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标准提取物的特点 (1)相对明确的物质基础标准提取物根据具体药物品种及技术条件,可分为有效部位 和有效成分荫个层次,且它不是指单的某种活性成分,而是多种药理活性物质组成的集 合,其质量控制应用指纹图谱,且对集合中某些主要成分应明确其定量指标 不管是单味中药还是复方,其化学成分大都是非常复杂的,但针对不同的约理功效总有 其特定的药效物质某础。要做到中药现代化,研究这些物质基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 作,不然就谈不上质量标准和现代化生产工艺问题。中药的多成分决定了其治疗作用的多靶 点与多层次,因此,对大多数中药或复方来说,寻找单一的有效活性成分并非最佳途径,而 在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层次上:多种药理活性物质的特定组合,才更能体现中药的作用特点。 2)特定的药理活性中医临床用药讲求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论治的法则,中医治疗 是多系统、多靶点和多层次发挥全方位药效作用的治疗方法,所有这些都非单一成分所能达 到的。中药标准提取物则能较好地体现中医药这种优势和特色,其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是多 种成分作用的结果。中药标准提取物反映着原中药材的特定功效特点。 中药的应用讲究配伍,相同的药材在不同处方中的作用和地位各异,即同一药材在不同 处方中,其发挥作用或起主导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不同的。因此对某些药材来说,一种药材可 以有几种不同的标准提取物,每种标准提取物有一个最佳的组分构成比例,以体现它的不同 功效。 (3)严格的质量标准中药标准提取物之所以能代替中药材和饮片,成为中药制剂的原 料药,关键还在于它具有严格可控的质量标准。其质量标准主要内容应包括;植物基原、 备工艺、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项目 楦物基原方面,对生产用的中药材应进行严格的品种鉴定,包括植物的科、属、种等 产品生产过程的恒定是产品质量均一性的前提,因此,中药提取物的标准化除了制定和执行 产品质量标准外,更重要的是对其生产过程实行标准化,应对其前处理、提取、分离、浓 缩、于燥、粉碎和筛析、包装、贮藏等制定和执行标准生产操作规程;性状和检查方面,应 对其形、色、气、味及粒度、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进行描述,并对水分、灰分、重金 属、碎盐、农药或溶媒残留、辅料等进行分析和限度检查;定性方面,要建立特征指纹图谱 等多种鉴别方法,并根据所测成分的理化性质,选择相应的测定方法,对主要有效部位或成 分进行含量测定。 标准提取物是具有一致性标准的中药提取物。其标准可以是非常简单的,如中药原料与 成品提取物的比例。通常这一术语还被赋予了更多的特定含义,如提取物中一种或多种成分 具有含量一致性等。美国草药产品协会(AHPA)最近扩大了此术语的含义,强调标准化 必须有信息机构和监管机构参与,才能生产出具活性一致性的产品。这一目的可通过植物在 种植和加工过程中实施质量管理规范(GAP和GMP),将天然产品成分的内在差异减到最 小来实现 标准提取物的国的之一是使生产的各批提取物具有活性(成分)一致性。如果一个化合 物未被选为标志化合物,而它的活性又很重要,且在加工过程中含量也不稳定,则这样的标 准提取物是不具备活性(成分)一致性的。如银杏提取物的通常标准是含6%的萜烯类,但 具体化合物的含量在不同制造者的产品中是不一样的,这也难以保证产品的活性(成分) 致性。 标志化合物是草药的特征植化成分,同时作为标准提取物的标准。如粉色西番莲,尽管
