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习题2 2023-7-14 一、单项选择 1、在质量体系文件中,检验报告、试验数据、检定报告、不合格品评审报告等属于() 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 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 2、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性信息的文件是() 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 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 3、针对特定的产品和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体系文件是() 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 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 4、IS0指的是() A国际标准化组织B国际电工委员会 C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D合格评定委员会 5、我国质量认证制度始于() A1979年B1981年C1983年D1995年 6、我国参加IS0的时间() A1979年B1949年C1983年D1995年 7、当过程能力指数小于等于0.67时,表示工序能力() A尚可B过高C不充分D无过程能力 8、当过程能力指数大于1.67时,工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增加检验频次B降低设备精度等级C改进工艺D放宽公差范围 9、当过程能力指数等于1时,工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设备精度等级B增加检验频次C进行全数检查D放宽公差范围 10、由于检验人员粗心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是()
1 《质量管理》习题 2 2023-7-14 一、单项选择 1、在质量体系文件中,检验报告、试验数据、检定报告、不合格品评审报告等属于(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计划 D 质量记录 2、向组织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致性信息的文件是(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计划 D 质量记录 3、针对特定的产品和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体系文件是(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计划 D 质量记录 4、ISO 指的是( ) A 国际标准化组织 B 国际电工委员会 C 欧洲电工标准委员会 D 合格评定委员会 5、我国质量认证制度始于( ) A 1979 年 B 1981 年 C 1983 年 D 1995 年 6、我国参加 ISO 的时间( ) A 1979 年 B 1949 年 C 1983 年 D 1995 年 7、当过程能力指数小于等于 0.67 时,表示工序能力( ) A 尚可 B 过高 C 不充分 D 无过程能力 8、当过程能力指数大于 1.67 时,工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增加检验频次 B 降低设备精度等级 C 改进工艺 D 放宽公差范围 9、当过程能力指数等于 1 时,工序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设备精度等级 B 增加检验频次 C 进行全数检查 D 放宽公差范围 10、由于检验人员粗心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是( )
A情绪性误差B程序性误差C技术性误差D马虎大意性误差 11、在PDCA循环中,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的工作,发生在()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 12、在PDCA循环中,按照计划内容,扎扎实实的去实现质量改进分目标的工作,发生在()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 13、在PDCA循环中,检查、验证执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工作,发 生在()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 14、在PDCA循环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订成标准、规程、制度,巩固成绩,克服 缺点的工作,发生在() A.P阶段B.D阶段C.C阶段D.A阶段 15、偶发性质量缺陷收集资料的方式是() A.在特别的试验中收集B.定期收集C.日常工作中收集D.月末收集 16、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叫() A外部质量保证成本B外部损失成本C鉴定成本D预防成本 17、(A)在《总体质量规划》中指出:质量改进是使效果达到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的突 破过程。 A朱兰B田口玄一C西蒙D以上都不对 18、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维持某一特定水平的质量水平、控制系统的(A)缺陷。 A偶发性B原发性C始发性D长期性 19、一般说来,产品的可靠性是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A)。 A降低B提高C不变D衰退 20、生产过程的可靠性管理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D)。 A开始B结束C始发环节D中心环节 21、生产过程可靠性管理的核心(D) A技术状态管理B增长试验C环境试验D工序质量控制 22、服务承诺,是企业向顾客公开表述的要达到的(D)
