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输入参数为4个: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c,压 缩机吸气过热度ΔTe,冷凝器过冷度ΔTc。按理论循环的 假设条件,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均为定值,系统的流动 阻力忽略不计。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节流过程为等焓 制|过程 冷循环的制冷量40=h-b2=b-b1(51) 原理 单位容积制冷量q (5-12) 2与 (5-13) 技 单位理论热负荷9k=h2-h 术制冷系数 (5-14)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假定输入参数为4个:蒸发温度Te,冷凝温度Tc,压 缩机吸气过热度Te,冷凝器过冷度Tc。按理论循环的 假设条件,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均为定值,系统的流动 阻力忽略不计。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节流过程为等焓 过程。 循环的制冷量 q0 = h1 − h5 = h1 − h4 (5-11) 单位容积制冷量 1 0 v q qv = (5-12) 单位理论热负荷 qk = h2 − h4 (5-13) 制冷系数 0 0 w q = (5-14)
图5-4为计算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性能的程序框图 给Te,Tc,△Te,△Tc赋值 p2-pc, S2=sI 制 由7e求pe 由p2,s2求12,h2 冷 原 74=Tc-△c,p4=pc 71=7e+△re,p1=pe 理 2与 由74,n4求4 技 由T1,pl求v1,s1,h1 术 求q0,qv,gk,10,E 由7c求pc 结束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图5-4 为计算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性能的程序框图。 由Te求pe T1= Te+Te, p1 =pe 由T1, p1求v1, s1, h1 由Tc求pc p2 =pc,s2= s1 由p2, s2求T2, h2 T4= Tc-Tc, p4 =pc 由T4, p4求h4 求q0, qv, qk, w0, 结束 给Te, Tc, Te, T c赋值
上述程序的用途 因为该种计算中只需要知道制冷工质 的热力性质,与工质的传输性质 制冷原理与技术 以及具体的装置结构均无关 原所以可以方便地求出当蒸发温度、冷凝 温度、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冷凝器 过冷度变化时,理论制冷循环性能 的变化 现经常被用来比较不同工质的性能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上述程序的用途 因为 该种计算中只需要知道制冷工质 的热力性质,与工质的传输性质 以及具体的装置结构均无关 所以 可以方便地求出当蒸发温度、冷凝 温度、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冷凝器 过冷度变化时,理论制冷循环性能 的变化 现经常被用来比较不同工质的性能
使用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 因为对于一般的制冷装置来讲,当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变化时,其压缩机吸气过热度、 冷凝器过冷度也会变化,定值假定是不 制冷原理与技术 符合实际情况的。 上面分析过程没有牵涉到外界环境对于实 际装置的影响 所以、方法虽然简单,但同实际装置性能之 间是有差距,不能预测外界环境变化 时制冷装置的性能变化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使用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 因为 对于一般的制冷装置来讲,当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变化时,其压缩机吸气过热度、 冷凝器过冷度也会变化,定值假定是不 符合实际情况的。 所以 上面分析过程没有牵涉到外界环境对于实 际装置的影响 方法虽然简单,但同实际装置性能之 间是有差距,不能预测外界环境变化 时制冷装置的性能变化
Q5.1.4单级压缩蒸气制冷装置的计算 机模拟 制 冷 5.1.4.1部件模型 原 在计算机模拟时,并不能任意指定状 理 态,如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热度、过 冷冷度,而是应该能把这些参数正确地计算 2与 出来。在模型和算法的选取上,应当根据 术 实际需要,在精度、计算稳定性和运算速 度之间达到平衡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5.1.4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装置的计算 机模拟 5.1.4.1 部件模型 在计算机模拟时,并不能任意指定状 态,如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热度、过 冷度,而是应该能把这些参数正确地计算 出来。在模型和算法的选取上,应当根据 实际需要,在精度、计算稳定性和运算速 度之间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