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导学案(定稿)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2、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分析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主要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2、分析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氵 【学习方法】探究+讨论 【学习过程 基础积累 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飨( )士卒美姬 )卮( )酒郤( 鲰( )生 玉玦( 跽( 戮( )力 参乘 )() 刀俎( )樊哙( 、研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籍何以至此 (2)得复见将军于此( (3)亚父者,范增也 (4)若属皆且为所虏 (5)大王来何操 (6)我持白璧一双( (7)沛公安在 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 (2)此其志不在小
1 《鸿门宴》导学案(定稿) 【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2、学习作者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分析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主要的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2、分析项羽、刘邦、张良、范增、樊哙等人物形象。 3、学习作者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 探究+讨论 【学习过程】 基础积累 一、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飨( )士卒 美姬( ) 卮( )酒 郤( ) 鲰( )生 玉玦( ) 目眦( ) 跽( ) 戮( )力 参乘( )( ) 刀俎( ) 啖( ) 樊哙( ) 二、研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找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3、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籍何以至此 ( ) (2)得复见将军于此 ( ) (3)亚父者,范增也 ( ) (4)若属皆且为所虏 ( ) (5)大王来何操 ( ) (6)我持白璧一双 ( ) (7)沛公安在 ( ) 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沛公军霸上 (2)此其志不在小
(3)素善留侯张良 (4)项伯杀人,臣活之 (5)吾得兄事之 (6)籍吏民,封府库 (7)常以身翼蔽沛公 5、一词多义 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杀人如不能举 谢:(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 (3)乃令张良留谢 (4)张良入谢 辞:(1)大礼不辞小让 (2)卮酒安足辞 (3)我为鱼肉,何辞为 因:(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拔剑切而啖之 3)劳苦而功高如此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文本研读 1、课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2、试从文中找一个人物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 2
2 (3)素善留侯张良 (4)项伯杀人,臣活之 (5)吾得兄事之 (6)籍吏民,封府库 (7)常以身翼蔽沛公 5、一词多义 举:(1)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杀人如不能举 谢:(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 (3)乃令张良留谢 (4)张良入谢 辞:(1)大礼不辞小让 (2)卮酒安足辞 (3)我为鱼肉,何辞为 因:(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 (4)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而:(1)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拔剑切而啖之 (3)劳苦而功高如此 (4)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三、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文本研读 1、课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给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2、试从文中找一个人物来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
3、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知识方法梳理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动词“为”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籍何以至此?)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何厌之有?) 【素材开发】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却败在了“无赖”刘三的手下,鸿门宴不能不说是一个转折点。鸿 门宴上项羽不听亚父之言,不从亚父之计,刚愎自用,意气用事,放虎归山,导致楚的大好局势葬 送:而刘邦却能听从张良的计策,尊重项伯的安排,甚至还采纳樊哙的建议,依靠众人的力量成 功脱身,这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角度点拨大行不顾细谨武断与果断义气误国英雄与成败性格和命运 精彩应用 ·思辨议论型——(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析,深刻有力!) 谈意气 在棋盘上拼杀,楚河汉界分明,我会自然地想起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鸿门宴上的仁慈,乌江 岸边的自刎,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个小人,很少有人听一听“大风 起兮云飞扬”的高唱便会热血沸腾。可历史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是他的大汉 朝,让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是他的大汉王朝,让卫青挥动旌旗,舞起了大漠的飞沙。他们 都是英雄,皆有“意气”,但“意气”二字所取的义项并不相同:楚王是意气用事,汉王则是意 气风发 ·深刻议论型——(提示:议论,唯有深刻才能振聋发聩,动人心魄!) 性格铸成败 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何为性格?它是指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特有的人生态度和 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刘邦、项羽的两种不同性格,决定了成功和失败的两种不同命运。当“粉身碎 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由于铁骨铮铮,性格秉直而落了个冤死的结局时,又有多 少人丧失人格,曲意逢迎而得以飞黄腾达。历史给了“性格决定命运”以最好的诠释。命运是人类 社会终极关注的问题。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改造我们的性格就是改造命运。人类的历史 和社会发展都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抒情议论型——(提示:议论的同时会抒情,就能增加感染读者的力度!) 失败的英雄
3 3、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知识方法梳理 一、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 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动词“为”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籍何以至此?)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 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何厌之有?) 【素材开发】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却败在了“无赖” 刘三的手下,鸿门宴不能不说是一个转折点。鸿 门宴上项羽不听亚父之言,不从亚父之计,刚愎 自用,意气用事,放虎归山,导致楚的大好局势 葬 送;而刘邦却能听从张良的计策,尊重项伯的 安排,甚至还采纳樊哙的建议,依靠众人的力量 成 功脱身,这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角度点拨 大行不顾细谨 武断与果断 义气误国 英雄与成败 性格和命运 精彩应用 ●思辨议论型—— (提示:辩证地议论分析,条清理析,深刻有力!) 谈意气 在棋盘上拼杀,楚河汉界分明,我会自然地 想起楚王项羽与汉王刘邦。鸿门宴上的仁慈,乌 江 岸边的自刎,让更多的人倒向项羽;鸿门宴上 的刘邦,似乎只是个小人,很少有人听一听“大 风 起兮云飞扬”的高唱便会热血沸腾。可历史证 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大业。是他的大汉 王 朝,让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是他的大汉 王朝,让卫青挥动旌旗,舞起了大漠的飞沙。他 们 都是英雄,皆有“意气”,但“意气”二字所 取的义项并不相同:楚王是意气用事,汉王则是 意 气风发。 ●深刻议论型—— (提示:议论,唯有深刻才能振聋发聩,动人心魄!) 性格铸成败 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何为性格?它是 指在一定遗传基础上形成的人们特有的人生态度和 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刘邦、项羽的两种不同性格, 决定了成功和失败的两种不同命运。当“粉身碎 骨 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由于铁骨铮铮, 性格秉直而落了个冤死的结局时,又有多 少人丧失 人格,曲意逢迎而得以飞黄腾达。历史给了“性格 决定命运”以最好的诠释。命运是人类 社会终极关 注的问题。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改造我们 的性格就是改造命运。人类的历史 和社会发展都告 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 ●抒情议论型—— (提示:议论的同时会抒情,就能增加感染读者的力度!) 失败的英雄
出“垓下之围”以凄怆而悲壮的笔调,叙述项羽的英雄末路:他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率 领壮士突围,他大呼一声,尾随的汉将惊慌失措回奔数里:他凄然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一人生 还,断然驻足乌江岸边,以悲壮的笑容迎接死神;他与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 杀数百人,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细腻忧伤的宋代女诗人李清照,在读了《项羽本纪》后 曾颇有须眉气概地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这位失败的 英雄推崇备至。 ·精彩议论型——(提示: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形象地议论可使文章奕奕生彩!) 虚掩的鸿门 “鸿门虚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宴会在里面举行。智慧半开闭,糅合成战车的轮辙碾碎 西楚霸王高傲而又天真的梦。酒香,熏散项庄剑尖一束疲软的硬伤。宴席上,四十万侍应,笑声 中各藏着一把警觉的刀,只为一位客人斟酒,宾主双方的心思惊心动魄地浮沉 倘若当初项羽杀死刘邦,今朝江山又该是谁的天下?我轻叩历史的门,如月的薄纱笼在上面 【拓展阅读】 刘邦在灭项羽厚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志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据此,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易中天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 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 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 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 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 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 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 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 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 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 羽,也字子羽。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 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 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顶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 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 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的个人魅力是没的说。所以在灭 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 四个字:好酒及色一—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
