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心高专前沿瞭望 锁定目标,让备考之箭射向靶心 授课提示应学生用书第17页 组解读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 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E(语言运用)。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新增的“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 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注重能力考查”这一点。“准确”比较容易理解, 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也就是说它 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 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能的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 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査的综合忄 性 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 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7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准确、鲜 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E(语言运用)。 “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 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新增的“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真 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注重能力考查”这一点。“准确”比较容易理解, 而“鲜明”“生动”这两点的具体表现其实就是“文采”,也就是说它们 会渗透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写作”所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 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准确、鲜明、生动”既是语言表达的要求,也是语言表达的效果,连 同“简明、连贯、得体”有力地说明了本考点考查的综合性。“准确” 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 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 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分 1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准确、 鲜明、生动”既可以综合考査,也可以单项考査。可以以语段压缩、 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综合考查。 如:2009年安徽卷第20题。 2出现了命题的综合性趋势。近年来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的 命题在“仿用”“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语言简明”的要求 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向主观题、选择题等多 样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体 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如串台词、写广告语、情境对话等。 3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 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4题目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已承担起 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 2009年北京卷的第22题
1.语言表达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准确、 鲜明、生动”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可以以语段压缩、 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综合考查。 如:2009年安徽卷第20题。 2.出现了命题的综合性趋势。近年来出现了与语病考查结合的 命题,在“仿用”“句式变换”的题干里出现“语言简明”的要求 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句子顺序调整向主观题、选择题等多 样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体 现日常实用的特点,如串台词、写广告语、情境对话等。 3.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 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4.题目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已承担起了 弘扬民族文化,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如 2009年北京卷的第22题
回展望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考 试大纲》要求,特对2011年高考命题作以下几点展望。 、准确、鲜明、生动 1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査,可能会与简明、连贯、得体 结合在一起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2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写作表达上 二、简明 1歧义和赘余现象的考查,可能会与辨析病句结合在一起以客 观选择题或改错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语言表达简明仍会是高考的重点可能会与语言的准确、鲜 明、生动连贯、得体、仿写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以全面考查考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选题将更接近现实生活,可能会侧重于实用文体的考查
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考 试大纲》要求,特对2011年高考命题作以下几点展望。 一、准确、鲜明、生动 1.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可能会与简明、连贯、得体 结合在一起,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2.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写作表达上。 二、简明 1.歧义和赘余现象的考查,可能会与辨析病句结合在一起,以客 观选择题或改错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语言表达简明仍会是高考的重点,可能会与语言的准确、鲜 明、生动,连贯、得体、仿写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以全面考查考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选题将更接近现实生活,可能会侧重于实用文体的考查
、连贯 1近年来高考对连贯的考查多考查排序或语句复位的能力,主 要着眼于使用语言时话题是否一致、语序是否合理、是否讲究呼 应或句式是否统 2从题型上来看客观题少于主观题而且表现出由客观选择到 主观排序再向动手修改调整的方向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3可能会与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彼此交融,向 综合考查方向发展。 四、得体 用语得体在近两年的高考命题中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内容多为 不同场合用词是否得体或内容转述是否得体。考题素材体现出开 放性、实用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大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少数 保留客观题型。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明显地将语言表达的这几方面综合 来考查单一考查的几乎没有。所以题型创新,尤其是选材选 求会更高
三、连贯 1.近年来高考对连贯的考查,多考查排序或语句复位的能力,主 要着眼于使用语言时话题是否一致、语序是否合理、是否讲究呼 应或句式是否统一。 2.从题型上来看,客观题少于主观题,而且表现出由客观选择到 主观排序再向动手修改调整的方向发展,要求越来越高。 3.可能会与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得体彼此交融,向 综合考查方向发展。 四、得体 用语得体在近两年的高考命题中越来越受重视。考查内容多为 不同场合用词是否得体或内容转述是否得体。考题素材体现出开 放性、实用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大多以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少数 保留客观题型。 近年来的高考命题越来越明显地将语言表达的这几方面综合起 来考查,单一考查的几乎没有。所以题型创新,尤其是选材选点的要 求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