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命名 1.普通命名法(用于分子中的烷基部分有简单的非系统名 称的卤代烷) 根据卤原子连接的烷基,称为“某基卤”或“卤(代)某 烷”。 CHCI CH3CH2Br C(CH3):CI Br 甲基氟 乙基澳 叔丁基氟 环已基溴 (氣甲烷) (溴乙烷) (氣代叔丁烷)(溴代环已烷) 若分子中有手性碳,则要标明其构型。如: CH3 Br (S)溴代仲丁烷 CH2CH3
(二)命名 1.普通命名法(用于分子中的烷基部分有简单的非系统名 称的卤代烷) 根据卤原子连接的烷基,称为“某基卤”或“卤(代)某 烷” 。 CH3Cl CH3CH2Br C(CH3) 3Cl Br 甲基氯 乙基溴 叔丁基氯 环已基溴 (氯甲烷) (溴乙烷) (氯代叔丁烷)(溴代环已烷) 若分子中有手性碳,则要标明其构型。如: CH3 H Br CH2 CH3 (S)-溴代仲丁烷
2.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有卤原子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烷”;从靠 近支链的一端给主链编号,把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 前,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排列在后。当烷基和卤素相同编 号时,优先考虑烷基。 CH3-CH-CH2CH-CH2CH32-甲基-4-溴2烷 CH3 Br CH2C】 CH3 CI CH3CH2 CHCH2CH3 CH:CHCH2CHCH3 2一乙基一1一氯丁烷 2一甲基一4一氯戊烷
2.系统命名法 选择含有卤原子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烷”;从靠 近支链的一端给主链编号,把支链的位次和名称写在母体名称 前,并按次序规则将较优基团排列在后。当烷基和卤素相同编 号时,优先考虑烷基。 CH3 CH CH2 CH CH2 CH3 Br CH3 2-甲基-4-溴己烷 2-乙基-1-氯丁烷 2-甲基-4-氯戊烷
当双键和卤素并存时,优先考虑给双键以尽可能小的编号。 H2C=C-CH2CI Mc=g-8-cH.ci H H CH3 3-氯-1-丙烯 3-甲基-4-氯-1-丁烯 3.俗名或商品名 CHC13 CHⅡ3 CCl2F2 氯仿 碘仿 氟利昂-1,2六六六(林丹)
当双键和卤素并存时,优先考虑给双键以尽可能小的编号。 H2 C C H CH2 Cl H2 C C H H C CH2 Cl CH3 3-氯-1-丙烯 3-甲基-4-氯-1-丁烯 3.俗名或商品名 Cl Cl Cl Cl CHCl3 CHI3 CCl2 F2 Cl Cl 氯仿 碘仿 氟利昂-1,2 六六六(林丹)
第二节结构 óX小 (X=F.Cl,Br,D) 象上述碳卤键那样由于成键原子间电负性不同,使成键 电子对偏向一方而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用表示。 以氢原子为标准,吸电子的,称其具有-效应,给电子的, 则称其具有+效应。并用箭头表示电子云移动的方向
第二节 结构 C X (X=F,Cl,Br,I) δ - δ + 象上述碳卤键那样由于成键原子间电负性不同,使成键 电子对偏向一方而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用I表示。 以氢原子为标准,吸电子的,称其具有-I效应,给电子的, 则称其具有+I效应。并用箭头表示电子云移动的方向
6 CR3 Y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 卤素是具有-效应的元素,四种卤原子的效应大小与电 负性一致,氟>氯>溴>碘。 ICH2COOH BrCH2COOH CICH2COOH FCH2COOH pKa 3.18 2.90 2.86 2.59 取代羧酸的酸性与在烃基同一位置上引入-基团的数目有 关,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CH:COOH CICH2COOH CICHCOOH CICCOOH pKa 4.76 2.86 1.36 0.63
Y δ - δ + CR3 Y具有给电子的诱导效应 卤素是具有-I效应的元素,四种卤原子的-I效应大小与电 负性一致,氟 > 氯 > 溴 > 碘。 ICH2COOH BrCH2COOH ClCH2COOH FCH2COOH pKa 3.18 2.90 2.86 2.59 CH3COOH ClCH2COOH Cl 2CHCOOH Cl 3CCOOH pKa 4.76 2.86 1.36 0.63 取代羧酸的酸性与在烃基同一位置上引入-I基团的数目有 关,数目越多,酸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