同期盼美好的未来! “困难多,温暖更多” 走进困难家庭看变化 岁末年初,记者走进辽宁、陕西、安徽等地的部分困难群众家庭,探访他们的生活状况。与绝大多数中国人相比,这些 困难群众命运中承受着太多的艰辛、苦涩与不幸,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得到了政府更多的关怀与帮助,生活中充满 温暖、感激和希望。“困难多,温暖更多”,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最大感受 退休老人胡梦芬:连涨工资解了后顾之忧 己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74岁老人胡梦芬的家。当听到记者询问2007年生活过得怎么样时,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她不停地笑着念叨:“退休金一直往上涨,眼睛手术今年也都做完了,心情特别好!” “我人老了,可是心里一点儿都不糊涂,我天天看新闻。这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一直在搞民生工程,老百姓得到的 实惠越来越多。特别是连续3年增加退休工资,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胡梦芬高兴地说。2007年,她的退休金达到 每月800多元的“历史最高值”,因为年龄超过70岁还能再增加50元,这是老人做梦也没想到的 据了解,从2005年起,安徽省已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138万企退人员人均增资260元。安徽省还决 定,从2008年到2010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工资也将做适时调整,保证退休人员能够和社会各界群 众一起共享发展的成果 五保户羿亚萍:“咱农民也能看病报销了” “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新合疗让咱农民也能看病报销了,特别是对我们低保户还有特殊优惠政策。”2007年岁末,辽宁 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乡50岁的农民羿亚萍对记者动情地说。 羿亚萍丈夫早年去世,自己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由于她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家里非常贫困,只能靠低保金生活。2002年 当地民政部门救助1万元,帮助她把全村最破的三间小房拆掉,建起了70平方米的新平房 走进屋里,只见炕上堆着不少药盒。羿亚萍告诉记者,过去是治了病就没钱吃饭,病呢,一直拖着。现在好了,除了按 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报销40%~50%之外,剩下的还可以再按低保特困人 助办法报销70%~80%。她高兴地说: “现在看病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了,我的病好多了 据了解,辽宁省是全国第三个实现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省份,有1100万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合疗。2007年,辽宁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 che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QQ 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编前话: 困难群体,是社会进步中最不应该被遗忘的一个群体;如何帮助困难群体,也最能体现出一个政府的理念和作为。按照 “共建共享”的和谐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完善措施,使困难群众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成为过去 一年中国社会变迁中最亮眼的部分,也成为 2008 年中国百姓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值此春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分赴辽 宁、陕西、安徽等地,走访城乡困难群众和政府主管部门,与他们一道盘点一年来沉甸甸的民生成果,分享他们生活中 的惊喜变化,共同期盼美好的未来! “困难多,温暖更多” ———走进困难家庭看变化 岁末年初,记者走进辽宁、陕西、安徽等地的部分困难群众家庭,探访他们的生活状况。与绝大多数中国人相比,这些 困难群众命运中承受着太多的艰辛、苦涩与不幸,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得到了政府更多的关怀与帮助,生活中充满 了温暖、感激和希望。“困难多,温暖更多”,这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最大感受。 退休老人胡梦芬:连涨工资解了后顾之忧 记者来到安徽省合肥市 74 岁老人胡梦芬的家。当听到记者询问 2007 年生活过得怎么样时,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 她不停地笑着念叨:“退休金一直往上涨,眼睛手术今年也都做完了,心情特别好!” “我人老了,可是心里一点儿都不糊涂,我天天看新闻。这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一直在搞民生工程,老百姓得到的 实惠越来越多。特别是连续 3 年增加退休工资,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胡梦芬高兴地说。2007 年,她的退休金达到 了每月 800 多元的“历史最高值”,因为年龄超过 70 岁还能再增加 50 元,这是老人做梦也没想到的。 据了解,从 2005 年起,安徽省已连续 3 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138 万企退人员人均增资 260 元。安徽省还决 定,从 2008 年到 2010 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最低工资也将做适时调整,保证退休人员能够和社会各界群 众一起共享发展的成果。 五保户羿亚萍:“咱农民也能看病报销了” “还是国家政策好啊,新合疗让咱农民也能看病报销了,特别是对我们低保户还有特殊优惠政策。”2007 年岁末,辽宁 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永乐乡 50 岁的农民羿亚萍对记者动情地说。 羿亚萍丈夫早年去世,自己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由于她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家里非常贫困,只能靠低保金生活。2002 年, 当地民政部门救助 1 万元,帮助她把全村最破的三间小房拆掉,建起了 70 平方米的新平房。 走进屋里,只见炕上堆着不少药盒。羿亚萍告诉记者,过去是治了病就没钱吃饭,病呢,一直拖着。现在好了,除了按 参加合作医疗的比例报销 40%~50%之外,剩下的还可以再按低保特困人员医疗救助办法报销 70%~80%。她高兴地说: “现在看病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了,我的病好多了。” 据了解,辽宁省是全国第三个实现全省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省份,有 1100 万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合疗。2007 年,辽宁
