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给他最好的? 由“孩奴”问题引发的伦理思考小组成员分工 负责人:吴丽欣12300120200英语手机号18817875147 吴丽欣12300120200英语采访四位教授并做录音整理做成访谈综合文稿编辑ppt文稿 郑伟莉12300110068中文搜集相关资料并分类整理pt制作 沈冬瑾12300120099法语制作面向学生的问卷发放回收并整理分析做成调查报告总结 黄芸1130710242物理制作面向家长的问卷进行家长访谈制作视频 姜修允11307110243物理制作面向家长的问卷进行家长访谈制作视频 采访教授 针对孩奴的问题我们先后通过电子邮件和面对面采访的形式采访了我校四位教授,他们是 新闻学院新闻学系的孙玮教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的王威海教授、社会科学 基础部陈金华教授、新闻学院新闻学系的陈建云教授,并将采访稿综合成了以下形式,方便 大家了解各教授对我们提出的关于孩奴的各方面问题的意见看法。 1尽管“房奴”、“车奴”等词已经广为人知,但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孩奴”, 您在看解释之前听说过吗? 王威海:听说过 孙玮:听说过。 陈建云:听说过。 陈金华:没有听说过 2有“80后”认为“孩奴”的称谓是对他们的污高,他们认为每代人都有抚养孩子的责任 和压力,但家长绝不是孩子的奴隶,您认为孩奴这个词为什么到“80后”开始成为父母的 这个时候才出现? 王威海:我觉得独生子女的因素应该比较重要,80后基本上为独生子女,其子女许多仍为 独生子女,这样双重叠加,致使父辈与祖辈对小孩的看重 陈建云:.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影响,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为了父母的生 活重心,而且还不仅仅是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几代人。而且中国的代际年龄分层 现象较严重,“80后”其实是很特殊的一代,他们的父母是“50后”,青春时经历“上山下 乡”,文化程度不高,后来也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收入不高,因而“80后”的家庭背景 资源较弱,心理上自然也造成一定影响。而且“80后”刚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读大 学开始需要交学费了,房子、工作开始市场化了,单位不再分配。王朔也称这是“苦逼的 代”。 陈金华:网络传播的因素很重要,像“房奴”“车奴”这类新名词都是先从网络上流行起来
爱孩子就给他最好的? ——由“孩奴”问题引发的伦理思考小组成员分工 负责人:吴丽欣 12300120200 英语 手机号 18817875147 吴丽欣 12300120200 英语 采访四位教授并做录音整理 做成访谈综合文稿 编辑 ppt 文稿 郑伟莉 12300110068 中文 搜集相关资料并分类整理 ppt 制作 沈冬瑾 12300120099 法语 制作面向学生的问卷 发放回收并整理分析 做成调查报告总结 黄芸 11307110242 物理 制作面向家长的问卷 进行家长访谈 制作视频 姜修允 11307110243 物理 制作面向家长的问卷 进行家长访谈 制作视频 采访教授 针对孩奴的问题我们先后通过电子邮件和面对面采访的形式采访了我校四位教授,他们是 新闻学院新闻学系的孙玮教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的王威海教授、社会科学 基础部陈金华教授、新闻学院新闻学系的陈建云教授,并将采访稿综合成了以下形式,方便 大家了解各教授对我们提出的关于孩奴的各方面问题的意见看法。 1.尽管“房奴”、“车奴”等词已经广为人知,但我们发现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孩奴”, 您在看解释之前听说过吗? 王威海:听说过。 孙玮:听说过。 陈建云:听说过。 陈金华:没有听说过。 2.有“80 后”认为“孩奴”的称谓是对他们的污蔑,他们认为每代人都有抚养孩子的责任 和压力,但家长绝不是孩子的奴隶,您认为孩奴这个词为什么到“80 后”开始成为父母的 这个时候才出现? 王威海:我觉得独生子女的因素应该比较重要,80 后基本上为独生子女,其子女许多仍为 独生子女,这样双重叠加,致使父辈与祖辈对小孩的看重。 陈建云:.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影响,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为了父母的生 活重心,而且还不仅仅是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几代人。而且中国的代际年龄分层 现象较严重,“80 后”其实是很特殊的一代,他们的父母是“50 后”,青春时经历“上山下 乡”,文化程度不高,后来也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工作,收入不高,因而“80 后”的家庭背景 资源较弱,心理上自然也造成一定影响。而且“80 后”刚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读大 学开始需要交学费了,房子、工作开始市场化了,单位不再分配。王朔也称这是“苦逼的一 代”。 陈金华:网络传播的因素很重要,像“房奴”“车奴”这类新名词都是先从网络上流行起来
