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形态解剖学》电子教案 课程编号:B1013101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资源与环保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总学时:50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30学时、实验课学时数20学时 、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操作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 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 础课。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 概念、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 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和《植物 遗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4、修订的依据:2000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二、教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Ⅰ理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植物细胞和组织 15 种子和幼苗 「根 六「营养器官的变 0.5 七|被子植物生殖器官 计 15 30 20 50
《植物形态解剖学》电子教案 课程编号:B1013101 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植保专业、园艺专业、资源与环保专业本科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总 学 时:50 学时 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 30 学时、实验课学时数 20 学时 一、编写说明 1、课程简介: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操作技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为学 习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农学、植保、园艺、园林、资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 础课。其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有关植物形态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和基本操作技术。 3、总体要求: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繁殖、分化。掌握植物组织的 概念、类型、特点和分布。掌握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 能。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植物生理学》和《植物 遗传学》等及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4、修订的依据:2000 年学校《植物解剖学》教学大纲 5、 二、教学时数的分配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各章名称 理论课周次 理论课时数 实验课时数 总课时数 绪论 0.5 1 1 一 植物细胞和组织 3.5 7 8 15 二 种子和幼苗 1 2 2 4 三 根 2 4 2 6 四 茎 2 4 2 6 五 叶 1.5 3 2 5 六 营养器官的变态 0.5 1 1 七 被子植物生殖器官 4 8 4 12 合 计 15 30 20 50
2003~2004学年第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学时:50任课教师:张美萍 周次课次教学内容 5 1绪论及细胞的形态 2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川 3细胞壁、后含物与细胞分裂 6 4|组织及其类型 75微管系统、种子和幼苗 7|6|根的形态、功能、类型、初生结构 87根的次生结构与根瘤 88|茎的功能、形态、初生结构 9茎的次生生长结构 9 10叶的形态、功能与结构 0|11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与器官变态 1012花的概念、组成与花芽分化 1113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114胚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1215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目的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一)显微镜使用方法细胞观察 质体及植物细胞的含物 植物细胞的观察(三) 细胞有丝分裂和胞间连丝 [四[植物组织的观察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植物根的观察 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七植物茎的观察 茎的初生、次生结构 八「植物叶的观察 双子叶、禾本科叶片的结构2 九[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一) 掌握花药的结构特点 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二) 胚珠胚囊结构、胚胚乳发育201
2003~2004 学年第 二 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植物解剖学 学时:50 任课教师:张美萍 周次 课次 教 学 内 容 5 1 绪论及细胞的形态 5 2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6 3 细胞壁、后含物与细胞分裂 6 4 组织及其类型 7 5 微管系统、种子和幼苗 7 6 根的形态、功能、类型、初生结构 8 7 根的次生结构与根瘤 8 8 茎的功能、形态、初生结构 9 9 茎的次生生长结构 9 10 叶的形态、功能与结构 10 11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与器官变态 10 12 花的概念、组成与花芽分化 11 13 花药的发育与结构 11 14 胚囊的发育与结构,开花、传粉与受精 12 15 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类型 实验课内容与学时分配 序号 实 验 内 容 实 验 目 的 学 时 周次 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结构的观察(一) 显微镜使用方法细胞观察 2 1 二 植物细胞的观察(二) 质体及植物细胞的含物 2 1 三 植物细胞的观察(三) 细胞有丝分裂和胞间连丝 2 1 四 植物组织的观察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 2 1 五 植物种子的观察 种子的类型和结构 2 1 六 植物根的观察 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2 1 七 植物茎的观察 茎的初生、次生结构 2 1 八 植物叶的观察 双子叶、禾本科叶片的结构 2 1 九 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一) 掌握花药的结构特点 2 1 十 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二) 胚珠胚囊结构、胚胚乳发育 20 1
三、教学内容: 课目一;绪论与细胞结构 2学时 1、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植物细胞基本 结构与功能,明确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细胞的重点是徒手切片和临时制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定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植物组织类型、初生保护组织一表皮、机械组织和 输导组织。难点是徒手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在显微镜下寻找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植物的多样性(10分钟) 1.种类多样性 2.植物在地球上分布的多样性 3.植物形态的多样性 4.植物体的内部结构简繁差别很大。 5.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 6.植物体寿命长短不同 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10分钟) (一)植物共有的基本特征 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构成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行自养生活。 3.多数植物在后天生活中,能不断产生新的植物体部分或新器官。 4.植物对环境的变化一般不能作出运动反应,而在形态出现长期适应的变化。如仙人掌科 植物 (二)生物界的划分 1.二界系统: 2.三界系统 3.四界系统 4.五界系统 5.六界系统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0分钟) 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三、教学内容: 课目一: 绪论与细胞结构 2 学时 1、目的要求 :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 掌握植物细胞基本 结构与功能,明确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各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植物细胞的重点是徒手切片和临时制片方法、植物绘图技术;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定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植物组织类型、初生保护组织-表皮、机械组织和 输导组织。难点是徒手切 方法、植物绘图技术,在显微镜下寻找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绪论 第一节植物与植物界 一、植物的多样性 (10 分钟) 1. 