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 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 秋雨 ⑧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写照
关于读书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 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 秋雨 •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写照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 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 使人善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 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 使人善辩
获得教养的途径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187-1962)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获得教养的途径 •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 • (1877-1962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 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 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 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 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 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 “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 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 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 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 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 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 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 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 “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 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 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 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 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 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 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黑塞自 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黑 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 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 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获得公众承认。直至 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门青》问世,一下 子轰动德国。一九零四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 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的巴登湖 畔)专事写作。一九零四 九一四年是黑塞创作 的鼎盛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年)、 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 年)《克诺尔普》(1915年)都是作者早期重要作 品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 )德国作 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 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 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 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黑塞自 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 。 黑 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 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 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获得公众承认。直至一 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问世,一下 子轰动德国。一九零四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 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的巴登湖 畔,专事写作。一九零四——一九一四年是黑塞创作 的鼎盛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年)、 《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 年)、《克诺尔普》(1915年)都是作者早期重要作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