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病案分析题 请根据八纲进行初步分析、辨证。 1、某男。时值夏季,患生热病。医初投以银翘不效,见其有烦躁, 治之以栀、豉,又不效,约余往诊。余见其高热自汗,口干舌绛, 大渴欲饮,周身肤红,扪之肌肤热甚。自汗湿手,烦躁不安,小便 黄赤,六脉洪大而数。 2、郑某,男,70岁。 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时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饭 后,即入床睡眠,翌日不起,至晚出现神志迷糊,询之瞠目不知答。 三天后邀余诊,见其满口痰涎粘连,两目呆瞪直视,四肢厥冷,舌淡 白,苔厚腻垢浊,脉沉迟有力。 3、李某,女,24岁。患者发热、咳嗽三天,伴头痛,微恶寒,汗出, 鼻流浊涕,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4、某男,38岁,农民 两天前因食糖萝卜过多,食后受寒,胃痛刷烈,不思饮食,胃 脘胀痛拒按,怀抱热砖,侧卧于被中,语声低微,偶有呻咛,舌苔白 满,根部略显微黄,脉弦滑。 BB BUCM WANG TIANFANG 1
BB BUCM WANG TIANFANG 1 八纲辨证病案分析题 请根据八纲进行初步分析、辨证。 1、某男。时值夏季,患生热病。医初投以银翘不效,见其有烦躁, 治之以栀、豉,又不效,约余往诊。余见其高热自汗,口干舌绛, 大渴欲饮,周身肤红,扪之肌肤热甚。自汗湿手,烦躁不安,小便 黄赤,六脉洪大而数。 2、郑某,男,70岁。 素嗜酒,并有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时在初春某日大吃酒肉饭 后,即入床睡眠,翌日不起,至晚出现神志迷糊,询之瞠目不知答。 三天后邀余诊,见其满口痰涎粘连,两目呆瞪直视,四肢厥冷,舌淡 白,苔厚腻垢浊,脉沉迟有力。 3、李某,女,24 岁。患者发热、咳嗽三天,伴头痛,微恶寒,汗出, 鼻流浊涕,咳吐黄痰,口渴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 脉浮数。 4、某男,38 岁,农民 两天前因食糖萝卜过多,食后受寒,胃痛剧烈,不思饮食,胃 脘胀痛拒按,怀抱热砖,侧卧于被中,语声低微,偶有呻咛,舌苔白 满,根部略显微黄,脉弦滑
5、患者,男,65岁。患者半年来每日清晨必腹泻一次,便意急迫, 下利清谷,而且便后头晕乏力,肛门重坠。伴有食欲不振,腰酸腿软, 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6、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皆 曰阴证。适材诊之,六脉俱无,以手按腹,眉皱作楚,两手护之,按 其跌阳大而有力,乃知腹中燥屎也,与大承气汤,得燥屎六七枚,口 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耶 BB BUCM WANG TIANFANG 2
BB BUCM WANG TIANFANG 2 5、患者,男,65 岁。患者半年来每日清晨必腹泻一次,便意急迫, 下利清谷,而且便后头晕乏力,肛门重坠。伴有食欲不振,腰酸腿软, 头晕目眩,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弱 6、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皆 曰阴证。适材诊之,六脉俱无,以手按腹,眉皱作楚,两手护之,按 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中燥屎也,与大承气汤,得燥屎六七枚,口 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此垂危之证耶
病因辨证病案分析题 1.王某,男,28岁。天气突然变凉,初起恶寒,头痛。现咳嗽发热, 不恶寒,气喘胸痛,口渴舌红,脉滑数。 分析:病初起为外感寒邪所致表实寒证。表证不解,寒邪入里化热, 热邪内盛,故发热。热邪壅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胸 痛。热盛伤津,则口渴。舌红,脉滑数均为内热炽盛的表现。 辨证:里实热证(热邪壅肺证) 2.谢某,男,23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 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分析:患者初期因中暑,暑闭心神,而出现昏倒、发热等。 苏醒后为气津两伤之表现。因暑性炎热升散,蒸腾津液,故见发热,汗 出,尿黄,舌红。暑邪伤津耗气,则见口渴喜饮,神疲,脉虚数。 辨证:暑伤津气证 3.钱某,男,51岁。最近到干燥之地出差,感身热,恶风,咳 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并见血丝少许,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 数。 分析:燥邪外袭,卫表失和,则身热,恶风。燥邪犯肺,肺失清润, 肺气上逆,则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燥邪化火,灼伤肺络,可见 咳血丝少许。燥邪伤津,肺系失润,则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数为燥 邪外袭之象。 辨证:燥邪犯肺证 BB BUCM WANG TIANFANG 3
BB BUCM WANG TIANFANG 3 病因辨证病案分析题 1.王某,男,28 岁。天气突然变凉,初起恶寒,头痛。现咳嗽发热, 不恶寒,气喘胸痛,口渴舌红,脉滑数。 分析:病初起为外感寒邪所致表实寒证。表证不解,寒邪入里化热, 热邪内盛,故发热。热邪壅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胸 痛。热盛伤津,则口渴。舌红,脉滑数均为内热炽盛的表现。 辨证:里实热证(热邪壅肺证) 2.谢某,男,23 岁。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 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分析:患者初期因中暑,暑闭心神,而出现昏倒、发热等。 苏醒后为气津两伤之表现。因暑性炎热升散,蒸腾津液,故见发热,汗 出,尿黄,舌红。暑邪伤津耗气,则见口渴喜饮,神疲,脉虚数。 辨证:暑伤津气证 3.钱某,男,51 岁。最近到干燥之地出差,感身热,恶风,咳 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并见血丝少许,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 数。 分析:燥邪外袭,卫表失和,则身热,恶风。燥邪犯肺,肺失清润, 肺气上逆,则咳嗽,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燥邪化火,灼伤肺络,可见 咳血丝少许。燥邪伤津,肺系失润,则口鼻干燥。舌尖红,脉浮数为燥 邪外袭之象。 辨证:燥邪犯肺证
