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尼采文集 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中,尼采精辟指出现代文化的弊端,认为现 代教育和科学活动侵蚀和毒害了生命因素,使活生生的生命受到非人 化机械论、非人格化、劳动分工这种伪经济学的损毁。人类失去了目 标,文化沦为手段,现代科学变得野蛮化了,因此必须重建文化的概 念,以疗治当代沾沾自喜的“进步”信念带来的困难。就此可以看到,尼 采的狄奥尼索斯、反道德的和反理性的生命哲学的批判之剑已指向欧 洲人文主义的启蒙传统了,这在思想史上对“现代性”批判的先导作用 不可低估。 其后的《人性的,太人性的》,标志着尼采同瓦格纳告别。他已经坚 决地抛弃现代性中的“高级騙术”,“浪漫情操”之类的东西,并在两个 方面有了新突破:作为思想家的尼采对人性、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作 为作家的尼采发现了最适合自己表达的以警句为主的写作的方式。除 了《悲剧的诞生》和《瞧,这个人》以外,其他各书均是用格言警句写成 尼采也成为一名警句哲学家 在《曙光》一书中,尼采开始反对道德,认为那曙光照耀的全新世 界只有到重估一切价值中去寻找,到摆脱一切道德的价值中去寻找, 到肯定和相信一切迄今为止被禁锢、受轻视、遭诅咒的东西中去寻找。 道德的起源问题对尼采来说是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人类的未 来。尼采以此书为开端,开始了自己对非我化道德的战斗,其后,在《快 乐的科学》这部书中,开始在一些精炼的警句中闪烁发现“时代命运” 的思想火花,因此,这部书成为《查拉斯图如是说》一书的序曲 二永远循环说与重估一切价值 就总体而言,第二时期的写作对尼采来说是决定性的。不仅这
在 《 不 合 时 宜 的 考 察 》 中 , 尼 采 精 辟 指 出 现 代 文 化 的 弊 端 , 认 为 现 代 教 育 和 科 学 活 动 侵 蚀 和 毒 害 了 生 命 因 素 , 使 活 生 生 的 生 命 受 到 非 人 化 机 械 论 、 非 人 格 化 、 劳 动 分 工 这 种 伪 经 济 学 的 损 毁 。 人 类 失 去 了 目 标 , 文 化 沦 为 手 段 , 现 代 科 学 变 得 野 蛮 化 了 , 因 此 必 须 重 建 文 化 的 概 念 , 以 疗 治 当 代 沾 沾 自 喜 的 “ 进 步 ” 信 念 带 来 的 困 难 。 就 此 可 以 看 到 , 尼 采 的 狄 奥 尼 索 斯 、 反 道 德 的 和 反 理 性 的 生 命 哲 学 的 批 判 之 剑 已 指 向 欧 洲 人 文 主 义 的 启 蒙 传 统 了 , 这 在 思 想 史 上 对 “ 现 代 性 ” 批 判 的 先 导 作 用 不 可 低 估 。 其 后 的 《 人 性 的 , 太 人 性 的 》 , 标 志 着 尼 采 同 瓦 格 纳 告 别 。 他 已 经 坚 决 地 抛 弃 现 代 性 中 的 “ 高 级 骗 术 ” , “ 浪 漫 情 操 ” 之 类 的 东 西 , 并 在 两 个 方 面 有 了 新 突 破 : 作 为 思 想 家 的 尼 采 对 人 性 、 人 生 有 了 全 新 的 认 识 , 作 为 作 家 的 尼 采 发 现 了 最 适 合 自 己 表 达 的 以 警 句 为 主 的 写 作 的 方 式 。 除 了 《 悲 剧 的 诞 生 》 和 《 瞧 , 这 个 人 》 以 外 , 其 他 各 书 均 是 用 格 言 警 句 写 成 , 尼 采 也 成 为 一 名 警 句 哲 学 家 。 在 《 曙 光 》 一 书 中 , 尼 采 开 始 反 对 道 德 , 认 为 那 曙 光 照 耀 的 全 新 世 界 只 有 到 重 估 一 切 价 值 中 去 寻 找 , 到 摆 脱 一 切 道 德 的 价 值 中 去 寻 找 , 到 肯 定 和 相 信 一 切 迄 今 为 止 被 禁 锢 、 受 轻 视 、 遭 诅 咒 的 东 西 中 去 寻 找 。 