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验开始时,研究小组设想,增加照明会使 产量提高。他们选择了两组工人,一组为试验 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试验组里,照明作各 种变化,而在对照组里,照明度保持不变。试 验结果,两个组的产量几乎等量上升,看不出 改变照明度对生产效率有什么影响。例如,他 们将试验组的照明从24支,46支,76支烛光, 逐渐递增。但是,使对照组保持原来的照明度
◼ 在试验开始时,研究小组设想,增加照明会使 产量提高。他们选择了两组工人,一组为试验 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在试验组里,照明作各 种变化,而在对照组里,照明度保持不变。试 验结果,两个组的产量几乎等量上升,看不出 改变照明度对生产效率有什么影响。例如,他 们将试验组的照明从24支,46支,76支烛光, 逐渐递增。但是,使对照组保持原来的照明度
根据预想,增加照明度,产量就会上升,试验 组的产量果然上去了。可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 情况:对照组虽然照明度未变,然而产量也上 去了。后来,他们又采取相反措施,逐渐降低 试验组的照明度。按研究小组的设想,试验组 的生产效率必然会下降。但是,实验结果表明, 尽管其照明度一再下降,从10支,3支,以至 降到0.06支烛光,但产量并没有显著下降。以 上结果说明,照明强度等物质条件与生产效率 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因果关系
◼ 根据预想,增加照明度,产量就会上升,试验 组的产量果然上去了。可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 情况:对照组虽然照明度未变,然而产量也上 去了。后来,他们又采取相反措施,逐渐降低 试验组的照明度。按研究小组的设想,试验组 的生产效率必然会下降。但是,实验结果表明, 尽管其照明度一再下降,从10支,3支,以至 降到0.06支烛光,但产量并没有显著下降。以 上结果说明,照明强度等物质条件与生产效率 之间,并不存在线性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