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大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契合研究 百度百科中将价值观定义为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 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 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一般理解,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它表示的是 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就是说价值表示“客体(一切客观事物)属性与 主体(人)的需要的关系,是表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即表 示客体能否满足、在什么意义上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杜齐才,1987)。 价值作为标志客体与主体需要的范畴,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 需要、欲求和兴趣;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结构、属性,二者缺一不可,相辅 相成”(刘小新,2005)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 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 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陈章龙,2006)。 库珀曼( Kupperman)提出价值观指的是“值得拥有或具备的东西”“乐 于其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的东西”( Kupperman,1999) 以上列举的学者对价值观含义的解释,可以将现行的价值观的含义归结为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第二,价值观是对事物的总看 法,但是这样的归结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仍有待补充。 21.3伦理的定义 百度百科中将伦理定义为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 些关系的规则。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于伦理的定义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 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伦理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 通伦理者也
复旦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契合研究 8 百度百科中将价值观定义为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 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 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价值的一般理解,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它表示的是 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就是说价值表示“客体(一切客观事物)属性与 主体(人)的需要的关系,是表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即表 示客体能否满足、在什么意义上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 (杜齐才,1987)。 价值作为标志客体与主体需要的范畴,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 需要、欲求和兴趣;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结构、属性,二者缺一不可,相辅 相成"(刘小新,2005)。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 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 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陈章龙,2006)。 库珀曼(Kupperman)提出价值观指的是“值得拥有或具备的东西”“乐 于其存在而不是不存在的东西”( Kupperman,1999) 以上列举的学者对价值观含义的解释,可以将现行的价值观的含义归结为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第二,价值观是对事物的总看 法,但是这样的归结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仍有待补充。 2.1.3 伦理的定义 百度百科中将伦理定义为伦理,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 些关系的规则。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于伦理的定义是:一门探讨什么是好什么 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义务的学科。伦理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乐纪》:乐者, 通伦理者也
旦大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契合研究 定义1.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 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 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定义2.所谓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 行为的秩序规范.任何持续影响全社会的团体行为或专业行为都有其内在特殊的 伦理的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特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有企业伦理的要求 定义3.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伦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它调整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范畴.管理与伦理有很强的内 在联系和相关性.一方面,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离不开伦理 的规范作用。(网络)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约束,不同文化中的伦理同特定的社 会规范与价值有紧密关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伦理”概念的理解从词源上说 要比西方清晰得多,“伦理”在古希腊文中为“ ethos”(习惯、习俗)。最早出 现“伦理”这个词是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原先的意思是表示人的住所 或居留之处,主要泛指人居住于其中敞开的场所。后来意义被扩大,表示风俗、 习惯以及所形成的人的品格和气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习惯一词( ethos)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变,就成了伦理 ( ethine)这个名称。”意思上是伦理的字面解释与品格相关,而这种相关性来源 于习惯和风俗。对于伦理做出明确区分与界定的当属黑格尔,黑格尔在《法哲 学原理》中很详细地讨论了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黑格尔指出必须从个体道德领 域过渡到社会伦理领域,因为道德的真理不在个体自身中,而在社会伦理中 “只有伦理才是它们的真理。”(黑格尔,1961)也就是说西方对于伦理解释 的真正意义是社会性的,而道德则是个体性的。将伦理引入一个专业的行为守 则,则要追溯到希波克拉底,希氏在2000多年前就要求全希腊的医生都宣誓保 证有高水平的专业操守和伦理操守 22道德,价值观和伦理之间的关系 221差异
复旦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伦理的契合研究 9 定义 1. 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 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 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 定义 2. 所谓伦理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 行为的秩序规范.任何持续影响全社会的团体行为或专业行为都有其内在特殊的 伦理的要求.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有其特定的生产经营行为也有企业伦理的要求 定义 3. 伦理是指人们心目中认可社会行为规范.伦理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进行调整,只是它调整的范围包括整个社会的范畴.管理与伦理有很强的内 在联系和相关性.一方面,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当然离不开伦理 的规范作用。(网络) 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约束,不同文化中的伦理同特定的社 会规范与价值有紧密关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伦理”概念的理解从词源上说 要比西方清晰得多,“伦理”在古希腊文中为“ethos”(习惯、习俗)。最早出 现“伦理”这个词是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原先的意思是表示人的住所 或居留之处,主要泛指人居住于其中敞开的场所。后来意义被扩大,表示风俗、 习惯以及所形成的人的品格和气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把习惯一词(ethos)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变,就成了伦理 (ethike)这个名称。”意思上是伦理的字面解释与品格相关,而这种相关性来源 于习惯和风俗。对于伦理做出明确区分与界定的当属黑格尔,黑格尔在《法哲 学原理》中很详细地讨论了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黑格尔指出必须从个体道德领 域过渡到社会伦理领域,因为道德的真理不在个体自身中,而在社会伦理中, “只有伦理才是它们的真理。”(黑格尔,1961)也就是说西方对于伦理解释 的真正意义是社会性的,而道德则是个体性的。将伦理引入一个专业的行为守 则,则要追溯到希波克拉底,希氏在 2000 多年前就要求全希腊的医生都宣誓保 证有高水平的专业操守和伦理操守。 2.2 道德,价值观和伦理之间的关系 2.2.1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