2 A 情绪性误差 B 程序性误差 C 技术性误差 D 马虎大意性误差 11、在 PDCA 循环中,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的工作,发生在( ) A. P 阶段 B. D 阶段 C. C 阶段 D. A 阶段 12、在 PDCA 循环中,按照计划内容,扎扎实实的去实现质量改进分目标的工作,发生在( ) A. P 阶段 B. D 阶段 C. C 阶段 D. A 阶段 13、在 PDCA 循环中,检查、验证执行效果,及时发现计划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工作,发 生在( ) A. P 阶段 B. D 阶段 C. C 阶段 D. A 阶段 14、在 PDCA 循环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订成标准、规程、制度,巩固成绩,克服 缺点的工作,发生在( ) A. P 阶段 B. D 阶段 C. C 阶段 D. A 阶段 15、偶发性质量缺陷收集资料的方式是( ) A. 在特别的试验中收集 B. 定期收集 C. 日常工作中收集 D.月末收集 16、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保修费用、退换产品的损失费用叫( ) A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B 外部损失成本 C 鉴定成本 D 预防成本 17、( A )在《总体质量规划》中指出:质量改进是使效果达到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的突 破过程。 A 朱兰 B 田口玄一 C 西蒙 D 以上都不对 18、质量控制的目的是维持某一特定水平的质量水平、控制系统的( A )缺陷。 A 偶发性 B 原发性 C 始发性 D 长期性 19、一般说来,产品的可靠性是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 A )。 A 降低 B 提高 C 不变 D 衰退 20、生产过程的可靠性管理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 D )。 A 开始 B 结束 C 始发环节 D 中心环节 21、生产过程可靠性管理的核心( D ) A 技术状态管理 B 增长试验 C 环境试验 D 工序质量控制 22、服务承诺,是企业向顾客公开表述的要达到的( D )
A诺言B要求C标准D服务质量 23、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A) A单位产品B批量C样本单位D样本大小 24、容差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影响大的参数给予(D)的公差值 A较大B平均C一般D较小 25、被撤销体系资格认证者,(A)内可重新提出体系认证申请。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 25、最有系统地开展质量保证活动是与西方一些(C) A建筑业B汽车制造业C军工企业D商业企业 26、美国(B)年提出第一个质量保证标准《质量大纲要求》 A1965B1959C1981D1985 27、(D)世纪()年代,美国的菲根堡姆提出了较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1960B1950 C2080D2060 28、1994年版的IS09000族标准,它包括(C)个部分。 A九B十C五D八 29、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关键就是要搞好(A) A质量设计B质量控制C质量安全D以上都不对 30、进行质量一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在保证实现产品质量目标的前提下(A) A降低产品成本B提高性能C延长使用寿命D扩展用途 31、产品设计评审的目的在于及早查出和补救产品(C)缺陷 A控制中B制造中C设计中D成本中 32、(D)认为,即使是合格产品,其输出特性的波动仍可给用户和社会造成损失。 A巴雷特B朱兰C伏特D田口玄一 33、田口建议用(B)来度量合格品输出特性偏离目标值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A极限偏差B质量损失函数C目标值D中心值 二、多项选择 1、提高顾客满意的途径()
3 A 诺言 B 要求 C 标准 D 服务质量 23、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 A ) A 单位产品 B 批量 C 样本单位 D 样本大小 24、容差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影响大的参数给予( D )的公差值 A 较大 B 平均 C 一般 D 较小 25、被撤销体系资格认证者,( A )内可重新提出体系认证申请。 A 一年 B 两年 C 三年 D 四年 25、最有系统地开展质量保证活动是与西方一些( C ) A 建筑业 B 汽车制造业 C 军工企业 D 商业企业 26、美国( B )年提出第一个质量保证标准《质量大纲要求》 A1965 B1959 C1981 D1985 27、( D )世纪( )年代,美国的菲根堡姆提出了较系统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A19 60 B19 50 C20 80 D20 60 28、1994 年版的 ISO9000 族标准,它包括( C )个部分。 A 九 B 十 C 五 D 八 29、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关键就是要搞好( A ) A 质量设计 B 质量控制 C 质量安全 D 以上都不对 30、进行质量—成本分析的目的是在保证实现产品质量目标的前提下( A ) A 降低产品成本 B 提高性能 C 延长使用寿命 D 扩展用途 31、产品设计评审的目的在于及早查出和补救产品( C )缺陷 A 控制中 B 制造中 C 设计中 D 成本中 32、( D )认为,即使是合格产品,其输出特性的波动仍可给用户和社会造成损失。 A 巴雷特 B 朱兰 C 伏特 D 田口玄一 33、田口建议用( B )来度量合格品输出特性偏离目标值给用户造成的损失。 A 极限偏差 B 质量损失函数 C 目标值 D 中心值 二、多项选择 1、提高顾客满意的途径( )