道 德 的 起 源 问 题 对 尼 采 来 说 是 根 本 性 的 问 题 , 因 为 它 决 定 着 人 类 的 未 来 。 尼 采 以 此 书 为 开 端 , 开 始 了 自 己 对 非 我 化 道 德 的 战 斗 , 其 后 , 在 《 快 乐 的 科 学 》 这 部 书 中 , 开 始 在 一 些 精 炼 的 警 句 中 闪 烁 发 现 “ 时 代 命 运 ” 的 思 想 火 花 , 因 此 , 这 部 书 成 为 《 查 拉 斯 图 如 是 说 》 一 书 的 序 曲 。 二 永 远 循 环 说 与 重 估 一 切 价 值 就 总 体 而 言 , 第 二 时 期 的 写 作 对 尼 采 来 说 是 决 定 性 的 。 不 仅 这 一 6 尼 采 文 集
序言7 时期有里程碑式的著作《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和《权力意志:重估一切 价值的尝试》,而且还对善恶、道德、偶像加以分析批判的其他成熟著 作。因此,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尼采思想鼎盛发展时期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在内容上几乎容纳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并以 “超人”和“永远循环”的思想为其全书的重要主题。对尼采而言,生命 实质上是权力意志,即感受到支配自己和支配未来,人们在控制未来 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已不适用,必须采取新的一套价 值甚至是相反的价值。然而,根本没有什么最终目的。权力和重新估定 价值本身就是善,因此,没有终极和至善,只有人和物以及问题的永远 循环 孤独的个体自己掌握命运是第一部的论旨。个体将不能希冀获得 他人的帮助,更不可能指望超自然的帮助,因为上帝死了。但上帝并不 是尼采杀死的,而是大家杀死的。尼采因此不断批判那个时代的人:许 多昏睡者将睡眠当作遁世的工具而类似于死亡;还有的遁世者是蔑视 肉体而赞美灵魂,这种看法是一种放弃生活的愚蠢;还有一种遁世,即 相信生活充满了苦难;国家是逃避现实的另一种方式,是个人主义的 敌人,它支配控制公民做什么和如何生活,以专制取代人的自由个性 尼采想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查拉斯图拉的教诲,人在成为先知的信徒 的同时学会理解自己并力求在神死以后,自己成为超人生活起来 张扬权力意志是第二部的主要内容。尼采坚持认为,上帝的假设 毫无意义,因为上帝难以想象,而超人的假设却在人类心灵的范围内 基督教的原罪说是荒谬的,它只不过是上帝来同情人类的借口而己 甚至可以说,上帝对人类的爱是以假定人类有罪和渺小为条件的。基 督教对生命加以否定,宣扬宽恕和自我牺牲的处世原则,是弃强就弱 的奴隶道德:基督教张扬虚伪、平庸、怯懦的病态,是一种颓废的道德
时 期 有 里 程 碑 式 的 著 作 《 查 拉 斯 图 拉 如 是 说 》 和 《 权 力 意 志 : 重 估 一 切 价 值 的 尝 试 》 , 而 且 还 对 善 恶 、 道 德 、 偶 像 加 以 分 析 批 判 的 其 他 成 熟 著 作 。 因 此 , 这 一 时 期 可 以 说 是 尼 采 思 想 鼎 盛 发 展 时 期 。 《 查 拉 斯 图 拉 如 是 说 》 在 内 容 上 几 乎 容 纳 了 尼 采 的 全 部 思 想 , 并 以 “ 超 人 ” 和 “ 永 远 循 环 ” 的 思 想 为 其 全 书 的 重 要 主 题 。 