种类多样性。 2. 植物在地球上分布的多样性。 3. 植物形态的多样性。 4. 植物体的内部结构简繁差别很大。 5. 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 6.植物体寿命长短不同。 二、植物界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界的划分(10 分钟) (一)植物共有的基本特征 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构成。 2.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行自养生活。 3.多数植物在后天生活中,能不断产生新的植物体部分或新器官。 4.植物对环境的变化一般不能作出运动反应,而在形态出现长期适应的变化。如仙人掌科 植物。 (二)生物界的划分 1.二界系统: 2. 三界系统: 3. 四界系统: 4. 五界系统: 5. 六界系统: 第二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0 分钟) 一.植物的合成作用和矿化作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把简单的无机物(CO2和HO 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就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矿化作用:非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把死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的过程。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碳循环 三,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1、滞留粉尘,净化大气 2、净化水域 3、杀菌减少噪音 4、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5、保持水土 6、调节气候,减免干旱 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10分钟) 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 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 1、植物形态学: 2、植物分类学: 3、植物生理学: 4、植物生态学: 5、植物遗传学: 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植物学的发展简史(10分钟) 第五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5分钟) (一)目的 (二)要求 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1.1植物细胞(20分钟) §1.1.1细胞的概述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 二.细胞的发现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12.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02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在10-100um 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球状体,多面体,纺缍体,柱状,卵形,椭圆形,体现着形态和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把简单的无机物(CO2 和 H2O) 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因此,光合作用就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矿化作用:非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把死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的过程。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1、碳循环 2、氮循环 三.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1、滞留粉尘,净化大气 2、净化水域 3、杀菌 减少噪音 4、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5、保持水土 6、调节气候,减免干旱 第三节:植物学的研究对象(10 分钟) 一.研究对象: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建多 种关系的科学。 二.分支科学: 1、植物形态学: 2、植物分类学: 3、植物生理学: 4、植物生态学: 5、植物遗传学: 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 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植物类群、植物分类等。介绍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细胞、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 系统发育:介绍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类及生态、群落、植被介绍。 第四节:植物学的发展简史(10 分钟) 第五节:学习本门课程目的要求(5 分钟) (一)目的 (二)要求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 §1.1 植物细胞 (20 分钟) §1 .1.1 细胞的概述 一. 细胞的概念:细胞是构成植物和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植物和动物种类很多,但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单细胞植物和多细胞植物: 二.细胞的发现: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追溯到十七世纪,与显微技术发明与改建是分不开的。 §1 .12. 植物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一. 植物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球菌 0.2μm,一般种子植物中细胞 在 10--100μm。 二. 细胞的形态:千差万别,有球状体,多面体,纺缍体,柱状,卵形,椭圆形,体现着形态和
功能的统 §1.1.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原生质 (25分钟) 原生质的组成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 物质基础。它的基本组成成分。 1.所含主要化学元素:碳,氢,氧,氮四种,占全重90%,其次少量的SPNa, K Ca, Mg.Cl Fe 元素,这十二种元素占全重99%以上,此外微量元素:BaMn,Mo,CuZn,SiB,Co等。 2水和其他无机物:原生质中含有大量的水,占细胞全重的60—90%,水是细胞中矿物质离 子和各种分子的溶剂,除水外,原生质中还有溶于水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无机盐及许 多离子等 3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有机物为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 (1).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氨基酸),已知的A有20多种。 (2).核酸:分两类:核糖核酸(RNA):在细胞中有合成蛋白质的作用,有在于细胞质中。 脱氧核糖核酸(DNA):文化部在于细胞核中,具有双螺旋结构,构成染色体的遗传物质, 3).脂类:包括,油,脂肪,磷脂,蜡,固醇,性质,不溶于水解。 (4)糖类:是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①作用:参与构成原生质和细胞壁。②功能:是原生质 进行代谢作用的能源,贮存在细胞内,供机体需要。重要糖有单糖,双糖和多糖。 二.原生质的性质与新陈氏谢 1.物理特性与新陈代谢 2.胶体性质与新陈代谢 3.原生质的液晶性质与新陈代谢 显微结构:把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称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把在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超微结构)
功能的统一。 §1 .1.3 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2 5 分钟) 一. 原生质的组成 原生质:细胞内具有生命活动的物质。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 物质基础。它的基本组成成分。 1. 所含主要化学元素:碳,氢,氧,氮四种,占全重 90%,其次少量的 S,P,Na,K,Ca,Mg,Cl,Fe 元素,这十二种元素占全重 99%以上,此外微量元素:Ba,Mn,Mo,Cu,Zn,Si,B,Co 等。 2.水和其他无机物:原生质中含有大量的水,占细胞全重的 60—90%,水是细胞中矿物质离 子和各种分子的溶剂,除水外,原生质中还有溶于水中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氧气,无机盐及许 多离子等。 3.有机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有机物为蛋白质,核酸,脂类和糖类。 ⑴.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A(氨基酸),已知的 AA 有 20 多种。 ⑵.核酸:分两类:核糖核酸(RNA):在细胞中有合成蛋白质的作用,有在于细胞质中。 脱氧核糖核酸(DNA):文化部在于细胞核中,具有双螺旋结构,构成染色体的遗传物质。 ⑶.脂类:包括,油,脂肪,磷脂,蜡,固醇,性质,不溶于水解。 ⑷.糖类:是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①作用:参与构成原生质和细胞壁。②功能:是原生质 进行代谢作用的能源,贮存在细胞内,供机体需要。重要糖有单糖,双糖和多糖。 二. 原生质的性质与新陈氏谢 1. 物理特性与新陈代谢 2.胶体性质与新陈代谢。 3. 原生质的液晶性质与新陈代谢 显微结构:把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称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把在电子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结构。(超微结构)