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30062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Tourism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本课程为大一第一学期的基础课程,无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 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教学目的是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初步学 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 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旅游 者、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主要的国际、国内 旅游组织: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等知识。 Introduction:Introduction of tourism is a basic cour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which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students to leamn and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ourism management.The purpose of teaching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tourism,help them form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ourism,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ot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ngaging in tourism related work after graduation.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the basic concepts and main contents of tourists,tourism industry,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market;the main intemational and domestic tourism organizations;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society. culture,economy and environ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以介绍旅游以及旅游业 相关专业知识为目的,让学生对于旅游学有一定的了解和学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基本概念:掌握一些重要的旅游组织:旅游对于社会、文 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了解旅游者、旅游资源
1 《旅游学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230062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Tourism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本课程为大一第一学期的基础课程,无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学习 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教学目的是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初步掌 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 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旅游 者、旅游业、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主要的国际、国内 旅游组织;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的影响等知识。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of tourism is a basic course of tourism management, which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is to make the students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tourism, help them form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ourism,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learning ot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ngaging in tourism related work after graduation.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course include: the basic concepts of tourism,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basic concepts and main contents of tourist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market; the mai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tourism organizations;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society, culture,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属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主要以介绍旅游以及旅游业 相关专业知识为目的,让学生对于旅游学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重点掌握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基本概念;掌握一些重要的旅游组织;旅游对于社会、文 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了解旅游者、旅游资源
旅游业、旅游市场在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会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二)散学思政目标 本课程属于酒店管理及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主要是为 学生系统介绍旅游学的基本知识: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之外,本课程在 思政上强调也强调,学生对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思考,尤其是强调在 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旅游业的升级转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理论联合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注与热情。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学科特征、研究内 容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掌握旅游学的界定: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了解旅游学的形 成背景,国内、外对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学的形成背景 1.旅游学产生的背景 2.西方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旅游学的界定 1.旅游学的概念 2.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3.旅游学的研究主 第三节国内、外对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1.国外旅游学的研究现状 2.我国旅游学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旅游学的研究的趋势与任务 1.旅游学研究的趋势与方向 2.旅游学的任务 3.旅游学研究的主要阵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学的界定: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2.教学难点:旅游学的界定 (四)思考与实践 课外阅读相关知识 讨论: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旅 游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 (五)教学方法
2 旅游业、旅游市场在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会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政目标 本课程属于酒店管理及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其主要是为 学生系统介绍旅游学的基本知识;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之外,本课程在 思政上强调也强调,学生对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思考,尤其是强调在 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旅游业的升级转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理论联合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注与热情。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的学科特征、研究内 容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掌握旅游学的界定;掌握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了解旅游学的形 成背景,国内、外对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学的形成背景 1. 旅游学产生的背景 2. 西方旅游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旅游学的界定 1. 旅游学的概念 2. 旅游学的研究内容 3. 旅游学的研究主题 第三节 国内、外对旅游学的研究概况 1. 国外旅游学的研究现状 2. 我国旅游学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旅游学的研究的趋势与任务 1. 旅游学研究的趋势与方向 2. 旅游学的任务 3. 旅游学研究的主要阵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学的界定;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2.教学难点;旅游学的界定 (四)思考与实践 课外阅读相关知识 讨论:古人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你认为旅 游给你带来了什么改变?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对知识点进 行讲解。 第一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 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及现代旅游的概念,掌握现代旅游业迅速发 展的原因,了解旅游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 1.原始社会早起的人类迁移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3.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4.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2.交通技术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铁路时代 3.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开端 第三节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现代旅游的概念 2.二战后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及现代旅游的概念 2.教学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四)思老与实践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2.近代以前旅行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人们将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课堂衍生: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一陈光甫 思考题:我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何时成立的?陈光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 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等 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3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对知识点进 行讲解。 第一章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 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掌握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及现代旅游的概念,掌握现代旅游业迅速发 展的原因,了解旅游的产生条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9 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发展 1.原始社会早起的人类迁移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3.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4.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 第二节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1.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 2.交通技术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铁路时代 3.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开端 第三节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现代旅游的概念 2.二战后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及现代旅游的概念 2.教学难点;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四)思考与实践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2.近代以前旅行活动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人们将库克视为旅游业的先驱? 课堂衍生:中国近代旅游业创始人——陈光甫 思考题:我国第一家旅行社是何时成立的?陈光甫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立 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等 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二章旅游活动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 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 掌握旅游活动的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熟悉旅游活动的类 型,了解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 1.讨论的背景 2.关于对“旅游”的定义 3.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界定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 1.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 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类型 1.基于地理范围的类型划分 2.基于旅行距离的类型划分 3.基于活动形式的类型别分 4.基于出游目的的类型划分 第四节旅游活动的性质 上.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2.旅游活动的属性 第五节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普及性 2.地理集中性 3.季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活动的概念 2.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性质 (四)思考与实践 1.在对旅游活动进行类型划分方面有哪些常用的标准? 2.试分析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的差别 3.简述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述你对旅游活动要素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等 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4 第二章 旅游活动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活动的性质,熟 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 掌握旅游活动的概念,掌握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熟悉旅游活动的类 型,了解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活动的概念 1.讨论的背景 2.关于对“旅游”的定义 3.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界定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特征和要素构成 1. 旅游活动的要素构成 2.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1. 基于地理范围的类型划分 2. 基于旅行距离的类型划分 3. 基于活动形式的类型划分 4. 基于出游目的的类型划分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 1. 旅游活动: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 2. 旅游活动的属性 第五节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1. 普及性 2. 地理集中性 3. 季节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活动的概念 2.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性质 (四)思考与实践 1.在对旅游活动进行类型划分方面有哪些常用的标准? 2.试分析国内旅游活动与国际旅游活动的差别。 3.简述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4.试述你对旅游活动要素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等 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第三章旅游者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者的概念,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 需求特点,了解旅游者的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本章学习了解旅游者的概念界定,以及掌握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 观条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旅游者的概念界定 1.国际联盟的尝试 2.联合因罗马会议的规范 3.有关规范的最新进展 4.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5.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第二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1.足够的支付能力 2.足够的闲暇时间 3.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1.旅游动机 2.旅游动机的类型 3.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旅游者的类型 1.分类的标准 2.依据出游目的的旅游者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者的概念及其界定、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2.教学难点: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四)思考与实践 ·个人要成为现实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2.影响旅游需求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 3我国假期制度的演变如何对我国旅游业产生影响? 4.讨论: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请从成为旅游者的 必要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等 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5 第三章 旅游者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者的概念,掌握影响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因素 和主观因素及其意义,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 需求特点,了解旅游者的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本章学习了解旅游者的概念界定,以及掌握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 观条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的概念界定 1. 国际联盟的尝试 2. 联合国罗马会议的规范 3. 有关规范的最新进展 4. 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统计口径 5. 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 第二节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1. 足够的支付能力 2. 足够的闲暇时间 3. 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节 实现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 1. 旅游动机 2. 旅游动机的类型 3. 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旅游者的类型 1. 分类的标准 2. 依据出游目的的旅游者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者的概念及其界定、旅游者的类型及特点 2.教学难点: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客观因素 (四)思考与实践 1.一个人要成为现实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 2.影响旅游需求的个人因素主要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 3.我国假期制度的演变如何对我国旅游业产生影响? 4.讨论: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请从成为旅游者的 必要条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等 方法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