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14分) 青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像彩霞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芬芳:它像蓝天一样明净, 像大海一样 peng pai,它充满溦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它是人生之书A_(不可或缺 不可理喻)的华彩篇章,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极其无限高贵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 懂得 zhen xi,懂得奋斗,也懂得感恩,让我们 shi fang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 的方向,现在就出发!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的成语是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4.春晖中学学生会拟举行“青春励志”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 (1)出版一期校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报道青年人拼搏的事迹,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名称 (不超过6个字)(1分) 5.举办一次讲座。《致我们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反响热烈,学生会拟邀请该片导演赵薇来 校作一次讲座,希望得到学校团委的批准。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学校团委写一份申请书。 (5分) 6.阅读一本好书。请你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写一段推荐语。要求:适当联系主 人公的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60个字左右。(3分) 5.用课文原名填空。(8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5)苏轼《浣溪沙》中,最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诗句是:“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二(6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6分) 《狼山观海》 王安石
1 南通市 2013 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22 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 1-4 题。(14 分) 青春,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像彩霞一样灿烂,像花儿一样芬芳;它像蓝天一样明净, 像大海一样 péng pài,它充满激情,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它是人生之书 A (不可或缺 不可理喻)的华彩篇章,是生活赐予我们的极其无限高贵的礼品。站在青春的门槛上,我们 懂得 zhēn xī,懂得奋斗,也懂得感恩,让我们 shí fàng 活力,展现魅力,朝着梦想指引 的方向,现在就出发!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在 A 处横线上。(1 分) A 处的成语是 。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 4.春晖中学学生会拟举行“青春励志”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9 分) (1)出版一期校刊。其中有一个栏目报道青年人拼搏的事迹,请你为这个栏目取一个名称。 (不超过 6 个字)(1 分) 5.举办一次讲座。《致我们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反响热烈,学生会拟邀请该片导演赵薇来 校作一次讲座,希望得到学校团委的批准。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给学校团委写一份申请书。 (5 分) 6.阅读一本好书。请你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写一段推荐语。要求:适当联系主 人公的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60 个字左右。(3 分) 5.用课文原名填空。(8 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 《夜雨寄北》) (4)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5)苏轼《浣溪沙》中,最能表现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性格的诗句是:“ , 。”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 , 。” 二(63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6-7 题。(6 分)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6.首联描绘了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7.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 场古夷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 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 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 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 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 伸张。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人以为题: (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3)因名之曰“何陋” (4)记之以俟来者: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11.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分) 12.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 的。(4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8分)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2
2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①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6.首联描绘了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7.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17 分) 何陋轩记 【明】王守仁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 场古夷蔡①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②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 之人其好言恶詈③,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 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 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 嗟夫!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 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有删节) 【注释】①蔡:周代古国。②上国:国都。③詈:骂。④郁:阻滞。⑤莳:栽种。⑥信: 伸张。 8.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 分) 就 其 地 为 轩 以 居 予 9.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人以为陋.: (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 (3)因名.之曰 “何陋”: (4)记之以俟.来者: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断线句子的意思。(3 分) 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 译文: 11.阅读全文,请概述作者写《何陋轩记》的目的。(4 分) 答: 12.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文字,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两文是如何体现“陋室不陋” 的。(4 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6 题。