的,单就孩奴现象而言,其实今天有,过去也有 您认为这个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吗,为什么? 王威海:中国人向来看重子孙的传承,为了子女,许多父母都愿意牺牲自己,这种现象在中 国社会具有深厚基础,不过达到“奴”的程度人我想还是极少数的。 孙玮:是相当普遍的。我没有做过调查,我现在所做判断基于两个基础,一是媒介的报道, 二是我周围的一些现象,因此可能有很大偏差 陈建云:这个现象在中国很普遍。而且有很多相关问题。如:失独家庭,目前中国的失独家 庭已超百万,影响还是挺大的。 陈金华:这种现象不算普遍,因为在过去的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是没有的,80年代 也只是一部分家长。但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是一直都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 出息。 4.如果普遍,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普遍,您认为这种现象会成为未 来趋势吗,为什么? 王威海:孩奴的现象并不普遍,未来也不会成为趋势,原因我想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的老百 姓对于子女教育大多还是有诸如“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等观念,因此多数人不太 会在和子女的关系上做得太过分。第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在酝酿变革,未来父母在子 女教育上“不能有失”的压力会减轻。 孙玮:原因非常复杂,恐怕不是简单的想想就能回答。我大致想到:一是社会发展的问题 比如孩子很难用自己的工资维持自己在大城市的生活,买房、结婚等等。二是文化传统、舆 论氛围,大家都认为父母应当承担孩子生活的很多责任。三是老年人生活单调,没有多样化 的退休生活,扶持孩子是一些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内容。 陈建云:原因有很多。社会影响也是重要因素。如现在中国的治安状况不太好,父母必须接 送孩子上下学,感觉上过分保护孩子,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在日本时看到孩子上下学都 头戴小黄帽,没有家长,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但街上车辆行人看到小黄帽就知道是小朋 友就会更小心。 5您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吗?还是说影响并没有那么深远?为什么? 王威海: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算得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其影响并未有确切的呈现,孩奴 这个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还需要严格的研究与界定。 孙玮:这个很难说,好像也没有那么严重吧。 陈建云:对家庭来说可能影响不是很深,但是对社会影响较深远。毕竟在艰苦环境下磨练 成长的孩子比较容易成才,他们的抗压能力更强 陈金华:不算,全社会都有。从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对社会会有一定影 响:家长教育方式得当将磨练孩子,方式不当则会影响孩子成长。 6有观点认为,孩奴们并不是他们自我标榜得那么伟大,反而是有很多目的的,比如:让儿 女来做自己想做做不到的事、用儿女来满足虚荣心,您认为被称为“孩奴”的这部分父母 主要是出于什么目的对小孩如此娇纵? 王威海:这是一个很难给出一致答案的问题,应该说每一个人父母的情况不一样,上述几种 情况都会有。 孙玮:这个问题很难靠揣测。应该有大量经验调査才能回答。我感觉原因非常复杂。最后 问有点奇怪,我想大部分人生孩子的时候并未有一个清晰的目的
的,单就孩奴现象而言,其实今天有,过去也有。 3.您认为这个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吗,为什么? 王威海:中国人向来看重子孙的传承,为了子女,许多父母都愿意牺牲自己,这种现象在中 国社会具有深厚基础,不过达到“奴”的程度人我想还是极少数的。 孙玮:是相当普遍的。我没有做过调查,我现在所做判断基于两个基础,一是媒介的报道, 二是我周围的一些现象,因此可能有很大偏差。 陈建云:这个现象在中国很普遍。而且有很多相关问题。如:失独家庭,目前中国的失独家 庭已超百万,影响还是挺大的。 陈金华:这种现象不算普遍,因为在过去的 50 年代、60 年代、70 年代是没有的,80 年代 也只是一部分家长。但是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传统观念是一直都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有 出息。 4.如果普遍,您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普遍,您认为这种现象会成为未 来趋势吗,为什么? 王威海:孩奴的现象并不普遍,未来也不会成为趋势,原因我想主要有二:一是中国的老百 姓对于子女教育大多还是有诸如“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等观念,因此多数人不太 会在和子女的关系上做得太过分。第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在酝酿变革,未来父母在子 女教育上“不能有失”的压力会减轻。 孙玮:原因非常复杂,恐怕不是简单的想想就能回答。我大致想到:一是社会发展的问题, 比如孩子很难用自己的工资维持自己在大城市的生活,买房、结婚等等。二是文化传统、舆 论氛围,大家都认为父母应当承担孩子生活的很多责任。三是老年人生活单调,没有多样化 的退休生活,扶持孩子是一些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内容。 陈建云:原因有很多。社会影响也是重要因素。