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viii 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 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正在转向一种卫生服务提 第三部分:推进改革实施。报告最后一章提 供模式,即政府主要负责筹资、监督和监管,在 出了有关实施战略、协作安排和组织构架的建议 直接管理和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这里 以促进改革的持续实施和全面推广。建立在广泛 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政策工具和问责机制把医院目 的实施策略文献分析上,本章闸述了一个适用中 标与公共目标相统一。具体的政策工具包括补助、 国的可操作的实施“体系”框架和相应策略,以 招标、签约、规范、信息公开和披露规则、独立 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全面推广。同时,本章还 审计以及税收政策等,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在中国 对实施改革并全面推广的步骤和时间表提出了建 开始使用。在混合型服务提供体系中,政府的其 议。 他核心职能包括建立卫生服务购买机制,引导卫 生服务和资本投资规划,制定和实施质量标准和 最后,本报告通篇引用了联合研究开展的许 监测,规范公立和民营医院,管理卫生专业人员 多具体的案例分析。下面的专栏4列出了这些具 和医疗机构准入,以及建立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等。 体案例的名称和地点,以及报告在引用时使用的 运用这些工具,政府可以界定公立和民营机构的 命名。 角色,为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 境,并为公私合作确立更加规范、透明且符合公 附件1描述了与每个改革推手相对应的一系 益性目标的合作路径。但是,国际经验表明,这 列核心措施建议;附件2列举了支持每个推手的 些工具要足够强大和透明,政府要具备足够的政 政府的政策;附件3将核心措施建议与最近推进 策执行和数据监测能力来捍卫公众利益,避免强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政策(国办发[2015]70号) 大的私营(和公立)机构控制政策和监管。 相对比;附件4简略描述了联合研究开展的具体 的案例研究;附件5列出了国际上对PCIC的影 响进行评价的研究的清单
xxviii 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 许多经合组织国家正在转向一种卫生服务提 供模式,即政府主要负责筹资、监督和监管,在 直接管理和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这里 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政策工具和问责机制把医院目 标与公共目标相统一。具体的政策工具包括补助、 招标、签约、规范、信息公开和披露规则、独立 审计以及税收政策等,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在中国 开始使用。在混合型服务提供体系中,政府的其 他核心职能包括建立卫生服务购买机制,引导卫 生服务和资本投资规划,制定和实施质量标准和 监测,规范公立和民营医院,管理卫生专业人员 和医疗机构准入,以及建立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等。 运用这些工具,政府可以界定公立和民营机构的 角色,为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创造公平的竞争环 境,并为公私合作确立更加规范、透明且符合公 益性目标的合作路径。但是,国际经验表明,这 些工具要足够强大和透明,政府要具备足够的政 策执行和数据监测能力来捍卫公众利益,避免强 大的私营(和公立)机构控制政策和监管。 第三部分:推进改革实施。报告最后一章提 出了有关实施战略、协作安排和组织构架的建议 以促进改革的持续实施和全面推广。建立在广泛 的实施策略文献分析上,本章阐述了一个适用中 国的可操作的实施“体系”框架和相应策略,以 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和全面推广。同时,本章还 对实施改革并全面推广的步骤和时间表提出了建 议。 最后,本报告通篇引用了联合研究开展的许 多具体的案例分析。下面的专栏 4 列出了这些具 体案例的名称和地点,以及报告在引用时使用的 命名。 附件 1 描述了与每个改革推手相对应的一系 列核心措施建议;附件 2 列举了支持每个推手的 政府的政策;附件 3 将核心措施建议与最近推进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政策(国办发 [2015]70 号) 相对比;附件 4 简略描述了联合研究开展的具体 的案例研究;附件 5 列出了国际上对 PCIC 的影 响进行评价的研究的清单
引言xxx 专栏4 研究案例的命名,名称和地点 报告中引用时的用名 研究案例 地点 中国案例研究 北京朝阳医联体 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CHA),四个案例 北京 北京北大医院一体化服务体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体化服务体系,(PKU IDS),四个案例 北京 肥西医改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SCPHC) 安徽,肥西 杭州“十二五”医改 十二五医改(TF) 浙江,杭州 湟中医联体 医联体(HCA) 青海,湟中 上海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制度(FDS) 上海 上海瑞金·卢湾医院集团 上海瑞金-卢湾医院集团(RLG),四个案例 上海 息县协作医疗 协作医疗(C) 河南,息县 镇江医改 大卫生(GH) 江苏,镇江 镇江康复医疗集团 江苏镇江康复医疗集团(ZKG),四个案例 江苏,镇江 国际案例研究 坎特伯雷卫生服务计划 卫生服务计划(HSP) 新西兰,坎特伯雷 丹麦病人一体化服务 对慢病患者的一体化服务(SIKS) 丹麦 佛森区医疗中心 地区医疗中心(DMC) 挪威,佛森 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门诊急诊服务 