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燃机原理 主讲:黄荣华教授 027-62153362 e-mail:ruhuang@mail.hust.edu.cn
内 燃 机 原 理 主讲: 黄荣华教授 027-62153362 e-mail: rhhuang@mail.hust.edu.cn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学时和学分 56学时,3.5学分 三、先修课程 热力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基础、涡轮增压器原理等 四、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动力机械专业方向的专业 主干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发动机 工作原理、现代发动机清洁燃料、排放控制及电控应用技 术方面的必备知识,掌握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 低有害排放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发 动机性能设计与研究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 (1)课内讲授:50学时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 二、学时和学分 56学时,3.5学分 三、先修课程 热力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基础、涡轮增压器原理等 四、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属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动力机械专业方向的专业 主干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获得发动机 工作原理、现代发动机清洁燃料、排放控制及电控应用技 术方面的必备知识,掌握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 低有害排放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发 动机性能设计与研究的能力。 五、 课程内容 (1)课内讲授:50学时
第一章绪论(1.5学时) 第二章发动机的工作循环(4学时) 第三章发动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4学时) 第四章发动机的燃烧(10.5学时) 第五章发动机的燃料与燃料供给(8学时) 第六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6学时) 第七章发动机增压(8学时) 第八章发动机的排放与控制(4学时 第九章发动机的运行特性(4学时) (2)实践环节:发动机原理试验(6学时) ①喷油泵特性与调整试验: ②发动机缸内示功图,高压油管压力与喷油器针阀升程试验: ③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与机械效率试验(用油耗线法、 停缸法与倒拖法测机械效率);
第一章 绪论(1.5学时) 第二章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4学时) 第三章 发动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4学时) 第四章 发动机的燃烧(10.5学时) 第五章 发动机的燃料与燃料供给(8学时) 第六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6学时) 第七章 发动机增压 (8学时) 第八章 发动机的排放与控制(4学时) 第九章 发动机的运行特性(4学时) (2)实践环节:发动机原理试验(6学时) ①喷油泵特性与调整试验; ②发动机缸内示功图,高压油管压力与喷油器针阀升程试验; ③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与机械效率试验(用油耗线法、 停缸法与倒拖法测机械效率);
六、教材 1)本课程使用教材:《内燃机原理》,刘永长主编,华中 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1版。 2)参考教材 ①《内燃机学》,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岀版社,1999年 第1版; ②《汽车发动杋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③《内燃杋原理》蒋德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 第2版; ④《汽车内燃机原理》倪计民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1版
六、教材 1) 本课程使用教材:《内燃机原理》,刘永长主编,华中 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1版。 2) 参考教材: ①《内燃机学》,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第1版; ②《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刘峥、王建昕编著,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1年第1版 ③《内燃机原理》蒋德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年 第2版; ④《汽车内燃机原理》倪计民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年第1版
第一章绪论 1-1内燃机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的地位 与作用 1784年英国发明家J·瓦特(J. Watte)发明了蒸汽机。这是 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拉开了产业革命的序幕。 德国人NA奧托(N.A.Otto)和R狄赛尔(R. Diesel)提出的 内燃机循环,于1876年和1897年分别推出了汽油机和柴油机, 为现代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继蒸汽机之后发动机发 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内燃机是将燃料燃烧释放岀来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 动力装置。由于燃料燃烧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故称为内燃 机
第一章 绪 1-1 内燃机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中的地位 与作用 1784年英国发明家J·瓦特(J. Watte)发明了蒸汽机。这是 一个划时代的重大发明,拉开了产业革命的序幕。 德国人N·A·奥托(N.A.Otto)和R·狄赛尔(R.Diesel)提出的 内燃机循环,于1876年和1897年分别推出了汽油机和柴油机, 为现代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继蒸汽机之后发动机发 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内燃机是将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 动力装置。由于燃料燃烧在发动机气缸内部进行,故称为内燃 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