其花所含的异牡荆黄素( Isovitexin)在提取物中含量很低,但圊定不变,故仍将异牡荆黄 素作为该植物的标志化合物。标志化合物不一定是活性化合物。一个满意的标志化合物除在 加厂时(如在草药干燥、处理和提取过程中)不被破坏外,还应有物种鉴别功能。 为了使标准提取物中的标志化合物(1个或多个)达到含量一致,植物原料必须含可接 受的最低含量的该化合物(通常制造者将多批植物原料事先混合以达到预期含量),植物原 料的采摘、干燥和贮存必须保持一致,草药植物的加工工艺(提取条件和溶媒)也必须严格 致。使提取物中标志化合物含量固定不变的措施很可能使其他成分含量的一致性增加或减 少,如使用固定的加下条件就会发生这种惰况。但这种情况使具·致性的标准提取物的基础 得以巩凹,因为标志化合物使标准提取物的仿制难度大幅提高,这就是说,即使仿制品中的 标志化合物含量与原创品相同,也仍然会被原创品制造商识别出来。目前市售的各种贯叶金 丝桃和银杏的提取物就存在这种情况。 活性化合物是植物提取物提供有效作用(如医药疗效)的重要化学成分。虽然这个问题 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却是简单明了的,即标志化合物不一定是活性化合物。例如,银杏标准 提取物(GBF),以往都含24%银杏黄酮醇苷,但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这些化合物有多少治 疗作用,不久前的研究表明,含银杏苦内酯和白果内酯的鞋类部位可能是更重要的,因而 GBE现在也以这两种化合物为标志化合物。标志化合物虽有一定活性,但含量很低的提取 物不可能有什么疗效,所幸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如贯叶金丝桃标准提取物中的金丝桃素含量 仅为0.2%~0.3%,因此可以断定,该植物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不是由金丝桃素的作用。 标志化合物选择应十分谨慎,就当前的知识水平而言,应选择那些具有与提取物的治疗作用 相关的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换言之,如果一个化合物无已知有用的药理活性,就不应优先 考虑作为该提取物的标志化合物,而牺牲其他化学成分。 总之,标准提取物不一定是质量的保证,而常常作为草药的代表。如果标志化合物选择 不当,分析方法粗劣或难以奏效,添加纯化学物质和无植物等效性,均意味着该标准提取物 质量的低劣,甚至尤效。只有那些对影响草药产品质量的各种复杂因素有全面了解的制造商 才能生产出有价值的标准提取物。假如用质量上乘的草药原料精心加工,用配比合适的溶媒 提取,选择适当的标志化合物和分析方法,标准提取物就能在中药疗法中获得健康发展。 水飞蓟标准提取物属选择性植化成分提取物,标志化合物为黄烷木脂素,系用多种溶媒 连续提取或用柱色谱分离而得,提取比例为40:1和70:1。这些黄烷木脂素统称为水飞蓟 素( silymarin),主要由水飞蓟宾( silybin)、水飞蓟宁( silydianin)和水飞蓟亭( silychris tn)组成,有时称标准提取物为水飞蓟素,药理与临床试验均很好地证明了水飞蓟提取物 和水飞蓟宾的保肝活性 在水飞蓟标准提取物开发之前,其果实就已用于治疗肝病,表明其未精制提取物仍有 定作用。一些草药家喜欢用未精制提取物(含一定量的水飞蓟素)增强肝功能,用选择性植 化成分提取物治疗急性肝损伤。一些公司将选择性植化成分提取物溶于乙醇水或甘油水 中,当作未糈制提取物销售。其实这种产品与“未精制提取物”有很大差别 4.比例提取物( extract ration) 比例提取物是指植物原料与成品提取物的比例。提取物的质量都用1表示,而且放在后 面。如10:1提取物的意思是10kg干植物经加工得1kg提取物。按惯例,1:5提取物的意 思是1kg干植物得5L提取物。 提取是从原材料屮溶出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直接关系到产品有效成分或植物标准提取
物的含量,内在质量,使用效果,经济效益及GMP(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等。 提取方法和工艺条件应根据产品有效成分或植物标准提取物的性质、用途和相关要求进行选 择,提取原则应遵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自2004年7月1日起,匡内凡是没有通 过GMP认证的药品生产企业,包括生产企业或剂型,一律停止生产)和食品卫生标准。 四、提取方法 (一)浸渍法 没渍法是将料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具体做 法是:取适量粉碎后的原料,置于加盖容器中,加人适量的溶剂并密盖,间断式搅拌或震 摇,浸渍至规定时间使有效成分浸出。倾取上清液、过滤、压榨残渣、合并滤液和压榨液, 过滤浓缩至适宜浓度,可进一步制备流浸膏,浸膏,片剂,冲剂等 按提取的温度和浸渍的次数可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法、重浸渍法 1.