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ICUH)门诊急诊服务(AEC) 英格兰 金齐格塔尔 健康的金齐格塔尔(GK) 德国,金齐格塔尔 马里兰服务至上项目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项目 美国,马里兰 荷兰糖尿病医疗服务 马斯特里赫特糖尿病医疗服务项目(DTC) 荷兰 葡萄牙地方医疗中心 地方医疗单位(ULS) 葡萄牙 新加坡区域医疗体系 区域医疗体系(RHS) 新加峨 土耳其卫生转型规划 全国医疗卫生转型规划(HTP) 土耳其 美国全方位老人照护方案 为老人提供涵盖所有需要的服务方案(PACE) 美国 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病人 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VHA)一病人协同照料团队(PACT) 美国 协同照料团队 来源:附件4
引言 xxix 专栏 4 研究案例的命名,名称和地点 报告中引用时的用名 研究案例 地点 中国案例研究 北京朝阳医联体 北京朝阳医院医联体 (CHA),四个案例 北京 北京北大医院一体化服务体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一体化服务体系,(PKU IDS) ,四个案例 北京 肥西医改 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SCPHC) 安徽,肥西 杭州“十二五”医改 十二五医改 (TFY) 浙江,杭州 湟中医联体 医联体 (HCA) 青海,湟中 上海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制度 (FDS) 上海 上海瑞金 - 卢湾医院集团 上海瑞金 - 卢湾医院集团(RLG),四个案例 上海 息县协作医疗 协作医疗 (IC) 河南,息县 镇江医改 大卫生 (GH) 江苏,镇江 镇江康复医疗集团 江苏镇江康复医疗集团(ZKG),四个案例 江苏,镇江 国际案例研究 坎特伯雷卫生服务计划 卫生服务计划 (HSP) 新西兰,坎特伯雷 丹麦病人一体化服务 对慢病患者的一体化服务 (SIKS) 丹麦 佛森区医疗中心 地区医疗中心 (DMC) 挪威,佛森 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门诊急诊服务 詹姆斯·库克大学医院(JCUH)门诊急诊服务(AEC) 英格兰 金齐格塔尔 健康的金齐格塔尔 (GK) 德国,金齐格塔尔 马里兰服务至上项目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项目 美国,马里兰 荷兰糖尿病医疗服务 马斯特里赫特糖尿病医疗服务项目 (DTC) 荷兰 葡萄牙地方医疗中心 地方医疗单位 (ULS) 葡萄牙 新加坡区域医疗体系 区域医疗体系 (RHS) 新加坡 土耳其卫生转型规划 全国医疗卫生转型规划 (HTP) 土耳其 美国全方位老人照护方案 为老人提供涵盖所有需要的服务方案 (PACE) 美国 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病人 协同照料团队 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管理局(VHA)——病人协同照料团队(PACT) 美国 来源:附件 4
第一章 背景:健康结果方面成绩斐然,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曾经是基层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的先驱 革,承诺大幅增加卫生投入,让全体国民到2020 者,近年来在实现全民医保方面更是成绩斐然。 年都能享受到可负担、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 赤脚医生制度、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以及轰轰烈 在前一轮改革基础上,2009年医改之初国家就投 烈的公共卫生运动,加之收入增加,贫困率下降 入了8500亿元,重新加强了政府在医疗卫生筹资 和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况、水质、教育水平、 和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作用。经过近六年的实施, 营养状况、住房条件),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医改已经取得众多显著成绩,以几乎前所未有的 死亡率大幅下降,预期寿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速度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2011年全国医保覆盖 (Yang等2008,Caldwell1986)。与50年前出生 率超过95%。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助显著提 的那一代人相比,今天出生的中国人预期可以多 高了住院、年度体检、产前检查等卫生服务的利 活30多年。而且,中国只用了富裕国家一半的时 用水平,降低了个人自付比例。医保的保障水平 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Deaton2013)。 不断提高,2014年三项主要的社会医疗保险计划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住院补偿比增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问 加,三个保险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分别达到 题令人担忧,因此国家决定进行第一轮改革。主 80%,70%和75%。包括慢病在内的十二大类基 要内容是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起初的工作 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实现免费覆盖。基本药物制度 重点是重新建立面向正规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制 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政府取消了医院的主要收人 度,于1998年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来源-药品加成,增加了有效药物的可及性。