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数据采集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了解袋式除尘器的构造及除尘机理。2.通过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进行测定,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的认识。3.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并了解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4.综合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自行完成和优化实验方案步骤设计和实验测定记录表设计,独立完成实验。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数等因素有关。袋式除尘器是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滤去其中粉尘粒子的分离捕集装置(图1);当含尘气体通过洁净滤袋时,由于洁净滤袋的网孔较大,大部分微细粉尘会随气流从滤袋的网孔中通过,只有粗大的尘粒能被阻留下来,并在网孔中产生“架桥”现象。随着含尘气体不断通过滤袋的纤维间隙,纤维间粉尘“架桥”现象不断加强,一段时间后,滤袋表面积聚一层粉尘,这层粉尘被称为初层。形成初层后,气体流通的孔道变细,即使很细的粉尘,也能被截留下来。随着粉尘在滤布上的积累,除尘效率不断增加,同时阻力也不断增加。当阻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滤袋两侧的压力差会把有些微细粉尘从微细孔道中挤压出去,反而使除尘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也会使风机功耗增加、除尘系统气体处理量下降,因而当阻力达到一定值后,要及时进行清灰。注意清灰时不要破坏初层,以免造成除尘效率下降。6
6 实验二 数据采集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了解袋式除尘器的构造及除尘机理。 2.通过对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进行测定,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 除尘机理的认识。 3.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并了解袋式除尘 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4.综合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自行完成和优化实验方案步骤设计和实验 测定记录表设计,独立完成实验。 二、实验原理 袋式除尘器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 数等因素有关。袋式除尘器是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滤去其中粉尘粒子的分离捕集装 置(图 1);当含尘气体通过洁净滤袋时,由于洁净滤袋的网孔较大,大部分微 细粉尘会随气流从滤袋的网孔中通过,只有粗大的尘粒能被阻留下来,并在网孔 中产生“架桥”现象。随着含尘气体不断通过滤袋的纤维间隙,纤维间粉尘“架 桥”现象不断加强,一段时间后,滤袋表面积聚一层粉尘,这层粉尘被称为初层。 形成初层后,气体流通的孔道变细,即使很细的粉尘,也能被截留下来。随着粉 尘在滤布上的积累,除尘效率不断增加,同时阻力也不断增加。当阻力达到一定 程度时,滤袋两侧的压力差会把有些微细粉尘从微细孔道中挤压出去,反而使除 尘效率下降。另外,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也会使风机功耗增加、除尘系统气体处 理量下降,因而当阻力达到一定值后,要及时进行清灰。注意清灰时不要破坏初 层,以免造成除尘效率下降
振动机构净气滤袋、含尘气流图1袋式除尘器原理图三、实验装置和步骤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由发灰系统、静态混合器、布袋除尘器、风机和排气管组成。9图2实验室装置1.静压测点2.温湿度检测仪3.出气检测点4.毕托管(风速测定)5.粉尘抽气点6.自动发尘装置7.风机(配变频器)8.气体混合罐9.进风口粉尘测量点10.静压测点11.布袋12.卸灰斗13.振打电机14.出气口15.控制电箱16.压差传感器17.蝶阀18.振动电机调节仪19.发尘旋钮调节仪7
7 图 1 袋式除尘器原理图 三、实验装置和步骤 1.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由发灰系统、静态混合器、布袋除尘器、风机和排气管 组成。 图 2 实验室装置 1.静压测点 2.温湿度检测仪 3.出气检测点 4.毕托管(风速测定) 5.粉尘抽 气点 6.自动发尘装置 7.风机(配变频器) 8.气体混合罐 9.进风口粉尘测量 点 10.静压测点 11.布袋 12.卸灰斗 13.振打电机 14.出气口 15.控制电箱 16.压差传感器 17.蝶阀 18.振动电机调节仪 19.发尘旋钮调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