对 尼 采 而 言 , 生 命 实 质 上 是 权 力 意 志 , 即 感 受 到 支 配 自 己 和 支 配 未 来 , 人 们 在 控 制 未 来 的 过 程 中 , 发 现 大 多 数 人 接 受 的 价 值 已 不 适 用 , 必 须 采 取 新 的 一 套 价 值 甚 至 是 相 反 的 价 值 。 然 而 , 根 本 没 有 什 么 最 终 目 的 。 权 力 和 重 新 估 定 价 值 本 身 就 是 善 , 因 此 , 没 有 终 极 和 至 善 , 只 有 人 和 物 以 及 问 题 的 永 远 循 环 。 孤 独 的 个 体 自 己 掌 握 命 运 是 第 一 部 的 论 旨 。 个 体 将 不 能 希 冀 获 得 他 人 的 帮 助 , 更 不 可 能 指 望 超 自 然 的 帮 助 , 因 为 上 帝 死 了 。 但 上 帝 并 不 是 尼 采 杀 死 的 , 而 是 大 家 杀 死 的 。 尼 采 因 此 不 断 批 判 那 个 时 代 的 人 : 许 多 昏 睡 者 将 睡 眠 当 作 遁 世 的 工 具 而 类 似 于 死 亡 ; 还 有 的 遁 世 者 是 蔑 视 肉 体 而 赞 美 灵 魂 , 这 种 看 法 是 一 种 放 弃 生 活 的 愚 蠢 ; 还 有 一 种 遁 世 , 即 相 信 生 活 充 满 了 苦 难 ; 国 家 是 逃 避 现 实 的 另 一 种 方 式 , 是 个 人 主 义 的 敌 人 , 它 支 配 控 制 公 民 做 什 么 和 如 何 生 活 , 以 专 制 取 代 人 的 自 由 个 性 。 尼 采 想 达 到 的 目 的 是 , 通 过 查 拉 斯 图 拉 的 教 诲 , 人 在 成 为 先 知 的 信 徒 的 同 时 学 会 理 解 自 己 并 力 求 在 神 死 以 后 , 自 己 成 为 超 人 生 活 起 来 。 张 扬 权 力 意 志 是 第 二 部 的 主 要 内 容 。 尼 采 坚 持 认 为 , 上 帝 的 假 设 毫 无 意 义 , 因 为 上 帝 难 以 想 象 , 而 超 人 的 假 设 却 在 人 类 心 灵 的 范 围 内 。 基 督 教 的 原 罪 说 是 荒 谬 的 , 它 只 不 过 是 上 帝 来 同 情 人 类 的 借 口 而 已 , 甚 至 可 以 说 , 上 帝 对 人 类 的 爱 是 以 假 定 人 类 有 罪 和 渺 小 为 条 件 的 。 基 督 教 对 生 命 加 以 否 定 , 宣 扬 宽 恕 和 自 我 牺 牲 的 处 世 原 则 , 是 弃 强 就 弱 的 奴 隶 道 德 ; 基 督 教 张 扬 虚 伪 、 平 庸 、 怯 懦 的 病 态 , 是 一 种 颓 废 的 道 德 。 序 言 7
8尼采文集 而权力意志就是要建立“超人”的新型人格:超越自身、超越弱者并充 分表现自己,自由自足,成为真理与道德的准绳:敢于面对人类最大的 痛苦和希望,是充实丰富,伟大完全的人。 第三部的主题是“永远循环”论。尼采认为,一个孤独者无论走到 何处所经验到的都只是自己,这样,个体便超越善恶之外,因为善恶皆 需要某种绝对的判断标准。于是人生活的世界只是偶然的、机遇的。尼 采强调,恶原本也是善,肉欲为人诅咒但其本身却无邪而自由,权欲摧 毁文明,对于超人却是恰当的行为。首要的戒律是爱你自己,基本法则 是“不要宽恕你的邻人”,人是必须克服的东西。进一步,尼采指出:万 物方来,万物方去;存在之轻,永远循环。世界的伟大事物循环,渺小事 物也循环,所有的一切最好的和最坏的都一起回复。第四部考察部分 接受教诲的后果,结果发现除了查拉斯图拉,没有人按照本来的面貌 看待尘世。不过超人即将来临,于是查拉斯图拉再次转向世界,寻找超 人并使他尽善尽美。在尼采那里,永恒循环学说是一种“酒神信仰”。超 人把自己的生活变为美妙的整体,他在证实自己存在的过程中也要证 实一切:现在的、过去的、将来的。达到自我完善的人,出于自身的圆满 和欢娱的时刻而要求永远循环。 尼采写毕这部书变得有些自我赞扬和自我崇拜:“用自己的翅膀 飞上自己的天空”,无疑,这标志着尼采的晚期的来临。在他精神错乱 前的最后四年中,尼采以疯狂的创造力全力写作,写出了《善恶的彼 岸》、《偶像的黄昏》、《反基督徒》、《瞧,这个人》和《尼采反对瓦格纳》, 以及未完成的遗作《权力意志》,构成了尼采哲学思想瑰丽的晚霞。 晚期著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重估一切价值”,以“批判之锤” 评估旧有的一切偶像(真理)。他的许多著作,如《偶像的黄昏》、《论道 德的谱系》、《善恶的彼岸》等,皆围绕此主题展开。对现代的批判,包括
