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有三大题21小题,共5页。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积累与运用。(本试题含1~6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翻开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好似打开一幅五采斑斓的画卷:“长征之歌”单元,讴歌了长 征中红军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在面对aiai白雪所覆盖的广阔草原和澎pai呜咽的大江大河 时,是他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口“爱国情怀 单元,赞颂了世界各国亘古不变的民族情结,无论是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那位身材矮 小的古代外交家,还是转麦尔先生在q祷的钟声中所写下的那句“法兰西万岁”,都使我们 肃然起敬、感概万千口“至爱亲情”单元,让我们领悟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 会的细胞,受益非浅。我爱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我爱各国仁人志士 维护民族尊严、巍然屹立的爱国情怀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文中囗处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 (1分) 3.文中的成语有三处错别字,请你分别找出并改正。(3分) (1) 改为 改为 改为 4.为划线的句子进行补写,要求与前面的句式基本相似,语意连贯。(2分 5.每当国庆节来临,全国各地的企事业、机关单位都会组织相关的庆祝活动。昆明三中滇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 2013-2014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有三大题 21 小题,共 5 页。满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 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 积累与运用。(本试题含 1~6 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4 题。 翻开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好似打开一幅五采斑斓的画卷:“长征之歌”单元,讴歌了长 征中红军战士们的钢铁意志,在面对ái ái 白雪所覆盖的广阔草原和澎 pài 呜咽的大江大河 时,是他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怀” 单元,赞颂了世界各国亘古不变的民族情结,无论是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那位身材矮 小的古代外交家,还是韩麦尔先生在 qí祷的钟声中所写下的那句“法兰西万岁”,都使我们 肃然起敬、感概万千□“至爱亲情”单元,让我们领悟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 会的细胞,受益非浅。我爱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我爱各国仁人志士 维护民族尊严、巍然屹立的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2.文中□处应填写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3.文中的成语有三处错别字,请你分别找出并改正。(3 分) (1)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为划线的句子进行补写,要求与前面的句式基本相似,语意连贯。(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当国庆节来临,全国各地的企事业、机关单位都会组织相关的庆祝活动。昆明三中滇
池中学举办的是爱国诗歌吟唱诵读比赛,在这次活动中还缺一个口齿伶俐的小主持人,请 你来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幕词吧!(2分) 按要求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 (《老山界》) (4)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报效祖国忠心不衰 之情的诗句 (6)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议论性的句子是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二、阅读理解。(含7~20题,共40分) (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根据上下诗句,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8~11题。(11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 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a)到铁道边 慢慢(b)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c)过铁道,要(d)上那边月台,就
池中学举办的是爱国诗歌吟唱诵读比赛,在这次活动中还缺一个口齿伶俐的小主持人,请 你来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幕词吧!(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2)商女不知亡国恨, _____。 (杜牧《泊秦淮》) (3)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_________________。 (《老山界》) (4)浩荡离愁白日斜, 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作者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报效祖国忠心不衰 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 ___________ 。 (6)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作者以死明志决心的议论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 ____, _______ ” 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二、阅读理解。(含 7~20 题,共 40 分) (一)诗歌赏析。(第 7 题,2 分) 品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根据上下诗句,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背影》选段,完成 8~11 题。(11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 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a )到铁道边, 慢慢( b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c )过铁道,要( d )上那边月台,就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e)着上面,两脚再向上(f);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 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 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 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分) 蹒跚( 9.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3分) 10.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 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4分) 11.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三)阅读下面《一个走运的人》,完成12~15题。(14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 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 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 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岀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 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e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f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 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 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 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2 分) 蹒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描绘出意蕴丰富的背影, 在文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什么?(2 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个走运的人》,完成 12~15 题。(14 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 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 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 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⑥“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⑦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 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⑧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
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 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 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 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 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 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B“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衫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ξ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 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ξ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 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 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钌“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 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召“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召“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3“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蹬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 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 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衫—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ξ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濙淡的幽香沁入心脾。迨 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12.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2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3.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⑨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 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 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⑩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 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11○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 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12○“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 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13○“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14○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15○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 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16○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 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 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17○“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18○“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19○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20○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位八 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21○“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22○“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23○“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 ....,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 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 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24○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25○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 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 期,有改动) 12.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2 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13.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髙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 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5.“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4分)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13分) 【甲】晏子使楚 ①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日,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日 何坐?日,坐盗。” ②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 盗,入楚则盜,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 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 故撞之。”公日:“寡人也。”师旷日:“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日 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14.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①我瞪大眼睛 ....,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___________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 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______ 15.“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4 分) ___________ (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3 分) 【甲】晏子使楚 ①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 何坐?曰,坐盗。” ②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 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 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师旷①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 援②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 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 “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执持,拿。 ③衽:衣襟。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