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第三章病毒 日的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分类依据、病毒的复制周期(增殖周 要求期)及亚病毒的种类:了解昆虫病毒及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 重点重点:病毒结构和化学组成,噬菌体的复制 难点难点:几类亚病毒的特征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病毒(真病毒) 2学时 理论讲授; 、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举例 、概念和特征 、大小和形态 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五、病毒的分类 六、亚病毒 第二节噬菌体 、噬菌体的形态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6 名 称 第三章 病毒 目 的 要 求 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分类依据、病毒的复制周期(增殖周 期)及亚病毒的种类;了解昆虫病毒及植物病毒的基本特征。 重 点 难 点 重点:病毒结构和化学组成,噬菌体的复制 难点:几类亚病毒的特征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第一节 病毒(真病毒) 一、病毒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概念和特征 三、大小和形态 四、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五、病毒的分类 六、亚病毒 第二节 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形态 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目的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 要求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点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微生物怎样吸收营养物质 难点难点: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选择、鉴别、加富培养基区别)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2学时 理论讲授; 1、生物的化学组成 举例 2、营养物质及功能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培养基 1、概念 2、配置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理化条件适宜 (4)经济实用 3、培养基的类型 4、培养基的配置
7 名 称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 目 的 要 求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所需营养要素和营养特点,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 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培养基的类型及配制原则和方法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及微生物怎样吸收营养物质 难点: 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选择、鉴别、加富培养基区别)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1、生物的化学组成 2、营养物质及功能 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三、培养基 1、概念 2、配置原则 (1)目的明确 (2)营养协调 (3) 理化条件适宜 (4) 经济实用 3、培养基的类型 4、培养基的配置 理论讲授; 举例
名称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目的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耗能代谢。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要求 重点重点: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 难点难点: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第一节微生物产能代谢 2学时 理论讲授; 、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举例 、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内量的释放与利用 1、发酵 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能量的消耗 第二节分解代谢 、己糖的分解 丙酮酸代谢 第三节耗能代谢 无机养料的同化 1、二氧化碳的同化 2、硝酸盐的同化 3、分子态氮的同化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8 名 称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目 的 要 求 掌握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呼吸类型、耗能代谢。了解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重 点 难 点 重点:微生物的产能方式、生物固氮、肽聚糖合成 难点:异养微生物的产能代谢 时 间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 2 学时 第一节 微生物产能代谢 一、氧化还原与能量的产生 二、高能化合物的形成 三、内量的释放与利用 1、发酵 2、有氧呼吸 3、无氧呼吸 4、能量的消耗 第二节 分解代谢 一、己糖的分解 二、丙酮酸代谢 第三节 耗能代谢 一、无机养料的同化 1、二氧化碳的同化 2、硝酸盐的同化 3、分子态氮的同化 二、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理论讲授;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