如现在中国的治安状况不太好,父母必须接 送孩子上下学,感觉上过分保护孩子,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在日本时看到孩子上下学都 头戴小黄帽,没有家长,都是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但街上车辆行人看到小黄帽就知道是小朋 友就会更小心。 5.您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吗?还是说影响并没有那么深远?为什么? 王威海: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能算得上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其影响并未有确切的呈现,孩奴 这个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还需要严格的研究与界定。 孙玮:这个很难说,好像也没有那么严重吧。 陈建云:.对家庭来说可能影响不是很深,但是对社会影响较深远。毕竟在艰苦环境下磨练 成长的孩子比较容易成才,他们的抗压能力更强。 陈金华:不算,全社会都有。从传统文化的观点来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对社会会有一定影 响:家长教育方式得当将磨练孩子,方式不当则会影响孩子成长。 6.有观点认为,孩奴们并不是他们自我标榜得那么伟大,反而是有很多目的的,比如:让儿 女来做自己想做做不到的事、用儿女来满足虚荣心,您认为被称为“孩奴”的这部分父母 主要是出于什么目的对小孩如此娇纵? 王威海:这是一个很难给出一致答案的问题,应该说每一个人父母的情况不一样,上述几种 情况都会有。 孙玮:这个问题很难靠揣测。应该有大量经验调查才能回答。我感觉原因非常复杂。最后一 问有点奇怪,我想大部分人生孩子的时候并未有一个清晰的目的
陈建云:可以理解父母这种心情。中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国内外其实都有这种 现象,实属人之常情。但是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严重,父母剥夺孩子爱好,忽略个人独立 性 陈金华:都有:一方面孩子的成长、成名、成家都能给父母安慰以及满足精神需要,另一方 面虚荣心是不可避免的。 7.普遗意见认为过度放纵和澜爱(类似孩奴)或是过分严苛(类似“虎爸虎妈”)对待孩 子都不利于孩子成长(或者您不这么认为?),那么您认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 是怎么样的 王威海:说实话,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想父母对待子女,无论是孩奴还是虎爸虎妈都是 不合适的,爱和管教都有秉持适度的原则。 孙玮:我认同的态度:爱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独立的个体对待:但又是一个非常特 别的个体,因为父母和孩子有最珍贵的共同生命经历:父母的责任除了物质上身体上的养育, 最重要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给孩子最丰富的体验,最自由的选择:孩子给予父母生活的 意义与价值,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爱的关系,所以不存在孩子长大要回报的问题。这种回报 观是典型的交换论,非常庸俗。当然这种观念在中国是主流价值观,比如男女关系也是,常 常把爱理解为他对我怎么好,我就要回报,也对他好,是典型的交换论,非常可怕,我个人 完全不认同 陈建云:要多关爱孩子,除了生活还有精神层面。要留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叛 逆期,多引导孩子。发现孩子的潜能,而非一味溺爱 陈金华:要注重孩子自己的爱好,并将孩子的爱好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8看了一些资料后,我认为孩奴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的:一种是比较客观的因素造成的,即 现在抚养孩子需要很高的经济成本,因此父母不得不省吃俭用甚至牺牲自己很多爱好,这 层意思比较类似房奴;另一种是比较主观的因素造成的,即现在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孩子 容易娇纵溺爱,也成了奴隶。您认为针对这种两种现象分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改变 呢? 王威海:我认为,现代人理应具备独立、自主、负责任的观念,这种独立、自主、负责任不 仅是对于自己,也是对别人的,无论是前一种因素还是后一种因素,现代教育观念的普及应 该是有用的 1.你知道孩奴现象吗?(屏幕) 孩奴指因为孩子的生育和养育成本而感到经济压力的父母,与房奴类似。孩奴的出现 主要是由于不断升高的生育成本所致,受此影响,很多家庭的生育意愿降低,少生或不生孩 子,丁克家庭增加。孩奴现象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影响是会加快人口老龄化速度 我们希望了解当今社会的孩奴现象,因此对一些家长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采访中的部分 问题