(18 分)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 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 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 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 “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 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 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 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 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 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 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 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 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 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 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 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 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 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 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 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 步 (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 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4分) 答: 5.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16.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6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22分) 与植物一同生长 晓 ①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 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 ②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那一节一节像火车 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我这一具一百多斤重的肉体,每天的生活都 是被囚禁在这沉闷的车厢中,在那里排泄病毒和废气。我仿佛看见,一幢一幢楼房的顶端
3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 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 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 “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 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 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 “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 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 ”“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 ” 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 淡,是不是“10 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 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 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 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 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 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 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 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 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 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 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 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 24 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 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 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 ”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 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 步。 (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4 分) 答: 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4 分) 答: 15.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6.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6 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1 题。(22 分) 与植物一同生长 李晓 ①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 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 ②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那一节一节像火车 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我这一具一百多斤重的肉体,每天的生活都 是被囚禁在这沉闷的车厢中,在那里排泄病毒和废气。我仿佛看见,一幢一幢楼房的顶端
林立着一座又一座虚拟的烟囱,把喘息的废气飘散到天空中去,形成一团又一团阴云,将我 们彻底覆盖和笼罩,让我们的身躯不断萎缩,可怜如蚁地在大地上艰难蠕动 ③许多年前,看到梭罗的《瓦尔登湖》,我就着迷似的寻找我的瓦尔登湖。终于,在我 老家的山梁上找到了一座群山环抱中的水库。我在烟波粼粼的水库旁边,相遇了几间废弃的 农屋。夜里,躺在床上,听着稻花香里的蛙鸣、淸山淸坡昆虫的合唱,我的身体常常呈现 种羽毛的状态 ④渴望在自然中生活,这只是让灵魂里穿着一双草鞋的我,于假寐之中的一次脱身。因 为在人群中,我得常常紧抿厚厚的双唇,和哑巴一般的大地保持沉默的姿态。有很多和我 样的人,其实已经没有了对大地表达感恩的方式。 ⑤对大地表达感恩,其实,与对母乳表达感恩又何其相似啊。回归自然的最佳姿态,就 是让我们做大地上的一株植物,不需借助任何想象,与大地肌肤保持最贴身的亲近。自然界 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大地的根须 ⑥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周旋于人群中之时,我发现,我的身体总是呈没有规则的摆 动,失去了最自然的生活,也失去了内心里最需要的生活。 ⑦在创造着物质生活巨大繁荣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已经远离了最自然的生活?平时,我 们总以为这棋盘式的建筑群就是生活的全部,在这狭隘的空间里为生计蚂蚁一般忙碌,蚂蚁 一般无助,我们几乎忘记了这天幕下的大地上,还有季节的流转,还有最原始最美感的生活 ⑧当我们把房屋建在郊外,独享最豪华的别墅,采取粗暴和自私的方式践踏、占有大地, 我们把肉体暂时寄存在这个大地上,灵魂是否已经脱窍? ⑨静静聆听大地之歌吧,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我们的心灵才会饱满多汁 胸与天空一样开阔 ⑩在自然中生活,人的天性,与植物一样生长,找到最贴近幸福生活的状态,与自然 友好相处,自然使一切存在于美丽之中 (有删改) 17.作者在文章中流露了对大自然怎样的态度?(4分) 答8答9答 18.从全文来看,第②段写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什么作用?(4分) 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20.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4分) 自然界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 大地的根须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第⑨段中“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的 深刻意蕴。(6分) 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他们至多只是 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一个真正热爱自 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爱默生《论自然》 (65分,其中含写字5分)
