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他的邻居是一位无儿无女的孤老太婆。老人因饥饿到杜甫门前打枣,杜甫总 让她打,还时不时地接济她一些钱米。后来杜甫迁居,把房子让给一个吴姓亲戚 居住。那位老太还是常来打枣充饥,但吴姓亲戚不让打,还用树枝插成篱笆墙把 枣树圈起来。老妇很失望,找杜甫哭诉,杜甫便写了诗给吴姓亲戚,其中一首《又 呈吴郎》。一棵枣树,几颗枣子,事虽小,但诗人却以小见大,情不自禁地将它 同天下人的命运连在一起。 多媒体显示诗歌:《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五)漂泊时期(768-770年) 多媒体显示诗歌:《旅夜书怀》老病一身,漂泊孤寂之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于大历三年离川东下,辗转来到岳州,登上岳阳楼,凭轩 远眺,写出《岳阳楼》。 多媒体显示诗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长期的流浪生活使得他患多种疾病:肺病,风湿病,糖尿病,耳聋,偏瘫。“右 臂偏枯半耳聋。”请注意,杜甫自己老病一身,一介布衣,但他丝毫不为自己的 遭遇鸣不平,而是发自内心忧国忧民,此种思想境界,怎不堪称诗圣呢 诗圣之死:之后,诗人在风雨飘摇中,在沅湘一带又流浪了一年多。其间,他在 耒阳差点被洪水淹死,耒阳的百姓还为他修了衣冠冢。后来,虽侥幸逃过此劫, 但终因疾病折磨,就在从长沙回岳阳途中,在汨罗江上,在当年屈原投江的地方 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诗人永远合上了眼睛。 杜甫的躯体曾流落在汨罗,直到四十多年后才归葬他的故乡。至今人们仍有去前 往凭吊! 小结
树,他的邻居是一位无儿无女的孤老太婆。老人因饥饿到杜甫门前打枣,杜甫总 让她打,还时不时地接济她一些钱米。后来杜甫迁居,把房子让给一个吴姓亲戚 居住。那位老太还是常来打枣充饥,但吴姓亲戚不让打,还用树枝插成篱笆墙把 枣树圈起来。老妇很失望,找杜甫哭诉,杜甫便写了诗给吴姓亲戚,其中一首《又 呈吴郎》。一棵枣树,几颗枣子,事虽小,但诗人却以小见大,情不自禁地将它 同天下人的命运连在一起。 多媒体显示诗歌:《又呈吴郎 》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五)漂泊时期(768-770 年) 多媒体显示诗歌:《旅夜书怀》老病一身,漂泊孤寂之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在夔州住了两年,于大历三年离川东下,辗转来到岳州,登上岳阳楼,凭轩 远眺,写出《岳阳楼》。 多媒体显示诗歌:《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长期的流浪生活使得他患多种疾病:肺病,风湿病,糖尿病,耳聋,偏瘫。“右 臂偏枯半耳聋。”请注意,杜甫自己老病一身,一介布衣,但他丝毫不为自己的 遭遇鸣不平,而是发自内心忧国忧民,此种思想境界,怎不堪称诗圣呢? 诗圣之死:之后,诗人在风雨飘摇中,在沅湘一带又流浪了一年多。其间,他在 耒阳差点被洪水淹死,耒阳的百姓还为他修了衣冠冢。后来,虽侥幸逃过此劫, 但终因疾病折磨,就在从长沙回岳阳途中,在汨罗江上,在当年屈原投江的地方, 在一条破旧的木船上,诗人永远合上了眼睛。 杜甫的躯体曾流落在汨罗,直到四十多年后才归葬他的故乡。至今人们仍有去前 往凭吊! 小结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 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 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懦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 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 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活动4【活动】四、杜甫诗歌的情感 我们从上面杜甫人生创作的诗歌中可以总结出典型情感。小组讨论归纳。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1、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2、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3、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眷恋亲情、友情 活动5【活动】五、培养探究能力 1、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学生思考、讨 论、合作、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 呻吟的写照,同时也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 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 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如果你是杜甫,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 给予点评。 3、杜甫的人生事例,可以证明哪些观点?(如何将本文的材料充分用于我们的 写作。) (1)逆境可激发人的斗志,催人成就一番大业。(论据:“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 (2)文学艺术家应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才能有更大的作为。(论据:杜甫忧 国忧民、从侍奉皇帝到走向人民才一再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 (3)人民公仆就应心怀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论据:P9杜甫不愿 重蹈髙适覆辙,去过逢迎长官、鞭打人民的生活,虽然贫穷,也辞却河西县尉的 任命。)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 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杜 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 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 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活动 4【活动】四、杜甫诗歌的情感 我们从上面杜甫人生创作的诗歌中可以总结出典型情感。小组讨论归纳。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1、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2、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3、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4、眷恋亲情、友情。 活动 5【活动】五、培养探究能力 1、 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学生思考、讨 论、合作、交流,教师给予点评。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 20 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 呻吟的写照,同时也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 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 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2、如果你是杜甫,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学生思考、讨论、合作、交流,教师 给予点评。 3、杜甫的人生事例,可以证明哪些观点?(如何将本文的材料充分用于我们的 写作。) (1)逆境可激发人的斗志,催人成就一番大业。(论据:“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 圣”。) (2)文学艺术家应心怀祖国、心怀人民,才能有更大的作为。(论据:杜甫忧 国忧民、从侍奉皇帝到走向人民才一再被后人传颂,成为永恒。) (3)人民公仆就应心怀人民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论据:P9 杜甫不愿 重蹈高适覆辙,去过逢迎长官、鞭打人民的生活,虽然贫穷,也辞却河西县尉的 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