而 权 力 意 志 就 是 要 建 立 “ 超 人 ” 的 新 型 人 格 : 超 越 自 身 、 超 越 弱 者 并 充 分 表 现 自 己 , 自 由 自 足 , 成 为 真 理 与 道 德 的 准 绳 ; 敢 于 面 对 人 类 最 大 的 痛 苦 和 希 望 , 是 充 实 丰 富 , 伟 大 完 全 的 人 。 第 三 部 的 主 题 是 “ 永 远 循 环 ” 论 。 尼 采 认 为 , 一 个 孤 独 者 无 论 走 到 何 处 所 经 验 到 的 都 只 是 自 己 , 这 样 , 个 体 便 超 越 善 恶 之 外 , 因 为 善 恶 皆 需 要 某 种 绝 对 的 判 断 标 准 。 于 是 人 生 活 的 世 界 只 是 偶 然 的 、 机 遇 的 。 尼 采 强 调 , 恶 原 本 也 是 善 , 肉 欲 为 人 诅 咒 但 其 本 身 却 无 邪 而 自 由 , 权 欲 摧 毁 文 明 , 对 于 超 人 却 是 恰 当 的 行 为 。 首 要 的 戒 律 是 爱 你 自 己 , 基 本 法 则 是 “ 不 要 宽 恕 你 的 邻 人 ” , 人 是 必 须 克 服 的 东 西 。 进 一 步 , 尼 采 指 出 : 万 物 方 来 , 万 物 方 去 ; 存 在 之 轻 , 永 远 循 环 。 世 界 的 伟 大 事 物 循 环 , 渺 小 事 物 也 循 环 , 所 有 的 一 切 最 好 的 和 最 坏 的 都 一 起 回 复 。 第 四 部 考 察 部 分 接 受 教 诲 的 后 果 , 结 果 发 现 除 了 查 拉 斯 图 拉 , 没 有 人 按 照 本 来 的 面 貌 看 待 尘 世 。 不 过 超 人 即 将 来 临 , 于 是 查 拉 斯 图 拉 再 次 转 向 世 界 , 寻 找 超 人 并 使 他 尽 善 尽 美 。 在 尼 采 那 里 , 永 恒 循 环 学 说 是 一 种 “ 酒 神 信 仰 ” 。 超 人 把 自 己 的 生 活 变 为 美 妙 的 整 体 , 他 在 证 实 自 己 存 在 的 过 程 中 也 要 证 实 一 切 : 现 在 的 、 过 去 的 、 将 来 的 。 达 到 自 我 完 善 的 人 , 出 于 自 身 的 圆 满 和 欢 娱 的 时 刻 而 要 求 永 远 循 环 。 尼 采 写 毕 这 部 书 变 得 有 些 自 我 赞 扬 和 自 我 崇 拜 : “ 用 自 己 的 翅 膀 飞 上 自 己 的 天 空 ” , 无 疑 , 这 标 志 着 尼 采 的 晚 期 的 来 临 。 在 他 精 神 错 乱 前 的 最 后 四 年 中 , 尼 采 以 疯 狂 的 创 造 力 全 力 写 作 , 写 出 了 《 善 恶 的 彼 岸 》 、 《 偶 像 的 黄 昏 》 、 《 反 基 督 徒 》 、 《 瞧 , 这 个 人 》 和 《 尼 采 反 对 瓦 格 纳 》 , 以 及 未 完 成 的 遗 作 《 权 力 意 志 》 , 构 成 了 尼 采 哲 学 思 想 瑰 丽 的 晚 霞 。 晚 期 著 作 中 的 一 个 重 要 主 题 就 是 “ 重 估 一 切 价 值 ” , 以 “ 批 判 之 锤 ” 评 估 旧 有 的 一 切 偶 像 ( 真 理 ) 。 他 的 许 多 著 作 , 如 《 偶 像 的 黄 昏 》 、 《 论 道 德 的 谱 系 》 、 《 善 恶 的 彼 岸 》 等 , 皆 围 绕 此 主 题 展 开 。 对 现 代 的 批 判 , 包 括 8 尼 采 文 集