陈建云:可以理解父母这种心情。中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国内外其实都有这种 现象,实属人之常情。但是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严重,父母剥夺孩子爱好,忽略个人独立 性。 陈金华:都有;一方面孩子的成长、成名、成家都能给父母安慰以及满足精神需要,另一方 面虚荣心是不可避免的。 7.普遍意见认为过度放纵和溺爱(类似孩奴)或是过分严苛(类似“虎爸虎妈”)对待孩 子都不利于孩子成长(或者您不这么认为?),那么您认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 是怎么样的? 王威海:说实话,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想父母对待子女,无论是孩奴还是虎爸虎妈都是 不合适的,爱和管教都有秉持适度的原则。 孙玮:我认同的态度:爱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特、独立的个体对待;但又是一个非常特 别的个体,因为父母和孩子有最珍贵的共同生命经历;父母的责任除了物质上身体上的养育, 最重要是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给孩子最丰富的体验,最自由的选择;孩子给予父母生活的 意义与价值,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爱的关系,所以不存在孩子长大要回报的问题。这种回报 观是典型的交换论,非常庸俗。当然这种观念在中国是主流价值观,比如男女关系也是,常 常把爱理解为他对我怎么好,我就要回报,也对他好,是典型的交换论,非常可怕,我个人 完全不认同。 陈建云:要多关爱孩子,除了生活还有精神层面。要留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尤其是叛 逆期,多引导孩子。发现孩子的潜能,而非一味溺爱。 陈金华:要注重孩子自己的爱好,并将孩子的爱好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8.看了一些资料后,我认为孩奴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的:一种是比较客观的因素造成的,即 现在抚养孩子需要很高的经济成本,因此父母不得不省吃俭用甚至牺牲自己很多爱好,这 层意思比较类似房奴;另一种是比较主观的因素造成的,即现在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孩子 容易娇纵溺爱,也成了奴隶。您认为针对这种两种现象分别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和改变 呢? 王威海:我认为,现代人理应具备独立、自主、负责任的观念,这种独立、自主、负责任不 仅是对于自己,也是对别人的,无论是前一种因素还是后一种因素,现代教育观念的普及应 该是有用的。 1. 你知道孩奴现象吗?(屏幕) 孩奴指因为孩子的生育和养育成本而感到经济压力的父母,与房奴类似。 孩奴的出现 主要是由于不断升高的生育成本所致,受此影响,很多家庭的生育意愿降低,少生或不生孩 子,丁克家庭增加。 孩奴现象对宏观经济的主要影响是会加快人口老龄化速度。 我们希望了解当今社会的孩奴现象,因此对一些家长进行了采访,以下为采访中的部分 问题
2.你平时与同事好友一般会谈论孩子哪些方面? 家长之间普遍会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交流不同的东西。比如,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一般会 讨论孩子的饮食健康、性格爱好,已经各自的育儿经验。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之间的话 题会围绕学习方面,比如升学、竞赛、相互推荐补习班,或是谈谈各自孩子的未来的打算。 等到孩子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家长又关心公司福利、升职或是相亲问题。 3.你一般给孩子多少零花钱? 在这个问题上年轻一代的父母辈与年长的祖父母辈之间存在分歧。现在的70后、80后 父母一般鼓励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而祖父母则更为宠爱孩子,只要要求不过分一般都 会满足。 4.孩子为了攀比要求买一个较贵且不适用的东西,你怎么办? 我们先来听听以为幼儿园孩子的奶奶的回答: 我们再来听听一位70后家长的回答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比起年长的一辈无条件的溺爱,70、80后的家长更为理智,且不 会去培养孩子的攀比心理 5.你给孩子报过培训班吗? 我们这些人小时候几乎都有参加过培训班,剑桥英语、奥数、作文,或是钢琴、舞蹈之 类的才艺。而70、80后的家长比我们的父母辈接受到更高的教育,因此在对待孩子教育的 问题上会采取更为西方的教育方法。一般幼儿园孩子都会参加益智类的课外兴趣班,培养孩 子的动手能力:而在报名之前也会先询问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形式上过场。 6.最后我们来听听家长对当下社会孩奴现象的看法: 1),2)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发现孩奴现象并不如电视剧中那么夸张普遍。由于70后、80后有 着较高的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理想、自我实现,并不存在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也不 会要求孩子来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相比之下,年长的一辈更有“孩奴”、“孙奴”的迹 象 您好!这是一份有关“孩奴”现象的小问卷,您的答案会作为我们课程调研的重要参考, 感谢您抽出时间协助我们!数字1-5分别表示“完全否定(极少)”、“否定(少)”、“中立 般)”、“肯定(多)”和“完全肯定(极多)”,您只需圈出相应的数字。 1.您认为自己对“孩奴”的了解有多少? 12345 (孩奴一般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 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2.您是否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孩奴”? 12345
