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影响凝血的因素1.表面光滑度2. 药物抗凝:草酸钠、柠檬酸钠促凝:VK3.温度
(四)影响凝血的因素 1. 表面光滑度 2. 药物 抗凝:草酸钠、柠檬酸钠 促凝:VK 3. 温度
(五)血液凝固的控制(体内抗凝系统1、 血管因素2、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I、肝素、蛋白质C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液凝固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又重新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五)血液凝固的控制(体内抗凝系统) 1、血管因素 2、抗凝物质: 抗凝血酶Ⅲ、肝素、蛋白质C 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血液凝固所形成的纤维蛋白又重新溶解的过 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抗凝血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抗凝血酶IⅢI机制:抗凝血酶IⅡII分子上的精氨酸残基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活性中心)结合,封闭酶的活性中心,使之失活
1、抗凝血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Ⅲ 机制:抗凝血酶Ⅲ分子上的精氨酸残基与凝 血酶的丝氨酸残基(活性中心)结合,封闭 酶的活性中心,使之失活
2.蛋白质C激活:凝血酶12)作用①灭活V、VII②抑制Xa的激活③加强纤维蛋白溶解3. 肝素①增强抗凝血酶Ⅲ、蛋白质C活性作用②刺激内皮释放抗凝物质③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2. 蛋白质C 1)激活:凝血酶 2)作用 ① 灭活V、Ⅷ ② 抑制Xa的激活 ③ 加强纤维蛋白溶解 3. 肝素 作用 ① 增强抗凝血酶III、蛋白质C活性 ② 刺激内皮释放抗凝物质 ③ 增强纤维蛋白溶解
三·纤维蛋白溶解(纤溶)(一)概念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纤溶系统的组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纤溶酶,血浆素)、纤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日)纤溶过程一两步1.纤溶酶原的激活2.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三. 纤维蛋白溶解(纤溶) ㈠ 概念 纤维蛋白被降解液化的过程 ㈡ 纤溶系统的组成: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 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纤溶 酶,血浆素)、纤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 ㈢ 纤溶过程—两步 1. 纤溶酶原的激活 2. 纤维蛋白(原)的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