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相反应或降解反应(phase 1biotransformation or degradation reaction )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 应。 Ⅱ相反应或结合反应(phase Ⅱ biotransformation or conjugation reaction ) 参与的主要酶系: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生物解毒作用(detoxication ) 生物活化作用(bio-activation ) 四)、环境污染物的排泄 1、肾脏排泄 2、消化道排泄 肠肝循环
Ⅰ相反应或降解反应(phase 1biotransformation or degradation reaction )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 应。 Ⅱ相反应或结合反应(phase Ⅱ biotransformation or conjugation reaction ) 参与的主要酶系: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 生物解毒作用(detoxication ) 生物活化作用(bio-activation ) 四)、环境污染物的排泄 1、肾脏排泄 2、消化道排泄 肠肝循环
3、呼吸道排泄 4、其它排泄途径 四、衡量环境污染物毒性的常用指标 广义: 毒物(toxicant ) 狭义: 毒性(toxicity )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 1、致死剂量(lethal dose ) 1)、绝对致死剂量(LD100 ) 2)、最小致死剂量(LD01)
3、呼吸道排泄 4、其它排泄途径 四、衡量环境污染物毒性的常用指标 广义: 毒物(toxicant ) 狭义: 毒性(toxicity )化学物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 1、致死剂量(lethal dose ) 1)、绝对致死剂量(LD100 ) 2)、最小致死剂量(LD01)
3)、最大耐受剂量(LD0 ) 4)、半数致死剂量(LD50 ) 2、阈剂量(threshold dose )指有毒化学物质引起受 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 需要的最低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 effect dose ,ED0 ) 指有毒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 试动物接触,采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 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是由慢性毒性实验确定,它是制 定各项环境卫生标准的主要依据。 4、毒作用带
3)、最大耐受剂量(LD0 ) 4)、半数致死剂量(LD50 ) 2、阈剂量(threshold dose )指有毒化学物质引起受 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 需要的最低剂量。 3、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 no effect dose ,ED0 ) 指有毒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与受 试动物接触,采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 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大无作用剂量是由慢性毒性实验确定,它是制 定各项环境卫生标准的主要依据。 4、毒作用带
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作用对象的广泛性 2、毒作用的多样性 3、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死亡率 4、低剂量的长期性 患病率 生理代偿状态 生理变化不明显 生理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 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谱
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 二)、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 1、作用对象的广泛性 2、毒作用的多样性 3、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死亡率 4、低剂量的长期性 患病率 生理代偿状态 生理变化不明显 生理负荷增加(不引起生理变化) 环境致病因素的健康效应谱
三)、病理损害 1、特异性损害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 机体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如伦 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2)、慢性危害环境中低浓度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反 复作用于人体则可发生慢性危害。如水俣病、痛痛病 等。 3)、远期危害 (1)、致癌作用 A 、物理因素 B 、化学因素
三)、病理损害 1、特异性损害 1)、急性危害: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 机体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如伦 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 2)、慢性危害环境中低浓度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反 复作用于人体则可发生慢性危害。如水俣病、痛痛病 等。 3)、远期危害 (1)、致癌作用 A 、物理因素 B 、化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