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五首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 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青年时代漫 游各地,33岁时遇“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 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之 乱后,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 在,任左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后入蜀, 友人严武推荐他做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入蜀后于A 后住了四年,写诗240余首。765年 携家经水路出蜀,飘泊于荆、湘, 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 卒年59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盛唐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 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青年时代漫 游各地,33岁时遇“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 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之 乱后,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 在,任左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后入蜀, 友人严武推荐他做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 。入蜀后于 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 后住了四年,写诗240余首。765年 携家经水路出蜀,飘泊于荆、湘, 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 卒年59岁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 家,他有立登要路、致君尧 舜的崇高理想,但命运多舛 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 民,真实感人,诗中描绘了 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 面,故称“诗史”,诗歌在 创作上各体兼工,风格沉郁 顿挫,被后人称为“诗圣 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齐名, 合称“李杜”,一生写诗 千四百多首。对后世诗歌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 家,他有立登要路、致君尧 舜的崇高理想,但命运多舛, 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 民,真实感人,诗中描绘了 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 面,故称“诗史” ,诗歌在 创作上各体兼工,风格沉郁 顿挫,被后人称为“诗圣” 。 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齐名, 合称“李杜” ,一生写诗一 千四百多首。对后世诗歌创 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期 主要经历 作品 读书 游历吴越齐赵,赴《望岳》 壮游洛阳应举不第。后在洛 时期2阳遇李白结下深厚友谊, (35岁745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以前)宋。 困守 在长安应试,落第。《兵车行》 长安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丽人行》 时期 746 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自京赴奉 (35-75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先县咏怀五 44岁) 百字》
时期 主要经历 作品 读书 壮游 时期 (35岁 以前) 712 - 745 游历吴越齐赵,赴 洛阳应举不第。后在洛 阳遇李白结下深厚友谊, 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 宋。 《望岳》 困守 长安 时期 (35- 44岁) 746 - 755 在长安应试,落第。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 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 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 《兵车行》 《丽人行》 《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 百字》
安史之乱爆发,《月夜》 潼关失守,把家安《春望》 陷贼 置在鄘州,独自去《哀江头》 与为z投肃宗,中途为安“三吏” 官时史叛军俘获,押到《石壕史》 期7长安。后来潜逃到《新安吏》 (45 48岁)/凤翔行在,做左拾别”: 遗。由于直言进谏 《新婚别》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无家别》 《垂老别》
陷贼 与为 官时 期 (45- 48岁) 756 - 759 安史之乱爆发, 潼关失守,把家安 置在鄜州,独自去 投肃宗,中途为安 史叛军俘获,押到 长安。后来潜逃到 凤翔行在,做左拾 遗。由于直言进谏 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月夜》 《春望》 《哀江头》 “三吏” : 《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 :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