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二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68分)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如《从 头到脚说健康》,就是职场竞技类读物,如《做单》,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 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一一社会竞争、 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 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 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 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髙的学者。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 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 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 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 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 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 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 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 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 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 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 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
亳州二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 第Ⅰ卷(阅读题共 68 分) 一、(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之惑: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如《从 头到脚说健康》,就是职场竞技类读物,如《做单》,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 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 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 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 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 家高锟先生 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 10 月 28 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 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 2560 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 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 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 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 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 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 世纪 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 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 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 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 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
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 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 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 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 部分。伽达默尔认为,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 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 仪、风俗习惯上。所以学者马一浮先生说,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 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 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 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 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 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 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 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 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先贤们关 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 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创作和阅读与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 上思想日益延伸 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的最 基础的部分。 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又不能及时廓清迷雾, 正面引导 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认知丛林的获取里,无法体会阅读带 来的内心安静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 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 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 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 部分。伽达默尔认为,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 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 仪、风俗习惯上。所以学者马一浮先生说,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 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 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临,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 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 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 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 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 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 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先贤们关 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 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1.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当今创作和阅读与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 上思想日益延伸。 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的最 基础的部分。 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又不能及时廓清迷雾, 正面引导。 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认知丛林的获取里,无法体会阅读带 来的内心安静。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 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 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 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 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能得到积极启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 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 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以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 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是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只要走出畅销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 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二、(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9题。(23分,其中4至8题每题3分,9题8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 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 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 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浩浩:水势很大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 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 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 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 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能得到积极启发。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 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 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以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 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是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只要走出畅销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 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二、(3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9 题。(23 分,其中 4 至 8 题每题 3 分,9 题 8 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 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 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 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 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 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 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浩浩:水势很大
B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渺渺:悠远的样子 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 D.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苍苍:(草木等)深绿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用作动词, 歌吟。 B.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起舞。 C.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为伴侣。 D.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名词作状语,像 蜉蝣那样。 6.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D.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7.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何为其然也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而今安在哉? 8.《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作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 时当地之景,水和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 B.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 离浩瀚,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 C.第二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 而美人,由美人而政治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 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 D.第三段“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长江、明月的无穷,与英雄人物与英雄业 绩的易逝,生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分)
B.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渺渺:悠远的样子 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 扬 D.山川相繆,郁乎苍苍.. 苍苍:(草木等)深绿 色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歌.窈窕之章 歌:名词用作动词, 歌吟。 B.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起舞。 C.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为伴侣。 D.寄蜉蝣..于天地 蜉蝣:名词作状语,像 蜉蝣那样。 6.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D.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7.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是 ( ) 例句:何为其然也? 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C.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D. 而今安在哉? 8.《赤壁赋》中对于水和月作了反复的描写,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因为文章写的是一次夜游赤壁的经历,作为记游写景的文章,必须要写当 时当地之景,水和月就是赤壁这个地方的特有景物,所以反复描写。 B.以景抒情,融情入景。开篇写水的澄澈和月的皎洁与多情,以及全景的迷 离浩瀚,是为了表现作者此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的游江之乐。 C.第二段“击空明兮溯流光”的诗句,是就《月出》之诗生发而来的,由月 而美人,由美人而政治理想。表现了作者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 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 D.第三段“客”借夜游赤壁所见的长江、明月的无穷,与英雄人物与英雄业 绩的易逝,生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与“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的幻想。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4 分)
译文: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8分)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早,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缭乱芳情最是君。 【注】缭乱:激发,撩动 10.本诗写景生动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请写出两种。(4 分) 1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两种感情?(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携来百侣曾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三岁为妇,靡室劳 矣 靡有 朝矣。(《诗经·卫风·氓》) (3)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译文: 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8 分) 早春寻李校书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笼裙。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带雾山莺啼尚早,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缭乱芳情最是君。 【注】缭乱:激发,撩动。 10.本诗写景生动形象,景物如在眼前,试对写景手法进行赏析,请写出两种。(4 分) 1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两种感情?(4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携来百侣曾 游。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三岁为妇,靡室劳 矣。 , 靡有 朝矣 。(《诗经·卫风·氓》) (3)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4)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