用知議的刀量 武装自已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htt://www.chgwy.cn//index.htm 省出资1200多万元,帮助80多万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合疗,此外,还筹集医疗救助金2800万元,救助农村低保户3.8 万人次。 下岗女工王秀艳:消除“零就业家庭”最受益 在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社区,记者走进社区居民王秀艳的家,说是家,其实不过是在小区空地上盖起的一个自行车棚, 里面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下岗女工王秀艳今年51岁,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丈夫老夏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双目 几近失明。前几年夫妻先后下岗,生活陷入困境,夫妻俩一度动过自杀的念头。 204年,在社区书记胡玉荣的奔走下,政府出资在小区建起了自行车棚,专门解决王秀艳一家的生活困难问题。王秀艳 夫妻为小区居民看管自行车,每月收入有600元。有了生活能力,夫妻俩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了起来。王秀艳说,过去 老夏有病,吃得也不行,人瘦得都脱相了,现在胖多了。讲到动情处,王秀艳流下了眼泪,她说:“社区胡书记为我家 的事儿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我家里。” 据了解,2001年~2003年,辽宁省共有178.9万国企职工离开原企业,从下岗向失业“并轨”,辽宁省成为全国下岗 失业职工最多的省份。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2007年10月底,这3年形成的“并轨”失业人员已全部实现再就业。这 个省还连续数年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 特困户刘春荣:享受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 北方冬日下午3点多钟天已经黑了。走进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街道阜新三街刘春荣家,屋子里还黑着灯。53岁的刘春荣 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出入只能靠轮椅,从2001年开始享受城市低保 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刘春荣却非常乐观,采访中她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她说:“一句话,要是没有党和国家现在的好 政策,我们这样的家庭就真活不了。”她说,政府对我们很关心,取暖费全免,家里像样的物品,包括电视、家具,还 有我的轮椅,样样都是政府捐助的。现在每月还有50元钱的肉价补贴,吃饭没有问题,过年过节都有人送米送面。我 丈夫有劳动能力,社区给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元工资,我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我还 享受惠民医保政策,每年交100多元钱,看病有了保障。孩子上学也没问题,学校免除全部费用,街道办副书记杨艳丽 还个人帮扶我孩子,经常给零花钱 据了解,辽宁省2007年共筹集资金17亿元,逐步构建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医疗等专项教助为补充 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2007年,约有140万城市低保人群成为受益对象,占城镇非农人口的7%:共有86万人被纳入农 村低保体系,人均年低保标准由2006年的853元提高到2007年的1150元,增幅高达35% 农民工上官志伟:免费培训实惠多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含元殿村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就是农民工上官志伟在西安的家。“住的还是老样子,农民工就这 条件,不过去年我还是有喜事。”上官志伟说。上官志伟来自陕西省乾县,在西安打工做临时工已有3年。上官志伟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 che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QQ 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省出资 1200 多万元,帮助 80 多万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合疗,此外,还筹集医疗救助金 2800 万元,救助农村低保户 3.8 万人次。 下岗女工王秀艳:消除“零就业家庭”最受益 在沈阳市铁西区沈辽东路社区,记者走进社区居民王秀艳的家,说是家,其实不过是在小区空地上盖起的一个自行车棚, 里面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下岗女工王秀艳今年 51 岁,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丈夫老夏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双目 几近失明。前几年夫妻先后下岗,生活陷入困境,夫妻俩一度动过自杀的念头。 2004 年,在社区书记胡玉荣的奔走下,政府出资在小区建起了自行车棚,专门解决王秀艳一家的生活困难问题。王秀艳 夫妻为小区居民看管自行车,每月收入有 600 元。有了生活能力,夫妻俩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了起来。王秀艳说,过去 老夏有病,吃得也不行,人瘦得都脱相了,现在胖多了。讲到动情处,王秀艳流下了眼泪,她说:“社区胡书记为我家 的事儿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我家里。” 据了解,2001 年~2003 年,辽宁省共有 178.9 万国企职工离开原企业,从下岗向失业“并轨”,辽宁省成为全国下岗 失业职工最多的省份。经过几年的努力,截至 2007 年 10 月底,这 3 年形成的“并轨”失业人员已全部实现再就业。这 个省还连续数年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 特困户刘春荣:享受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 北方冬日下午 3 点多钟天已经黑了。走进沈阳市和平区北市场街道阜新三街刘春荣家,屋子里还黑着灯。53 岁的刘春荣 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出入只能靠轮椅,从 2001 年开始享受城市低保。 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刘春荣却非常乐观,采访中她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她说:“一句话,要是没有党和国家现在的好 政策,我们这样的家庭就真活不了。”她说,政府对我们很关心,取暖费全免,家里像样的物品,包括电视、家具,还 有我的轮椅,样样都是政府捐助的。