县 (城镇职工医保)。随后,在2003年建立了新型 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试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政府为农村人口 点不断扩大。另外,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改扩建 提供医保补贴。2007年建立了针对城市非正规就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业人员,儿童和老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 并增加卫生工作人员数量,提升其技能水平。 度(城镇居民医保)。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中国仍然面临着三大 2009年,中国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 挑战。第一大挑战是人口结构和流行病趋势的变
1 第一章 背景:健康结果方面成绩斐然,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曾经是基层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的先驱 者,近年来在实现全民医保方面更是成绩斐然。 赤脚医生制度、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以及轰轰烈 烈的公共卫生运动,加之收入增加,贫困率下降 和生活水平提高(卫生状况、水质、教育水平、 营养状况、住房条件),居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死亡率大幅下降,预期寿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 (Yang 等 2008,Caldwell 1986)。与 50 年前出生 的那一代人相比,今天出生的中国人预期可以多 活 30 多年。而且,中国只用了富裕国家一半的时 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 (Deaton 2013)。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医疗服务的可负担性问 题令人担忧,因此国家决定进行第一轮改革。主 要内容是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起初的工作 重点是重新建立面向正规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制 度,于 1998 年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职工医保)。随后,在 2003 年建立了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政府为农村人口 提供医保补贴。2007 年建立了针对城市非正规就 业人员,儿童和老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 度(城镇居民医保)。 2009 年,中国启动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承诺大幅增加卫生投入,让全体国民到 2020 年都能享受到可负担、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 在前一轮改革基础上,2009 年医改之初国家就投 入了 8500 亿元,重新加强了政府在医疗卫生筹资 和公共产品提供方面的作用。经过近六年的实施, 医改已经取得众多显著成绩,以几乎前所未有的 速度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2011 年全国医保覆盖 率超过 95%。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助显著提 高了住院、年度体检、产前检查等卫生服务的利 用水平,降低了个人自付比例。医保的保障水平 不断提高,2014 年三项主要的社会医疗保险计划 (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住院补偿比增 加,三个保险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分别达到 80%,70% 和 75%。包括慢病在内的十二大类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实现免费覆盖。基本药物制度 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政府取消了医院的主要收入 来源 -- 药品加成,增加了有效药物的可及性。县 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试 点不断扩大。另外,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改扩建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并增加卫生工作人员数量,提升其技能水平。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中国仍然面临着三大 挑战。第一大挑战是人口结构和流行病趋势的变