2. 你平时与同事好友一般会谈论孩子哪些方面? 家长之间普遍会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交流不同的东西。比如,幼儿园孩子的家长一般会 讨论孩子的饮食健康、性格爱好,已经各自的育儿经验。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之间的话 题会围绕学习方面,比如升学、竞赛、相互推荐补习班,或是谈谈各自孩子的未来的打算。 等到孩子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家长又关心公司福利、升职或是相亲问题。 3. 你一般给孩子多少零花钱? 在这个问题上年轻一代的父母辈与年长的祖父母辈之间存在分歧。现在的 70 后、80 后 父母一般鼓励孩子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而祖父母则更为宠爱孩子,只要要求不过分一般都 会满足。 4. 孩子为了攀比要求买一个较贵且不适用的东西,你怎么办? 我们先来听听以为幼儿园孩子的奶奶的回答: 我们再来听听一位 70 后家长的回答: 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比起年长的一辈无条件的溺爱,70、80 后的家长更为理智,且不 会去培养孩子的攀比心理。 5. 你给孩子报过培训班吗? 我们这些人小时候几乎都有参加过培训班,剑桥英语、奥数、作文,或是钢琴、舞蹈之 类的才艺。而 70、80 后的家长比我们的父母辈接受到更高的教育,因此在对待孩子教育的 问题上会采取更为西方的教育方法。一般幼儿园孩子都会参加益智类的课外兴趣班,培养孩 子的动手能力;而在报名之前也会先询问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形式上过场。 6. 最后我们来听听家长对当下社会孩奴现象的看法: 1),2),……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发现孩奴现象并不如电视剧中那么夸张普遍。由于 70 后、80 后有 着较高的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理想、自我实现,并不存在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也不 会要求孩子来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理想。相比之下,年长的一辈更有“孩奴”、“孙奴”的迹 象。 您好!这是一份有关“孩奴”现象的小问卷,您的答案会作为我们课程调研的重要参考, 感谢您抽出时间协助我们!数字 1-5 分别表示“完全否定(极少)”、“否定(少)”、“中立(一 般)”、“肯定(多)”和“完全肯定(极多)”,您只需圈出相应的数字。 1. 您认为自己对“孩奴”的了解有多少? 1 2 3 4 5 (孩奴一般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 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 2. 您是否认为自己的父母是“孩奴”? 1 2 3 4 5
3.您是否认为您的父母为了让您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比如一对一专业 辅导,私立中学,买学区房等等)而承受了明显的经济压力 12345 4.您愿意当“孩奴”吗? 5.当工作和孩子有冲突,您有多大的可能选择后者? 12345 6.您是否认为“孩奴”现象的产生和父母间存在为各自孩子提供的物 质条件的攀比存在关联? 12345 7.过分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也是“孩奴”的典型表现之一,您愿意为 自己的孩子付出多少精力来关注他们的情绪呢? 8.有人说“孩奴”绝大部分是女性,您赞同吗? 12345 9.您是否赞成父母辈做“孩奴”? 12345 10.您是否赞成祖父母辈做“孩奴”?(我们暂且定义他们做孙辈的“孩 11.“孩奴”其实只能算是各种“奴”中比较晚出现的词,多用于修饰 现在的80后新父母,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新父母们开始成为“孩奴”? 写出关键词即可。 您的性别:年级: 再次感谢您的帮助,完成后可以将其放在边上,我们会来收取
3. 您是否认为您的父母为了让您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比如一对一专业 辅导,私立中学,买学区房等等)而承受了明显的经济压力? 1 2 3 4 5 4. 您愿意当“孩奴”吗? 1 2 3 4 5 5. 当工作和孩子有冲突,您有多大的可能选择后者? 1 2 3 4 5 6. 您是否认为“孩奴”现象的产生和父母间存在为各自孩子提供的物 质条件的攀比存在关联? 1 2 3 4 5 7. 过分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也是“孩奴”的典型表现之一,您愿意为 自己的孩子付出多少精力来关注他们的情绪呢? 1 2 3 4 5 8. 有人说“孩奴”绝大部分是女性,您赞同吗? 1 2 3 4 5 9. 您是否赞成父母辈做“孩奴”? 1 2 3 4 5 10. 您是否赞成祖父母辈做“孩奴”?(我们暂且定义他们做孙辈的“孩 奴”) 1 2 3 4 5 11. “孩奴”其实只能算是各种“奴”中比较晚出现的词,多用于修饰 现在的 80 后新父母,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新父母们开始成为“孩奴”? 写出关键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性别: 年级: 再次感谢您的帮助,完成后可以将其放在边上,我们会来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