现在每月还有 50 元钱的肉价补贴,吃饭没有问题,过年过节都有人送米送面。我 丈夫有劳动能力,社区给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 500 元工资,我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 500 元。我还 享受惠民医保政策,每年交 100 多元钱,看病有了保障。孩子上学也没问题,学校免除全部费用,街道办副书记杨艳丽 还个人帮扶我孩子,经常给零花钱。 据了解,辽宁省 2007 年共筹集资金 17 亿元,逐步构建起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医疗等专项救助为补充 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2007 年,约有 140 万城市低保人群成为受益对象,占城镇非农人口的 7%;共有 86 万人被纳入农 村低保体系,人均年低保标准由 2006 年的 853 元提高到 2007 年的 1150 元,增幅高达 35%。 农民工上官志伟:免费培训实惠多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含元殿村一间 10 平方米的房子,就是农民工上官志伟在西安的家。“住的还是老样子,农民工就这 条件,不过去年我还是有喜事。”上官志伟说。上官志伟来自陕西省乾县,在西安打工做临时工已有3年。上官志伟告
用知議的刀量 武装自已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htt://www.chgwy.cn//index.htm 诉记者:“我做的是电工。原来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没有电工操作证,工作难找,报酬也低。去年8月份,我参加了 新城区职介中心免费举办的电工培训班,培训了20天,拿到了电工操作证,总算把问题解决了。现在虽然干的也是临 时工,但每个月收入能有2000元左右。”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从》007年初开始,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排全市14家公共职介机构,为进城 农民工提供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仅去年一年,该市新城区就对4000多名农民工进行了电工、 钣金工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从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难度大,力度更大” 一新思路催生新举措 本刊记者 2007年末,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市困难群众时,深情地指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政府的 责任”,“你们生活踏实,我们心里就踏实。踏实就是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温家宝总理的话,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片拳拳之心。党的十 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 各地不断创新制度、加大投入、更新机制,逐一破解“民生难题”。 学有所教:让穷孩子也能读书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随着免费、助困等一系列政策的实 施,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沉重的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 济南市历城区农民周学田的儿子2006年考上一所职业学校,一年学费4000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 沉重的负担,孩子一度面临失学。在国家的资助下,现在周学田儿子每年能有1500元的生活补助,国家资助两年,第 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笔助学金帮了我们大忙,孩子上学有了基本生活保障,我们的经济负担大大减 轻。”他说 据了解,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国约1600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约400万 名高校学生获得资助。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更令困难群体高兴的是,义务教育离实现全部免费的那一天已越来越近。2007年春季开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全部免除,惠及40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近1.5亿名中小学生。秋季开学时,北京、山东等地又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农民工子女不用再额外支出大笔的借读费。 财政部估算,2007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达1068亿元,同比增长76%。有关部门还决定,从2007年起3年内,全国财政 将新増经费470亿元左右,用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 che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QQ 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诉记者:“我做的是电工。原来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没有电工操作证,工作难找,报酬也低。去年 8 月份,我参加了 新城区职介中心免费举办的电工培训班,培训了 20 天,拿到了电工操作证,总算把问题解决了。现在虽然干的也是临 时工,但每个月收入能有 2000 元左右。” 据了解,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从 2007 年初开始,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排全市 14 家公共职介机构,为进城 农民工提供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仅去年一年,该市新城区就对 4000 多名农民工进行了电工、 钣金工等十几个专业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从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难度大,力度更大” ———新思路催生新举措 本刊记者 2007 年末,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市困难群众时,深情地指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解决群众的困难是政府的 责任”,“你们生活踏实,我们心里就踏实。踏实就是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 温家宝总理的话,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努力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一片拳拳之心。