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 化,即快速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 图1.1中国的老年人口比重会迅速赶上经合组织国家 来袭及其致病风险因素广泛流行。第二是监测和 一经合组织国家一中国一印度一巴西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第三则是服务体系内部的一 家40.0 些因素,包括以医院为中心的服务提供体系、资 30.0 29.3 源分配不均衡、促使供方推高医疗费用的激励机 20.0 19.4 制及其他制度层面的问题。本章首先评述了这三 10.0 大挑战,随后分析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 0.0 体系效率及卫生费用造成的影响。 虽虽昌司虽員員骨員骨員 来源:联合国2015。 一、老龄化、慢病及风险因素 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划分国家组别。 老龄化:死亡率和生育率下降反映了社会进 慢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会对死亡率和患病 步,但也造成人口快速老龄化。这会对社会经济 率产生深远影响。仅仅在25年前,伤害、传染 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需 病、新生儿、营养和孕产妇疾病占中国疾病负担 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确保人民更加健康长寿。 的41%,与今天普通发展中国家水平相当(图1.2)。 2013年中国有60岁以上人口2.02亿,在总人 而现在,慢病占到了中国77%的健康生命年损 口中占比15%(中国国家统计局2014)。预计 失和85%的死亡诱因,与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 2030年这一数字会翻一番,到2050年老年人口 情况相近。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就占到死亡的 占比会超过1/3(联合国2015,2013)。中国调 2/3(WHO2014)。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 整现有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窗口期,比经 阻塞性肺炎、肺癌是过早死亡的三大原因,糖尿 合组织国家短得多(图11)。以目前的速度推算, 病、肌肉骨骼障碍和抑郁症成为失能的主要原因 中国将在26年内完成法国走了115年的老龄化 (HME2010,Yang等2013)。预计慢病流行率还 进程。(Kinsella和Phillips2005)。 会继续上升。据估计,未来二十年,40岁以上中 图1.2慢病在疾病负担和死因中占主导地位 传梁性疾病及其 伤赛,8% 80% 能妇幼、雪养相 发达国家 关疾拂,5% 70% 中国 其能费性病,6% 59% 60% 糖尿病,2⅓ 50% 佛,119% 40% 36% 发展中国家 30% 2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肿榴23% 心血箭疾 来源:HME2010, 世界卫生组织2014。 注:按世界卫生组织标谁划分回家组别
2 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 化,即快速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 来袭及其致病风险因素广泛流行。第二是监测和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第三则是服务体系内部的一 些因素,包括以医院为中心的服务提供体系、资 源分配不均衡、促使供方推高医疗费用的激励机 制及其他制度层面的问题。本章首先评述了这三 大挑战,随后分析了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 体系效率及卫生费用造成的影响。 一、老龄化、慢病及风险因素 老龄化:死亡率和生育率下降反映了社会进 步,但也造成人口快速老龄化。这会对社会经济 政策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卫生体系提出了新的需 求 -- 提供相应的服务,确保人民更加健康长寿。 2013 年中国有 60 岁以上人口 2.02 亿,在总人 口中占比 15%(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4)。预计 2030 年这一数字会翻一番,到 2050 年老年人口 占比会超过 1/3(联合国 2015,2013)。中国调 整现有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窗口期,比经 合组织国家短得多(图 1.1)。以目前的速度推算, 中国将在 26 年内完成法国走了 115 年的老龄化 进程。(Kinsella 和 Phillips 2005) 。 慢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会对死亡率和患病 率产生深远影响。仅仅在 25 年前,伤害、传染 病、新生儿、营养和孕产妇疾病占中国疾病负担 的41%,与今天普通发展中国家水平相当(图1.2)。 而现在,慢病占到了中国 77% 的健康生命年损 失和 85% 的死亡诱因,与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 情况相近。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就占到死亡的 2/3 (WHO 2014)。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 阻塞性肺炎、肺癌是过早死亡的三大原因,糖尿 病、肌肉骨骼障碍和抑郁症成为失能的主要原因 (IHME 2010,Yang 等 2013)。预计慢病流行率还 会继续上升。据估计,未来二十年,40 岁以上中 图 1.1 中国的老年人口比重会迅速赶上经合组织国家 来源:联合国 2015。 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划分国家组别。 32.8 36.5 19.4 29.3 0.0 10.0 20.0 30.0 4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经合组织国家 中国 印度 巴西 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单位:%) 图 1.2 慢病在疾病负担和死因中占主导地位 来源: IHME 2010,世界卫生组织 2014。 注: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划分国家组别。 发达国家 83% 59% 中国 77% 36% 发展中国家 国家 49% 20% 30% 40% 50% 60% 70% 80% 1990 1995 2000 2005 重 比 的 中 担 负 病 疾 总 在 病 性 慢 肿瘤, 23% 心血管疾 慢性呼吸系统疾 病, 11% 糖尿病, 2% 其他慢性病, 6% 传染性疾病及其 他妇幼、营养相 关疾病, 5% 伤害, 8% 2010