A服务承诺B顾客服务C所谓服务补救D道歉 2、顾客满意度因素包括() A产品本身因素B厂家推荐C同行影响D性能因素 3、质量控制步骤包括( ) A评价实际绩效B比较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C对差异采取措施D确定顾客需求 4、质量特性的波动原因按影响大小与作用性质分为() A偶然因素B系统因素C设备D原材料 5、产品质量设计的职能是() A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B产品质量目标的制定C产品质量评价 D产品质量-成本分析 6、产品质量设计评审的目的是() A纠正设计质量“至善论”B打破产品设计垄断C防止产品设计的片面性D产品 设计评审 7、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是() A认证对象不同B认证依据不同C认证机构不同D认证获准表示方式不同 8、体系运行状况出现()情况之一,即构成严重不合格。 A系统性失效B区域性失效C后果严重的不合格D区域性一般失效现象 9、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 A质量手册B质量决策程序文件 C质量计划D质量记录E程序文件 10、产品设计评审主要解决()问题 A防止产品设计的片面性B纠正设计质量“至善论” C提高设计能力 D打破产品设计垄断 E讲求经济效益 11、影响工序的因素有() A操作者B机器设备C材料D工艺方法 E测量和环境 12、()是偶然性因素的特点 A有时存在B难以去除C影响较大D始终存在E不难去
4 A 服务承诺 B 顾客服务 C 所谓服务补救 D 道歉 2、顾客满意度因素包括( ) A 产品本身因素 B 厂家推荐 C 同行影响 D 性能因素 3、质量控制步骤包括( ) A 评价实际绩效 B 比较实际绩效与质量目标 C 对差异采取措施 D 确定顾客需求 4、质量特性的波动原因按影响大小与作用性质分为( ) A 偶然因素 B 系统因素 C 设备 D 原材料 5、产品质量设计的职能是( ) A 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 B 产品质量目标的制定 C 产品质量评价 D 产品质量-成本分析 6、产品质量设计评审的目的是( ) A 纠正设计质量“至善论” B 打破产品设计垄断 C 防止产品设计的片面性 D 产品 设计评审 7、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是( ) A 认证对象不同 B 认证依据不同 C 认证机构不同 D 认证获准表示方式不同 8、体系运行状况出现( )情况之一,即构成严重不合格。 A 系统性失效 B 区域性失效 C 后果严重的不合格 D 区域性一般失效现象 9、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决策程序文件 C 质量计划 D 质量记录 E 程序文件 10、产品设计评审主要解决( )问题 A 防止产品设计的片面性 B 纠正设计质量“至善论” C 提高设计能力 D 打破产品设计垄断 E 讲求经济效益 11、影响工序的因素有( ) A 操作者 B 机器设备 C 材料 D 工艺方法 E 测量和环境 12、( )是偶然性因素的特点 A 有时存在 B 难以去除 C 影响较大 D 始终存在 E 不难去
13、()是系统因素的特点 A有时存在B难以去除C影响较大D始终存在E不难去除 14、田口将产品的设计过程三个阶段,即() A参数设计B统计设计C系统设计D容差设计 E标准差设计 15、顾客满意包括() A使用满意B消费满意C社会满意 D产品满意E服务满意 16、质量检验的具体工作包括() A度量B判断C检查D比较E处理 17、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有() A封存B报废C返工D返修E原样使用 18、质量检验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A把关作用B提升作用C预防作用D警示作用E报告作用 19、PDCA循环的特点是() A.大环套小环,相互制约B.不断循环往复C.推动PDCA循环 D.大环套小环,相 互促进E.不断循环上升 20、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有() A控制图分析法B定量分析法C因果图分析法D对策表分析法E定性分析法 21、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常用()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描述。 A可用度B平均修复时间C可靠度D平均寿命E敏感度 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靠性工作必将日益重要,这是因为(ABCD)11 A现代产品的复杂化B产品使用的多样化C装配密度上的提高D为了降低总成本而要求 23、研究可靠性E规定时间的要求 24、递增型质量改进的特点是(AB)9 A改进步伐小B改进频繁C改进步伐大D改进缓慢E缺乏计划性 25、可靠性管理部门的任务(ABCDE)11 A编制和实施可靠性工作的规则侧B制定与实施可靠性管理的制度及有关文件C组织可靠 性的设计评审D负责可靠性信息管理E开展可靠性教育、培训和咨询活动 5
5 13、( )是系统因素的特点 A 有时存在 B 难以去除 C 影响较大 D 始终存在 E 不难去除 14、田口将产品的设计过程三个阶段,即( ) A 参数设计 B 统计设计 C 系统设计 D 容差设计 E 标准差设计 15、顾客满意包括( ) A 使用满意 B 消费满意 C 社会满意 D 产品满意 E 服务满意 16、质量检验的具体工作包括( ) A 度量 B 判断 C 检查 D 比较 E 处理 17、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有( ) A 封存 B 报废 C 返工 D 返修 E 原样使用 18、质量检验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 A 把关作用 B 提升作用 C 预防作用 D 警示作用 E 报告作用 19、PDCA 循环的特点是( ) A. 大环套小环,相互制约 B. 不断循环往复 C. 推动 PDCA 循环 D.大环套小环,相 互促进 E. 不断循环上升 20、质量成本的分析方法有( ) A 控制图分析法 B 定量分析法 C 因果图分析法 D 对策表分析法 E 定性分析法 21、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常用( )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描述。 A 可用度 B 平均修复时间 C 可靠度 D 平均寿命 E 敏感度 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靠性工作必将日益重要,这是因为( ABCD )11 A现代产品的复杂化 B产品使用的多样化 C装配密度上的提高 D为了降低总成本而要求 23、研究可靠性 E 规定时间的要求 24、递增型质量改进的特点是( AB )9 A 改进步伐小 B 改进频繁 C 改进步伐大 D 改进缓慢 E 缺乏计划性 25、可靠性管理部门的任务(ABCDE )11 A 编制和实施可靠性工作的规则 B 制定与实施可靠性管理的制度及有关文件 C 组织可靠 性的设计评审 D 负责可靠性信息管理 E 开展可靠性教育、培训和咨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