党的十 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 各地不断创新制度、加大投入、更新机制,逐一破解“民生难题”。 学有所教:让穷孩子也能读书 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随着免费、助困等一系列政策的实 施,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沉重的问题正得到逐步解决。 济南市历城区农民周学田的儿子 2006 年考上一所职业学校,一年学费 4000 多元,这对于普通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很 沉重的负担,孩子一度面临失学。在国家的资助下,现在周学田儿子每年能有 1500 元的生活补助,国家资助两年,第 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这笔助学金帮了我们大忙,孩子上学有了基本生活保障,我们的经济负担大大减 轻。”他说。 据了解,2007 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国约 1600 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约 400 万 名高校学生获得资助。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开始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更令困难群体高兴的是,义务教育离实现全部免费的那一天已越来越近。2007 年春季开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 全部免除,惠及 40 多万所农村中小学校,近 1.5 亿名中小学生。秋季开学时,北京、山东等地又率先免除了城市义务 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农民工子女不用再额外支出大笔的借读费。 财政部估算,2007 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达 1068 亿元,同比增长 76%。有关部门还决定,从 2007 年起 3 年内,全国财政 将新增经费 470 亿元左右,用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
用知議的刀量 武装自已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htt://www.chgwy.cn//index.htm 劳有所得:“充分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既是改善民生、解决困难群体生活的根本之计,也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完 善政府职能的“重头戏”。2007年,全国各地政府不断创新办法,通过税费减免、购买“两险”、财政补贴、小额贷款、 扶持创业、子女免费教育等各种政策,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给困难群众带来了无限希望 完善“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障制度,是安徽省合肥市探索出的一种有效办法。当地结合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改革以及 土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开发出物业管理、卫生保洁、治安、环境保护等新的就业岗位,提供给“零就业家庭”。为了不 让这一就业保障措施流于形式,合肥市还规定,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全部为聘用人员上工伤保险,所需费用由市 财政全额补贴。目前,全市通过公益型岗位实现就业的达到721人。 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劳务派遣”的形式,进行“托底安置”,是合肥市采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这些企业性质的街道 劳务公司,实行“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的模式,“4050”人员加入公司后,不管被派遣到哪个单位,始终是街道劳 务公司的员工,公司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5项社会保险,并确保其每月 工资水平不得低于582元。目前,合肥市街道劳务公司已吸纳就业帮扶对象1.7万多人 此外,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实现就业”,合肥市政府还提供包括场地、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在内的各种优惠 政策,建立起了百帮创业服务中心。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卢磊告诉记者:“截至2007年底,合肥市已 经有102个社区被认定为‘充分就业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3。” 病有所医:医疗保障不断提速扩容 患有先天或后天疾病,是城乡困难群体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让这些困难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敢去看病,去 年以来,我国各地在建立医疗保障章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 “能报销医药费了!”2007年,这个消息对于已经20多年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辽宁困难企业职工来说,是一个天大喜 讯。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闫彦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辽宁省连续2年把解决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 加医疗保险问题纳入“十大民生工程”来抓。到2007年底全省已筹措12亿多元,为80万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 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其中省财政拿出近2亿元。接着,又为50多万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中的24万人解决了参保问 目前,辽宁省正向新的目标迈进,就是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2007年,该省成为全国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最多的省份。去 年10月以沈阳、大连等地为试点,辽宁省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该省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90%以上的城镇 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体系。 