冷浸渍法 该法是在室温下进行操作,故又称为常温浸渍法。该法是将被提取原料粉碎成粗粉,加 8~10倍量溶剂常温浸渍,利用溶剂的穿透性和溶解性将被提取的化合物溶人溶剂中,当溶 质和溶剂达溶解平衡时,过滤,收集浸渍液。此法可直接制得药酒,酊剂。若将滤液浓缩 可进一步制备流浸膏,浸膏等。冷渍法适用于提取遇热易被破坏的物质及含淀粉、树胶、果 胶、黏液质的样品。 2.热浸渍法 该法是将被提取原料或碎块置于特制的罐中,加定量的溶剂,水浴或蒸汽加热,使原料 在40~60℃浸渍一定时间,使被提取物充分溶人溶剂中,过滤,收集浸渍液。经浓缩,可 进一步制备流浸膏,浸膏等。由于浸渍温度高于室温,故浸出液冷却后有沉淀析出,应分离 除去。热渍法由于提高了提取成分的溶解度,可以缩短浸提时间,故提取效果较冷浸渍好。 3.重浸渣法 该法为多次浸溃法,可减少溶剂吸收浸液所引起的原料成分的损失量 浸渍法适用于黏性原料、无组织结构的愿料、价格低廉的芳香性原料、新鲜及易于膨胀 的原料的浸取,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被破坏的原料,但操作时间长,浸出溶 剂用量大,往往浸出效果差,不易完全浸出;若以水作溶剂夏季易霉变;不适用于贵重原 料,毒性原料及高浓度制剂。因为溶剂的用量大,且呈静止状态,溶剂的利用率较低,有效 成分浸出不完全。即使采用重浸渣法,加强搅拌,或促进溶剂循环,只能提高浸出效果,也 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制剂。另外,浸渍法所需时间长,不宜用水做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 乙醇,故浸渍过程应密闭,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浸渣法也不适用于有效成分含量低的 原料。 二)渗漉法 渗漉法是将原料粗粉湿润膨胀后装入渗漉器内,顶部用砂布覆盖,压紧,浸提溶剂连续 地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液面超出原料1/3),溶剂渗过原料层往下流动过程中将有效成分 浸出的一种方法。不断加入新溶剂,可以连续收集浸提液,由于原料不断与新溶剂成含有低 浓度提取物的溶剂接触,始终保持一定的浓度差,浸提效果要比浸渍法高,提取比较完全, 但溶剂用量大,对原料的粒度及工艺要求较高,并且可能造成堵塞而影响正常操作。 渗漉器(也称渗漉筒)的材质有玻璃、陶瓷、搪瓷、不锈钢等,形状有带下口的圆柱形
及上粗下细的倒圆锥形,也有用带下口的陶瓷缸。大小视需要而定 原料粉装筒前需先用溶剂润湿,待充分膨胀后再装渗漉 筒,以免原料粉因加入溶剂膨胀后造成堵塞 装填渗漉器:筒底铺一层脱脂棉或放--多孔隔板,分次 加入原料,装入的原料要紧密均匀,装至渗漉筒2/3的高度 即可,顶端盖一层滤纸或滤布,用石子压紧。渗漉装置见图 溶剂浸泡:加入溶剂使原料全部浸没,井在上面保阐 10~15cm的液面,浸泡24h,使溶剂充分溶胀植物细胞或 组织细胞,溶出活性成分。 收集渗漉液:原料浸泡后,打开渗漉筒下口,使渗漉液 缓缓滴下,边渗漉边加新溶剂,原料上始终保持一定液面 (如图11)。渗漉液流速一般要控制在5mL/min左右,大量 生产时,一般每小时流量为渗漉筒容积的1/24~1/48。当渗 图1-1渗漉装置 漉液经薄层检识被提取成分基本提尽时,便可认为提取 完全 渗漉法可分为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 1.单渗漉法 单渗瀧法是简单的渗漉汯,其操作一般包括原料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滲漉 等六个步骤 2.重渗漉法 重渗漉法是将涂滤液重复用作新原料的溶剂,进行多次渗漉以提高浸出液浓度的方法。 由于多次渗漉和富集,浸出效率较高 3.加压渗漉法 加压渗漉法是在上部加压,可使溶剂及浸出液较快接触被浸泡原料,有利于有效成分的 浸出,总提取液浓度大,溶剂耗量少,对于浓缩及回收溶剂等大为有利。 4逆流渗漉法 逆流渗漉法是被提取原料与溶剂在浸出容器中,沿相反方向运动,连续而充分地进行接 触提取的一种方法。 滲漉法不经过滤处理可直接收集渗漉液,可省去过滤操作。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即溶 剂相对被提取原料流动浸出,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故适用于贵重原料和毒 性原料的提取,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原料的提取,但对新鲜的易膨胀的原料,无组 织结构原料不宜选用。