气血津液辨证病案分析题 1.陈某,女,27岁。因分娩大出血,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大汗淋漓而致晕厥,舌淡,脉浮大而散。诊为何证?试按气血津液辨 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气血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大量出血则气无所附,而随 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不能温煦四肢,则 手足厥冷;不能温固肌表,则大汗淋漓。神随气散则晕厥。血失气脱, 舌体失养则舌淡。阳气浮越外亡,故见脉浮大而散。 辨证:气随血脱证。 2.万某,女,40岁,3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头晕,心悸, 失眠,多梦。久服镇静剂无效,而头晕反增,入夜心增恐惧,白昼则 头晕。感神疲乏力,动则汗出,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月经2年未至, 面白无华,舌淡而润,脉弱。本案应诊为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血虚。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心 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则失眠。血属阴,夜间阴气为用,血虚故人 入夜心惕恐惧。白昼则因血虚,清窍失养,故头晕,久病血虚及气, 元气亏虚则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又因劳则耗气,故 动则汗出。血虚经血乏源,故闭经。面白,舌淡润,脉弱均属气血两 虚。 辨证:气血两虚证。 BB BUCM WANG TIANFANG 4
BB BUCM WANG TIANFANG 4 气血津液辨证病案分析题 1.陈某,女,27 岁。因分娩大出血,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大汗淋漓而致晕厥,舌淡,脉浮大而散。诊为何证?试按气血津液辨 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气血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大量出血则气无所附,而随 之外脱。气脱阳亡,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不能温煦四肢,则 手足厥冷;不能温固肌表,则大汗淋漓。神随气散则晕厥。血失气脱, 舌体失养则舌淡。阳气浮越外亡,故见脉浮大而散。 辨证:气随血脱证。 2.万某,女,40 岁,3 年前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头晕,心悸, 失眠,多梦。久服镇静剂无效,而头晕反增,入夜心增恐惧,白昼则 头晕。感神疲乏力,动则汗出,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月经 2 年未至, 面白无华,舌淡而润,脉弱。本案应诊为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因流产失血过多而致血虚。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虚心 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滋养则失眠。血属阴,夜间阴气为用,血虚故人 入夜心惕恐惧。白昼则因血虚,清窍失养,故头晕,久病血虚及气, 元气亏虚则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又因劳则耗气,故 动则汗出。血虚经血乏源,故闭经。面白,舌淡润,脉弱均属气血两 虚。 辨证:气血两虚证
3.张某,女,28岁。平素五志过急,复因情志所伤,而致经漏, 血色鲜红,身热夜甚,烦躁不寐,小腹不适,舌红苔黄,脉数。诊为 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素体肝火内炽,复因五志过急,致使内热伤及冲任, 迫血妄行,故见经漏,血色鲜红,小腹不适。卫阳之气夜行于内则有 助于血热加重,故身热夜甚。心主血而藏神,热扰心神,故烦躁不寐。 苔黄舌红,脉数均为热征。 辨证:血热证。 4.李某,女,21岁。咳嗽胸痛10天,午后发热,咳痰粘稠, 入院后体温38~39℃,经检查及胸透诊为“渗出性胸膜炎”。抗炎治 疗一周,体温虽降但胸痛不减,故转中医治疗。症见胸胁胀闷作痛, 咳嗽气喘,并有牵引疼痛感,舌苔白滑,脉沉弦。诊为何证?试按津 液辨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饮停胸胁,气道受阻,络脉不 利,故胸胁胀闷作痛。饮邪内阻于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嗽气喘,并 有牵引疼痛感。饮为阴邪,故苔见白滑。脉沉弦,为水结于里之候。 辨证:饮停胸胁证(悬饮)。 BB BUCM WANG TIANFANG 5
BB BUCM WANG TIANFANG 5 3.张某,女,28 岁。平素五志过急,复因情志所伤,而致经漏, 血色鲜红,身热夜甚,烦躁不寐,小腹不适,舌红苔黄,脉数。诊为 何证?试按气血辨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素体肝火内炽,复因五志过急,致使内热伤及冲任, 迫血妄行,故见经漏,血色鲜红,小腹不适。卫阳之气夜行于内则有 助于血热加重,故身热夜甚。心主血而藏神,热扰心神,故烦躁不寐。 苔黄舌红,脉数均为热征。 辨证:血热证。 4.李某,女,21 岁。咳嗽胸痛 10 天,午后发热,咳痰粘稠, 入院后体温 38~39℃,经检查及胸透诊为“渗出性胸膜炎”。抗炎治 疗一周,体温虽降但胸痛不减,故转中医治疗。症见胸胁胀闷作痛, 咳嗽气喘,并有牵引疼痛感,舌苔白滑,脉沉弦。诊为何证?试按津 液辨证分析之。 证候分析:胸胁为气机升降之道,饮停胸胁,气道受阻,络脉不 利,故胸胁胀闷作痛。饮邪内阻于肺,肺气上逆,可见咳嗽气喘,并 有牵引疼痛感。饮为阴邪,故苔见白滑。脉沉弦,为水结于里之候。 辨证:饮停胸胁证(悬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