在西北的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也因新合疗的全覆盖而得到了初步解决。在陕西关中地区西部的凤翔县 户每人每年只需缴纳10元钱,就能得到各级财政頓0元的补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 现在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缴纳得少报销得多,像城里人一样有了医疗保障。”凤翔县城关镇周家门前村党支 部书记李国哲算了一笔账,2007年全村有1410人“参合”,共缴纳1.41万元,全年共有48人次享受补助政策,报销 医疗费5.73万元。也就是说,通过“参合”减少了群众4万多元的医疗负担。据了解,2007年上半年,陕西省已实现 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近2400万人,“参合”率近90%,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十对个别农户大病致贫的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大病救助制度”的探索。陕北革命老区志丹县每年拿出20万元,对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p://ww. che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QQ 647上班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6:00
腾达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 http://www.chgwy.cn/index.htm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ttp://www.chgwy.cn/index.htm 本站本站客服:QQ1:504898449 QQ2:674145647 上班时间:上午 8:00-12:00 下午 1:30-6:00 劳有所得:“充分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既是改善民生、解决困难群体生活的根本之计,也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完 善政府职能的“重头戏”。2007 年,全国各地政府不断创新办法,通过税费减免、购买“两险”、财政补贴、小额贷款、 扶持创业、子女免费教育等各种政策,努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给困难群众带来了无限希望。 完善“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障制度,是安徽省合肥市探索出的一种有效办法。当地结合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改革以及 社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开发出物业管理、卫生保洁、治安、环境保护等新的就业岗位,提供给“零就业家庭”。为了不 让这一就业保障措施流于形式,合肥市还规定,公益性岗位的用人单位必须全部为聘用人员上工伤保险,所需费用由市 财政全额补贴。目前,全市通过公益型岗位实现就业的达到 721 人。 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劳务派遣”的形式,进行“托底安置”,是合肥市采取的另一项改革措施。这些企业性质的街道 劳务公司,实行“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的模式,“4050”人员加入公司后,不管被派遣到哪个单位,始终是街道劳 务公司的员工,公司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等 5 项社会保险,并确保其每月 工资水平不得低于 582 元。目前,合肥市街道劳务公司已吸纳就业帮扶对象 1.7 万多人。 此外,为了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以创业实现就业”,合肥市政府还提供包括场地、小额贷款、创业培训在内的各种优惠 政策,建立起了百帮创业服务中心。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处处长卢磊告诉记者:“截至 2007 年底,合肥市已 经有 102 个社区被认定为‘充分就业社区’,占全市社区总数的 1/3。” 病有所医:医疗保障不断提速扩容 患有先天或后天疾病,是城乡困难群体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让这些困难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敢去看病,去 年以来,我国各地在建立医疗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 “能报销医药费了!”2007 年,这个消息对于已经 20 多年没有报销过医药费的辽宁困难企业职工来说,是一个天大喜 讯。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疗保险处处长闫彦介绍说,从 2006 年开始辽宁省连续 2 年把解决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 加医疗保险问题纳入“十大民生工程”来抓。到 2007 年底全省已筹措 12 亿多元,为 80 万国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 解决了医疗保险问题,其中省财政拿出近 2 亿元。接着,又为 50 多万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中的 24 万人解决了参保问 题。 目前,辽宁省正向新的目标迈进,就是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2007 年,该省成为全国参加医疗保险人数最多的省份。去 年 10 月以沈阳、大连等地为试点,辽宁省开始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该省计划用 3 年左右的时间,将 90%以上的城镇 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体系。 而在西北的广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也因新合疗的全覆盖而得到了初步解决。在陕西关中地区西部的凤翔县, 农户每人每年只需缴纳 10 元钱,就能得到各级财政 40 元的补助,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 “现在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缴纳得少报销得多,像城里人一样有了医疗保障。”凤翔县城关镇周家门前村党支 部书记李国哲算了一笔账,2007 年全村有 1410 人“参合”,共缴纳 1.41 万元,全年共有 48 人次享受补助政策,报销 医疗费 5.73 万元。也就是说,通过“参合”减少了群众 4 万多元的医疗负担。据了解,2007 年上半年,陕西省已实现 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全省“参合”农民近 2400 万人,“参合”率近 90%,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针对个别农户大病致贫的问题,一些地方进行了“大病救助制度”的探索。陕北革命老区志丹县每年拿出 20 万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