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Z练习题即参考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组织中的人 2.关于管埋的含义,下列选项中()的表述不确切。 A.激励、约束 B.协调、沟通 C.放任、自由 D.理顺、调整 3.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A.计划B.控制C.协调D.指挥 4.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5.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 6.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扮演的是()的角色。 A.发言人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 8.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D.管理技能 二、多项选择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 )。 A.管理具有二重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时效性 2.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A.人际关系角色B.组织角色 C.信息传递角色D.决策制定角色 3.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 A.信息技能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D.概念技能 4.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 A.技术环境B.政治法律环境C.经济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
1 管理学基础 Z 练习题即参考答案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各选项中,( )属于管理的对象。 A.组织资源和组织目标 B.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C. 组织目标和组织活动 D.组织中的人 2.关于管埋的含义,下列选项中( )的表述不确切。 A.激励、约束 B.协调、沟通 C.放任、自由 D.理顺、调整 3.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 )。 A.计划 B.控制 C.协调 D.指挥 4.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 )。 A.管理的实践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变动性 5.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 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 D.目标、部门和人员 6. 当管理者接待来访者、参加剪彩仪式等社会活动时,他扮演的是( )的角色。 A.发言人 B.组织联络者 C.领导者 D.精神领袖 7.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具备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8.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掌握良好的( )是最为重要的。 A.人际技能 B.概念技能 C.技术技能 D.管理技能 二、多项选择 1.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比如( )。 A.管理具有二重性 B.管理具有科学性 C.管理具有艺术性 D.管理具有时效性 2.明茨伯格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十种角色,这些角色被分为( )。 A.人际关系角色 B.组织角色 C.信息传递角色 D.决策制定角色 3.管理者在行使各种管理职能、扮演三类管理角色时,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如( )。 A.信息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概念技能 4.对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所有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宏观环境,它主要包括( )。 A.技术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经济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 有同等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C:3.A:4.A:5.C:6.D;7.C:8.B。 二、多项选择 1.ABC:2.ACD:3.BCD:4.ABCD. 三、判断正误 1.×:2.×:3.√:4.×:5.X:6.×:7.√:8.√。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B.查尔斯·巴比奇C.弗雷德里克·泰罗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A.科学技术B.加强人的管理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乔治·梅奥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2 三、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2.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3.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4.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5.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6.处于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也是不同的。 7.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 8.人际关系技能是指成功地与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力。掌握这项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者具 有同等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A; 4.A; 5.C;6. D; 7.C;8.B。 二、多项选择 1.ABC; 2. ACD; 3. BCD; 4.ABCD。 三、判断正误 1.×;2.×; 3.√;4.×;5.×;6.×; 7.√;8.√。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B.经济人C.社会人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 环境的开放的()。 A.社会经济系统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D.社会生产组织 8.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 包括:()。 A.传统的权力B.理性一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4.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 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D.建立共同愿景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 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 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3.D:4.C:5.B:6.B:7.C:8.D. 3
3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 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 包括:( )。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4.1990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 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 )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 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 D.建立共同愿景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 19 世纪末期到 20 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 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 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案例教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 3.D; 4.C; 5.B;6.B; 7.C;8. D.
二、多项选择 1.BCD:2.ABC:3.ABD:4.ABCD. 三、判断正误 1.×:2.×:3.√:4.√:5.×:6.√。 第三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 1.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A.决策 B.预测C.管理D.领导 2.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A.控制B.预测 C.决策 D.组织 3.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C.基层管理者D.所有管理者 4.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 ()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C.创新性D.灵活性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 A.更长B.更短 C.适中D.不确定 6.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A.产品预测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D.技术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 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 )。 A.战略计划 B.作业计划 C.长期计划 D.短期计划 三、判断正误 1.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2.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3.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4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 3.ABD; 4. 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4.√;5.×; 6.√。 第三章 计划 一、单项选择 1. 计划工作的前提是( )。 A.决策 B.预测 C.管理 D.领导 2.计划工作的核心环节是( )。 A.控制 B.预测 C. 决策 D.组织 3.组织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划的编制者,战略性计划是由( )负责制定的。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所有管理者 4.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做出决策,这就是它的 ( )性质。 A.超前性 B.普遍性 C.创新性 D.灵活性 5.当外部环境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时,计划应是指导性的,同时计划期限也应该( )。 A.更长 B.更短 C.适中 D.不确定 6.对各种商品的规格、销量、价格的变动趋势等进行的预测就是( )。 A.产品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技术预测 二、多项选择 1.计划在管理的各种职能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A.计划和控制工作是不可分的 B.计划的确定总是在其他管理职能之前 C.计划工作是一成不变的 D.计划工作始终贯穿于组织、人事等工作中 2.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 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任务是设立目标 D.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 3.根据应用广度的不同可以将计划分为( )。 A.战略计划 B.作业计划 C.长期计划 D.短期计划 三、判断正误 1.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2.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 3.一般来说,战略计划相比作业计划要承担较高的风险
4.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5.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C: 3.A:4.C:5.B:6.B:。 二、多项选择 1.ABD:2.ABCD:3.AB。 三、判断正误 1.×:2.×:3.√:4.×:5.√。 第四章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A.泰罗B.梅奥 C.赫伯特·西蒙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 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B.权变性C.关键性D.协调性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4.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由企业性质决定,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B.主要目标C.次要目标D.并行目标 5.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以内。 A.2个B.5个C.10个D.15个 6.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 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A.层次性B.多重性 C.变动性 D.重合性 7.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二、多项选择 1.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需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 A.现实性原则B.定量化原则C.权变原则D.协调性原则 2.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 A.主要目标 B.综合目标 C.并行目标D.次要目标
5 4.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5.一般而言,预测时间越短,影响预测结果的因素变化越小,预测误差也越小;反之亦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 2.C; 3.A; 4.C; 5.B; 6.B;。 二、多项选择 1.ABD; 2. ABCD;3.AB。 三、判断正误 1..×; 2.×; 3.√;4.×;5.√。 第四章 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来的是( )。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企业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 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 )原则。 A.现实性 B.权变性 C.关键性 D.协调性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 B.评估工具 C.指标体系 D.激励手段 4.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 由企业性质决定,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 B.主要目标 C.次要目标 D.并行目标 5.目标建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 )以内。 A.2 个 B.5 个 C.10 个 D.15 个 6.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 和网络,即是目标的( )。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D.重合性 7.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权变管理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二、多项选择 1.目标是组织制订计划的基础,确定合理的组织目标必需遵守正确的原则,它们是:( )。 A.现实性原则 B.定量化原则 C.权变原则 D.协调性原则 2.根据拉·柯·戴维斯等学者的观点,组织目标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 A.主要目标 B.综合目标 C.并行目标 D.次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