第一章背景:健康结果方面成绩斐然,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3 图1.3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高血压 糖尿病 45% 19.8% 3.1% 40% 5 25% 179% 33.0% 20% 15% 10% 8.1% 3.0% 0.5% 7.0% 0% 7.9% 46% 未被诊断出的高血压患者 确诊并接受治疗 确诊但未接受治疗 血压得到控鲷 未被诊断出的糖尿病惠者 确诊并接受治疗 确诊但未接受治疗 血糖得到控制 来源:Feng,Pang和Beard(2014),(Xu等2013)和(ang等20I0)。 注:高血压为2011-2012数字,糖尿病为2007和2010年数字,运用Xu等2013和Yang等估测数据的中列数。 国人中,慢病病例数量会翻一番,甚至会增至现 国家(表1.1)。如,美国35岁以上的高血压患 在的三倍。糖尿病将是患病率最高的疾病,而肺 者,85.3%都知道自己患病,80.5%服药治疗, 癌病例数可能会是现在的五倍(Wang,Marquez 59.1%血压得到控制(Chow等2013,Ikeda等 和Langenbrunner2011)。 2014)。 尽管对造成健康生命年损失的主要原因-慢 表1.1 (35-84岁人群)高血压的诊断率、治疗 病的诊断、知晓、治疗和控制稳步提高,但仍然 率和控制率:国际比较 存在较大差距。1991-2002年,约1.3亿(65%) 国家 诊断率(%) 治疗率(%) 控制率 高血压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高血压,其中大 中国 41.6 34.4 82 部分生活在农村(Liu2011)。高血压的主要并发 泰国 46.0 38.4 17.7 症一中风的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意识到患病 土耳其 49.7 29.0 6.5 的人群中3000万人没有接受治疗(占43%), 接受治疗的人群中75%血压没有得到控制。 南非 52.8 37.6 21.0 “2011-2012中国卫生及养老纵向研究”的作者 德国 53.1 39.2 7.4 Feng,Pang和Beard(2014)发现,45岁以上人 墨西哥 55.8 49.5 28.0 群高血压的诊断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分 英国 62.5 53.5 32.3 别为样本量的56.2%,48.5%和19.2%)。但是 孟加拉 62.7 54.6 30.2 这意味随机抽样的样本中,33%患有高血压但没 约旦 73.9 71.0 38.2 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图1.3)。总之,在高血压的 预防及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俄罗斯 74.9 59.9 14.2 美国 85.3 80.5 59.1 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 日本 NA 48.9 22.9 率均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更低于高收人 来源:keda等2014;Chow等2013
第一章 背景:健康结果方面成绩斐然,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3 国人中,慢病病例数量会翻一番,甚至会增至现 在的三倍。糖尿病将是患病率最高的疾病,而肺 癌病例数可能会是现在的五倍 (Wang,Marquez 和 Langenbrunner 2011)。 尽管对造成健康生命年损失的主要原因 -- 慢 病的诊断、知晓、治疗和控制稳步提高,但仍然 存在较大差距。1991-2002 年,约 1.3 亿(65%) 高血压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患有高血压,其中大 部分生活在农村 (Liu 2011)。高血压的主要并发 症—中风的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意识到患病 的人群中 3000 万人没有接受治疗(占 43%), 接受治疗的人群中 75% 血压没有得到控制。 “2011-2012 中国卫生及养老纵向研究”的作者 Feng,Pang 和 Beard (2014) 发现,45 岁以上人 群高血压的诊断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改善(分 别为样本量的 56.2%,48.5% 和 19.2 %)。但是 这意味随机抽样的样本中,33% 患有高血压但没 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图 1.3)。总之,在高血压的 预防及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血压控制 率均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更低于高收入 国家(表 1.1)。如,美国 35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 者,85.3% 都知道自己患病,80.5% 服药治疗, 59.1% 血压得到控制 (Chow 等 2013,Ikeda 等 2014)。 表 1.1 (35-84 岁人群)高血压的诊断率、治疗 率和控制率:国际比较 国家 诊断率 (%) 治疗率 (%) 控制率 中国 41.6 34.4 8.2 泰国 46.0 38.4 17.7 土耳其 49.7 29.0 6.5 南非 52.8 37.6 21.0 德国 53.1 39.2 7.4 墨西哥 55.8 49.5 28.0 英国 62.5 53.5 32.3 孟加拉 62.7 54.6 30.2 约旦 73.9 71.0 38.2 俄罗斯 74.9 59.9 14.2 美国 85.3 80.5 59.1 日本 NA 48.9 22.9 来源: Ikeda 等 2014; Chow 等 2013。 图 1.3 高血压、糖尿病的管理 来源:Feng,Pang 和 Beard (2014),(Xu 等 2013) 和 (Yang 等 2010)。 注:高血压为 2011-2012 数字,糖尿病为 2007 和 2010 年数字,运用 Xu 等 2013 和 Yang 等估测数据的中列数。 17.9% 7.9% 19.8% 33.0% 3.1%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高血压 8.1% 4.6% 3.0% 7.0% 0.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