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150分钟 第丨卷 第‖卷 题号 三四五(-)五(二) 第川巷总分 阅卷人 复查人 第丨卷积累·运用(共19分) 得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 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共8分) 阅卷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鸿儒(ru) 案牍(du) 屋舍(she) 俨(yan然) B.衣着(zhdo) 垂髫(tiao) 邑(yi)人 诣(zhi)太守 C.不见曦(xi)月 夏水襄 xIang陵 沿溯s阻绝 绝山献(yan) D.飞漱(su)其间清荣峻(jn)茂 属(shu)引凄异 调(tido)素琴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惟吾德馨南阳诸葛庐落英滨纷 B.阡陌交通怡然自乐 素端绿潭 C.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乘奔御风 D.晴出霜旦林寒润肃 哀转久绝 3.下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寻:①寻向所志(不久) ②寻病终(寻找) B舍:①便舍船(放弃,丢下) ②屋舍俨然(房屋) C志:①处处志之(标记) ②寻向所志(做标记) D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是) ②不足以为外人道也(对,向)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是(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鲜嫩美丽 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朗,开阔明朗。 文试卷第1页(共13页)
语文试卷第1页(共 13 页) 1 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150 分钟) 卷 号 第Ⅰ卷 第Ⅱ卷 第Ⅲ卷 总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一) 五(二) 六 得 分 阅卷人 复查人 第Ⅰ卷 积累·运用(共 19 分)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 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共 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鸿儒(rú) 案牍(dú ) 屋舍(shě) 俨(yǎn 然) B.衣着(zháo) 垂髫(tiáo) 邑(yì)人 诣(zhǐ)太守 C.不见曦(xī)月 夏水襄 xiāng 陵 沿溯 sù阻绝 绝山献(yǎn ) D.飞漱(sù)其间 清荣峻(jùn)茂 属(shǔ)引凄异 调(tiáo)素琴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 落英滨纷 B.阡陌交通 怡然自乐 素端绿潭 C.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乘奔御风 D.晴出霜旦 林寒涧肃 哀转久绝 3.下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 寻:①寻向所志( 不久) ②寻病终( 寻找 ) B 舍:①便舍船( 放弃,丢下) ②屋舍俨然( 房屋 ) C 志:①处处志之( 标记 ) ②寻向所志( 做标记 ) D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是 ) ②不足以为外人道也( 对,向 ) 4.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是( ) A.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鲜美, 鲜嫩美丽 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朗,开阔明朗。 得 分 阅卷人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俨然,好像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 否自觉,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②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 ③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 着国内外游客 ④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 A.凝练结果吸收冷静B.凝固后果吸收冷峻 C.凝固后果吸引冷峻D.凝练结果吸引冷静 6.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正确的是()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 ,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 感激播种的人 ,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 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备选词语:①春风化雨②饮水思源③春华秋实④源远流长⑤投桃报李 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7.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①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 ②信念则好像是他的“支点 ③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④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 A.①③④② B.④③①②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8.下列作品、作家、时代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桃花源记》陶渊明 东晋 《陋室铭》 刘禹锡 B.《爱莲说》 周敦颐 《核舟记》 魏学洢 C.《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北唐唐唐唐 D.《石壕吏》 杜甫 三峡》 郦道元 北魏 二、默写(共6分。每小题1分) 阅卷人 9.《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语句是 10.《望岳》中交待作者攀登人生顶峰决心的语句是 文试卷第2页(共13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 13 页) 2 C.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俨然,好像。 D.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交错相通。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筑是艺术,是 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 否自觉,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②10 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 。 ③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 着国内外游客。 ④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 。 A.凝练 结果 吸收 冷静 B.凝固 后果 吸收 冷峻 C.凝固 后果 吸引 冷峻 D.凝练 结果 吸引 冷静 6.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横线上,正确的是( )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 ,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 感激播种的人, ,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 人, , 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备选词语:①春风化雨 ②饮水思源 ③春华秋实 ④源远流长 ⑤投桃报李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7.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①具备这个恰当的支点 ②信念则好像是他的“支点” ③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而有力的人 ④如果把人生比之为杠杆。 A.①③④② B.④③①②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8.下列作品、作家、时代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陋室铭》 刘禹锡 唐 B.《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核舟记》 魏学洢 唐 C.《使至塞上》 王维 唐 《渡荆门送别》 李白 唐 D.《石壕吏》 杜甫 唐 《三峡》 郦道元 北魏 二、默写(共 6 分。每小题 1 分) 9.《渡荆门送别》中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语句是 “ , 。” 10.《望岳》中交待作者攀登人生顶峰决心的语句是 得 分 阅卷人
11.《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12.《陋室铭》一文里交待清幽、雅致环境的语句是: 13.登临吴蜀横分地, (《登岳阳楼》) 14.《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三、请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5分) 阅卷人 15.我们看待一种事物时可以有两种眼光,请仿照例句,从两个角度来阐释下面的事物 (两个事物任选一个即可)(2分) 例句: 石榴甲: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成熟的标志。 石榴乙:肚里有点东西,就笑裂了嘴。 直尺甲:因为本身正直,才敢去度量别人。 直尺乙: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天平甲: 乙 月亮甲: 1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 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 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 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 缘由写在下面。(3分)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第卷理解·感悟(共41分) 文试卷第3页(共13页)
语文试卷第3页(共 13 页) 3 “ , 。” 11.《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 。” 12.《陋室铭》一文里交待清幽、雅致环境的语句是: “ , 。” 13.登临吴蜀横分地, 。(《登岳阳楼》) 14.《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 , 。” 三、请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 5 分) 15.我们看待一种事物时可以有两种眼光,请仿照例句,从两个角度来阐释下面的事物。 (两个事物任选一个即可)(2 分) 例 句: 石榴甲:敢于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成熟的标志。 石榴乙:肚里有点东西,就笑裂了嘴。 直尺甲:因为本身正直,才敢去度量别人。 直尺乙: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天平甲: 乙: 月亮甲: 乙: 16.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 “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 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 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 缘由写在下面。(3 分)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第Ⅱ卷 理解·感悟(共 41 分) 得 分 阅卷人
得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卷人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凊倒影,绝屾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④毎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良多趣味 (2)乘奔御风 (3)属引凄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9.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分) 2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 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 点和时代变化。(3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页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 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一夫贝斤 导游词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文试卷第4页(共13页)
语文试卷第4页(共 13 页) 4 四、文言文阅读(共 11 分) 三 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 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良.多趣味 (2) 乘奔.御风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 分)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9.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 分) 2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 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 点和时代变化。(3 分)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 5 月 20 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 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导游词: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得 分 阅卷人 三 峡 大 坝 新 姿
(一)阅读《歪儿》,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 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 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 乘机躲藏的孩孑顶替他,才能下庄。他-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 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昐,活像一个蒸熟了的 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 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 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 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 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 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 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 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 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 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 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⑤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 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 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⑥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 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 歪儿呢?我望着他家〓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 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 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 叫他来玩。 ⑦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⑧-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 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 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 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 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起,屏住呼吸,却 文试卷第5页(共13页)
语文试卷第5页(共 13 页) 5 (一)阅读《歪儿》,回答下列问题。(11 分)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 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 “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 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 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 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 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 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 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 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 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 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 到它可费点劲!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 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 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 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 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⑤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 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 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⑥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 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 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 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原来正是歪 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的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 叫他来玩。 ⑦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⑧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 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 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 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 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契约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 得 分 阅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