4 林立着一座又一座虚拟的烟囱,把喘息的废气飘散到天空中去,形成一团又一团阴云,将我 们彻底覆盖和笼罩,让我们的身躯不断萎缩,可怜如蚁地在大地上艰难蠕动。 ③许多年前,看到梭罗的《瓦尔登湖》,我就着迷似的寻找我的瓦尔登湖。终于,在我 老家的山梁上找到了一座群山环抱中的水库。我在烟波粼粼的水库旁边,相遇了几间废弃的 农屋。夜里,躺在床上,听着稻花香里的蛙鸣、满山满坡昆虫的合唱,我的身体常常呈现一 种羽毛的状态。 ④渴望在自然中生活,这只是让灵魂里穿着一双草鞋的我,于假寐之中的一次脱身。因 为在人群中,我得常常紧抿厚厚的双唇,和哑巴一般的大地保持沉默的姿态。有很多和我一 样的人,其实已经没有了对大地表达感恩的方式。 ⑤对大地表达感恩,其实,与对母乳表达感恩又何其相似啊。回归自然的最佳姿态,就 是让我们做大地上的一株植物,不需借助任何想象,与大地肌肤保持最贴身的亲近。自然界 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大地的根须。 ⑥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周旋于人群中之时,我发现,我的身体总是呈没有规则的摆 动,失去了最自然的生活,也失去了内心里最需要的生活。 ⑦在创造着物质生活巨大繁荣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已经远离了最自然的生活?平时,我 们总以为这棋盘式的建筑群就是生活的全部,在这狭隘的空间里为生计蚂蚁一般忙碌,蚂蚁 一般无助,我们几乎忘记了这天幕下的大地上,还有季节的流转,还有最原始最美感的生活。 ⑧当我们把房屋建在郊外,独享最豪华的别墅,采取粗暴和自私的方式践踏、占有大地, 我们把肉体暂时寄存在这个大地上,灵魂是否已经脱窍? ⑨静静聆听大地之歌吧,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我们的心灵才会饱满多汁,心 胸与天空一样开阔。 ⑩在自然中生活,人的天性,与植物一样生长,找到最贴近幸福生活的状态,与自然 友好相处,自然使一切存在于美丽之中。 (有删改) 17.作者在文章中流露了对大自然怎样的态度?(4 分) 答: 18.从全文来看,第②段写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9.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 分) 答: 20.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4 分) 自然界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 大地的根须。 答: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第⑨段中“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的 深刻意蕴。(6 分) 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他们至多只是 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一个真正热爱自 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爱默生《论自然》 答: 三(65 分,其中含写字 5 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 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淡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 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少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南通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澎湃珍惜释放解析:此题考查拼音的拼写和汉字的书写。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比较简单。 2.不可或缺解析:“不可或缺”指“不能缺少的”。“不可理喻”指“不能句用道理使 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根据句意,应选择“不可或缺”。 3.去掉“极其”或“无限”解析:此题考查语病的修改。此句中“极其”“无限”语意 重复,修改时,删去任意一个即可 4.略解析:此题考查综合表述。(1)内容与青年人拼搏有关即可。(2)考査对申请书 这一应用文的把握。完成时注意内容和格式即可。(3)根据题意,完成此题时,除了突出名 著的主要内容外,还要适当联系主人公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5.(1)长河落日圆(2)谁家新燕啄春泥(3)却话巴山夜雨时(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5)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 此题考査课文原句默写。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比如,不要把“啄”误写成“豚”。 6.首联使用想象、夸张等手法,用“凿破”“拍”等颇具表现力的词语描绘景物气势磅 礴的特点。解析:此题考査诗句语言的赏析。完成时,要注意“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等概念,赏析时,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首联”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 表现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7.抒发了诗人面对浩瀚水面时眼界开阔、心胸豁然开朗的欣喜、赞叹之情。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蕴含情感的把握。此句中,作者面对大海发出了感慨。自己面对的大多是江 湖,现在面对大海才感觉眼界大开,所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豁然开朗的情感 8.就其地/为轩/以居予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 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9.(1)简陋(鄙陋)(2)到(3)命名(4)等候,等待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 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 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 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 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1.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 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解析:此
5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 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淡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 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 ..............,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少少于 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南通市 2013 年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澎湃 珍惜 释放 解析:此题考查拼音的拼写和汉字的书写。平时注意积累即可。 比较简单。 2.不可或缺 解析:“不可或缺”指“不能缺少的”。“不可理喻”指“不能句用道理使 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根据句意,应选择“不可或缺”。 3.去掉“极其”或“无限” 解析:此题考查语病的修改。此句中“极其”“无限”语意 重复,修改时,删去任意一个即可。 4.略 解析:此题考查综合表述。(1)内容与青年人拼搏有关即可。(2)考查对申请书 这一应用文的把握。完成时注意内容和格式即可。(3)根据题意,完成此题时,除了突出名 著的主要内容外,还要适当联系主人公命运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5.(1)长河落日圆(2)谁家新燕啄春泥(3)却话巴山夜雨时(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5)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此题考查课文原句默写。完成时,注意书写即可,比如,不要把“啄”误写成“豚”。 6.首联使用想象、夸张等手法,用“凿破”“拍”等颇具表现力的词语描绘景物气势磅 礴的特点。 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语言的赏析。完成时,要注意“首联”“颔联”“颈联”“尾 联”等概念,赏析时,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首联”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 表现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7.抒发了诗人面对浩瀚水面时眼界开阔、心胸豁然开朗的欣喜、赞叹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蕴含情感的把握。此句中,作者面对大海发出了感慨。自己面对的大多是江 湖,现在面对大海才感觉眼界大开,所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豁然开朗的情感。 8.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停顿。 “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中,“就”“为”是动词,所以应在“为”之前停顿,“以”相当于“而”,解释为“来”,所 以“以”之前也要停顿。 9.(1)简陋(鄙陋) (2)到 (3)命名(4)等候,等待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词 语含义的把握。完成时应联系课内文言文。比如,“陋”可以联系《陋室铭》中的“何陋之 有”,“及”可以联系《郑人买履》中的“及市”,“名”可以联系《醉翁亭记》中的“名之者 谁”,“俟”可以联系《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0.然而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十个月,感到生活安宁而快乐。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 句翻译。完成时,要抓住句中关键字词。比如“而”“旬”“安”。 11.①伸张孔子夷地“何陋之有”的观点;②期待品德高尚的人来夷地教化百姓;③表 达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④赞扬少数民族人民直率坦诚、乐于助人的品性。 解析: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