4 一出“垓下之围”以凄怆而悲壮的笔调,叙述 项羽的英雄末路:他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率 领壮士突围,他大呼一声,尾随的汉将惊慌失措回 奔数里;他凄然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一人生 还, 断然驻足乌江岸边,以悲壮的笑容迎接死神;他与 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 杀数百人, 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细腻忧伤的宋代女诗人 李清照,在读了《项羽本纪》后, 曾颇有须眉气概 地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对这位失败的 英雄推崇备至。 ●精彩议论型—— (提示: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形象地议论可使文章奕 奕生彩!) 虚掩的鸿门 “鸿门虚掩,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宴会 在里面举行。智慧半开闭,糅合成战车的轮辙碾 碎 西楚霸王高傲而又天真的梦。酒香,熏散项庄 剑尖一束疲软的硬伤。宴席上,四十万侍应,笑 声 中各藏着一把警觉的刀,只为一位客人斟酒, 宾主双方的心思惊心动魄地浮沉……” 倘若当初项羽杀死刘邦,今朝江山又该是谁 的天下?我轻叩历史的门,如月的薄纱笼在上面。 【拓展阅读】 刘邦在灭项羽厚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志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据此,说说鸿门宴中刘胜项败的原因! 项羽何以输给刘邦? 易中天 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邦是沛县小混混,是平头百姓一个。然而,两个 人较量的结局是:刘邦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华横溢,他们君臣携手,同心同德,最终打败了兵多 将广、不可一世的项羽。作为对手,项羽完全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他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 意孤行,一错再错,终于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那么,究竟是哪些个人因素造就了刘邦和项羽全 然不同的命运和结局呢? 身世魅力相差悬殊 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 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很多人觉得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 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他的祖父叫项燕,是楚国名将,但 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了——项羽早年追随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 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一带。不过破落,那也还是贵族,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是没有名也没有字 的,他被唤做刘季,就是刘小的意思;项羽可是正儿八经有名字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 羽,也字子羽。总的来说,项羽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他非常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出现这 么一个情况,刘邦手下有一个神箭手叫楼烦,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就让这个楼烦站在阵前,项羽 那边出来一个人,楼烦一箭就把他给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楼顶一箭又把他给射死了,连连射死 了好多位项羽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往那儿一站,大吼一声,楼烦被吓得屁滚 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的个人魅力是没的说。所以在灭 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那刘邦会干什么呢?刘邦的本事还是司马迁说的那 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酒色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
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一一为 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 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 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 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 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 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 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 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一一他能够 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 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 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 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 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 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 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 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 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一—“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 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 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 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 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 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 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 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 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 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 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一一我是流氓我怕谁一一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 胜人家刘邦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 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 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三 点不同。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 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 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
5 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 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该怎么办啊? 性格决定命运 但是,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就会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 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刘邦和项羽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 面前表现出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 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场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完全不同。刘邦不杀子婴,约法三章, 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 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 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现在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和美女珍馐 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他有这么大的克制力,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 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但项羽听不进去,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 起?他其志不小又能怎么样? 项羽自己是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一件事,就是他每攻 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 4 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 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 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以后,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 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您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定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项 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 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 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 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在失败面前,刘 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 攻刘邦久攻不下,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五花大绑地推到了阵前,然后喊 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他不紧不慢地说,呵呵,项老弟, 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咱俩是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的,我爸 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 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你跟人家打仗打不过,就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 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本身是一个贵族,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就是个 流氓,你一个贵族使用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 项羽一肚子窝囊气,而刘邦是一副嬉皮笑脸的神情——我是流氓我怕谁——从心理上你项羽没有战 胜人家刘邦。 当然,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 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 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这是他们两人的第三 点不同。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但他的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肯豁得 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上面派给他一个任务,就是让他押送一批犯人到某 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