序言9 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现代政治的批判,是尼采”未来哲学的序曲”,也 是通过“道德谱系”使人窥见到一种新真理。而这也就是陈旧真理行将 灭亡的末日——偶像的黄昏。 毫无疑问,晚年尼采开始独创自己的哲学体系,即用“权力意志” “同一物的永恒循环”等命题取代怀疑论和否定论,而开始“重估一切 价值”这一“伟大的形而上学”设计。尼采终于从消解的怀疑否定走上 了重估和建构的新路。 对虚无主义—颓废的逻辑的分析,使尼采认为,虚无主义的最 高形式是这样的认识:任何信仰,任何信以为真必然是错误的,因为根 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而是未来的假象。存在本身就没有意义和目 的,但不可避免地循环,没有终结,归于虚无,永远循环,这是虚无主义 的最高形式:永远虚无。正因为虚无主义是颓废的一种后果,因此人们 不能阻止一种衰败过程,重估价值是在将来取代那完全的虚无主义的 种运动,它以虚无主义为前提,它只能趋向虚无主义和由虚无主义 产生。现在虚无主义的兴起之所以是必然,是因为我们至今的价值本 身是在虚无主义中得出它们的最后结论的,因为虚无主义是我们的巨 大价值和理想的彻底思考的逻辑,因为我们必须先经验虚无主义,以 便发现到底什么是这些价值的价值,以及所需要的新的价值 尼采在重新估价一切价值中设定新的价值,他想成为享受特权的 未来少数精华的预言家,并成为欧洲虚无主义最大的诊断家。但是,新 的价值在“现代性”危机中似乎越来越难捉摸;时代预言家也被不少人 看作是哲学破坏者:虚无主义的诊断家被看作最大的虚无主义者,这 恐怕是尼采始料未及的。或许正是这样,尼采自称是时代“继父之子” 而非“时代之子”,因为在他二十年写作生涯中他从未获得过所处时代 的恩惠,相反却遭到各种攻击和打击,因此,他也以更为绝决的态度加
现 代 科 学 、 现 代 艺 术 、 现 代 政 治 的 批 判 , 是 尼 采 ” 未 来 哲 学 的 序 曲 ” , 也 是 通 过 “ 道 德 谱 系 ” 使 人 窥 见 到 一 种 新 真 理 。 而 这 也 就 是 陈 旧 真 理 行 将 灭 亡 的 末 日 — — 偶 像 的 黄 昏 。 毫 无 疑 问 , 晚 年 尼 采 开 始 独 创 自 己 的 哲 学 体 系 , 即 用 “ 权 力 意 志 ” 、 “ 同 一 物 的 永 恒 循 环 ” 等 命 题 取 代 怀 疑 论 和 否 定 论 , 而 开 始 “ 重 估 一 切 价 值 ” 这 一 “ 伟 大 的 形 而 上 学 ” 设 计 。 尼 采 终 于 从 消 解 的 怀 疑 否 定 走 上 了 重 估 和 建 构 的 新 路 。 对 虚 无 主 义 — — 颓 废 的 逻 辑 的 分 析 , 使 尼 采 认 为 , 虚 无 主 义 的 最 高 形 式 是 这 样 的 认 识 : 任 何 信 仰 , 任 何 信 以 为 真 必 然 是 错 误 的 , 因 为 根 本 没 有 一 个 真 实 的 世 界 , 而 是 未 来 的 假 象 。 存 在 本 身 就 没 有 意 义 和 目 的 , 但 不 可 避 免 地 循 环 , 没 有 终 结 , 归 于 虚 无 , 永 远 循 环 , 这 是 虚 无 主 义 的 最 高 形 式 : 永 远 虚 无 。 正 因 为 虚 无 主 义 是 颓 废 的 一 种 后 果 , 因 此 人 们 不 能 阻 止 一 种 衰 败 过 程 , 重 估 价 值 是 在 将 来 取 代 那 完 全 的 虚 无 主 义 的 一 种 运 动 , 它 以 虚 无 主 义 为 前 提 , 它 只 能 趋 向 虚 无 主 义 和 由 虚 无 主 义 产 生 。 现 在 虚 无 主 义 的 兴 起 之 所 以 是 必 然 , 是 因 为 我 们 至 今 的 价 值 本 身 是 在 虚 无 主 义 中 得 出 它 们 的 最 后 结 论 的 , 因 为 虚 无 主 义 是 我 们 的 巨 大 价 值 和 理 想 的 彻 底 思 考 的 逻 辑 , 因 为 我 们 必 须 先 经 验 虚 无 主 义 , 以 便 发 现 到 底 什 么 是 这 些 价 值 的 价 值 , 以 及 所 需 要 的 新 的 价 值 。 