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糖的分解代谢 2.1糖酵解( Glycolysis)糖的无氧氧化 1897年, Buchner兄弟由蔗糖发酵成乙醇的实验中发现。 酵解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乳酸并且有能量 (ATP)释放的过程 总反应为:葡萄糖—乳酸+能量 G. Embden和 Meyerhof示了其途径。 酵解途径的酶系存在于胞液中
1897年,Buchner兄弟由蔗糖发酵成乙醇的实验中发现。 酵解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乳酸并且有能量 (ATP)释放的过程。 总反应为: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 G. Embden 和 Meyerhof揭示了其途径。 酵解途径的酶系存在于胞液中。 2.糖的分解代谢 2.1 糖酵解(Glycolysis)—糖的无氧氧化
第一阶段葡萄糖(6C)断裂变为2个磷酸丙糖(3C) 注意,这个过程消耗了2个ATP分子 葡萄糖+ATP一三糖激→葡萄糖6磷酸+ADP 不可逆反应 CHOPO3 CH,OPO H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CH,OH H OH H HO OH OH OH H OH OH 葡萄糖-6-磷酸 果糖-6-磷酸
2+ Mg + ⎯⎯⎯⎯⎯→ + ATP -6- ADP 己糖激酶 葡萄糖 葡萄糖 磷酸 H O OH OH H H H OH OH CH2 OPO3 H OH CH2 OH H CH2 OPO3 OH H H HO O 葡萄糖-6-磷酸 果糖-6-磷酸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Mg 2+ 2- 2- 第一阶段 葡萄糖(6C)断裂变为2个磷酸丙糖(3C) 注意,这个过程消耗了2个ATP分子 不可逆反应
CHOPO CHOPO CHOH CHOPO O 磷酸果糖激酶 ATP HO OH H OH H OH H 果糖-6-磷酸 不可逆反应 果糖-1,6-二磷酸 CH2OPO3 CH2OPO3 O、H 醛缩酶 CHOPO3 HC-OH H OH CHOH CHOPO OH H 果糖-1,6-二磷酸 二羟丙酮磷酸甘油醛-3-磷酸 羟内酮磷酯。丙糖磷酸异构酶、 甘油醛-3-磷酸 反应倾向生成磷酸甘油醛,往下以2分子甘油醛-3-P作为底物进行
OH CH2OH H CH2OPO3 OH H H HO O 果糖-6-磷酸 OH CH2OPO3 H CH2OPO3 OH H H HO O 果糖-1,6-二磷酸 + ATP 磷酸果糖激酶 Mg 2+ 2- 2- 2- OH CH2OPO3 H CH2OPO3 OH H H HO O 果糖-1,6-二磷酸 C CH2OPO3 2- CH2OH O HC C CH2OPO3 2- OH O H 二羟丙酮磷酸 甘油醛-3-磷酸 + 醛缩酶 2- 2- 丙糖磷酸异构酶 二羟丙酮磷酸 甘油醛-3-磷酸 不可逆反应 反应倾向生成磷酸甘油醛,往下以2分子甘油醛-3-P作为底物进行
第二阶段生成丙酮酸 在这个阶段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NADH)和第一次形 成了高能键,共产生了2个ATP分子 O、H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COPO HC-OH NAd+ pi HC-OH NADH H CH2OPO3 CH2OPO3 甘油醛-3-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COPO 磷酸甘油激酶 COO HC-OH t ADP HC-OH ATP Mg CH,OPO CH2OPO3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第二阶段 生成丙酮酸 在这个阶段发生了氧化反应(生成NADH)和第一次形 成了高能键,共产生了2个ATP分子 HC C CH2OPO3 2- OH O H 甘油醛-3-磷酸 NAD + Pi HC C CH2OPO3 2- OH OPO3 O 2- ~ + +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 NADH + H + HC C CH2OPO3 2- OH OPO3 O 2- ~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HC COO CH2OPO3 2- OH 3-磷酸甘油酸 + + ATP 磷酸甘油激酶 Mg 2+
COO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COO HC-OH HC-OPO, 2 CH2OPO3 CHOH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COo COo 烯醇化酶 HC-OPO3 C-OPO3 CHOH CH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接着,烯醇化酶催化的反应使分子内部基团重排能量 重新分布,形成了第二个高能键,共生成2个ATP分子 COO 丙酮酸激酶 COO COPO 2-+ ADP C=O ATP M K CH CH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不可逆反应 丙酮酸
HC COO CH2OPO3 2- OH HC COO CH2OH OPO3 2- Mg 2+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HC COO CH2 OH OPO3 2- 2-磷酸甘油酸 C COO CH2 OPO3 2- ~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COO CH2 OPO3 2- ~ ADP C COO CH3 + O ATP 丙酮酸激酶 Mg 2+ K + + ,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接着,烯醇化酶催化的反应使分子内部基团重排能量 重新分布,形成了第二个高能键,共生成2个ATP分子 不可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