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 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 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 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 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 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 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 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 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 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 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 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 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 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 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 客,这些食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B.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礼记·曲礼·上》 提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八,笄而字”。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称人用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 C.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改正错误。从春 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 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 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 成了皇后的别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 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 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 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 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 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 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 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 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 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 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 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 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 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 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 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 客,这些食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B. 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一个和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名字,《礼记•曲礼•上》 提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八,笄而字”。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 称人用字是出于礼貌或尊敬。 C. 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改正错误。从春 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 “谏议 大夫”,唐朝的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D.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 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 成了皇后的别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 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说周勃的坏话,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 使周勃很恨他,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 人又成了好朋友 C.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 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 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D.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因为他常常忌恨袁盎, 袁盎对他也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 只能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1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A.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髙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任命官员主持, 只考策问一场。 B.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 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中原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 吏的制度。 D.“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的合称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 余人载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朱敦儒①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秦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汨满巾。 注:①朱敦儒:宋代词人,字希真,洛阳人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意谓能得唐代梨园之遗声,歌艺绝 妙,无可伦比的只有“前朝”的李师师了,这是用“梨园绝代声”表现李师师的 艺术才能。 B.“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表现了李师师在靖康之际的遭遇。“霓 裳”指唐代宫廷的“霓裳羽衣舞”,借此证明李师师歌艺绝伦 C.词的上片以“前朝”、“惊破”、“扇里新”等词语表示李师师生活变化的 轨迹,概括了她一生的命运。李师师的命运又暗与北宋灭亡的命运有着联系 D.“秦嶂雁,越溪砧”实写雁唳和捣衣声,用这两种秋季的典型声音写作者和 李师师一样像落叶飘零的身世。 E.这首词十分精炼,词意逐步发展,层层加深,表现出作者髙度的艺术概括能 力,使人读后联想起丰富的历史内容并思索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A. 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 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 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说周勃的坏话,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 使周勃很恨他,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 人又成了好朋友。 C. 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 入座,惹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 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D. 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因为他常常忌恨袁盎, 袁盎对他也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 只能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1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任命官员主持, 只考策问一场。 B. 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 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中原。 C. 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 吏的制度。 D. “壬子”是干支纪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环地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的合称。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 余人载!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 朱敦儒①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秦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注:①朱敦儒:宋代词人,字希真,洛阳人。 15.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意谓能得唐代梨园之遗声,歌艺绝 妙,无可伦比的只有“前朝”的李师师了,这是用“梨园绝代声”表现李师师的 艺术才能。 B.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表现了李师师在靖康之际的遭遇。“霓 裳”指唐代宫廷的“霓裳羽衣舞”,借此证明李师师歌艺绝伦。 C. 词的上片以“前朝”、“惊破”、“扇里新”等词语表示李师师生活变化的 轨迹,概括了她一生的命运。李师师的命运又暗与北宋灭亡的命运有着联系。 D. “秦嶂雁,越溪砧”实写雁唳和捣衣声,用这两种秋季的典型声音写作者和 李师师一样像落叶飘零的身世。 E. 这首词十分精炼,词意逐步发展,层层加深,表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能 力,使人读后联想起丰富的历史内容并思索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16.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在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 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 (2)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一个道 理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援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又无 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 (4)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 ∏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 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 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 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 ④有人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发布一些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言论, 公安部门对这些甚嚣尘上的做法和言论进行了打击和辟谣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査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 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 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 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C.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 并没有取得资格,今后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D.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要治理雾霾,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 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名字,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一个社会群体中辨认个人的主要标志。从古至今, ①很多中国人都相信姓名会对个人命运产生微妙的影响,②_在取名上慎 之又慎。另一方面,名字_③_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姓名 ④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不例外。中世纪欧洲人的名字 ⑤随着时代的浪潮而变化,⑥_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自我的期许 A.因为 就 不仅 或者 B.并且 因此 或者 就会 甚至 C.甚至 或者 因此 又 D.一方面因而 也 往往 既也
16. 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在分析秦国灭亡的原因时,指出假如国君懂得关心百姓, 秦国就会得以延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作者以孔子曾拜郑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来说明—个道 理:“_________”。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援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又无 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 Π 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 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 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 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 ④有人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发布一些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言论, 公安部门对这些甚嚣尘上的做法和言论进行了打击和辟谣。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 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⑤ D. ④⑤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 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 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 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C. 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 并没有取得资格,今后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D. 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要治理雾霾,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 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 20.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名字,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一个社会群体中辨认个人的主要标志。从古至今, ____①很多中国人都相信姓名会对个人命运产生微妙的影响,__②__在取名上慎 之又慎。另一方面,名字__③__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一个人的姓名 __④__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不例外。中世纪欧洲人的名字 __⑤__随着时代的浪潮而变化,__⑥__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自我的期许。 A. 因为 就 不仅 也 或者 B. 并且 因此 或者 就会 甚至 C. 甚至 或者 就 因此 又 D. 一方面 因而 也 往往 既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