尼 采 在 重 新 估 价 一 切 价 值 中 设 定 新 的 价 值 , 他 想 成 为 享 受 特 权 的 未 来 少 数 精 华 的 预 言 家 , 并 成 为 欧 洲 虚 无 主 义 最 大 的 诊 断 家 。 但 是 , 新 的 价 值 在 “ 现 代 性 ” 危 机 中 似 乎 越 来 越 难 捉 摸 ; 时 代 预 言 家 也 被 不 少 人 看 作 是 哲 学 破 坏 者 ; 虚 无 主 义 的 诊 断 家 被 看 作 最 大 的 虚 无 主 义 者 , 这 恐 怕 是 尼 采 始 料 未 及 的 。 或 许 正 是 这 样 , 尼 采 自 称 是 时 代 “ 继 父 之 子 ” 而 非 “ 时 代 之 子 ” , 因 为 在 他 二 十 年 写 作 生 涯 中 他 从 未 获 得 过 所 处 时 代 的 恩 惠 , 相 反 却 遭 到 各 种 攻 击 和 打 击 , 因 此 , 他 也 以 更 为 绝 决 的 态 度 加 序 言 9
10尼采文集 倍报复自己的“继父”,使之在尖锐的现代批判中,在虚无的揭示中,在 基督教的揭露中无藏身之处。 尼采在写作精力最旺盛时中断了思想,而成为精神错乱症缠身达 十年之久的病人。但是不管他生命多么落寞孤寂,他的身影在二十世 纪变得越来越高大,而成为一位世界著名哲学家,并给西方哲学带来 震撼。西方二十世纪一流的哲学家几乎都受其影响,如狄尔泰、西美 尔、斯宾格斯、马克斯·舍勒、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德里达等:;受到尼 采影响的世界著名作家更是多不胜数:茨威格、托马斯·曼、肖伯纳、 黑塞、里尔克、纪德、杰克·伦敦、鲁迅等 尼采的狂放人格、叛逆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信念和“斯人独 憔悴”的结局,使之对他的评价成为一个持续性的争论。好在尼采自己 对自己的二十世纪的“接受史命运”十分清楚,他说“我来到世间太早 了”,因此,“我愿用好的格言为自己铺设通向地狱之路
倍 报 复 自 己 的 “ 继 父 ” , 使 之 在 尖 锐 的 现 代 批 判 中 , 在 虚 无 的 揭 示 中 , 在 基 督 教 的 揭 露 中 无 藏 身 之 处 。 尼 采 在 写 作 精 力 最 旺 盛 时 中 断 了 思 想 , 而 成 为 精 神 错 乱 症 缠 身 达 十 年 之 久 的 病 人 。 但 是 不 管 他 生 命 多 么 落 寞 孤 寂 , 他 的 身 影 在 二 十 世 纪 变 得 越 来 越 高 大 , 而 成 为 一 位 世 界 著 名 哲 学 家 , 并 给 西 方 哲 学 带 来 震 撼 。 西 方 二 十 世 纪 一 流 的 哲 学 家 几 乎 都 受 其 影 响 , 如 狄 尔 泰 、 西 美 尔 、 斯 宾 格 斯 、 马 克 斯 · 舍 勒 、 弗 洛 伊 德 、 海 德 格 尔 、 德 里 达 等 ; 受 到 尼 采 影 响 的 世 界 著 名 作 家 更 是 多 不 胜 数 : 茨 威 格 、 托 马 斯 · 曼 、 肖 伯 纳 、 黑 塞 、 里 尔 克 、 纪 德 、 杰 克 · 伦 敦 、 鲁 迅 等 。 尼 采 的 狂 放 人 格 、 叛 逆 精 神 、 “ 知 其 不 可 为 而 为 之 ” 信 念 和 “ 斯 人 独 憔 悴 ” 的 结 局 , 使 之 对 他 的 评 价 成 为 一 个 持 续 性 的 争 论 。 好 在 尼 采 自 己 对 自 己 的 二 十 世 纪 的 “ 接 受 史 命 运 ” 十 分 清 楚 , 他 说 “ 我 来 到 世 间 太 早 了 ” , 因 此 , “ 我 愿 用 好 的 格 言 为 自 己 铺 设 通 向 地 狱 之 路 ” 。 1 0 尼 采 文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