渗漉法溶剂用量大,对原料的粒度及工艺要求较高,并且可能造成堵 塞而影响正常操作。因渗漉过程时间长,不宜用水作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故应防 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三)煎煮法 煎煮法是指用水作溶剂,将被提取物加热煮沸一定时间,以提取其所含成分的一种常用 方法,乂称煮提法或煎浸法。该法是将原料适当地切碎或粉碎成粗粉放入适当容器中(砂 锅、搪瓷筒、不锈钢、玻璃等),加水浸过原料面,充分浸泡后,加热煎煮2~3次,每次 1h左右。直火加热,要不断搅拌以免焦糊。分离并收集各次煎出液,经离心分离或沉滤过
后,浓缩至规定浓度。蒸汽加热可用夹层锅,也可将蒸汽直接通入锅内加热。 煎煮法可分为常压煎煮法和加压煎煮法。常压煎煮法适用于一般性原料的煎煮,加压煎 煮适用于物料成分在高温下不易被破坏,或在常压下不易煎透的原料。工业生产上常用蒸汽 进行加压煎煮。 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对混、热均稳定且不易挥发的原料,传统制备汤剂皆 用煎煮法,同时也是制备一部分中药散剂、丸剂、冲剂、片剂、注射剂或提取某些有效成分 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煎煮法能提取较多有效成分,符合中医传统用药习惯,故对于有效成 分尚未清楚的中药或方剂进行剂型改进时,通常采取煎煮法粗提。但用水煎煮,煎出液中除 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分,给精制带来不便。水煎出液易霉败变 质,应及时处理。含淀粉类、黏液质等成分的原料,煎煮后溶液黏度大,不易过滤,一些不 耐热及挥发性成分在煎煮过程中易被破坏或挥发损失。 四)回流提取法 回流提取法是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原料成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 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却,重复流问没出容器中浸提原料,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 提取完全的方法。如需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时,为避免溶剂挥发损失,装有药材粗粉的容器 上要装一冷凝器,这样溶剂蒸气经冷凝器冷凝后,又变为液体回流到容器中。如此反复回流 提取,直至有效成分提尽。 回流提取法一般用低沸点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石油醚 等),容器置水浴上加热或以蒸汽通入夹层锅加热,一般提取3次, 第一次回流h、滤出提取液,再加入新溶剂,再依次回流40min、 3min,合并3次提取液即可。 因为溶剂能循环使用,回流法较渗漉法的溶剂耗用量少,但回 流热浸法溶剂只能循环使用,不能不断更新,而循环回流冷浸法溶 剂既可循环使用又可不断更新,故溶剂用量减少。回流法提取液在 蒸发锅中受热时间较长,故不适用于受热易破坏的原料成分的浸 出,若冉装备上连续薄膜蒸发装置,则可克服此缺点。 (五)连续提取法 为了你补问流提取法中需要溶剂量大,操作较繁的不足,可采 用连续提取法。当提取的有效成分在所选溶剂中不宜溶解时,若用 回流提取需提十几次,既费时又过多耗费溶剂,在此情况下,可用 连续回流提取法,用较少的溶剂一次提取便可提取完全 实验室用连续提取装置如图1-2。该提取器有上、中、下三部 分组成,均为磨口接头,上部是冷凝器;中部是带有虹吸管的提取 器;下部是烧瓶。应用时将盛原料粉的滤纸装置中部,内装物高度 不得超过虹吸管,溶剂由上部加入烧瓶中,烧瓶置水浴上加热,溶 剂受热气化,通过中部提取器旁的通气侧管到达上部冷凝器,遇冷 变为液体滴入提取器中,当滴人的溶剂达一定高度时,因虹吸作 1-2连续回流提取器 用,使提取成分后的提取液又流入烧瓶中,其中溶剂可因再受热而升臂:3-虹吸回流管 一羚凝管;2-溶剂蒸气上 气化,提出的成分留在烧瓶中,如此连续操作,即可提尽有效4-装有原料的滤纸筒 成分。 溶剂;6-水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